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演講稿范文錦集七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青春勵志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1
體驗決定深度,知識決定廣度。你的人生是什么呢?
我有個有趣的觀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歲的白領,40歲以上的員工很少,二三十歲的外企員工是意氣風發的,但外企公司40歲附近的經理人是很尷尬的。我見過的40歲附近的外企經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說,唐駿。外企員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個人的成功,西門子的確比國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門子中國經理比國美的老板強,甚至可以說差得很遠。而進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這一點,把自己的成功90%歸功于自己的能力,實際上,外企公司隨便換個中國區總經理并不會給業績帶來什么了不起的影響。好了問題來了,當這些經理人40多歲了,他們的薪資要求變得很高,而他們的才能其實又不是那么出眾,作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會怎么選擇?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強干精力充沛的年輕人,有的是,為什么還要用你?
從上面這個例子,其實可以看到我們的工作軌跡,二三十歲的時候,生活的壓力還比較小,身體還比較好,上面的父母身體還好,下面又沒有孩子,不用還房貸,也沒有孩子要上大學,當個外企小白領還是很光鮮的,掙得不多也夠花了。但是人終歸要結婚生子,終歸會老,到了40歲,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藥,要有人看護,自己要還房貸,要過基本體面的生活,要養小孩……那個時候需要掙多少錢才夠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遠一點,一時的誰高誰低并不能說明什么。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不太贊成過于關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沒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這在剛剛出校園的學生中間是很常見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 35年,這好比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和真正的馬拉松比賽不同的是,這次比賽沒有職業選手,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要知到,有很多人甚至堅持不到終點,大多數人最后是走到終點的,只有少數人是跑過終點的,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去搶領先的位置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剛進社會的時候如果進500強公司,大概能拿到3k -6k/月的工資,有些特別技術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問題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計5k-10k了不起了。起點雖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輕人追趕的壓力越來越大。
我前兩天問我的一個銷售,你會的這些東西一個新人2年就都學會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卻只是你的一半,到時候,你怎么辦?
職業生涯就像一場體育比賽,有初賽、復賽、決賽。初賽的時候大家都剛剛進社會,大多數都是實力一般的人,這時候努力一點認真一點很快就能讓人脫穎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歲做了經理,有的人遲些也終于贏得了初賽,三十多歲成了經理。然后是復賽,能參加復賽的都是贏得初賽的,每個人都有些能耐,在聰明才智上都不成問題,這個時候再想要勝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單靠一點點努力和認真還不夠,要有很強的堅忍精神,要懂得靠團隊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長遠的眼光……
