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我在巴黎開昆蟲餐館勵志故事

時間:2022-11-26 22:59:55 勵志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在巴黎開昆蟲餐館勵志故事

  在非洲吃昆蟲大呼過癮

我在巴黎開昆蟲餐館勵志故事

  馬俊出生在合肥一個知識分子家庭,2005年從巴黎商學院畢業后,進入auchan集團駐肯尼亞分公司從事電氣產品營銷工作。

  一天晚上,美女同事請他吃當地特產—螞蟻套餐。盛情難卻,馬俊只好硬著頭皮同意了。沒想到這東西入口又香又脆,味道還真不錯。同事介紹說,這種螞蟻的蛋白質、脂肪和糖含量特別豐富,肯尼亞醫療條件差,當地人靠吃白蟻滋補強身,據說有人因此十幾年沒得過感冒。

  更好玩的是,有一次馬俊到首都內羅畢的夜市上閑逛,看到五顏六色的水果旁,還擺著一盤黑糊糊的“炭塊”。他走近一看,天啊,竟然是油炸狼蛛!這些黑蜘蛛有小孩拳頭那么大,背上長著四只漆黑透亮的眼睛,腿上還有密密麻麻的倒刺。小販隨手抓起幾只狼蛛扔進滾燙的油鍋里。“刺啦”一聲,這些超級大蜘蛛在沸騰的鍋中掙扎著,濺起一陣油花。過了十多秒鐘,黑人小伙把狼蛛撈起來,加入大蒜、糖、鹽等調料,吆喝道:“剛炸出的狼蛛,又香又脆嘞,快來買啊!”

  吆喝聲吸引了不少人,他們撕開粗壯的狼蛛腿,張口便咬,嘎嘣嘎嘣響。濃烈的香味直沖馬俊的鼻孔,饞得他直吞口水。幾位黑人不停地鼓勵他勇敢地嘗試一下,馬俊忐忑不安地接過狼蛛腿,閉上眼睛輕輕咬了一口。伴隨著嘎嘣一聲響,酥脆的狼蛛腿被咬開了,所有的味蕾都被鮮嫩的狼蛛肉瞬間激活,一股香甜味在舌尖上輕盈地舞蹈,向大腦傳出幸福的信息。

  此后,馬俊一發不可收拾,一有機會就去品嘗各種昆蟲美食。2007年回到法國總部后,馬俊出人意料地離開公司,在巴黎斯利浦特街區開了家令人耳目一新的“昆蟲餐館”。

  有膽你就來,“吃蟲”讓法國人大開眼界

  馬俊的餐館雖然只有90多平方米,但設計裝修非常時尚。大廳里擺放了很多綠色植物和鮮花,走進這里仿佛置身于一個美麗的“迷你植物園”。

  傳單發出去后,看熱鬧的人很多,可當面對一盆盆形狀各異的昆蟲時,人們卻望而卻步。馬俊左思右想,決定得給食材“化化妝”,讓顧客感覺不到自己吃的是昆蟲。比如,廚師將活蟲蛹洗凈去污后,放入油鍋炸后撈起,然后將韭菜切成細末與熟蟲蛹調和。一個面團做成一個個小荷葉餅,將和成的韭菜蟲蛹放在荷葉餅心,像包餃子一樣將餅對折成月牙形,在油鍋里煎成微黃色,這就是一道“韭菜蟲蛹菜盒”。

  經過一番改良后,菜品外形更加漂亮。這時馬俊迅速打出廣告:顧客在3天內可以免費試吃!最初有幾位男士小心翼翼地品嘗了一下,覺得味道香酥可口,確實很棒,接著就敞開肚皮大快朵頤,并且贊不絕口。其實只要吃了第一次,顧客就會被這種奇特的美味所傾倒,接著會把身邊的朋友帶來嘗鮮,挑戰“吃蟲”帶來的刺激和樂趣。

  一天,一位白人夫婦帶著4歲的女兒來到店里,聽說這里的菜肴都是用昆蟲制作的,小女孩不敢吃。馬俊便叫廚師用蜂蛹和土豆為原料,做了一道油炸蜂蛹土豆餅,而且將土豆餅做成了各種卡通動物形狀。原本咳嗽了一個多月胃口不好的小女孩,見土豆餅非常好看,一口氣就吃了五個。讓小孩父母吃驚的是,第二天她的咳嗽竟然非常神奇的好了。

