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妨做個人中人的人生哲理
假如有三種人可供選擇:人上人、人中人、人下人,你將做哪種人?不同的人也許有不同的答案。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前勉勵自己的孩子說:“既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而要做‘人中人’,要把自己所學得的東西貢獻給老百姓。”
不要高人一等,也不愿矮人一截,這就是“人中人”的基本格調。“人中人”是大眾中的一員,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堂堂正正,是浩瀚人海中的一“滴”。
“人中人”不慕地位,不逐名利,不搞特殊,縱然是身居廟堂,也能做到:位高不減愛民情,權重不移公仆心,兢兢業業,盡心盡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牛玉儒等就是楷模。
做“人中人”,不僅要平等待人,服務大眾,還要融入大眾,與之和睦相處。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有一幅壁畫題為《和諧》。有一次,一位畫商問他:“為什么您的壁畫《和諧》中,魚在鳥籠里,鳥反在魚缸里呢?”他不假思索地說:“在和諧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和諧”是什么我不敢妄論,但人與人之間的怨嗔、爭斗……都會在這里握手言歡。做人中之人,就要有一種能耐,一種氣度,一種胸襟,成為大家樂意與之相處和交往的眾望所歸之人。
做“人中人”不是要你甘居中游,中途而廢,更不是要你中不勝貌,表里不一,而是要中道興業,有益于民。誰如果看不到這一點,誰也許會變得不思進取,庸庸碌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果真如此,那他離“不中”之人的距離恐怕就不遠了。
【不妨做個人中人的人生哲理】相關文章:
細節中人生哲理12-07
古詩中人生哲理05-01
己所不欲,不妨施于人人生哲理04-21
教你做個讓人一見難忘的人人生哲理04-03
做個不受氣的人人生哲理04-30
從生活的小事中人生哲理挖掘的寫作指導12-09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作文03-31
教你怎么做個開心的人人生哲理03-31
不妨守株待兔生活感悟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