- 相關推薦
2014年我國便利店年銷售額增長數據盤點分析
近幾年來,便利店以其營業時間長,銷售種類多聞名,在日常生活中,便利店為百姓們提供便利,當之無愧的成為便利店。那么便利店的銷售到底如何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2014年我國便利店年銷售額增長數據盤點分析。
在零售業整體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便利店已成為實體零售中最有活力的業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5.12%,門店數同比增長21.96%,而百貨和超市業態的增幅僅為個位數。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在此間舉辦的“2015中國便利店大會”上說,我國便利店行業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銷售額主要來源于外延式增長,門店擴張貢獻較大,單店經營質量有待提高;二是單店銷售額差距較大。統計口徑以上的便利店企業日均銷售額中,最高的達15000元,最低的只有755.5元,最高和最低之間相差近20倍。而超市和大賣場業態中,企業單店銷售額最高和最低的相比只相差5倍。
裴亮表示,調查顯示,2014年,便利店行業的毛利率水平為24.27%,高于超市和大賣場,并且毛利率最高的店達到36%,最低的僅為16.5%,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便利店企業應該大力發展自有品牌,這是未來便利店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
據連鎖協會調查,目前全國已有60%的便利店企業在開發自有品牌產品,但銷售占比偏低。裴亮認為,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自有品牌商品的經營。從企業的組織構架,到企業的經營模式,都應該圍繞商品做出新的調整;設立新的研發部門,強化自有品牌的開發能力和采購能力,獲得更多特有的,尤其是國外進口的商品;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冷鏈效率,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據了解,“2015中國便利店大會”吸引了好鄰居、快客、全家、7-11、羅森以及唐久便利、金虎便利連鎖等十余家知名便利店企業參加,共商便利店行業的機遇與變革。
21世紀,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與網絡相關的各類服務被不斷開發、創新出來,如電商業務的開展、電子錢包及手機支付的推出、網絡優惠券服務等。 并且針對老齡化人群和女性白領開發了針對性服務業務。
便利店的服務逐漸延伸至相鄰業態,比如餐飲服務跨業態發展,開發炸雞和咖啡等產品,分割了星巴克、麥當勞這些餐飲連鎖企業主打經營的部分業務,也都取得很大的成功。
臺灣便利店的發展特色是餐飲、服務、公益、購物,其中餐飲與服務是其發展的兩大利器。在服務方面,臺灣便利店又主要充當了臺灣的物流中樞和金流中樞。 在物流發展方面,臺灣已經形成以便利店為主的物流配送體系。
在金流中樞方面,臺灣便利店更是發揮了強大的門店網絡優勢,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服務。 臺灣便利店的門店有近800項服務,而且大多數服務都能從門店的終端設備kiosk機上來實現,減輕了店員的負擔。 臺灣便利店除充當社會化的物流中樞和金流中樞角色,在業態間合作和政府的公益職能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城市消費者追求高品質和便利性的消費趨勢正不斷增強,而便利店的服務正契合消費者這一需求的變化。
【我國便利店年銷售額增長數據盤點分析】相關文章:
我國水資源調查報告數據分析以及應對措施03-10
數據分析面試的問題11-26
數據分析工作總結01-10
運營數據分析簡歷模板11-23
升職加薪的職場黃金法則盤點分析02-24
數據分析面試題及答案11-26
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報告06-13
考研復習戰術分析:數據結構12-09
我國民間金融工作分析報告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