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掙扎到抗爭的人生哲理
某位哲人曾告訴我們:“人的生命具有神秘性、偶然性、脆弱性、短暫性和一次性,而恒處于掙扎或抗爭之中。”
仔細琢磨一番,這話的確說中了人類的真實處境。有的人在煩惱、郁悶、悔恨、愧疚、憂傷、痛苦、沮喪的泥潭里掙扎,有的人則在委瑣、庸俗、鄙陋、淫邪、荒唐、詭詐、陰險、罪惡的沼澤中掙扎。而有些人決不肯向命運揮舞降幡,他們由掙扎轉向抗爭,最終一鼓作氣攻占了灘頭陣地。
掙扎使人悲苦,抗爭則使人高貴;掙扎是悲哀的,抗爭則是悲壯的。我們欽敬古往今來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科學家、音樂家,透過其偉大的功業,不難窺見他們身上非同尋常的抗爭精神,其中包含了足量的勇敢和智慧。
當貝多芬耳聾之后,他對橫加摧殘命運的辣手并未示弱,他創作了輝煌的第九交響曲,用《歡樂頌》驅走人類心靈中的寒意;當凡高的畫作無人問津時,他沒有放棄繪畫,而是以更大的熱愛和更絢麗的色彩去表現自己的藝術感覺;當海倫凱勒在識字、聽音方面遭遇挫折時,她并未氣餒,而是以百倍的勤奮去彌補,終于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最為人稱道的女子之一。她的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使許多懦夫變得堅強,使許多懶漢變得勤奮,使許多無所事事者重新確立了人生的目標。
我們究竟是讓肉體拽著精神的雙翼向下沉陷,還是讓精神踩著肉體的雙肩向上攀升?
一個人過分取媚肉體的時候就會踐踏精神,過分熱衷精神的時候就會冷落肉體,能將肉體的快樂與精神的美感合而為一的人才算得上世間真正的高手。我們的肉體在一番苦苦抗爭之后,靈魂能不能率先獲得救贖?宿命論者往往只看到鳥兒的尸體歸于塵埃,卻看不到鳥兒的靈魂留在邈遠的青空。
因此,他們始終悲觀地認為:任何掙扎最好的結局莫過于一個長長的哈欠和一聲悠悠的嘆息。實際上,他們不愿抗爭,害怕風雨之后會續以冰雹,害怕命運的組合拳會將自己修理得血肉模糊。說到底,這些可憐蟲只是懦夫,抗爭者昂首挺胸地經過他們身邊,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也找不到別的辦法幫助他們。
作繭自縛之所以愚蠢,是因為“套中人”壓縮自己掙扎的空間,堵死自己抗爭的路徑,完全喪失掉獲救的機會,結果自然好不到哪兒去。
蜘蛛在自織的捕網中掙扎,則是另外一種情形,它們制造出不易覺察的假象,用此蠱惑手段捉拿蚊蟲,收獲口糧。人類日復一日地在理智、情感的巨網和生活的漩渦中掙扎,完全是被動的、無奈的,唯有抗爭使之抖擻神勇,將人間的苦難和悲傷慢慢消化。
【從掙扎到抗爭的人生哲理】相關文章:
春天是抗爭來的青春勵志12-09
關于春天是抗爭來的青春勵志12-09
掙零花錢作文12-19
勇敢抗爭達格南制造勵志電影04-04
錢不是那么好掙的創業故事03-27
如何利用你的大學所學專業掙更多的錢12-09
開品牌內衣店掙優勢及相關介紹12-09
掙法學專業學生檢察院實習報告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