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
對于生活的感悟,是我們人生路上的經驗。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1】
17歲那年,最要好的女同學問我:等你長大了,最想干什么?那時校園里正流行一首歌《那一年我十七歲》,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背起行囊,穿起那條發白的牛仔褲,告訴媽媽我要去遠方。”那一刻,許多美好的遐思,都充滿詩意地向我招手,如夢輕盈,如花芬芳。
高考結束,填報志愿時,媽媽對我說,填報的學校離家要近一點。我卻執拗地說:“上個大學,連省都沒出,那還有啥意思!”最終我選擇了去遠方——大連。
上大學的第一個中秋節,與同學去北大橋賞月,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如水的月光灑滿無垠的'大海,海面上泛起粼粼的波光,濤聲如月光奏鳴曲般蕩滌著心靈。在這美麗的夜色里,我突然想起了遠方的親人,此時此刻,爸爸媽媽、弟弟妹妹都在做什么呢?要是他們能和我一起徜徉在月光如水的海灘該有多好!
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洛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依然有夢。但成家立業擱淺了我心系的遠方,生活的重心變成了在單位努力做個好員工,回到家盡心做個好媽媽。每個寒暑假,不是在去娘家的路上,就是在回婆家的車上,千里的鐵路線,不知跑了多少個來回,卻都不曾通向心系的遠方。
日子浸泡在柴米油鹽里,二十年時光飛逝,步履匆匆間,我已走到中年的行列,似乎還沒來得及輕舞霓裳,便已是菊花半殘了。
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抽動我內心最柔軟的情絲,青春的夢想漫上心頭,有淚盈睫。于是,只身飛去了三亞。漫步白沙灘,碧海藍天椰子樹,心潮與海潮相應和;流連熱帶雨林,神清氣爽如在畫中行,詩與遠方旖旎而美好。
然而最初的新鮮與歡愉過后,當我獨自來到天涯海角,望著夕陽浸染的海面,海吻石灘如泣如訴,突然一陣孤寂襲上心頭……思緒縹緲之際,老公發來一條短信:“你在天涯還好嗎?”我含淚回復:“我在海角很想家。”
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人生的每一段歷程,都該有腳踏實地的努力與云淡風輕的美好,遠方不只是一個距離的概念,而是美的憧憬、心靈的境界。生活中,不能只顧埋頭趕路,也應時常仰望星空。
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2】
對永恒事物的知性理解,屬于智慧;對短暫事物的理性理解,屬于知識;帶來陽光,照亮他人生命的人,自己也會沐浴在陽光下;滿足不止是來自于物質財富,也來自于無所奢求的心靈。行動未必帶來快樂,但不行動一定不快樂。
我們唯一有的是時間。成功就取決于我們如何利用時間和它的副產品——閑暇的時間。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洞察眼前的一切,而在于預見即將發生的事。知道如何解讀自己的人才能習得他人心中的智慧。快樂的秘訣:不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是去做喜歡自己的事。夢想幻滅比尋找真理更能增長智慧。被擊倒并非最糟糕的事,放棄嘗試才是真正的失敗。
有這么一句話:
你做的越對,背后說你的人越多;
你過的越好,背后譏諷你的人越多;
你變得越強,背后打擊你的人越多。
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只要自己活的坦蕩,自己每天都能幸福下去就足夠了。
我們的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
人生需要“歸零”。每過一段時間,都要將過去“清零”,讓自己重新開始。不要讓過去的煩惱成為現在的包袱,輕裝上陣才能走得更遠。
人的心靈就像一個容器,時間長了里面難免會有沉渣。時時清空心靈的沉渣,該放手時就放手,該忘記的要忘記。扔掉過去的包袱,時時刷新自己,這樣才能收獲滿意的人生!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種東西,必然會在其他地方收獲另一個饋贈。
關鍵是,我們要有樂觀的心態,相信有失必有得。
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開點,看遠點,看淡點,心胸要豁達些、大度些,要舍得放棄,正確對待你的失去,因為失去可能是一種生活的福音,它預示著你的另一種獲得。
舍得舍得......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心存善念、相信自己的信念,我們都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清零的人生才能真幸福。
人生之路,不會筆直向前的,總有崎嶇泥濘,總有坎坷艱辛;我們前進的方向不會永遠是正確的,總會做一些錯事,總會走一些彎道。做錯了事,我們會明白很多道理;走錯了路,我們會經受別樣磨礪。讓我們在錯誤中尋覓,尋覓能夠溫暖心靈的真理;讓我們在彎道里探求,探求能夠延長人生的風景。
