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抱怨不如改變勵志文章
抱怨不如改變勵志文章(一)
有一則古老的寓言,或許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示。有一個年青的農民,劃著小舟,給另一個村子的居民運送自家的農產品。那天的天氣熾熱難耐,農民汗流浹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劃著小舟,希望趕緊完結運送使命,以便在天亮之前能回到家中。突然,農民發現,前面有一只小舟,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駛來。眼看兩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沒有一點點躲避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農民的小舟。
“讓開,快點兒讓開!你這個癡人!”農民大聲地向對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但農民的吼叫完全沒有用,盡管農民手忙腳亂地妄圖讓開水道,但為時已晚,那只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農民被激怒了,他大聲斥責道:“你會不會駕船,這么寬的河面,你竟然撞到我的船上!”當農民怒目審視對方小舟時,他吃驚地發現,小舟上空無一人。聽他大呼小叫、大聲斥罵的僅僅一只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仝船。
在大都狀況下,當你責難、咆哮的時候,你的聽眾或許僅僅一只空船。那個再三惹怒你的人,決不會正因你的斥責而改變他的航向。
抱怨不如改變勵志文章(二)
青年人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充溢奮發向上?墒,有一些年輕人卻常常充溢怨氣:或怨風氣不正,流弊盛行,訴苦“好人難尋”;或怨社會不公、貧富不均,訴苦“投錯了胎”;或怨際遇不順、前途蒼茫,訴苦沒有奔頭;或怨選拔太慢、待遇不高,訴苦人生乏味;或怨無爹可拼、孩子無為,訴苦力不從心。凡此種種,怨氣十足,全無一點高興。人活在現實生活中,總能找到讓人生氣的理由。可是,當咱們生氣時,能否撫躬自問,生氣就能解決問題嗎?訴苦就能改動現狀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與其訴苦,不如改動】
與其訴苦,不如改動。當訴苦成為一種習慣、一種風氣時,不僅僅會給心靈蒙上陰影,并且愈加無益于咱們的生長。確實,人生就像一年四季,有春日的桃紅柳綠,也有深秋的落葉傷情,還有冬日的暗淡冰冷。既然咱們都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為什么還要苛求人生的一路順風呢?為什么不能夠把那些落葉傷情、暗淡冰冷看作是命運的饋贈呢?人生真的無需太多訴苦。進而言之,盡管社會存在著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現象,但不可否認的是,是一個自由敞開、充溢機遇的年代,只要奮發打拼,人人皆有可能成功。
【與其訴苦,不如改動】
文章與其訴苦,試想,假設我的那位親戚整天正因“無爹可拼”而怨天尤人,正因“命運多舛”而悶悶不樂,她和她的孩子會有這天的幸福生活嗎?訴苦、訴苦,“抱”不來金磚。與其訴苦,不如改動。或許少了一些訴苦,就會多一些清醒,就會認清現實中的問題,就會看清自身的不足;蛟S少了一些訴苦,就會多一些務實,就會以愈加曠達的風姿直面人生,以愈加謙善的態度對待學習,以愈加熱心的雙臂擁抱生活。社會是由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組成的,當總是訴苦社會時,咱們是否就應問問自己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么。如果把社會比作疾馳的列車,這天,火車跑得快不快,不完全是靠車頭帶的。
【與其訴苦,不如改動】
傳統的列車靠車頭帶,最快也可是每小時100多公里,F代列車是動車組,很多車廂都有動力,速度能抵達每小時300多公里。讓咱們拋棄等著車頭帶的傳統思維,樹立爭做動車組的現代理念,少一些訴苦,多一些行動,奮發為社會增添動力,為人生演繹精彩!
【抱怨不如改變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抱怨不如改變勵志故事12-09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12-08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感悟03-30
抱怨命運不如改變命運經典語錄04-03
抱怨命運不如改變命運人生語錄04-03
有關改變的勵志文章-改變自己的勵志文章04-03
改變抱怨的勵志故事01-09
抱怨不如行動01-11
卸下抱怨的包袱勵志文章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