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什么是文化生活感悟
要是有人問:什么才是有文化?其實,很難給出一個標準答案。相對于小學生來說,初中畢業生就是有文化,相對于初中畢業生來說,高中生就是有文化,相對于高中生來說,大學生就是有文化。可是即使是這樣,也未必完全對。因為有些具有初中文憑的人也許比擁有大學文憑的人更加有文化,因為文憑雖然可以證明水平,但是并不一定就能夠代表水平。為什么不能夠給什么是有文化一個固定的界限,主要是因為文化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東西,又是一個精神的東西,不是具體的物質可以測量的,再說,文化的高低是沒有止境的,世界上,文化低的還有低的,高的又有高的,所謂“山外青山樓外樓”,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也。
但是,什么是沒有文化,應該是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標準的,至少是有一個相比較的標準。如果遇到一個人,你連人家姓什么都說不清楚,比如,明明是查師傅,你硬要喊人家查(CHA)師傅,明明是單老師,你非要喊人家單(DAN)老師,明明是仇市長,你非要喊人家仇(CHOU)市長,明明是種醫師,你非要喊人家種(ZHONG)醫師,明明是樸書記,你非要韓人家樸(PU)書記, 你不是沒有文化是什么?其實喊錯了,你自己沒有文化還沒有關系,搞得被喊的人臉紅脖子粗的,你不是沒有文化是什么呢?又比如,遇到一個回族人,你卻非要請人家吃豬肉,你不是沒有文化是什么?比如,人家是傣族人,你非要說人家是泰族人,你不是沒有文化是什么?比如,從四川去浙江,大家都說是往東走,你卻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你非要往西走,你不是沒有文化是什么?比如,你明明是東北人,想到湖北去,別人說湖北在南方,你卻非要說湖北湖北,湖北不在北方能夠叫湖北嗎,你不但是這樣說,而且這樣做,非要帶上比東北人還要多的衣服去湖北,你不是沒有文化是什么?比如你是海南島人或者福建人、廣東人,大冬天的想去河南,你卻說河南河南,它一定在南邊,既然在南邊,還帶什么衣服啊,你就穿著春秋衣,風風火火去河南,你不被凍成冰棍才怪呢?你這不是沒有文化是什么?
凡此種種,反正,有文化的人一般來說都比沒有文化的人幸福。有人說,魯迅不是很有文化嗎?可是,卻只是活了五十多歲,他幸福嗎?雖然魯迅死得早,但是,魯迅的英名卻可以長時間地在中國大地永垂不朽,那不是幸福是什么?至于說到魯迅的壽命,其實,我雖然極力反對削弱魯迅的做法,更加反對削減魯迅影響的做法。我也特別反對小學中學大學這二十年來削減魯迅作品的做法,但是,我還必須說一聲,魯迅在對待他自己的身體上,的確是沒有文化的,甚至可以說,魯迅對于他的身體是很沒有文化的人。作為一個早年間曾經到過日本學習醫學的人,魯迅竟然不知道或者無視抽煙對于自己身體的影響,魯迅——————這個小小個頭大大筆桿子的老頭,竟然是一個把抽煙能夠當吃飯的人,一個抽煙抽到不可理喻的人。真的,也許是考慮到魯迅的影響,沒有人批評過魯迅對于他自己身體的無知,對于自己身體的沒有文化。我想,在以前,魯迅幾乎比得上幾十個李白,超過一千個胡適,超過一萬個梁實秋,所以沒有人敢于說魯迅對于強身健體的沒有文化,后來,因為削減魯迅的影響做得多,人們也許動了惻隱之心——————既然已經讓人家走下了課文的神壇,何必還要批評人家對于身體的沒有文化呢。但是,我覺得,世界是物質的,是怎么樣的,就該是怎么樣的,不管他是誰。毛主席偉大不偉大?還不是曾經遭受過極少數人過分的非議,更不要說是魯迅。
所以,歸根結底,文化這個東西還是要客觀公正,某些方面有文化,就是有文化,某些方面沒有文化就是沒有文化。沒有文化的人想靠拉大旗作虎皮,想冒充有文化是行不通的,甚至會適得其反。比如不懂詩歌的人卻非要去寫詩,寫出來的東西不但文理不通,還貽笑大方,那其實還不如不寫。清朝的乾隆老爺子據說寫過一萬多詩歌,可是為什么沒有一首流傳下來,還不是沒有文化嗎?寫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又能夠冒充有文化嗎?
所以,文化這個東西既抽象,又高深,真的需要一個非常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它才行啊。
【什么是文化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高考政治走進文化生活考點12-08
文化生活高考政治考點整理12-09
生活感悟:什么是痛苦?12-09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生活感悟11-24
你選擇什么,就會看見什么生活感悟12-03
生活是什么的感悟12-01
愛是什么生活感悟12-09
什么是夫妻生活感悟12-09
金錢是什么生活感悟12-09
是什么在變生活感悟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