長大了,就不得不開始面對一些東西,我們會恐慌、會害怕、可也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生活就是要把你折騰的死去活來,你要做的就是咬牙堅持下去。不要奢望人生中有絕對的公平,公平就如天平的兩端,一端的付出越多,別一端才能承載更多的希冀。
多數時候,我們都是獨自行走,要學會忍耐與堅強,別把人生的走向寄托在他人身上,曾經得到的幫助,只是你的幸運罷了,只有依靠自己去跋涉、去闖蕩、去拼搏,才能真正贏得屬于自己的東西。那些險灘與旋渦,皆是你必經的風景,亦是命運的公正。要知道,沒人欠你什么,能夠對你負責到底的,只能是你自己。
今生一定要好好珍惜,春天花會再開,情走了就再也不會回來。情歌可以唱到老也不會厭倦,但是執手的欲念卻可以瞬間擦肩。今生一定不要錯過春天的背影,回眸間最美的容顏就是你我的約見,你在叢中笑,我是笑容的拾花人,走到你身邊,驚倒了君身邊的落紅陣陣。
時光是歲月里最美的見證,不管我們經歷著什么,承受著什么,請好好愛自己,愛生活,愛生命。不要讓自己的青春墮落,不要怠慢了生命的真正需求,更不要放棄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成功那不是在將來才有的,而是從你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的累積而成。最痛苦的不是分別,而是分別之后,回憶還是根深蒂固,像魔鬼般糾纏不清。離開不過一個轉身的距離,遺忘卻要一輩子的時光。不能遺忘,就要學會釋懷,學會帶著傷痛面對陽光,相信時間能替我們療傷,相信自己能夠春暖花開。
蝴蝶,在瞬間將漫長的等待綻放出絢麗的光彩;鳳凰,在剎那間將滿身的傷痛涅磐成奪目的風采。不要讓平淡的歲月充滿無奈,不要讓細碎的日子消磨豪邁,拋棄無謂的期待,一步一個腳印將成功摘取。
其實上帝是公平的,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可能收獲的東西不是我們當初所設想的,也可能收獲的時間不是我們當初所希望的,但是一定會有收獲。我們付出汗水,得到酬勞;付出時間,得到知識;付出真心,得到愛情;付出代價,得到經驗;付出艱辛,得到成長……人生不是等價交換,凡事不要斤斤計較。
我們既要學會認識自己、順應自己,更要能夠在某一點上改造自己。改造自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沒能完成這項工程。而一個人對自己進行改造的工程進度,與其人生成功的可能性恰成正比。為了別人而改造自己,使這項工程擁有了合法性;借助別人而改造自己,使工程完工具備了可能性。
人一定要有一個目標,否則,就算你多努力都碌碌無為,我想問,你如此拼命,到底是為了什么?為爭一口氣?為什么爭一口氣?因為你要給別人看看你的能力。為什么要給別人看你的能力?因為你想證明自己比他們強,不是他們所能看輕的。很好,這就是目標。
生活本身是簡單的,吃、喝、拉、撒與柴、米、油、鹽、醬、醋,可是簡單的生活卻由于諸多原因有了復雜的內容,于是便有了人生。
其實人生也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無非就是生、老、病、死,可是就這么一個簡單得可以用四個字概括的過程,卻包含了豐富的內涵,這豐富的內涵便編織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酸甜苦辣,這點點滴滴的酸甜苦辣讓感受個中滋味的人有了與他人不同的思想與境界,這大概便是個性吧。
我突然覺得,其實人生中有多少復雜的過程是可以省去的,思維使人聰明,也使人沉重,活得簡單而清純才會從容而輕松啊。
這么想也許也經過了一個復雜的過程,經歷讓你明了,原來一個人一生中起碼有四分之一的時光被浪費了,浪費在無知的錯誤中,浪費在不必要的重復中,浪費在家長里短的糾纏中,浪費在毫無價值的爭端中……
可惜,人生來一無所知,生命的過程是淌著石頭過河的艱辛與執拗,所以沒有完美的人生,也沒有完美的人。在生命的過程中,凡夫俗子們不斷地給自己的`肩上裝卸著一個又一個包袱,在不斷摧殘與完善自我的過程中,讓歲月的印記深深刻在自己的血肉之軀上,而后便是或安然或抱憾或滿足或不甘的狀態下離開這個是非爭端的世界。
如果有先知就好了,這樣生活就真的簡單多了,煩惱也會隨之減少,生命的過程就是輕松、詼諧而沒有矛盾的世外桃園了。
如果有先知,人就不會那么貪欲了,你看,金錢本是身外之物,用多用少全在于你的一個理念,你一開始就把它歸在身外,你就不會鋌而走險了,于是欲望在膨脹,平靜的生活被你打亂,你在自以為收獲的過程中不斷的失去,直至一無所有。
如果有先知,人就會懂得珍惜自己。勤勞、樸實、任勞任怨,是美德也是愚蠢啊。人要勤勞,要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可是你的雙手不只是為了創造財富用的,你的雙手需要溫暖,需要呵護,需要與愛人牽著散步,聊天,需要抱抱孩子,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臉。可是,你卻整天忙碌著,你不懂得牽手的滋味,你不理解撫摸的溫暖,你不在意孩子內心渴求擁抱的呼喚,也許你也想到了,可是,你顧不得,你要賺錢,恨不得把子孫幾代的錢都賺足了,可是你的一輩子就成了工作、賺錢了,你還有什么呢?孩子跟你不親,愛人與你淡漠,親情像紙糊的一樣脆弱,你說你得到了什么?
