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吃點苦也好生活感悟
我常常想,一個人如果一輩子都沒有吃過苦,那他的人生會是什么樣的情形?
他或許不會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甜。正如宇宙飛船在太陽系以外飛行時,宇航員難察其快一樣,失去了近在咫尺的參照物,比較就無從談起,沒有苦,也就無所謂甜。對于幸福與甜蜜的理解和體驗,從小在苦水里泡大的人比從小在蜜罐中泡大的人無疑要深刻得多,真實得多。當一個沐浴著“希望工程”光輝的山區兒童跋山涉水走向久違的學校的時候,城市少年又如何體會得到他們內心的那份歡欣!而牧羊人在藍天白云下青山綠水間縱情高唱牧歌時的快活,比起都市人在卡拉OK廳里演唱時的快活也毫不遜色!在吃過苦的人看來,那些平平淡淡的日子,那種平平常常的生活其實也有暖人心窩的陽光,也有沁人心脾的芳香。心平氣靜的時候把咽下去的苦楚如牛般反芻后細細地咀嚼一番,便會濾出甘甜的回憶。
沒有吃過苦的人往往容易滿足于自己的安樂窩;滿足于從從容容地在風平浪靜的海上操縱自己的人生航船。唐代杜甫如果沒有顛沛流離的經歷,他的茅屋如果不被狂風吹破,他怎么能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虔誠祈禱!宋代范仲淹如果沒有兩歲喪父,母親改嫁,之后他又遍嘗人間疾苦的不幸遭遇,也定然寫不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苦難使人堅強,激發人與天奮斗,與地奮斗,與人奮斗的豪情壯志,因此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肌膚……”實在是至理名言。
自古以來,家貧出孝子,因為清貧更容易使人認識到親情的無私與可貴,感受到父母的深沉與博大,從而使人更加珍惜與父母之間的血肉親情。貧賤夫妻恩愛深,因為在患難與共的日子里,他們會格外珍惜對方為自己付出的一絲一縷的溫情,一點一滴的愛意,那是清澈如水的情,那是鮮艷如花的愛!他們珍惜緣分,惟其如此,才有了“舉案齊眉”的恩愛佳話,才有了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而在那些豪門子弟身上,在那些穿金戴銀的夫妻身上,人們反倒難以讀到動人的故事。他們習慣于心安理得地接受巨額的遺產,心安理得接受百般呵護萬般柔情。沒有吃過苦的人把所有的享受、關心、機遇都看得理所當然的。吃過苦的人卻會珍惜,珍惜熱心人對他的一次次援助,珍惜命運給了他奮斗的機遇,珍惜艱苦的環境磨煉了他的意志,更珍惜困境中的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
吃苦使人知甜,吃苦培育人的社會責任感,吃苦讓人懂得珍惜,吃苦幫助人學到許多在順境中學不到的東西,如此想來,吃苦又何嘗不是福呢?至少,在我們這個曾經飽受苦難的古老民族,在如今仍有千百萬農村人口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時候,吃苦是福。
【吃點苦也好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生活是苦還是甜生活感悟12-09
苦,才是生活生活感悟04-05
苦與快樂同在-生活感悟12-09
感悟生活苦與樂的青春簽名12-02
生活苦多于樂何必太在乎的生活感悟12-05
如何戰勝苦和累的生活感悟03-28
最苦與最樂生活感悟文章12-09
酸甜苦辣的溫度的生活感悟03-30
苦而不言,喜而不語的生活感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