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生活感悟
生命的生活感悟1
一天夜里做夢的時候,一位老者對我說道:“你只有七天的生命!”在第七天的晚上,當我自覺自己生命像青煙將飄逝時,我開始懊悔地哭了:哭自己生命的短暫,更哭自己生命的平庸。
翌日,當我睜開雙眼時,觸及臉頰,方才發現上面有道淚痕,便隱約記起昨夜的經歷,于是慶幸之后,我自問道:
如果你的生命真的只有七天呢?
我不知道……
……
很小的時候,以為生命是永恒的,爸爸永遠是我的爸爸,但一日爸爸談起他的過去,我突然間明白了,他也有我的經歷,也有我的童年,只有那些都已經成為過眼煙云了。
第一次直面生命的逝去是外公的死,我記得他的眼神,他濁黃的眼睛,由衷溢出對生命無奈的渴望。
瞬時,我感到生命的黯淡,生命的無助。
生命在飛逝:過去在,現在在,它的飛逝義無反顧,正像當初它誕生的時候一樣。
記得冰心的一個比喻“生命是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它從最高處發源,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過懸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終于有一天,他遠遠望見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終結,他一聲不響地注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
冰心是如是般地走了,如是般地香消玉隕了,留下一個讓人思索大生命的軀殼。
感嘆于生命短暫的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因為他只有對生命短暫深深的惆悵;感嘆于生命平庸的人的生命是平庸的,因為他們只有對生命平庸深深的懼怕。
于是,我每每問自己:你是否過得充實?
生命的生活感悟2
前段時間帶困困去了趟表姐家。
早就聽說表姐家的老二比老大機靈,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才兩歲多的弟弟就喜歡“欺負”哥哥,搶哥哥的玩具,搶哥哥的'零食,吃飯時,弟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哥哥卻老老實實地坐在餐桌前,一副“斯文”模樣,要等著媽媽給他往碗里夾菜,有時還要喂幾口才跟得上大家的進度。
出去玩的時候,弟弟在草地上狂奔、打滾,哥哥只喜歡拉著表姐的手,在一旁觀望。
我很奇怪,便問表姐,你這養老二的畫風和養老大完全不一樣啊!
想當初,你養兒子何其精貴:抱孩子前必須用消毒液洗手;孩子洗澡水的水溫必須經過水溫卡測試,精準到40度;孩子衣服臟了一點就馬上去洗,生怕有細菌;追著喂飯,定時吃水果,24小時高質量陪伴,整個一個標準孩奴。
舅媽看不慣你帶孩子太細致,你們母女經常起沖突。如今卻怎么把老二這般放養?這要是以前,看到老大在草地上打滾,你早就拖他起來回家換衣服了。
表姐說,其實養過一個孩子,就不覺得第二個會怎么樣了。
真所謂是,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
生命的生活感悟3
當初養老大的時候,我買了很多育兒書給自己,怎么搭輔食,怎么開發智力,怎么應對他的.各種敏感期,各種早教卡買了一大堆,自己都快成半個心理專家了。
但是生了老二,基本都是放養狀態,水放在他可以拿到的地方,渴了就自己去喝,扔一堆玩具,讓他自己隨便玩,也不像以前扶著老大那樣讓他練習走路,感覺老二自己爬著爬著就會走了。
更沒有刻意地教過老二認字、數數,讓他跟著哥哥混日子,不知不覺就學會了說話。
但是,特別讓人驚訝的是,老二的各種軟技能比老大還強。
比如,老大三歲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不喂他他都不好好吃飯,而老二一歲多就可以自己剝雞蛋了。
老大和小朋友發生沖突,只會哭著來找媽媽,而老二似乎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擺平,搶起哥哥的玩具“毫不怯場”。
哥哥和弟弟在一起時,常常不是哥哥保護弟弟,而是弟弟來照顧哥哥,弟弟甚至幫哥哥穿鞋,每次哥哥鬧情緒,弟弟反過來給哥哥擦眼淚。
哥哥以前見了生人,會拼命往媽媽背后躲,而弟弟卻會用不太清楚的口齒大方地和鄰居打招呼……
總之,不論是獨立程度還是智商情商,弟弟都好像比哥哥更勝一籌。
生命的生活感悟4
除了老二和老大的差別,困媽還發現,表姐的狀態也和以前不大一樣。
以前她全職在家帶老大,整天圍著孩子轉,自己不修邊幅,不接觸社會,看起來像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
而現在,雖然多了一個孩子,卻感覺她容光煥發,輕松愉悅,完全不是以前那副苦大仇深的尊容了。
表姐說,生了老二才知道,帶孩子完全沒有必要那么緊張兮兮,更沒有必要放棄自我,投入全部的精力。
而且,孩子越嬌貴、越精養,后續的麻煩就越多。