看上去贏得復賽并不容易,但,還不是那么難。因為這個世界的規律就是給人一點成功的同時讓人驕傲自滿,剛剛贏得初賽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贏得的僅僅是初賽,有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大多數人都會驕傲自滿起來,認為自己已經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學習了,他們會認為之所以不能再進一步已經不是自己的原因了。雖然他們仍然不好對付,但是他們沒有耐性,沒有容人的度量,更沒有清晰長遠的目光。就像一只憤怒的斗牛,雖然猛烈,最終是會敗的,而贏得復賽的人則象斗牛士一樣,不急不躁,跟隨著自己的節拍,慢慢耗盡對手的耐心和體力。贏得了復賽以后,大約已經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職業經理人了,當上了中小公司的總經理,大公司的副總經理,主管著每年幾千萬乃至幾億的生意。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青春的自白 我的青春,在懵懵懂懂、磕磕絆絆中,在世俗的成規下, 勇敢地前進。
青春,在嘲笑著我們。它嘲笑我們不懂得珍惜,嘲笑我 們的世俗,嘲笑我們的懦弱。我們或許有無奈,但在青春的準則下卻容不得你為自己便解。我們只能看著它帶著鄙夷的 目光,在有生之年里離我們遠去。
青春,如此美好。但這種美好,總是在我們的青春逝去 的時候才會被我們發掘。我們會恍然大悟,噢,原來當初的時光寸寸皆金。
青春的路上遍地黃金, 而我們卻走的太匆忙, 忘了低頭看看,腳下這邊金燦燦的土地。
青春,令人尋味。花兒曾經在枝頭綻放,美得讓蝶流連, 讓人贊嘆,但花兒知道,再美的生命也會有漸衰的容顏。同樣,再美的青春也自有消失的一天。不禁感嘆,既然青春終 究會失去,又何必在乎曾經擁有呢? 我不解。
這個年代的青春,無法被發掘,無法被品味,無法被正 值青春的孩子們深深地印在腦里,刻在心里。人們強調青春的美好,卻忘了美好的青春若不細細品味,那與垂暮之年又 有何分別呢? 處于青春的.我們,早已被生活的枷鎖牢牢的束縛起來。
世俗的成規我們沒有辦法打破, 我無能為力, 只能選擇沉默, 選擇屈服。習慣了從小到大的無形的競爭,每走一步都忐忑不安,崎嶇的人生路,我們卻要面帶微笑的把它踩平。這就 是人生。這就是命運。
就連我自己都開始習慣這一切,連自己內心的變化都沒 有改變。習慣了在天高氣爽的日子里未雨綢繆,習慣了在青春的日子里沒有青春。這個世界,多看一眼都不行。一個人 走在街上,心卻在千里之外。腳踩著片片落葉,發出“咔嚓咔 嚓”的聲響,對我來說,卻如履薄冰。無處不在的競爭,我的 心開始敏感,開始抽搐,生活中仿佛草木皆兵,我唯恐落后, 害怕失敗。因為落后了,失敗了,就意味著自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所以,為了所謂的前程,我們必須馬不停蹄,必須 爭分奪秒,卻忘記了,在我們的心底深處,曾有著這個時間 最美好的詞匯——青春。青春在我們的心底苦苦掙扎,然而卻被遺落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只因我們都忘記了它。
壓抑著的心無法釋放,靈魂深處有又充斥著嫉妒的憂 傷,這就是如今青春的最佳注釋。
青春,人們賦予了它太多美好的情感。但美好過后,終 究只剩下割舍不掉的傷懷。看慣了繁花似錦,最后卻害怕花的凋零。這就是可悲可怕之處。我不愿面對,也不敢。青春 在時間的伴隨下,匆匆溜走。我曾深深的思考,我的青春到 底在何處?我的青春到底是何種美妙?但未曾留意過青春的 我,卻無從而知。我曾試圖去抓住它,卻發現自己的力量如 此渺小,因為,我連它在哪里都不知道。這是的我,即滑稽,又可笑。
然而,我卻忽視了這一點,我的青春,一直都在。
星云法師在他的佛法中曾說到:一池落花,兩樣心境。
憂者,憐惜好花凋零的無奈;樂者,卻喜花果將熟的豐收。的確,秋季無情的風,會定時帶走無數的翠綠,會定時捎來無 數的感傷,但我們又何須焦慮,何須著急呢。這是命運的另 一種恩賜。“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無論這個 世界如何改變,哪怕我們的青春真的是“一池落花”,只要我 們擁有那盼果之愿,我們就不再孤獨,不再害怕。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這是席慕蓉說的。喜歡這句話,因為平凡的字眼里卻透 露出無限的感概。
青春,是一個短暫的美夢。
這是莎士比亞說的。
喜歡這句話, 因為它是沉沉的惋惜, 卻道出無數人的憂傷。
青春,是一首肆無忌憚的狂想曲。
這是我說的。喜歡這句話。因為這正是我所遐想的。
倉促,短暫,狂想,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它們就 像一條條河流,密密的交際在一起,涓涓的流過我們自以為成熟的心靈,最后匯聚起來,形成我們龐大的青春。
而我呢?我的青春呢? 我的青春,在懵懵懂懂、磕磕絆絆中,在世俗的成規下, 勇敢地前進。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則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堅信:流星雖然短暫,但在它劃過夜空的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這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使命,讓身體里流淌的血液迸發出激情!讓我們都做夜空下那顆閃亮的星星!
