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間總是要過去的生活感悟
和國外回來的姐姐聊天,說起我想繼續學英語以及繼續讀學位的問題,姐姐耐心的給我講了一大堆道理,從我的年齡到現在學歷情況到將來的發展,總結起來就是:
1、你要想清楚總體的發展方向再去決定怎么走;
2、已有的已經不算差,那么再付出那么多努力去爭取更多是否值得?關鍵是,爭取到的東西又有多大的用處?是不是有點浪費?
這和前段時間與某知名英語學校的老師聊天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他也說,如果你在工作中用到這些的機會不大的話,那么學這么多確實有點浪費的。
時間總是要過去,“浪費”在什么樣的事情上才是關鍵?
對于以上可以稱作是“普遍”的觀點,我一直是這么想的:
首先,從工作的角度,我目前的工作用不到這些,但我想要做的工作會用到。如果我不準備這些條件,而一味的想著“學了也浪費”,那么我一輩子也達不到我想要做的工作的標準。
其次,關于“浪費”這件事,想多說兩句。
何謂浪費呢?
就拿我自己舉例子,普通工作,不需加班,每周工作40小時,上下班走路30分鐘打車10分鐘。
其余的時間做什么呢?吃飯、睡覺、看電影美劇、聽郭德綱看網絡小說、偶爾健個身約個會逛個街,時間就這么過去了,我就不做時間加減法來算到底有多少時間“浪費”了,只是覺著,很多時候,我們背單詞、看書、做題、準備考試、寫論文,或許讀了個并不“實用”的學位,或是考了個并不“實用”的證書,甚至是看了許多“形而上”的不切實際的專著。
反正時間總是在往前跑的,不管你是聽郭德綱還是背GRE,我不敢妄言哪個更好,一是我自己也不見得能做到,二是這本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兩種選擇都無可厚非。
只是于我而言,相比前者的放松,后者更能給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當然,后者也更不容易做到,就像我自己明知道看書會讓我更感到自我實現,可還是一進家門就打開《生活大爆炸》樂得沒心沒肺。)
我非好榜樣,不過是想對那些不知道如何選擇而彷徨的人說點自己的想法,時間總是要過去,“浪費”在什么樣的事情上才是關鍵,重要的是“做”,而不是“等”。
【時間總是要過去的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關于時間的生活感悟隨筆:想回到過去12-01
付出總是甜蜜給予總是舒心的生活感悟12-04
過去或許只是過去-生活感悟12-09
生活總是在啟示的生活感悟04-07
生活總是不期而至的生活感悟12-08
生活總是關門開門的生活感悟04-01
請你記得,生活不總是公平的生活感悟12-07
生活感悟:過去現在未來12-09
善待過去的生活感悟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