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懂生活的人都喜歡做減法人生哲理
01
清晨五點多,一聲巨響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恍惚感到整棟樓都顫了一下。
“地震?”我從床上彈起來。腳剛沾地,又覺得不對。
我所在的地區(qū)并非地震帶,當年那么嚴重的地震,也只有高層住戶有震感。而我們小區(qū),最高只有七層。
我估計是煤氣爆炸,于是趕緊去陽臺看哪家廚房有異常。
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對面三單元六樓和我家平齊的位置有個“大窟窿”。
那個“大窟窿”可能是他家次臥,因為落地窗全沒了,東西也落了一地,只能看到一片狼藉,分不清什么是什么。
而次臥旁邊正是廚房,廚房的采光窗整個兒消失了,油煙機也變得歪歪扭扭的。萬幸的是沒有起火。
沒過一會兒,樓下就有人大喊,讓六樓的人出來賠錢。
仔細一看,他家震飛的落地窗恰好砸了樓下的車。
好在我們小區(qū)沒幾臺豪車,不然這損失太大了。
正想著,就發(fā)現(xiàn)我家窗臺上落滿了玻璃渣,連窗戶上都出現(xiàn)了劃痕。
我心中感嘆,幸好是清晨,若是換個時間,我也許正在陽臺上看書……
沒多久,民警來了。老媽下去買東西回來時說,對面爆炸的不是煤氣,是高壓鍋。
聽說是大清早起來煮綠豆湯,豆殼塞滿了出氣孔,結(jié)果就出事兒了,還好沒人受傷。
聽她這么說,我趕緊給她灌輸“斷舍離”的思想。
因為前幾天她還感嘆,我家高壓鍋放了幾年沒用,太浪費,什么時候得拿出來用用。
她早已養(yǎng)成做加法的習慣,想讓她扔?xùn)|西,比買東西還困難。
然而,要想提高生活質(zhì)量,必須得做減法。只有減去了那些不重要的人、事、物,才能裝下更喜歡更需要更合適的。
02
我有個朋友,他特別喜歡“收藏”。
比如,畢業(yè)后再未聯(lián)系過的那些同學(xué)的聯(lián)系方式,他把他們按小學(xué)到大學(xué)依次排列,還打印出來放在文件夾里保存好。
他有很多群,從同學(xué)到同事,再到一些興趣愛好群,每一個他都留著,哪怕有些群他一兩年都不會說句話,他也不退。
得空了,他就看看群消息,了解一下大家在聊什么。但不管聊什么,他也不參與。即便如此,他仍要為此耗費很多時間。
他買了兩箱書,但從來不看,買回來后包裹都不拆,就那樣放著。他收藏的微信文和網(wǎng)頁,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可你很少見他去看。
如果手機需要清內(nèi)存了,他又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清理,比如,哪些是要保留的,哪些是不需要的,他總得再整理一次。
他常說,萬一以后要用呢?
像他這樣,為了“以后要用”,所以舍不得丟,又拼命買,拼命收藏的大有人在。
可問題是,這個“以后”遲遲沒來。而他們不斷囤積的原因,也不是因為以后要用,而是因為內(nèi)心的匱乏感。
這個匱乏感使得他們不斷做加法,不愿做減法,結(jié)果反而越加越糟。
就像“高壓鍋事件”一樣,他們頭一年使用就發(fā)現(xiàn)橡皮圈有點問題,結(jié)果用了幾次放到今年,還舍不得丟。最后只好再拿出來用。這一用,就出了問題。
雖然這樣的“恐怖事件”不會經(jīng)常發(fā)生,但由此我們不難想象,一直做加法,只取不舍的人生,會錯失多少美好。
03
在撒哈拉沙漠里有一種動物,名為沙鼠,它們就喜歡存儲東西。
旱季時,它們會大量囤積草根,即使食物足夠多,它們也會繼續(xù)囤積,直到洞里塞不下為止。
可草根太多了,它們根本吃不完。于是,它們又把沒吃完的腐爛了的草根一點點運到洞外。它們每天這樣忙碌著,完全停不下來。
于是,科學(xué)家們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沙鼠關(guān)在籠子里,并給它們足夠多的食物,結(jié)果沒多久,沙鼠就焦慮而死。
因為籠子里的食物,根本無法滿足它們的囤積需求。
沙鼠的祖輩們曾因食物短缺而大面積死亡,所以它們后來就具備了這種基因,正是這種基因迫使它們不斷地囤積。一旦停止,它們就會感到焦慮。
而人則完全不同,人的儲藏行為,起源于內(nèi)心。雖然不儲藏也會有焦慮感或匱乏感,但這可以通過逐步做減法來調(diào)整。
比如一開始,你可以適當減少自己的選擇。
很多人做選擇時,總以為自己會猶豫,是因為選擇太少,或者不夠好。
可事實是因為選擇太多,繼而導(dǎo)致注意力放在比較上,從而忽略了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
