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省級課題立項申請報告
一個項目在落實之前,相關部門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向相關單位提交項目申請報告。但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申請報告要提交什么資料,提交資料的形式是什么樣子的。今天小編整理了1篇關于省級課題立項申請報告,希望可以幫到有需求的人。
1、選題背景
在留守兒童人數較多的農村小學,我們平時組織閱讀、作文教學發現:學生知識面過窄,視野不夠開闊,口語表達能力欠缺,作文選材中明顯存在著選材范圍狹小,內容單薄等問題。我們通過對五所農村小學語文學習的問卷調查發現:50%-70%的學生藏書在10本以下,每學期課外閱讀量達一萬字的學生不到50%。長期以來,上述現象困擾著農村的學生和教師。學生情感不夠豐富,缺少語文思維整合和構建的有效素材,老師挖空心思地教,將課文條分縷析;而學生詞語選擇范圍非常有限,常常挖空心思去“擠”,生活語言或作文語言卻依然枯燥無味,而且內容貧乏、空洞,缺少真情流露,作文題材虛假、單一。究其原因,與農村學生閱讀面窄,信息量小,語言積累相對不足,語言運用能力偏低有很大的關系。
一是農村圖書市場貧乏,農村小學藏書量不足、配書比例失調,使學生閱讀條件受限,閱讀數量不多; 二是農村學校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學校之外缺少家長有效閱讀督促,學生閱讀的主動性不夠;三是農村學校老師在課本教學上下足了功夫,但對課外閱讀不夠重視,也缺少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導致學生閱讀興趣不濃,閱讀期待不強,閱讀方法不活,閱讀收獲不豐。四是對語文教育的評價標準相對滯后,重結果不重過程,教師專業化發展后勁不足。在地方各種以質量檢測成績為老師排名的影響下,不少老師不惜違背語文教學的規律,唯分數是從,仍未從題海中脫身,讓學生花費很多寶貴時間在狹窄的知識層面上進行無效的重復,忽視了通過大量閱讀積累語言這個“冰山下的基礎”;老師也未能從繁重的工作壓力下解脫出來去讀書、研究,從而影響到當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農村小學的學生知識面窄,積累度小,感悟力差,發展后勁不足,直接影響到農村學生教育層次的提升,影響到農村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屬教育部推薦,系統、權威,多屬童話、寓言、民間故事、成語故事等,能夠激發小學學生的閱讀興趣,滿足他們的閱讀要求。調查顯示,70%以上的農村同學對童話寓言民間故事類的讀物很感興趣。因此,讓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走進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而且能夠極大地促進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2、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
“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閱讀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察其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以及閱讀材料的選擇和閱讀量。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
《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并提出如下閱讀建議:
童話:《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中外現當代童話等; 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古今寓言等;
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外歷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間故事等。
3、課題研究的目的與假設
(一)研究的目和假設
(1)研究的總目標
根據農村小學學生的閱讀基礎,讓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走進農村小語課堂,同時改革以前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強學生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研究假設
①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構建一種動態的、開放的、多元的語文閱讀和課堂教學體系。
②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施,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A、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樂于表達,善于表達。
B、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會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
C、保持和激發學生的收集寫作素材的敏感和熱情,培養學生讀寫結合能力
③通過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A、教師要成為教材資源的開發者、運用者。
B、轉變教學行為,努力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二)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課內指導策略的研究
2、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進課堂后的語文教材的教學改革研究
3、新課標指定書目課內閱讀指導與語文教材的閱讀教學之間的關系研究
4、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閱讀效果評價方法研究
5、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走進課堂后語文教材教學改革效果評價方法的研究