在一次次的鍛煉的過程當中,我們學會相信,只要努力,沒有什么可以阻擋得了自信的人。因為這一片給我們展現自我才華的土地的存在,我和很多人一樣,離我們的文學夢,更近了一步。通過小記者團,我們這些寫作愛好者用文字相互結識與理解;通過小記者團,我們很多人愛上了那種等待與驚喜的感覺;因為小記者團,我們心中那顆文學的種子開始萌芽,也許有一天,我們之中有的人會走上這一條充滿了美和荊棘的.道路,追隨著我們的天賦,去成就我們少年時的夢。
影星約翰·巴里莫爾說過:“人不會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夢想。”我們伴著小記者團成長,也許不久將來在座的各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離開這里,去到一個更大的環境中,但我們的心不會老去,會一直年輕,因為我們過去、現在、將來都會不斷地進取,告訴這個世界,我們不會留下遺憾。一個有價值的生命,一定是竭盡全力地使用自己;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一定是充分地現出自己。小記者團使我們有機會得以展示自己,我們有理由相信:Impossible is nothing.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理想,是一個人追求的希望,是努力進取的鼓舞,一個人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就像一位航者樹立起心靈的航標,不會迷失方向,也會有前進的動力。
每當我看到電視機上一宗宗怪病、頑疾、絕癥的病例時,我不禁感到惋惜和無奈,每當看到因為親人病逝而悲痛欲絕、痛哭流涕的家屬,我也難免產生深深的同情和傷感。人類長久以來一直在被疾病所困擾,某些人或許正在黑暗中與病魔進行殊死搏斗,有些人或許正在生死線上掙扎,他們受盡了疾病的折磨,但又有誰能在黑暗中給他們帶來光明呢?難道人類對于某些疾病就是束手無策,而病人也只能在無奈中度過余生嗎?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醫學家。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把醫生稱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既然披上這白大褂,就應該對每個病人負起責。這是一種義務,也是一份光榮,白色象征著純潔的生命,象征著幸福和安康,我須時刻銘記自己的'責任,我的手是一雙神奇的手,拯救生命,解除病痛,讓黯淡的生命重現光澤,綻放生命之花。但也要小心呀,失誤同樣是性命攸關。
現在,癌癥、艾滋病等不治之癥紛至沓來,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惡魔,也是人類醫學界長期以業難以攻克的難關,由于這些頑疾沒有治療的有效手段,所以這類疾病就顯得異常猖獗、肆虐,不知奪去了多少人的性命。我打算發明一種特效藥,給患者痊癒的希望,讓生命之樹不至于過早枯委,造福全人類。就像青霉素的發明,讓肺結核成為了小疾,特效藥的發明讓癌癥、艾滋病等所謂的不治之癥也不再是什么大病,讓人們安享天年。
同樣,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也將同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做斗爭,抵制劣質醫療器械,拒絕使用假藥,堅守職業道德,維護醫學的神圣。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5
人總是在遭遇一次重創之后,才會幡然醒悟,重新認識自己的堅強和堅忍。所以,無論你正在遭遇什么磨難,都不要一味抱怨上蒼不公平,甚至從此一蹶不振。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人。
人的承受能力,其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就像不到關鍵時刻,我們很少能認識到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有這樣一位農村婦女,她18歲的時候結婚,26歲趕上日本人侵略中國,在農村進行大掃蕩,她不得不經常帶著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東躲西藏。村里很多人受不了這種暗無天日的`折磨,想到了自盡,她得知后就會去勸:“別這樣啊,沒有過不去的坎,日本鬼子不會總這么猖狂的。”
她終于熬到了把鬼子趕出中國的那一天,可是她的兒子卻在那炮火連天的歲月里,由于缺醫少藥,又極度缺乏營養,因病夭折了。丈夫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兩天兩夜,她流著淚對丈夫說:“咱們的命苦啊,不過再苦咱也得過啊,兒子沒了,咱再生一個,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剛剛生了兒子,丈夫因患水腫病離開了人世。在這個打擊下,她很長時間都沒回過神來,但最后還是挺過來了,她把三個未成年的孩子攬到自己懷里,說:“娘還在呢,有娘在,你們就別怕。”
她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一個個拉扯大了,生活也慢慢好轉起來。兩個女兒嫁了人,兒子也結了婚。她逢人便樂呵呵地說:“我說吧,沒有過不去的坎,現在生活多好啊。”她年紀大了,不能下地干活,就在家納鞋底,做衣服,縫縫補補。
可是,上蒼似乎并不眷顧這位一生坎坷的婦女,她在照看孫子時不小心摔斷了腿,由于年紀太大做手術危險,就一直沒有做手術,她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兒女們都哭了,她卻說:“哭什么,我還活著呢。”
即便下不了床,她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坐在炕上做針線活。她會織圍巾,會繡花,會編手工藝品,左鄰右舍的人都夸她手藝好,還來跟她學藝。
她活到86歲,臨終前,她對自己兒女們說:“都要好好過啊,沒有過不去的坎。”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6
各位尊敬的評委,親愛的戰友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飛揚青春為健康加油》。
飛揚青春!才能青春飛揚!就讓我們一道行動起來,改善我們周圍的環境,為健康加油,為生活添彩吧!