就拿購物舉例。有囤積習慣的人,買東西通常會反復(fù)考慮性價比,最后,真正想選的沒要,將就著選的,卻買了一堆。
有時候店員看你為幾款物品糾結(jié),索性都推薦給你。結(jié)果沒過多久,你就不喜歡了,但也舍不得扔。
所以,要做好斷舍離,只是把東西扔了沒多大作用,因為“扔”這個動作和“買”一樣,都是一時沖動。
只不過一個是購物沖動,而另一個是相信扔了以后,自己就會變得不一樣的內(nèi)在沖動。
04
要改變這一點,在購物時,可以換個選擇方式。
也就是除了考慮自己是否需要、合適以及喜歡外,再從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物品里,選擇經(jīng)濟能力范圍內(nèi)最貴的一件。
因為越貴的東西,你買起來越心疼。而且,因為經(jīng)濟能力有限,所以在數(shù)量上,你就不知不覺地減少了。所謂的性價比,不過是鼓勵消費的噱頭。
你不得不承認,你花大價錢買的東西,通常都比便宜的東西更好用,而且用起來也更合心意。那么自然,喜歡的時間也越久。
很多人網(wǎng)購有個壞習慣,就是收到不太滿意的產(chǎn)品時,忍一忍就給簽收了。而往往是這樣的產(chǎn)品,最后成了雞肋。
其實,只要不滿意的全部退貨,糾結(jié)要或者不要的東西,一律不要,那么留下來的,就會是你認為合適并且需要的。
這個心理很好理解,因為一個產(chǎn)品在全新的時候,你都不那么喜歡,那么再舊一點,你必定會嫌棄。
所以,減少選擇,也等于減少糾結(jié)的機會。糾結(jié)越少,購物就越精準。久而久之,你花的錢少了,囤積的東西也少了。
阿爾迪超市就深諳此道。他們不僅減少你的選擇,甚至連找零都省了。
在德國,阿爾迪超市有1500多家連鎖,連沃爾瑪這種行業(yè)老大都被趕出了德國市場。
在阿爾迪超市內(nèi),同類型產(chǎn)品只有一款,你需要就拿,根本不用糾結(jié)怎么選。
于是,你的購物時間縮短了,超市的單品銷售量提高了。
與此同時,單個產(chǎn)品的進價就降低了,也就影響了標價。隨后,購買的人就更多了。
這樣的極簡模式,為阿爾迪帶來了良性循環(huán)。
06
所謂極簡生活,其實也是個性生活。
它不再側(cè)重你擁有了多少,而在于你是否能從海量的產(chǎn)品和信息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打開你的手機,你會看到很多僵尸群,別猶豫,直接退出。
翻出你的聯(lián)系簿和微信,那些幾年不聯(lián)系,甚至已經(jīng)忘了長相的同學(xué)和同事,可以刪除了。
還有那些半年、一年都不會用的APP,直接卸載就可以了。
等你將所有無用的,無效的信息都清理完畢,你可以試著一天不看微信,或者一天不用手機,再或者放下過去你認為很重要,但對生活卻不會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情。
你試著感受一下,沒有這些,你是不是真的少了什么?假如你真的感覺自己少了什么,那你可以想一想,失去這些,對你,對你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影響?
還是說,你只是覺得無事可干,所以用這種方式塞滿大腦。
我相信,很多我們以為重要的,需要保留的東西,在真的失去后,也不會對現(xiàn)有生活造成過大的影響。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心里更輕松了。
如果是這樣,那么你需要的,不只是清理手機和電腦硬盤,你還要找到并且培養(yǎng)一個能幫你花掉精力,又有益于生活的興趣愛好。
有了它,就能解決內(nèi)心的匱乏感,讓生活更充實,也就無需花太多時間做“收藏”或者“舍棄”。
大腦和生活,都像硬盤一樣,是有儲存容量的。
當你用不必要的東西塞滿它們時,你想找到需要的,會很困難。但當你不斷精簡時,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最重要的一直都在。
【懂生活的人都喜歡做減法人生哲理】相關(guān)文章:
輕生活,給人生做減法的人生感悟故事05-12
做快樂的人的人生哲理05-02
爭贏了,什么都輸了的人生哲理04-30
人品好的人,都自帶光芒人生哲理04-11
只做該做的人生哲理04-05
認識生活的人生哲理05-11
卸載生活享受生活的人生哲理04-22
做善于傾聽的人的生活感悟04-04
只給懂的人的愛情說說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