(三)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興起了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改革,各國都非常重視兒童的閱讀問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將兒童閱讀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政策來實施。其中最典型的便是1997年2月克林頓提出的“美國教育行動”。該計劃的目標是讓每一位兒童都能閱讀,使每一位成年美國人都能進行終身學習。克林頓依據相關研究指出:小學三年級之前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這是未來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美國教育部曾陸續提出“挑戰美國閱讀”“卓越閱讀方案”。布什總統上任后,提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育改革方案,并且將“閱讀優先”作為政策主軸,希望在五年內,讓美國所有學童在小學三年級以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2003年,英國教育部發出號召,要把兒童閱讀進行到底。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為“兒童閱讀年”,撥款資助民間團體舉辦為兒童說故事活動。中國臺灣也把2000年定為“兒童閱讀年”,近年來主要是通過學校中的班級讀書會推廣兒童文學的閱讀。
國內許多學校也開始對小學生課外閱讀實踐活動進行相關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廈門師范第一附屬小學設計的課外閱讀目標根據各年級學生認知水平的發展和識字量、學生的興趣、思維能力等來制定不同目標。南昌市珠市小學為學生提供課外讀物內容。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教研室根據各地課外閱讀的情況,將課外閱讀指導課的類型歸納為:推薦讀物、讀書方法指導、讀后敘述、交流評論和讀書筆記輔導等。山東濰坊北海學校的韓興娥老師倡導海量閱讀。華南師范大學附小陳琴老師的經典素讀的探討,使學生小學畢業前基本上達到“背誦十萬字,讀破百部書,手寫千萬言”的目標。國內的這些實踐與研究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我們的實踐不僅讓學生在課內大量閱讀,而且要在課內進行展示,通過各種方式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并建立合適的評價標準來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和老師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果。
(四)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包括人員結構、資料準備、科研手段和經費保障等)
1、領導重視,經費落實。縣教育局教研室參與,五所學校領導對此項課題十分重視,選派年富力強、有熱情、有勇氣的教師參與課題研究。五校還優先考慮安排課題研究經費。
2、課題組有一支敢于探索、勤于鉆研的教師隊伍,本課題負責人為縣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是我市的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有著豐富的教學教研經驗。參與本項課題的老師,是五所學校的骨干教師,充滿探索精神和銳意進取的勇氣。其中王吉學老師是市級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崔玉華老師是阜陽市教壇新星,他們業務水平高,科研能力強。
3、研究所用的資料由有關子課題組準備,做到資源共享。閱讀資料采用教育部新課標指定書目。
4、五校均是在當地有較高口碑的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于所在鄉鎮位居前列,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有一定的經驗,這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5、五所學校分布在我縣的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很有代表性,能夠對周圍學校的教學改革起著輻射和帶動作用。
課 題 組 分 工 情 況
課題負責人:全面負責課題的組織、研究工作
江店孜鎮愛心小學:承擔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課內指導策略的研究
十八里鋪鎮中心小學:承擔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進課堂后的語文教材的教學改革研究
潤河鎮回民小學:承擔新課標指定書目課內閱讀指導與語文教材的閱讀教學之間的關系研究
五十鋪鄉金匯希望小學:承擔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閱讀效果評價方法研究
謝橋鎮明德小學:承擔新課標指定閱讀書目走進課堂后語文教材教學改革效果評價方法的研究
主 要 研 究 階 段
1、準備階段(2010年1月—2010年2月) 問卷分析,醞釀方案
2、起始階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 搜集資料,制定方案,組建課題組
3、實施階段(2010年5月—2012年3月) 實驗探究,發現問題,調整方案
4、總結結題階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 對實驗過程中的資料進行匯總分類,寫出課題論文,匯編論文集
階 段 成 果 形 式
1、階段性閱讀(新課標指定書目)指導案例及分析;
2、階段性課堂教材教學改革案例及分析;
3、各子課題的階段性研究論文
最 終 完 成 時 間
2012年5月
最 終 成 果 形 式
課題論文集一本
課題優秀案例一本
學生作文集一本
閱讀成果展示光碟一盤
【省級課題立項申請報告】相關文章:
民營企業立項申請報告-項目立項申請報告11-23
立項書課題申請書10-03
課題立項申請書范文04-25
公安備案立項申請報告08-01
關于升級合作的省級課題開題報告08-25
道路建設項目立項申請報告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