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是一種怎樣什么樣的物質形態(tài)人生哲理
突然問自己,人是一種怎樣的物質形態(tài)?
這個問題連我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想來想去,頭腦還是一片空白,秋游之時,與好友一起跑到一處清靜的地方,那里除了青山綠水,花草蟲魚外,剩下的就是好友和我,山體安然不懂,水面漣漪綿綿,向遠處望去,這里似乎不存在天地的邊界,天和地以最優(yōu)雅的姿態(tài)融為一起,每次看到大自然這至美的融合時,思緒總是不安分的穿越古今,也總是在這時浮躁的心才能有所平靜。不知道在被時間無情淹沒的歷史中,誰曾經(jīng)在次感嘆過古今。或許真的有這么一天,后輩們同樣發(fā)出這樣的感嘆,那我真的想知道:在滾滾歷史之中,我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什么?自從呱呱落地之后,就開始認識這個世界,在錯與對的邊緣長大至今, 習慣叛逆的我總覺得我與這個社會有隔閡,所以在老天用孤獨和痛苦來懲罰我時,我卻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值得我去留念的東西——大自然,不知是什么時候喜歡上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而且喜歡的瘋狂,甚至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正如我在一篇文章中寫到的:“在所有的人都擺脫不了忙碌的時候,我卻獨自一個人以最寧靜的的心態(tài)安然的休憩于綠山之中,在所有的人都沉浸于歡聲笑語之中時,我卻獨自一人安靜的坐在江邊,緊閉雙目,安詳?shù)鸟雎犞鞯母杪暋_@種感覺真的美妙無比,細細想想,在我的生命永遠不能再回來的青春里,我居然耽擱的起這段美好的時間去蹋山去觸水。”有一點我很清楚,那就是自從我看到屬于我自己的山和水后,便發(fā)現(xiàn)原來我一直存在于這個世界上,于是才知道有些東西值得我去追求,所以我告訴自己,我不能就這樣走了,必須留點什么給這個世界。可是我想留下什么呢,如果我真的想過,那我能留下什么呢?有一次看到朋友空間中收集到的經(jīng)典名言,隨發(fā)感嘆,在自己多多少少都明白這些名言之時,卻一直未能用自己的筆寫出來,所以有時候在自己明明知道走錯的情況下卻繼續(xù)頭也不回的走下去。現(xiàn)在這些都以成文,而且偏偏又以成文的的形式對視于我,那我應該怎樣做?我熟思許久后在朋友的日志后評論:人一生能活多久?大概百十來歲。在這百十來歲的一生中又能明白幾個道理呢?最值得思考的是,在我們明白的道理之中,我們又能做到多少明智的事。現(xiàn)在多多少少知道些了,所以跑去大自然,親親山,又吻吻水,想明白個徹底。到了大自然,山卻沉默,水又無語,大自然放下巍峨宏大的尊嚴接納了我,但又沉默了我。全部的問題都留給我去思考,去探索。我猶如一扁孤舟漂泊在茫茫大海上,沒有了指南針,又丟失了陀螺儀,我已在這個世上漂泊了二十多年,得到過,現(xiàn)在又失去了,接下來的問題是怎樣找到一個屬于我的航行方向!太陽以亙古不變的姿態(tài)灑滿整個岸灘,一點一滴似乎都有所不同,而這種不同周轉了多少個朝代,又湮滅了多少豪杰,滄海桑前,流螢飛轉,我這只孤舟只不過是滄海中的一個點。這個點一直在漂流者,那岸又在那里呢?知道了起點就是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終點呢?大自然明確規(guī)定:萬物的終點就是滅亡。所以死亡是必然的了,死成了一種不必求成的結果,可是死也不會是可以隨人的意志力任意延長與縮短的。大自然既然都這樣鐵板般的寫了你的起點,又限制了終點,剩下還有什么呢?不就剩一個過程了嗎!一個有限制時間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會因為你虛度年華而有意延長,也不會因為你沒有完成某件事而等你去補上后才命令靠岸,如果真的這樣,那我們不就成了一個已被規(guī)劃好的形態(tài)嗎!接下來我們能做什么?沒有別的,只有抓緊時間找準一個方向,毫不猶豫的航完剩下的行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