  這事讓馬俊又動起了腦筋,后來他發現《本草綱目》和《醫林撰要》等藥典上,都記載蟬蛹有疏散風熱的功效。此外,蟬衣可治療小兒肝經風熱、夜啼和麻疹,螞蚱可治小兒食積,蠶蛹可治小兒疳積……我何不推出“小兒營養保健套餐”呢?于是,馬俊立即和廚師商量,推出了蟬衣開胃湯、蜂蛹止咳土豆餅、爆炒蠶蛹健體菜等。他依據古老的中醫理論得出的“藥補不如食補”、“昆蟲菜是小孩的第二牛奶”的觀點,很快引起一些法國人的濃厚興趣。幾天后就有40多名家長帶著小孩前來專門點“小兒營養保健套餐”。

  餐館開業3個月后,每天的純利潤就超過800歐元。

  3年賺千萬,要讓全世界的人“多吃昆蟲少吃肉”

  2009年6月,因生意火爆,就在馬俊準備再開一家分店時,一件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經常光顧昆蟲餐館的一位老年顧客,在整理花園時捉到了幾只甲蟲。他仿照馬俊的做法,自己做了一道炸甲蟲。沒想到吃了不久便腹痛難忍,口吐白沫癱倒在地。醫生說,他患了急性腸道炎,病因是細菌感染。這讓大家對吃蟲的安全性產生了懷疑,以至馬俊的生意急轉直下。

  搞清楚原因后,馬俊趕緊在電視上做公益廣告呼吁,吃蟲子一定要先消毒,煮熟、蒸透了再吃。同時還詳細列舉了當地可以食用的昆蟲品種。并在博客里附上了不可食用的昆蟲圖片,以免人們誤食。此后,人們的擔心和誤解漸漸消除,“昆蟲餐廳”的生意又紅火起來。

  馬俊的餐館過去一直從肯尼亞采購食材,有老顧客反應品種不夠多,時間一長就吃膩了。為能買到更多的昆蟲和學到更多的烹飪方法,他又將目光轉向了國內,因為中國人吃蟲的歷史有數千年,早在西周時,就有人將蝗蟲炒菜供皇上食用,連滿漢全席中也有油炸螞蚱這道菜。山東人愛吃草蟲—蚰子,用油煎成黃色,是當地最名貴的珍饈;廣東的昆蟲菜獨具風味,爽脆的“白焯地龍”,鮮香的“和味桂花蟬”,“椒鹽蛐蛐兒”吃起來更是幽香隱隱。

  很快,哈爾濱的金邊龍舌、山東的蟬蛹和湘西的蜂蛹等各種昆蟲,便源源不斷地被空運到巴黎。有了穩定的貨源,店里就能保證每天推出一種新昆蟲菜,將菜品累積到了目前的150多種。

  到2010年春天,“昆蟲餐廳”一躍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特色餐廳之一,每天預約的餐位都安排到了下一月。見他的生意如此好,一些類似的蟲蟲餐廳也雨后春筍般在巴黎、里昂和波爾多等地冒出。

  2011年春天,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皮特先生到馬俊的“昆蟲餐館”考察后向人們呼吁:“多吃昆蟲,少吃牛排香腸!”因為生產肉類需要消耗大量糧食,而綠色、高蛋白又美味的昆蟲,完全是大自然所賜。即使人工養殖,所需飼料和排放的溫室氣體也比飼養家畜要少得多。在全球80%的國家中,目前已知1700多種昆蟲可以吃。如果大家改變生活習慣,都吃這種“最酷最環保的食品”,就能有效解決糧食危機!

【我在巴黎開昆蟲餐館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開晨會勵志小故事04-02

開晨會的幽默勵志故事04-02

中國自行車暢銷巴黎勵志故事04-16

昆蟲的故事08-27

我的勵志故事12-08

魯大學生開菜煎餅店的勵志故事12-09

農村勵志創業故事:開家平民西餐店12-09

2萬元開手機維修小店勵志故事03-20

我的青春勵志故事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