比如老大因為小時候吃蔬菜時,表姐總是用輔食剪幫他剪碎,現在他遇到稍硬一點的東西自己都吃不下去,而老二完全不會有此擔心,因為他現在就可以自己啃黃瓜和桃子了。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家都說老二比老大精,也許正是因為被成“豬”來養,所以他們才在放養的過程中自然get了諸多技能,自己去探索、去受挫、去成長,不但長成了一個小機靈鬼,也讓父母特別省心。
其實,養孩子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我們卻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投放了太多的精力,各種殫精竭慮、各種謹小慎微,不但苦了自己,也扼殺了很多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
以前有人跟我說,特別擔心教育不好孩子,怕他走彎路,怕他三觀不正,怕他以后不能幸福。她問我,需要看些什么書,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為人父母,當然需要不斷地學習,但是更重要的.是,首先活出鮮活的自己,精彩的自己。
正所謂,富養孩子前先富養你自己,你快樂孩子自然陽光,你三觀正,孩子自然不走彎路,你的家庭氣氛融洽,孩子自然幸福快樂。
生命的生活感悟5
我常常看到很多家長對孩子格外嚴格,不論從飲食起居還是教育學習,都事必躬親、嚴加把控,孩子反而會出現各種問題,家長困擾多多。
而我對困困一直屬于粗養,看到她各種技能都還達標,每天沒心沒肺笑得很開心,覺得自己是幸運地收獲了一個省心的孩子。
現在看來,也許正是因為我不太“慣著”她,不太控制她,她才如此獨立,而且具有幸福感。
所以,生命本來就自成宇宙,做家長都希望孩子好,但是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額外做什么,只需要順其自然就好。
作者簡介:困困媽,知名母嬰電商創始人、7年母嬰行業資深專家、現已有60人團隊,每年過億銷售額。
生命的生活感悟6
種子是大樹的童年。取得任何輝煌成就的人,在生命之初,只是一顆種子。
對這顆種子而言,它的最高使命就是實現自己,盡可能的發揮全部潛能,充分利用環境中的資源,最終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很顯然,并不是每顆種子都長成參天大樹,也不是每個人都成就了自己。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差別?
因為潛能的釋放需要合適的出口,環境中的資源很多,并不是每種元素都是自己所需的,一顆種子,經過了怎樣的途徑才最終成長為一棵大樹的?
一顆黃山松的種子,因為偶然的原因,落到了石縫中,它只得到了一點點雨水,和每天幾個鐘點的陽光。但它毫不擔憂自己的未來,因為它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怎樣滿足自己的需要。
它需要陽光,和很多營養元素。因此它把剛長出的一點嫩葉伸向陽光最充裕的角度,把根深深的刺入堅硬的巖石中,在貧瘠的‘土壤’里汲取成長所需的養分。即使是在巖石中,所需的養分分布也并不是均勻的,而它那逐漸發達的根系卻能不偏不倚的擊中最肥沃的角落。精準的選擇,完美無缺!一切都恰到好處,優雅動人!
于是一棵漂亮的黃山松在眾人驚嘆的.目光中,在陡峭如刀刃的崖壁上,迎著陽光傲然生長起來!
選擇,是每個生命實現自己的途徑。如同猴子添食皮毛中的鹽粒來補充體內所需的元素,小雞吃掉石子來幫助消化,雖然它們并不懂得這樣做的生理意義,但本能幫助了它們。
同這些動、植物相比,處于進化鏈條末端的人,本能卻是最軟弱的了。人類社會特有的復雜性,也為選擇造成了困難,使得本能更加難以實現。
當你在本該說‘No’的時候說了‘Ok’;當你訂下一個目標卻因為惰性沒有實現;當你早上從床上起來茫然的不知道應該去做什么...在以上情況發生的時候,你會受到沮喪的襲擊,那是來自本能的抗議,因為你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久而久之,就可能引起心理問題。因為本能可以被掩蓋卻永遠不可能消失,它會以其他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煩躁、焦慮、抑郁、強迫等等,成為很多心理疾病的根源,也是我們當今社會一個消極因素,嚴重影響了很多人的幸福。
在人類社會中,資源遠比土壤中的元素豐富的多了!象征意義上的參天大樹也有了更多的依附形式。如科學家、文學家、醫生、律師、音樂家、詩人等等。此時的選擇,對于潛能的實現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個有詩人資質的少年,如果選擇了學習工程學,他會感到成長的幸福嗎?他會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就嗎?這種可能是及其微小的,或許在他的一生走到盡頭時,也不會知道他本可能讓自己的詩句流芳千古,而不用去做一個不快樂的工程師,碌碌無為的活著。
對于這樣一個少年,我們難道不可以斷言,他生命意義的最高實現,就是成為一個出色詩人嗎?