環境能改變人,人也能改善環境。眼下人們面臨著沙塵暴,污水排放,食品不安全,亂砍濫伐等環境危害,我們決不能袖手旁觀,坐以待斃。我們要從身邊做起,要為綠色的山清澈的水碧藍的天空出點力,哪怕一點一滴,哪怕輕如鴻毛。全國人民只要團結一心,凝聚力量就會治理好環境。我們正年輕,更要飛揚青春,飽含激情工作,永葆快樂生活。我們正年輕,更要青春飛揚,為改變環境而努力,為改善環境而奮進。
書是良藥,能醫治愚昧之癥;書是乳汁,哺育我們成長;書是最好的伴侶,它無聲無息奉獻。我們在部隊工作之余看看報,讀讀書,既可以增長知識,也可以陶冶情操。心情好,自然工作好,身心也就非常健康。我們正如綠洲里的一朵浪花,要深懷一顆熱愛生活之心,才能發光發熱,人生活得才更有意義。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運動。現在徒步出行的'人是越來越少了,雖說徒步會流汗,其實這是一種很難得的幸福,而今的宅男宅女越來越多,身體得不到鍛煉,就會導致青春期提前老去。徒步也會腿腳酸痛,其實這也是在鍛煉人的毅力和身體機能。眼下,人們為了身體,不好吃大魚大肉,喜歡吃綠色蔬菜。買東西,人們得看產品是否環保,是否低碳,這些都是好樣的。也許我們的工作很繁雜,但是我們的生活要過得有品質才行。朋友,就讓我們一起來過低碳生活!讓我們一起飛揚青春,健健康康的工作,幸幸福福的生活下去吧!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夢想的起點》
我們也許會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上天沒有給我們機會。但試想一下:以我們此刻潛力,就算有個機會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當中有多少人能夠拍著胸脯說,抓住這個機會我必須能夠成功!相信大多數人沒有那個底,無它,潛力不足。
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只要我們時刻準備著,當機會降臨時,我們才不會不知所措,才能抓住它,不讓它與我們擦肩而過,并透過它讓自我成功的取得一些成就。你準備好了嗎?
人其實就像海棉一樣。當我們呱呱墜地時,就如同新的海棉一樣,擠不出一滴水來。然后我們透過不斷的學習漸漸的成熟,就如同海棉慢慢吸收水份一樣。當海棉吸足了水份之后,只要有重物落到海棉上就會被壓出水來,就如同有機會降臨你能夠抓得住一樣。而今我的這塊海棉雖然吸收了點水份,但還是干巴巴的,那為何我們不再努力點,讓自我的這塊海棉吸收足夠多的水份呢?