人要樸實,不可過分奢華,但是,創造與享受是一體的。你創造了財富便享受你的勞動果實,其樂而不為呢?所以別太委屈自己,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圍內,讓自己瀟灑起來,快樂起來,靚麗起來有什么不好呢?這樣的你才精神,有朝氣,有活力,給自己以陽光,讓別人也溫暖起來。
任勞任怨?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現在還需要這樣嗎?特別是做父母的,自己的任勞任怨真的是愛孩子,是對孩子有利嗎?你起早貪黑,造就的是一個“小皇帝”,你任勞任怨,捧大的是一個缺少愛心的自私鬼。該收就收,該放就放,既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又解放了自己的業余生活,為何就想不到呢?
如果有先知,生活真的就簡單多了。生活本來就是簡單的,復雜的是人的大腦,愚蠢的也是人的大腦。記住了,活著要學會放棄,不是自己的不能要,淡欲寡歡才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活著要把握好分寸,把自己的位置歸正,不該操的心不要操,不該管的事不要管,出力不討好的事不要做;活著要懂得理智享樂,在工作之余,書琴字畫,球場棋桌,炒股沖浪,怎么得心應手怎么來,讓生活多點趣味,增點智慧,讓大腦多點新鮮血液,免得僵化而缺少靈性,這不是很好嗎?
真的,生活本來是很簡單的,換一種思維,你就會有豁然開朗,有卸去層層不必要的累贅,獲得新生的輕松自得的感覺。
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3】
漸行漸遠的時光中,我們都是趕路的人,無論有多少經歷,有多少美好,都會被歲月滌蕩,只剩下一些蒼老回憶,和不再年輕的容顏,讓你唏噓,光陰的無情。
歲月變遷,誰也無法阻擋,當我們感慨時光的時候,就已經永遠失去了一些東西,我們就這樣一路撿拾,一路失去,待有一天,看到一些熟悉的畫面,曾經牽手一起走過路的人,不得不在心中感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也許是因為人生有太多的無奈和坎坷,我們總是會抱怨生活給予的不公平,抱怨命運的多舛,總是在羨慕別人的光鮮亮麗,總是在感嘆人情淡薄,因為抱怨,沒有好好的抓住當下,享受生活,因為羨慕別人,而失去了自我。
其實人生,有多少山珍海味,比得上尋常飯菜香,有多少人,能一直在身旁,有多少光陰,能讓我們一直揮霍,有多少歲月,能回到最初,有多少愛,你一回頭能一直都在?
感恩每個醒來的清晨,過好每一個夕陽西下的黃昏,歲月漫長,我們都是趕路人,一路風塵仆仆,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平淡健康是一種財富,不要等到離開了,才想起擁有的珍貴,于深情處,微笑釋然,每一縷陽光都值得珍惜,每一次機會都要把握,每一個人都值得去善待,每一寸光陰都需要用心丈量。
這世上總有你在乎的人,也有在乎你的人。所以你要好好活著。我們的生命太短,歲月里什么都是有期限的,生活也不可能像我們想象的永遠一帆風順,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煩憂,活著重要的是心情。
一片葉子落在哪里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到哪里都要芬芳,若不執著于快樂,快樂會自然而來,若不逃避于痛苦,痛苦會自然遠離,正如豐子愷所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感謝每一次磨練,讓你走向成熟。
歲月越來越厚,日子越過越薄。時間,改變了一直執著的東西,有些事,變得不那么重要了。這世上沒有什么是永恒的,挫折不是永恒的,所以不要太糾結,快樂不是永恒的,所以不要太沉迷,光陰不是永恒的,所以不要太虛度,生命不是永恒的,所以你要懂得珍惜。
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習慣了人的忽冷忽熱,也看到了人的漸行漸遠,其實人生就是哭笑摻雜,悲喜交織,有時候想要保全生活,就要妥協,年輕時看遠,中年時看透,老年時看淡,時光越老,人心越淡。
歲月催人老,人生如過客,不知不覺中,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春夏秋冬,有過迷茫,有過孤單,有過心酸,有過奔忙,都是生命最美的印記。
