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自我調節的生活感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自我調節生活感悟
有些病不是病。比如有的人一著急就肚子疼,馬上得去廁所。我就經常腹痛腹瀉,到醫院卻怎么也檢查不出毛病。時間一長,自己悟出了這可能與精神因素有關。
除了這種肚子疼外,還有一些人的頭痛、胃痛和心臟病等,也都是神經性的。一旦心理壓力重,精神上受刺激,或是過分疲勞,都會使人神經功能紊亂,在生理上產生不適應,表現為某些疾病。其實這屬于功能失調,并非器質性病變,只要注意心理治療,學會自我調節就行了。
古代醫學早就把“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作為重要的致病因素。現代醫學已發現有幾十種疾病起源于精神因素,甚至當今危害人類最甚的冠心病、腫瘤的發生發展也與精神緊張有一定關系。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活動,對于身體健康、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疾病,有著巨大作用。因而,遇事要從容,樂觀,鎮定而充滿信心,不可急躁、悲觀,或過分地緊張。要能正視順利、成功或挫折、失敗,不可過于激動、興奮或氣憤、傷感。對身體也要有合理的關注,用積極的態度來對待疾病,既來之則安之,不要有莫須有的恐懼和猜疑。要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既不可把藥當飯吃,又不能運動量過大。我的體會就很深刻。自從學會心理療法,精神能放松,神經能調節,情緒能把握,無藥自愈,我的腹病已很少發生。
我已聽說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了現代概念,即健康不僅要求個體不存在疾病或虛弱,而且也要求個體處于生理、心理與社會相互協調的健康狀態。我想,只要我們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透,看得開。正確對待,努力保持心理平衡,保持神經功能穩定,就能避免和減少很多疾病,擁有一個健全的體魄。
【自我調節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學會自我調節的生活感悟03-28
感悟生命擁抱生活的生活感悟04-04
生活散記的生活感悟12-07
流暢的生活的生活感悟12-04
生活隨緣生活感悟12-05
感謝生活的生活感悟12-09
生活累的生活感悟12-09
生活的語絲生活感悟03-29
生活的智慧的生活感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