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縱使生命再苦 ,生活卻可以是甜的人生感悟
佛說:“眾生皆苦”。每個人的生命,自降生起就是一場苦難的修行,因此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受各種困難的阻撓與煩惱的侵擾,直到生命結(jié)束亦或得道成佛。
可儒家卻說縱使生命再苦,生活卻可以是“甜”的。他們說:“孔顏樂處”,即便吃著粗茶淡飯,飲白水,彎起胳膊當(dāng)枕頭,這也是一種充滿樂趣的生活。
它提倡的的是不計較外在得失,不在乎處境順逆,都可以保持積極的樂以忘憂的人生態(tài)度,以一生求君子之道。
孔子就過著極具儀式感的生活!墩撜Z·鄉(xiāng)黨》中便詳細敘述了他在容色言動、衣食住行等方面所恪守的禮儀,人前人后,大事小情,孔子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君子之道”,在“求仁”的路上孜孜以求。
只是他的生活被套上了過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于嚴苛的“禮教”,又顯得過于死板,也因此遭到詬病。
可是從本質(zhì)上,他認真對待每一天的生活,這是對的。但對普通人來說,有儀式感的生活,只要心中有禮,可以做到行為自由,達到孔子所說“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狀態(tài)。
把每一天當(dāng)成最后一天去過,是從心底愿意為了這一天的時光投入自己百分百的努力,讓每一天都成為不后悔的日子,過的更有意義。
因為儀式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而不是簡單的形式感。商朝的開國君主湯在澡盆上刻上自我告誡的銘文“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警示自己要永不滿足。
這是發(fā)自真心的對自我的鞭策,而不是“作秀”的展示。湯每天提醒自己要精進,要革新,這就是一種儀式感,正如曾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
只不過他們將內(nèi)心中莊重嚴肅的“儀式感”通過外在的形式具體化,將這些表現(xiàn)出來,會使得他們更加認真的對待每一天的生活,并且對未來的自己始終充滿新的展望。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有新的期待,新的追求。
生活中的儀式感可以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資金有限,時間有限都沒有關(guān)系,重要的是你對你的生活充滿熱情與斗志。
越王勾踐被兒子夫差擊敗,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他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終換得回國的機會。勾踐害怕自己會貪戀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決心,所以他晚上睡覺不用棉褥,只鋪上柴草作為墊子。
他又在屋頂掛上一只苦膽,時不時地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這是他在生活中的儀式感,也成為了推動他不斷奮進,堅持到底的燈塔。
生活中的儀式感,不僅會鼓舞自己,還可以給別人帶來幸福。你對生活的熱情是充滿感染力的,會傳遞給他人強大的生命能量和生活的溫暖。
有這樣一個故事:三個人在砌磚,一個人問他們在干嘛,第一個說他在砌磚,第二個說他在養(yǎng)家糊口,第三個說他在建造世界上最美的宮殿。
第一個人只把砌磚當(dāng)成砌磚,對工作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久而久之很可能失去干勁。第二個人把工作當(dāng)成是維持生活的工具,對工作本身缺乏認同和熱愛,也無法長期維持積極心態(tài)。
第三個人則將工作和事業(yè)結(jié)合起來,這類人最容易取得成就。
因為他對工作足夠投入與甘愿付出,每天的工作都充滿熱情,這就是從心底使生活具有儀式感。和這種人一起工作,也會受到鼓舞。充滿正能量的儀式感,總可以讓一個人煥發(fā)出明媚的光彩。
讓生活具有儀式感,沒有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僅僅是要求你珍視并認真對待每一天。因為對儀式感而言,最重要的是三個字:不隨便。
儀式感是讓你在做一件事之前,你會始終清醒的認識到:你愿意并且可以對自己的選擇負責(zé),你確信自己盡了全力去做一件事,你堅定了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
生活沒有重啟和倒退,每走一步都需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同,才不會經(jīng);钤诎脨篮蠡谥。所以時時刻刻保持“儀式感”,可以讓你更加清晰的意識到認真生活的重要性并踏實去做。
人的一生很短暫,要經(jīng)歷的事卻很多。但無論生活多么兵荒馬亂,多一絲儀式感,給明天多一點信心,讓自己依舊向往自由與遠方。
【縱使生命再苦 ,生活卻可以是甜的人生感悟】相關(guān)文章:
生活是苦還是甜生活感悟12-09
咖啡是苦的人生是甜的經(jīng)典美文04-18
人生感悟:感悟生命,感恩生活12-08
苦咖啡的甜軍訓(xùn)作文12-01
軍訓(xùn)心得:苦與甜交加12-09
人生命運生活歲月的感悟03-29
苦憶人生感悟12-06
那個苦中有甜的軍訓(xùn)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