生命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行,時光的渡口,你我皆是過客,善待自己,才能微笑向暖,學會釋然,方能明媚如歌,你若懂得,便是從容,你若慈悲,歲月無恙。
所謂的人生,就是生活中就應該存在一些苦辣酸咸的雜陳滋味?要不然,生活的意義何在?人生,總不能在生活中一直享有幸福、微笑、甜蜜的溫暖之愛。所以人活著,就會出現悲喜的共存,憂歡的同生。這種人生的自然常態,是躲不過,是逃不開,是必會在生命之中出現的現實境況。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些事看清了也就不以為然了,一些人看透了也就不內心糾結了。唯獨是一些人看不清世事變幻,看不透人間煙火的`屢屢塵煙,所以才會暗自神傷。
在生活中,遇事會愁苦,有事會不安。時有把自己鎖在自我深挖的牢房里,自虐,自苦,暗自痛傷。這樣的生活方式全然是一種負累,一種自我的心靈摧殘,一種自制的精神折磨。
生活圈子小的人,容易自我;喜歡沉默的人,沒有朋友。也就是這種不愛社交的人,也最自私、自我,因為眼里只看到了自己。人都有兩面三面,有的人很善良、很老實、很實在,在外人看來的確很不錯的一個人。
其實在一些事情某些事態上,就能看出這個人的自私有多嚴重,甚至卑劣到小人的作為。但是不能評判這個人有多壞,只不過他的自私比旁人嚴重了一些,除外還是有心底善良的一面。這就是人心難測,人面難以評估,人事難以斷言,人性時常變換的自然現象。
自卑的人容易傷感,自我的人容易傷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眼里只會看到自己的利弊,只會看到自己所得到的長短。自卑和自我,同樣都帶有自私的色彩,畢竟自卑的心理有點扭曲,自我的狀態眼里只看到了自身。
生命就像一杯水,需要一點一滴的慢慢倒,需要小心翼翼的珍惜,直至殆盡的時候也是生命的終結。這么短的人生,這么流失快速的生命,若懂,就應該珍重自己。
一個人,不能太自我了,但也不能忘我;不能太自私了,但也不能看不到自己。畢竟人生之中,首先想到的是別人,最后才能看看自己做的怎么樣?人生沒有輸贏,愛情沒有成敗。
人生只有自己的能力所現價值,愛情只有合不合適,對不對眼,心靈相不相通。在一些事上,唯一錯失的只是一個良機,一個時段,一個珍惜。人生在世,學會愛別人,也要懂的如何善待自己,畢竟這一生的路是靠自己走的。
喜歡一種歲月,恬淡素雅,寧靜安然,縱然冷暖交織,心中依有花開,縱然歲月清寒,依然溫和從容,將一些年的暖,深深收藏,安然老去,塵世間,惟有愛的慈悲,才是溫暖。
喜歡一種遇見,只是淡淡的,相視一笑,已然是萬千,在山一程水一程的光陰里,不必山水相迎,繁花相送,你來,自是歡喜,你去,也無憂傷,不道別離,只說珍重。
喜歡一種活法,在靜謐的時光里,讀幾本閑書,喝一杯清茶,用內心的渴望,來豐盈自己,在溫良的歲月中,有愛相隨,三兩知己,不爭,不搶,不問世事喧囂,也不負累。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月落日升,不經意間開始走向人生的暮年。從第一聲啼哭到兩鬢染霜,歲月的行囊里裝滿了酸甜苦辣。接下來,在夕陽的路上能走多遠,取決于體魄和心態。在曾經的歲月里,頭上都會有大小不一的光環,但這光環已是“過去式”的。當光環退去,誰都是柴米油鹽,誰都是一介布衣。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今天,我們生活的國度里,老齡化席卷而來,老年人的比例越來越高,不知不覺我也跨進了老年的行列。
很多時候,自己常常感嘆生命的沉重,活著總有一種不堪重負的感覺,為了讓自己如水的生命顯出水的清澈與完美,可是越想清澈,越想完美,卻越出現矛盾。
無奈在無際的原野中,在自己文字的一畝三分地里,心累了就歇歇,積攢力量繼續前行;心暖了就笑笑,揣著感恩帶著快樂生活;心痛了默默落淚,將傷心與煩惱隨淚水甩掉,勇敢面對生活。
其實,生命是一種思考,不在牽絆里徘徊,生命也是一種跨越,需要內心寬容的高度,在歲月中送走過往繁華,用一份信念去征服那些美好的未來在生命的過程里,始終演繹著無數個故事,始終由無數個片段拼湊著人生,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的,也沒有誰的旅程沒有遺憾。無論完美和遺憾,把它拋到九霄云外,我就是我,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誰也征服不了我,唯有自己能征服自己。
就在那么一瞬間,我突然想開了,一個感悟在不經意中躍出了腦海:如果能像走過季節的紅花綠樹一樣,優雅而美麗的活著;如果能以怒放的生命去穿越紅塵,綻放所有的精彩,展露自己的風情。盡管時間腳步匆匆,不經意間讓人染白鬢發,蒼老容顏,但浪漫情懷和閑適心境絕不能被擠到生命的一角。