我們每個人都具備指向某個領域的特殊潛能,若要實現這種潛能勢必需要我們做出真正屬于自己的個性化選擇,即選擇我們自己的生活,進而在這種生活中塑造自己,成為自己!
選擇的自由,是每個生命的至高權利!
總結一下實現自由選擇的條件,不難得出以下幾點:
1、自我認識。包括自己的長處、優點、缺點、特點、喜好。
2、自我完善。不懈的與惰性、恐懼、遲疑做斗爭,掃平選擇的內部阻礙。
3、足夠的EQ。用來識別來自本能的要求。
4、充分的自信。用來堅持自己的選擇,坦然的過自己的個性化生活。
5、不斷努力。有時選擇并不輕松,需要不斷的努力才能實現,但我相信,只要真正選擇的自己想要的,這努力的過程會變得十分滿足和愉快!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全部力量去實現這個選擇,那真正是屬于自己的!
實現這種自由選擇的人必然是積極樂觀、熱愛生活的人!因為他們在真正的生活著,并時刻兌現著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生活感悟7
我們的一生,有多少未知的際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我們幸福的源泉。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們一定要記得時常停下我們匆匆的腳步,改變心境,放松心靈,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才能讓我們享受到生活中的美。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長,而是在有多好。”這個好,就是我們是否懂得去發現和欣賞生活中的美。
作家葉天蔚曾經這樣說:“在我看來,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貧困,不是厄運,而是精神心境處于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感動過你的一切不再感動你,吸引過你的一切不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那疲憊會讓人止不住地滑向虛無。”如果生活真的變得如此,像一攤波瀾不驚的死水,那么就該值得我們好好反思一下了。
一位得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記簿上記下了這樣一段文字:“如果我可以從頭活一次,我要嘗試更多的錯誤,我不會再事事追求完美。我情愿多休息,隨遇而安,處世糊涂一點,不對將要發生的事處心積慮地計算著。其實人世間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計較呢?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開始,我會什么也不準備就上街,甚至連紙巾也不帶一塊,我會放縱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來,我會赤足走出戶外,甚至徹夜不眠,用自己的身體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麗與和諧。還有,我會去游樂場多玩幾圈木馬,多看幾次日出,和公園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從頭開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可以的話,我會多去旅行,跋山涉水,再危險的地方也要去一去。以前不敢吃冰激凌,是怕健康有問題,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過去的日子,我實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過清醒明白,太過合情合理。
美國詩人惠特曼說:“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還有什么呢?”林語堂也持同樣的看法,他說:“我總以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種人生的自然態度。”
工作和學習本身也可以成為享受。如果我們不是太急功近利,不是單單為著一己利益,我們的辛苦勞作也會變成一種樂趣。讓我們把眼光從“圖功名”、“治生產”上稍稍挪開,去關注一下生活中的這些美好吧!
生活本是豐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學習、賺錢、求名外,還有許許多多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去享受:可口的飯菜、溫馨的家庭生活、藍天白云、花紅草綠、飛濺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與草原等。此外還有詩歌、音樂、沉思、友情、談天、讀書、體育運動、喜慶的節日……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此時不享受生活,等待何時?天,這樣藍;樹,這樣綠。生活,原來可以這樣的安寧和美麗。讓我們盡情地享受生活吧,善待這一千年輪回的生命!
