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十自我戒律的勵志文章
劉心武(1942~),四川省成都市人,作家。有短篇小說《班主任》,長篇小說《鐘鼓樓》,中篇小說《如意》,散文集《凡爾賽噴泉》等。
算來今年要滿五十了。參加工作以后,聽慣了“小劉”的稱呼。后來專門搞創作,也很享受過一番“青年作家”的頭銜。現在年屆五十,漸漸有人叫我“老劉”,無論如何再不能劃歸青年行列了。
據孔夫子立下的標準,五十歲時應達到“知天命”的境地,我能么?實在沒有信心。
但也不甘自暴自棄。我曾說過,自己以往十多年寫的不說,對人性善的挖掘,比較執著,但對人性惡的探微發隱,就比較薄弱了。現在我想說的是,對人性的探索,無論是善的一面,還是惡的一面,以及善惡難辨乃至善惡雜糅與相激相蕩的一面,還有不能善、惡概括的其他側面,包括那些微妙的、神秘的、深隱的、混沌的、基本粒子般難以把握和天體星云般難以窮盡的種種構成,固然需要沉淀到社會生活中去作不懈的體驗,同時,勇于以自己的心靈作探究的標本,把自己“皮袍下面的小”,乃至心底最深處的污垢作一番掃描、剖析、化驗與滌蕩,恐怕也是必不可少的。
清夜捫心,便感到自己心靈深處至少有兩種惡,在五十將臨時有竄動膨脹之勢,不能不引以為戒。
一是對同輩人的嫉妒。據說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又據說嫉妒心是有規律可檢的——幾輩人之間,差輩間的交叉嫉妒,相對要弱于同輩間的平行嫉妒;同性之間的嫉妒,相對要強于異性之間的嫉妒;同行間的嫉妒,亦相對強于隔行間的嫉妒;漸進者對暴發者的嫉妒,卻又往往弱于暴發者對一貫順利者的嫉妒……又聽到過一種理論,是說嫉妒之心不可無,但不可太強、適度的嫉妒是人奮發向上的心理原動力之一;社會的良性競爭中,實需適度的嫉妒心作潤滑劑……我對這種種說法都沒有做過深入的研究,但就我個人而言,冷靜自視,那心底里咬嚙著靈魂的對同輩人的嫉妒,卻無論如何是一種即使不能滌除也必須自覺壓抑的人性惡。
在同輩人里,我一度算是幸運兒。情況眾所周知。但在知足的心理層面下頭,我不得不汗顏地承認,竟仍然時常竄冒著對同輩人的嫉妒。對人家才能方面成就方面名方面和利方面實惠方面實力方面前景方面眼下方面……種種超過自己的地方,總有一種針刺般的隱痛。從而不僅在暗中巴不得人家或自然衰竭停滯倒退或觸個霉頭栽個跟斗,甚至也還有一種隱藏得很深連自己也死活不愿承認說出來寫出來要鼓起老大老大勇氣并且臉上不禁火辣辣——可那又是千真萬確存在著的惡濁想法——一旦有機會,少不得要臊一臊他的面皮,掃一掃他的光頭,壞一壞他的聲譽,阻一阻他的前程……年屆五十,面對自己的心靈,我不禁自問,會有那么一天,我由于自己競爭力的衰竭而進一步發展到借助于“拉大旗作虎皮”以冠冕堂皇的符號系統,掩護著我那對同輩人的嫉妒毒嗎?另一種蟄伏于我靈魂深處的惡,便是對年輕人的嫌厭。其實也還是一種嫉妒,所謂對年輕人,是含混其辭。干脆更坦率些說吧,針對的是比我年輕的作家——當然,那對他們的嫌厭度,是與他們的走紅程度成正比例的。我走上文壇那陣,有多艱難,他們現在多容易!我從茅盾手里領過頭名獎狀時,他們還在哪兒窩著哩?看他們那狂放勁兒,知不知道天高地厚?
【五十自我戒律的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自我激勵的勵志文章-用于自我激勵的文章04-03
勵志文章《超越自我》12-07
中考勵志文章勵志文章04-02
經典勵志文章短文-正能量文章勵志文章04-06
人生勵志文章-正能量文章勵志文章11-25
經典勵志文章-正能量勵志文章04-01
內向男孩的自我救贖勵志文章12-05
舞動青春釋放自我勵志文章11-26
學會自我情緒控制的勵志文章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