無論什么時候,都要為生活注入一些生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身不由己地來到這個世界上,生命無法預知,生命里有許多無奈,比如理想、比如愛情、比如病痛,在每一個清晨、每一個黃昏都有無數個痛苦被演繹著。
人生就是這樣,不可能所有的日子都是風和日麗,不可能所有的旅程都道路坦平。
我捫心自問,一切的精彩、沉淪都是生命的賜予,生命的厚重在于你的認知。
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讓自己重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無論是抗拒萌動的感覺,還是褪去或懷念,最后銘記的,其實是自己的涅槃。在屬于自己的時光里,喜歡如靜如潔地面對自己,不再偽裝。
每一個人都是調味師,所調是味道就是生活的味道。當思想走出陰霾,靈魂就有了至善至美的合唱。生命是一場緣分,只想用文學的語言記錄人生的隨感,把自己的意念潤物無聲地植入心田……
平淡的日常,才是生命的最大挑戰。能否,在平淡中蘊藉出優雅的詩意,在平凡中蘊涵著和諧的溫柔,將沉重的生活現實化為輕盈靈動的色彩,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分感動。當歲月碾過金色的年輪,當清麗的容顏不再年輕,我們意氣風發的容顏,終不敵荏苒歲月。
我們是生活中的旅人,每一程,每一季,定當享受到自然界恩賜的美,美在晨曦,讓我們看到生命的曙光,美在暮落,將心中的景收納,定格成時光里的暖.我不想贏得人們的喝彩,只為靜靜地綻一縷芬芳于世,讓自己的努力,能為這個世界添一分美麗。
在生命里,不管有多少遺憾,多少酸痛,幸也好,不幸也好,都是過去,全是曾經,放下,就會輕松。
于人生中,不管多少輝煌,多少精彩,多少波折,多少失敗,都不會盡善盡美,努力了,就應該無怨無悔!
人生如夢不是夢,因為太真實;生活如水不是水,因為有苦澀。在生命中,許多事情在于自己,很多感受在于個人,心大路則寬,心小事則難。做人需要下心,做事需要埋頭。心胸需要拓寬,心態需要放平!
珍惜身邊的幸福,欣賞自己的擁有,背不動的就放下,傷不起的就看淡,想不通的就丟開,恨不過的就撫平。人生本來就不易,生命本來就不長,何必用無謂的煩惱,作踐自己,傷害歲月。
從容達觀一些,輕松自在一些,豁達隨意一些。凡事當有度,做人應知足,追求完滿的人生是好的,向往高質量的生活是好的,但在通往前行的路上,別忘了帶上知足的心!
人生不過四季:春、夏、秋、冬,四季雖能輪回,但生命不會重來,只有春種一粒粟,才能秋收萬顆子。
其實,生命不過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日夜雖能更替,但是,昨天如水,逝而不返;今天雖在,正在流走;明天在即,卻也來之即逝,只有放下昨天,珍惜今天,才能無悔明天。
其實,生活不過兩天,白天、黑天,日夜交換,日子不息,唯有心情好,才能質量高。一瞬間就是一年,一轉眼就是一生。
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4】
歲月,兩個字,有點纏綿,有點靜好,有點姹紫嫣紅,又有點簡單素白。
歲月較比光陰,有了更長更遠的意味。也就可以擁有生活的五味雜陳。那一點酸,一點甜,一點苦,一點辣,一點咸,都成了歲月的味道,生活的調料。
淡淡滑落的是歲月的痕跡,我們,只在驀然回眸中,捻花,微笑,感嘆歲月依然靜好.這就是歲月,走過所有,經歷很多,最后還保持一顆純凈的心,依舊是淡然,溫暖的,這樣很好。
就像一朵花,開在心中,花開時是絕美,濃艷,妖嬈,嫵媚;花落時是寧靜,致遠,天高,云淡。
滾滾紅塵,歷千回百轉,心中的目標,始終是若隱若現。
夢里夢外,看歲月靜好,唯一尋找的人終究是此生無緣。
這就是歲月,有時會留下遺憾。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一朵花開就綻放了整個春天,最要緊的是要有賞花的心情。
誰也不可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帆風順,誰都可能在成功的路上充滿艱辛與困苦,誰的歲月里也并不都是詩情畫意,誰的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遭遇雨雪冰霜。遺憾時嘆息吧,彷徨中感傷吧,沒有哪一個人能夠始終保持陽光的心情。可以失敗,可以傷心,也可以流淚,但絕對不能放棄。這,就是歲月。
染上風塵,染上世俗,便染上了歲月兩個字,突然之間就有了滄桑,有了練達,有了懂得。似乎在滾滾紅塵中,那滄海一笑,那淡泊情懷,那釋然開懷,便是經歷過世事變遷的深沉。