生命的生活感悟8
生活的得與失,是對生活的一種提醒、冷靜和清醒,而不是生活的拖累,煩惱有時候會非常囂張,更說明了煩惱的虛幻,生活是一種選擇和態度,能夠找到放下煩惱的理由,就是心地的安好與安頓,不惱不爭,不求不要,手中一杯清茶,心地一抹淺笑,浮生何苦常糾結,清涼一片最現成。
人生的道路上,不必要去奢求那些最好,那些所謂的執著都是生命的彎路,人生向前,任重而遠,用你的樸素去支撐人生的信念,用內心的淡然成為一種堅定的力量,生活的所有如意不如意,都把它當做生活的活潑,如何看待生活的氛圍,那是因為生命恰恰存在于這活色聲香里。
不必要嘆息生活有多少壓力,換個角度想這是生活的`隆重,每個人的生活都會遭遇各種處境,生活給你安排了這么大的排場,辛酸涌上心頭,淚水流到腮邊,人生怎么能夠不珍惜,化解那些生活的不容易,真真切切活過這生命的故事,生命如此,何陋之有。
能夠用一份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世界和生活,就算面對煩惱也不要犯那些哭半天怨一生的幼稚錯誤,更不要用內心的分別去增加生命的悲觀,看看遠方,看看風景,看看心地,看看朋友,身體哪里不舒服,記得看看病,生命就是一份信念的生命力,生命的責任也就在于在活潑中化解人生的困境。
用一份善意和平和,去對待和理解生活,去化解那些不如意帶給生活的負面情緒,每天的故事,每天的因緣,不要強調自己固執的個性,就算遭遇那些不開心的故事,就把它當做生活的特別安排,就像我們應付每天的生活,不也經常遭遇那些奇怪的味道,比如說魚腥草、臭豆腐、榴蓮,還有更悲催的是做人忘了原諒。
生命的生活感悟9
“為了看見陽光,我來到了世上。”巴爾蒙特的這句話,讓我深切地體會到生命是多么的珍貴。可是愈珍貴的東西愈顯得萬分的嬌嫩和脆弱。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也是僅有一次。怎樣盡可能讓生命之花綻放得長久?我們應該為生命尋找到了長久存活的生存之源。
而安全就像一滴珍貴的生命之水,維系著生命的延續和生長。安全對于個人,對于企業,對于社會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我的筆下、在今天、在現在、在此刻,我不想列舉一串串因安全而離開這個世界無數哭泣的數據,我也不想聲淚俱下去訴說一個個血淋淋的安全事故。因為那樣會讓人感到沉重,感到心痛。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生命!“生命”一個多么鮮活而又讓人充滿希望的詞語,它如一腔熱血滾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有著恒久的溫度和滿腔的熱情。
在生命的面前,所有的言語都是那么的蒼白無力;在痛失親人的朋友面前,再多的安慰也無法讓死神為此停止腳步。同事們,還記得嗎?在去年的“9月16日”那一天,那是一個陰霾的日子,我們朝夕相處的同事離開了我們,昨天他還在為公司的發展兢兢業業地工作著,可瞬間對安全的懈怠,死神就從我們身邊帶走了他。親眼目睹同事的離去,親眼目睹失去親人的同事家人那撕心裂肺的哭泣,難道這些還不該讓我們深思嗎?在我們這樣的大型企業,在現場工作的同事們,“安全”應該是每一位同事的必修課。當每天走向現場的時候,我們應該牢記操作規程,因為一個小小的`不注意或者是違規就有可能導致生命的消失。離去的人帶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和悲傷,可留給家人的卻是永遠的傷痛。有的家庭留下的是年邁的老母,有的家庭留下的嗷嗷待哺的孩子,晴天霹靂的打擊和影響遠比災難發生的哪一刻更讓親人心碎和悲痛。
今年的“安全月”又來了。“安全生產,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等等標語,我們早已銘記在心,可我們需要做的還不止這些,我們還應該把謹慎的思想落實到嚴謹的行動中,謹于思而慎于行。
生命因安全而永保鮮活,生命因安全而更加的美麗。一個國家因為有了安全,才能更加繁榮昌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之林找到立足之地;一個企業因為有了安全,才能創造出效益,才能養活數以萬計以此為生的職工;一個家庭因為有了安全,才能彈奏出和諧的幸福之音。安全是一種責任,一種對社會和對家人的責任;安全也是一種幸福,這種幸福會不斷蔓延,每一個小家幸福了,整個國家也就成了一個幸福的海洋。
同事們,請時刻謹記:安全是給工作單位一份責任的答卷,安全更是給家人延續幸福美好的真正意義所在!
朋友們,行動起來吧!用安全的音符譜寫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最美樂章,讓我們一起珍惜生命!
【生命的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感悟生命擁抱生活的生活感悟04-04
感悟生活、感悟生命日志12-09
舞動的生命生活感悟12-05
生活感悟:生命的價值12-09
關于生活感悟的文章:生命與生活12-09
人生感悟:感悟生命,感恩生活12-08
感悟生活,熱愛生命12-07
快樂是生命支點的生活感悟12-07
生命需要激情生活感悟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