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賒出來的成功勵志故事
“或許別人認為殘疾人做不了什么,但我始終相信自己能行。”馬玉林說。今年27歲的馬玉林身材矮小,雖然拄著一只單拐,走路卻“健步如飛”。這個其貌不揚的殘疾農民,靠勇敢和真誠不僅發展起自己的事業,還不停地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就業。
馬玉林出生在寧夏的一個偏僻的小鄉村,兩歲時一場感冒讓他患上小兒麻痹癥,從此他只能靠拐杖走路。1999年,哥哥遇礦難丟了性命,父母傷心過度相繼病倒在床。為了撐起整個家,身有殘疾的馬玉林不顧家人反對,揣上兜里僅有的兩元錢,拄著單拐只身到石嘴山惠農區蔬菜加工廠打工。
“剛開始找工作真的非常難,到處碰壁不說,有時還要遭人白眼和非議。大家觀念里就認為一個腿有殘疾的人就是個廢物,就應該待在家里。”馬玉林感嘆著說。然而憑著聰慧和真誠,這個從來未獨自出過遠門的殘疾小伙不僅找到了工作,更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贊賞,逐漸干起了勞務輸出工作。如今他已先后輸送3000余人到外地打工。
“我這個公司其實是‘賒’來的。”馬玉林告訴記者。2006年年底,母親突因嚴重的肝浮水住進了醫院,孝順的他拿出了所有的積蓄為母親看病。就在這個時候,朋友建議他開個勞務輸出公司。這時的他身上僅剩百余元,生活尚且不易,何談開個公司。但他一咬牙,決定干。
2006年12月,在縣勞動部門和朋友們的幫助下,靠同鄉借給他的辦公用房、朋友湊來的1000元錢和賒來的幾張辦公桌椅,玉林勞務中介服務有限公司就這么開張了。一個殘疾人竟開起了勞務中介公司,消息一傳開,訂單紛至沓來。然而馬玉林卻對公司員工要求:每人只收50元中介費,并堅持“老規矩”——負責專車接送所有農民工,每月自己掏錢給打工娃發獎金。“都是農村出來的窮苦人,能幫一把就幫一把。”他憨厚地說。2007年4月,馬玉林被固原市政府評為“十大殘疾人自強模范”,公司也被評為“先進勞務中介組織”。
馬玉林說,目前他最想開個電腦培訓班和殘疾人培訓班。“你們或許無法理解,殘疾人的生活有多可憐。”馬玉林告訴記者。他認識許多殘疾老鄉,身體的殘疾不僅讓他們生活困苦,更讓他們產生了深深的自卑心理。他說自己也是從困境中走過來的,他非常想幫助這些和自己“同病相憐”的人。如果把這些殘疾人培訓成一批懂技術、會電腦的技術工人,然后利用自己的關系網絡輸送到企業去,既幫他們謀到生路,又做了勞務輸出工作。馬玉林說,目前他已聯系到北京、天津、山東的一些服裝企業,他們都表示愿意接受殘疾人用工。“我自己是挺過來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心幫助殘疾人群體,讓他們也能憑自己的本事掙口飯吃。”馬玉林說
【賒出來的成功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成功是熬出來的的勵志故事04-18
成功是熬出來的勵志故事鑒賞12-07
“錯”出來的成功故事12-07
錯出來的成功經典故事04-16
把成功調出來哲理故事04-06
成熟是干出來的勵志故事04-10
前人得出來的勵志故事04-06
逼出來的天才勵志故事12-09
成功的經典勵志故事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