歲月定會給予我們智慧,柔軟,淡然,在歲月里,做一個懂得歲月的人吧,把它捧在手里,放在心上,慢慢地讀,慢慢地解其中的滋味…因為,歲月雖已老,心依然年輕。
時間是寂靜的,它從來不回答;生命是沉靜的,它從來不喧嘩。時間與生命就像一條平靜的河流,表面看起來波瀾不驚,卻一直在悄無聲息地流逝,一直在發生著各種細微的變化。河流一直在那里,但你隔一段時間再去看,它已經不是原來的河流了,只是你未曾察覺。
每一朵花,只能盛開一次,或驚艷,或熱烈,它只能被一個季節溫柔以待,卻被下一個季節雨打風吹去。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青春。美好總是稍縱即逝,青春總是那么的短暫,驀然回首間,當你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時,卻發現,時間早已流逝無痕,青春已經難再尋覓。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時間雖然不回答你,但它一直在那里,一直是那么的公平無私,不會多給你一分,也不會少給你一秒。
人生中有許多的無能為力。我們既改變不了昨天,也控制不了明天。昨天已經成為過往,不管好與不好都已經無法改變;明天還沒到來,我們連明天會有什么事情發生都無從得知,更別說去控制它了。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今天,確切地說是當下的時光。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不要為了過往而哭泣,即使心里再不舍,它都已經不再屬于你了。也不要幻想不切實際的未來,未來虛無縹緲,既看不到,也摸不著,它也不屬于當下的你。活在當下,過得開心,擁有觸手可及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王國維說,人生有三個境界,其中的第三個境界便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原來,我們尋尋覓覓千百回,孜孜以求的,卻在熱鬧之外,燈火冷落之處。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遇見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我們只有經歷過時間的洗禮,慢慢地沉淀下來,才能夠最終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并且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人生中有很多的遺憾,生命中也有許多的歡喜。今天的事情,我們盡心、盡力去做了,不管結果如何,都應該高高興興地去接納它。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你什么時候放下了,什么時候看淡了,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了。
這個世界上什么都不缺,更不缺少愛,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和感受的心。你要相信世上一定有愛你的人,他一定會穿越洶涌的人群,向你走來。你也要相信,有一天,真正愛你的人一定會找到你。時間不會告訴你,但時間會見證你的愛。
時間從來不回答,生命從來不喧嘩。時間寂靜無聲,如流水般靜靜淌過;生命默然不語,似云朵般輕輕飄過。當你回過頭看的時候,昔日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既要學會適應這個充滿遺憾的世界,更要珍惜觸手可及的幸福。你要懂得,很多東西一生只能擁有一次,一旦失去,也許便不會再次擁有了。
想看的風景就去看吧,想見的人就去見吧。人生中很多事情不能等,等得太久,往往已經不是當初想要的那個樣子了。當滄海變桑田,當歲月蒼老了容顏,當你回首那些錯過的年華,只會遺恨不已。想做的事趕緊去做,不要讓人生等來太多遺憾,讓生命回歸最本真的世界吧!
凡事過則損,需把握分寸:對待得失要有“度”,人不能萬事做到十全十美!
做事要進退有度,既懂得乘勢而上,也善于急流勇退;人生的成敗興衰,濃淡緩急,無不體現在對分寸的把握之中!
做人有分寸,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有尺度,是人生的最大學問;把握做人的分寸,掌管做事的尺度,日積月累,才能在分寸間求得人生的高度;分寸,是人生的關鍵!
