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知何時我竟以浪子自稱人生哲理
不知何時我竟以浪子自稱,羅燁《醉翁談錄?韓玉父尋夫題漠口鋪》這么說的“生平良自珍,羞為浪子負。”古人眼里的浪子泛指不受習俗慣例和道德規范約束的放蕩不羈的人,尤指不務正業過著放蕩生活的人。在我眼里浪子是城市邊緣游離者、孤獨的行者、脫離紅塵的旁觀者等等。每一浪子都會有一段故事我也不例外。那有事什么讓我們成為浪子?是感情、還是情親、或者是家庭?
浪子不喜歡在別人面前露出傷感之情,但無論在何時何地,家永遠是他們所牽掛的。這或許就是浪子情懷,他們的瀟灑自在,看到他們無論何時都是在一群朋友之間,但是卻始終難以存在、或者是極少存在真正懂他的朋友!或者是因為曾今因情受傷,或許是自己真正愛的人已經離開,他們并不會再去付出真情,甚至另一方面刻意躲避其她的女孩子。貼上了這些指標或許才能算是一個合格浪子,似乎我話多了微博上常常吐露心事!我應該檢討一下自我我算一個合格浪子嗎?
韓寒在微博里說道“懂越多就越像這世界的孤兒,走越遠就越明白世界本是孤兒院。”似乎浪子本就是孤獨行者,這個世上又有幾個能懂這句話?正如古龍嗜酒如命的渾然忘我,正是他生活在那個名利務實的社會中的一種無奈與掙扎。他是一個悲天憫人的浪子,他也是一個喜歡逃避的浪子!他靠一支筆,得到了一切,連不該有的,他都有了,那就是寂寞。寂寞的人又分為兩種一種什么都不懂,另一種什么都不懂。懂得越多似乎越寂寞,正如有人對我說“連一個說心里話的人都沒有”我想告訴他:“這個世界讓我寂寞了很久”如果他是個懂得寂寞的人那么它就不會說這句話,那么我說出來他又會知道嗎?
在這個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浪子似乎輕而易舉就能養活自己!總會有人問我“你想要什么?”我笑而不語我想要的千千萬,那么我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只是一個微笑罷了!一切似乎對于我而言都不在重要了?《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么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世間一切苦惱,都是由妄想、分別、執著引起的,又何必執著于想要什么呢?真正能得到一定就是想要的嗎?
正如王杰所唱《誰明浪子心》
可以笑的話
不會哭
可找到知己
哪會孤獨
偏偏我永沒有遇上
問我一身足印的風霜
怎可結束
可以愛的話
不退縮
可相知的心
哪怕追逐
可惜每次遇上熱愛
無法使我感覺我終于
遇上幸福。他是一個很有情懷的浪子。
我與寂寞為伴,與孤單共舞。這已經足夠浪子不正是與寂寞為伴嗎?
南懷瑾說:今日的世界,物質文明發達,在表面上來看,是歷史上最幸福的
【不知何時我竟以浪子自稱人生哲理】相關文章:
不知何時竟愛上了心情隨筆04-03
早醒不知何時隨筆04-03
我不知道人生哲理04-17
知足與不知足人生哲理12-07
微信浪子個性簽名12-09
浪子無家的傷感美文12-09
我不知道作文02-10
任何時候學都不算晚的人生哲理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