也許我們會滿足于現狀:一個月能夠拿個肆千多塊錢的工資。用一半存一半,有酒喝有妞泡,日子過得到是挺逍遙蠻資潤的`。這會兒我們就應慶幸,慶幸著我們有個好身體,慶幸我們有一份不錯的收入,慶幸著周圍還有著許許多多像我們一樣的人,慶幸著成功的人畢竟只少數。你是這樣想的嗎?演講稿
二十歲左右的我們,身體確實好,壯得像頭牛似的,總有使不完的勁。三十歲之后,我們的身體依舊硬朗,但要你跟一幫十七八歲的小男孩、小姑娘一齊做一個一線員工,你還抹得開面子跟他們搶飯碗嗎?實在抹不開面子,好吧,于是到工地上找了份工作,扛扛包、挑挑沙。或著是在餐廳找份工作,洗洗碗、掃掃地。做個扛包大叔掃地阿姨,日子也算能夠,走上了此刻我們叔叔輩所走的路線。再之后呢?身體不是那么硬朗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走個路還要拄拐杖。身體時不時的出點小故障,時不時的要到醫院去維修一下身體零。那時你將何去何從?是等著子女的孝敬?還是拄著拐杖在垃圾堆里尋找食物?那時的你會有什么感受——彷徨?無助?心酸?后悔?亦或是感嘆一句“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自古先輩留下了多少名言警句,以警示后人,期望后人莫要虛度了光陰蹉跎了年華。趁著我們還年輕,趁著我們頭腦還好使,我們這會就應多學習。多學幾分本事,給自我將來的路開拓的更寬些。等到老來也就不會那么的彷徨無助、那么的心酸后悔。
記得剛出校門那會兒,個個滿懷激情,充滿了壯志的奔向社會,幻想著自我終將成為高人一等的人上人。然而在社會上磨滾了幾年之后,才漸漸明白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在摔倒幾次之后,便摔怕了,摔痛了,不敢再爬起來。現實的殘酷漸漸的磨平了少年的凌角,磨滅了少年的雄心壯志,澆滅了少年的激情。于是我們漸漸的在殘酷面前低下了我們高昂的頭顱,漸漸的甘于平凡,再之后慢慢的變得平庸,最終一生碌碌無為。最終什么都沒有,有的只是年歲的增長,有的只是我們還活著。
想想年少的我們,再比比此刻的我們。這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呢?人還是那個人,變的只是我們心。難道說隨著年齡的增長,連心也惰落頹廢了嗎?相信大多人都和我一樣,年少的夢還在,只是平時不敢想起,緊鎖了自我的夢,只是在午夜無人時偶爾的開啟那扇緊閉的窗。
夢的起點在于不斷的充實自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尋夢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尋夢的路上充滿了泥濘、坎坷、崎嶇、荊刺,為了使自我在尋夢的路上走得更加順暢一些,我們務必讓自我變得更加強大——努力學習,充實自我。
也許我們會說:上班時光那么長,上班那么累,哪里還有時光和精力去學習。其實不然,時光就像xx一樣,擠擠總會有的。時光很多、但浪費的也很多!下班后你的時光看電視、你的時光玩游戲消遣虛度。你有時光整天不學無術,就是沒有時光去學習。沒有精力,那更是騙人的鬼話。你有精力在家喝悶酒、你有精力去逛街、你有精力去玩游戲,你有精力去享受、你有精力去睡大覺。其實有沒有精力都一樣,反正就是有精力不做正事,沒精力去學習。
朋友,該醒醒了!
喬布斯說過:我們的時光有限。所以在這有限的時光里,我們該努力的充實自我,使自我在社會上有必須的競爭優勢。這樣我們才不至于十年二十年之后被社會所淘汰,還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
把握機會成就夢想,機會往往會常有,而“把握”卻來自不斷的自我強大。
有夢就有方向就有光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少年,多抽點時光充實自我,相信透過自我不斷的學習,你的人生將會越走越精彩。擂響戰鼓,吹響號角,踏上尋夢的征途,你的人生將因你這天邁出的這一步而續寫輝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青春勵志演講稿】相關文章:
經典青春勵志格言-青春勵志經典語錄-有關青春的勵志格言11-23
青春經典勵志文章-關于青春勵志的文章11-22
青春勵志之夢想青春勵志短文11-24
青春勵志故事大全-青春勵志故事11-22
勵志的句子青春勵志11-24
演講稿勵志青春勵志-有關青春勵志的演講稿11-26
青春與夢想青春勵志演講12-02
青春勵志文章:青春故事12-09
演講稿青春勵志-青春勵志演講稿11-26
唯美勵志圖片青春勵志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