一個人的精神層次越高,心理越是健康,內心也越善良,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本性,在對人上他們微笑、喜悅的表情會越多,他們的人生也會活得更快樂。
一個人層次的高低并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而是自身的一種修養,換句話說層次高的人不一定有錢,有錢的人不一定層次高。
當一個人能足以包容所有生活的.不愉快,能專注于自身的責任而不是利益時,那么他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處,也是最善良的人。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一個誤區,總是喜歡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覺得只要有錢的人就屬于高層次的人,這是極其錯誤的,因為相比較精神層次,物質層次根本沒那么重要。
一個高層次的人和自己的善良是成正比的,遇到事情,他們會傳遞自己的善心,這些并不是他們刻意去做的,而是內心最基本的選擇。莎士比亞說:“善良的心,就是黃金。”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的精神層次越高,心理越是健康,內心也越善良,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本性,在對人上他們微笑、喜悅的表情會越多,他們的人生也會活得更快樂。
當一個人能足以包容所有生活的不愉快,能專注于自身的責任而不是利益時,那么他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處,也是最善良的人。
善良是一種本性,但更是一種選擇。越是精神層次高的人,他們的綜合素質也更高,也更加善良,因為他們明白,上天讓善人成為善人,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
精神層次越高的人,格局也越大,遇到事情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利益,這是他們內心最基本的想法。
亞當·斯密說:“以遵從自己的心做利他的行,是對社會發展最有利的思想和行為的結合,也是最大的善良”。
精神層次高的人,做事絕不會出于欲望和功利,他們沒有被其蒙蔽雙眼,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傳遞自己的善意,是一個充滿善良的人。而精神層次低的人,只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他們做的事情大都是損人利己的,內心更不會充滿善良。
當我們遇到一個愿意無償傳遞自己善良的人,那么一定要珍惜,因為這是一個精神層次極高的人,能與他們做朋友,是我們的幸運。
米列說:“越是善良的人,越覺察不出別人的居心不良。”精神層次高的人,越善良,他們的整個人的精神面貌也非常優秀,他們的善良也終將會得到別人的敬仰。
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5】
疊幾行落葉隨風的小字,停泊指尖,于心的寧靜中,藏一掬思念,輕輕落凡塵。這點滴的心思,匯聚在無聲的雨里,捎去遙遠的夢想,尋思著,這花香煙火,一沓沓,恰好可以,恰好能夠,落入相逢的城池。
總想著,即便是散落天涯的塵埃,也能揮著隱形的翅膀,如童話故事那般,隨緣晾曬,把盞歲月。風飛舞流年窗臺,挺暖地,在裝滿陽光的細碎往事中,掀開喜愛的頁腳,于最美的時光,流瀉厚實的線條,寫意幾筆,詩行幾句,小日子里的小心情,挺好的!
一粒煙火,一沓花香,幾步清影,幾度夕陽紅,安心地,在一方種滿歡喜的小院子,心無雜念,等黎明的曙光,等未曾謀面的緣份,于遙遠時空中,踏月而來。只是簡單著,再簡單的,等一朵花,開了;待一滴細雨,醉了,自由自在于一抹清風徐來之時,數一枚枚心事,打開一疊一疊的似水年華,讓生命入住煙火。
向來喜歡淺淡的顏色,小巧玲瓏的植物,略有年代的物件,就如一直專注一個字,一句話,一沓又一沓的'花香,沾著一點煙火的味道,有些清明,有些溫潤,輕輕微微惠臨身旁。帶著那么一點的憂思,合著小小的愿望,組合一方,只是恰好入了心情,醉了心意,而已。
如此美好在,種下的花香綠植里,自行詩意抽花,或許一直未曾花開,只是綠意盎然了,一方院子,一窗臺陽光,也挺好。在燈火闌珊處,為夕陽譜寫了,一卷春生的愿望;為平凡的生活,點綴了一響歡顏,一道風景,專屬著一種味道,讓日子生香。
當經過了煙火半生,回望那年那月,一季初夏的花開,也曾相識相知,歡喜寫意,扣字書信,折香間。在成長的路程上,遠了誰的記憶?隔斷誰的初心?總是在回憶的一方小盒子里,翻閱時光太瘦的答案,卻未能解讀,戲如人生的輪換。
也許煙火的季節,本是交替著的美麗,沒有一如當初,一如往昔,都是不斷追逐黎明,相互暗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人事布局。黑白棋子,交替落下,沒有始終的人生贏家,有的只是看待的角度。
想來,想去,曾經落款的故事,烙印在一方格子間,而這煙火人生,不過是,格子間的一沓沓的花香串聯,我聞到了,踏馬來到這,有了一段時光,花開花落了一墻角花月。
花香煙火,一沓沓,鄰水靜坐數光陰,一朵憂,一瓣喜,從容迎來,淡然相送。生活的過場,簡單而細致,斟酌各種況味,疊加人生的角角落落,一些彩繪,一點點的淺妝,厚重著一雙手,去溫暖忽而之間的薄涼。
歲月縫花,時光煮雨,萌生些蔥蘢,盛放些歡喜,于生命綠圃,讓花香煙火,一沓沓,隨心而來,隨緣而去,不論如何,一枚溫善深情,不負你我,不負生命,就好!
