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比必要多出付出一些,就是慷慨的人生感悟
慷慨的人心地柔軟、重人輕物,樂于與人分享自己所有的資源。例如定期定額的捐點小錢幫助需要的公益組織,或捐的是讀過的書、穿過但還好的衣服。慷慨的人總是在送出自己,完全無私、毫無保留,也不求回報。或許把自己所有的給出去會讓自己變得窮困,但感覺卻富有了。所贈或許微不足道,僅是舉手之勞,但卻能夠讓人感覺更舒適、獲得慰藉。
真正的慷慨必須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后,找出最適合對方需要且用最不羞辱人的方式進行,否則,慷慨只是一種假面具,帶著付出者的意識形態、價值信念與期許,收受者反而覺得壓力,因而厭惡。唯有站在接受者而非付出者的角度與價值觀,真誠無私的給予的,才叫做慷慨。
或許有些人慷慨是為了讓世人看見他的慷慨,希望接受者能夠感念他的慷慨,這也不是真正的慷慨,而是透過給予換取世人對自己的善意評價。
真正慷慨的人也必然是心思敏銳、注意細節、體貼他人需要,懂得溝通分享的人。透過分享,慷慨的人幫助受贈之人解決生活困境,或幫助對方的生命能更上一層樓,發揮所長,改變眼下困境。慷慨付出者心無罣礙,只是單純站在他人的角度,真誠的給予自己所能夠給予的。
慷慨不是一時心軟,慷慨的人樂于與人分享,越是慷慨的人,越不執著,越能松開固執,讓自己活的更輕松、更開放、更愉快,且更有意義。
生病看醫生的時候,有些醫生問完病人的癥狀就開藥然后打發病人離去,有些醫生則不厭其煩的反覆詢問病人作息,并且再三確認,且詳細解釋病情與注意事項,甚至拿出自制與該疾病相關的保健手冊。
學校有些老師只是上課,上課時間把課講完,同學有問才答,不問就散人;另外有些老師十分熱心,除了替學生上課外,還準備課外教材幫同學補充知識,私底下關切輔導跟不上進度的學生。
買東西的時候,如果你是自備購物袋(而非跟店家買塑膠袋),有些店員就是結帳,并不會幫你裝填物品,但有些店員則一面結帳一面把客人手上的購物袋拿去,細心的幫你包裝,安排物品間最恰當的位置,檢查易碎商品有無損壞……,愿意做的比必要多一些,就是慷慨。
【比必要多出付出一些,就是慷慨的人生感悟】相關文章:
關于慷慨的吝嗇的人生感悟故事12-09
一些感悟人生的句子04-08
付出就是成功的根源勵志故事04-22
成功就是多付出一點的人生哲理03-29
人生感悟范文:感悟人生,就是感悟自己12-09
關于愛情的一些人生感悟12-09
心情就是生活的質量人生感悟04-15
那多出的幾分作文04-06
退出也是一種付出人生感悟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