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6】
爺爺是位骨科大夫,有一個小診所。那時,日子過得緊,爺爺堅持沒有創口的傷病,一律用紗布、繃帶、竹板,費用就降下來不少。
一天,抬來一個病人,右腿骨折了。正骨結束后,抬他的人說,他媳婦過兩天來,現在帶著兩個孩子,來不了。第二天他媳婦來了,倆人在屋里嘰里咕嚕說了好一會兒,后來,他媳婦紅著臉匆匆走了。這時,那病人怯怯地跟爺爺說,他家有一頭小豬,現在賣值不了幾個錢,想等豬長大了再賣,看病錢,到時付。他說罷,臉漲得通紅,跟辦錯了事似的,眼巴巴看著爺爺。爺爺笑著說:“中,中。”
此后,他飯量明顯小了。爺爺問他:“你是種地的`吧?”他不知就里地點點頭。爺爺說:“我還怕你還不上糧食?”他又是滿臉通紅,靦腆地低著頭笑。又過了十多天,他右腿徹底消腫了,他媳婦拉個架子車,把他接走了。
這是三月里的事,過了麥收,他沒有來,過了秋收,也沒有來,轉眼進入了臘月,都說他不會來了。有人說,當初就該讓他把小豬賣了。有人說,小豬的事,怕也是編的。鄰居張大爺捋著胡子嘆:“人心不古呀。”我爺爺呢,一笑了之,并不放在心上。
轉眼要過春節了,小巷里已有稀稀拉拉的鞭炮聲。這天傍晚,門被推開,一個人帶著一陣冷風進來。他衣衫襤褸,面容枯瘦,細看,正是那位病人,比養病時老了不少,一定是吃了不少苦。他又是滿臉通紅,想解釋為啥拖到現在才來。爺爺說:“你沒晚呀,這不還有幾天嘛。”他激動地說:“對,對,債不過年,債不過年。”
債不過年,是我們當地的習俗。那時日子難,借債是常事,拖也尋常,誰家沒個山高水低?但債不能過年,這是刻在心里頭的。
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7】
母親是農民,一輩子的心血汗水都撒在了土地上。老家屬于丘陵地區,人們靠天吃飯,土地旺種不旺收。不管土地上收獲多少,母親都怨而不悔地耕種著。
種了一輩子地的母親老了,被我接到城市來,每日的生活圈就是樓下的廣場。母親渾身的骨頭都疼,揮慣了耙子掀的臂膀哪兒哪兒都不得勁兒。她到處找土地,找可以讓她灑下汗水播下希望的土地。
我們居住的小區緊鄰市郊。母親找到了離小區兩公里遠的梨樹園。種地的老夫妻年歲大了,子女都上班,梨樹園就荒著。母親拔去地里的荒草灌木,修剪瘋長的梨樹,在樹與樹之間的空隙里,雜七雜八地種上了糧食蔬菜。
小區附近有一處廢墟,閑置著,母親就掄動耙子掀,清理建筑垃圾,用編織袋一點一點地從遠處背來土壤,精心播下種子。可是薄薄的土層存不住雨水,母親種下的蔬菜啊莊稼啊常常蔫頭耷腦。母親并不退縮,每天早晚兩趟,用十升的油桶提兩桶水,走十多分鐘去澆她種下的生命。
母親的土地開花了,橙黃的花生花、淺粉的芝麻花、紫色的豇豆花……我城里的朋友,空閑了會跟我到母親的地里,看看莊稼,掐一把紅薯葉或是芝麻葉,摘個嫩絲瓜、小倭瓜,享受著耕種與收獲的快樂。
秋天,母親開始在她的.土地上收割,有時背回一捆芝麻,有時提回一兜花生,也有的時候,她那只不知從哪里撿回的水果籃里,放著幾個老倭瓜或是一把大蔥。
土地賜予母親豐饒的秋天,母親把她的秋天晾曬在樓下的廣場上,芝麻被捆扎好,頭對頭架起來,花生挺著肚子,紅的是豇豆,綠的是綠豆……
記得在電視上看過一位畫家用五谷雜糧作畫,那天,穿著碎花上衣的母親,蹲在廣場上,一點一點攤開她的秋天,我忽然發現,我母親她也是一位優秀的畫家。
【語文的生活感悟隨筆】相關文章:
生活隨筆生活感悟03-24
隨筆:感悟生活12-07
生活感悟隨筆12-09
生活與感悟隨筆03-07
生活隨筆感悟04-17
感悟生活隨筆12-09
生活隨筆感悟生活初中12-09
關于感悟生活的隨筆12-07
感悟生活隨筆范本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