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別被成功的故事給忽悠了
這個世界上總是存在著人尖兒,或是商業巨子、或是藝海明星、或是政壇精英、或是學界天才……于是,這些人便成了這個大家的榜樣,他們說的、寫的往往被視為金科玉律,往往一個成功的時代寵兒剛閃亮登場,有關他(她)的成功秘笈就接踵而至了。
“人往高處走”是人的本性,來到這個世界,誰都不愿活得窩囊,都想站在高山之巔,享盡人間的風光。浮躁社會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也總都想“克隆”一把成功人士,被這些成功人士的個人奮斗秘笈所迷得神魂顛倒。可以“跨一步就成功”;可以學習“致富圣經”;也有人告訴你“年輕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什么“天道酬勤”啊,“艱難困苦,玉汝與成”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可是,這樣的勵志傳奇就真的有好作用么?
每個成功者和常人一樣,都有著人性的種種弱點,他們在講述自己時,不會有盧梭寫《懺悔錄》時那般坦白的勇氣,對有損他(她)光環的事是不會實話實說的,這并非他們清醒地選擇了虛偽,而是每個成功者都會情不自禁地美化自己,就像一個人出門前要穿戴好,照照鏡子,為的是在外界留個完美的公眾形象。
中古時期的煉金術士們有一個夢想,他們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是煉金石與世界之魂的不同配比而成,這樣如果把普通金屬加上煉金石,就會變成金子。無數聰明人在里面花費終身的時間,留下了是數不清的典籍與數不清的傳說,其中包括了偉大的牛頓公爵。幾個世紀以來,卻沒有一個人公布他成功的煉成了金子。這些瓶瓶罐罐的研究倒是成就了最早期的化學家。這些不知疲倦的煉金術士們忽略了這樣一個經濟學常識,如果任何金屬都能夠變成金子,那么金子還值錢么?
同樣道理,我們身邊充斥著這樣一些點石成金的成功學故事,這些觀點論調就是:“只要XXX就能YYY”,而你需要的,就是不斷的去做就好啦!
如果按照成功學的定義:成功不難,只是堅持做一個事情。只要這么做,每個人成都能成功。做的越好的人,越成功。如果只要堅持做,每一個人都能成功。錢越多的人,越成功。那么每人都賺了5000萬的時候,只有賺到5億才算成功?如果每人都賺到5億的時候,是不是只有賺到要50億才算成功?
讀理工科的學生都學習過正態分布,這個曲線告訴大家:無論在什么群體,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總會大多數停留在某一個值前后,離這個值越遠,出現的概率越少。拿漂亮程度來說,這個世界上長得嚇人的人不多,長得很漂亮的人也很少,平均人是大多數。
如果用成功來說,成功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混的太慘也是。大部分人,還是過著不太成功也不太失敗的日子。
我祈禱有那么一天,成功學的三大假設都夢想成真,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了成功人士月薪5000萬人民幣,那么還是只有一小撮的一群收入5萬的和一群收入5億的人,分別稱為失敗和成功人士。
成功永遠是小概率。絕不可能人人都成功。
人生的成功是一種幸運。只有實力、實干、機遇三者緊密結合,一個人才能獲得成功。有實力者,必須加上實干;有實力又能實干的人,還需要機遇。認識到這一點,成功者就會力戒驕傲。麻雀沒有成為鳳凰,未必不是一種人生的解脫。人生既然是一個過程,我們只要盡力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在生命里,你經歷過很多時刻,有咬牙挺過的困難日子,也有一帆風順的舒適,別自怨自艾或自我膨脹,心懷敬畏,懂得感恩。
有些事情只是我們的運氣不好,感謝命運對你的眷顧,感謝親人好友給予的幫助,一時的得失不用在意,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放低心態尊重萬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把成功當成一種好運氣,平靜的接受生活的起落,相信你會過的更加美好。
【別被成功的故事給忽悠了】相關文章:
別被不必要的包袱壓垮勵志故事12-08
被忽悠作文02-16
被忽悠的心情短語01-16
最新的忽悠人短信09-14
成功的故事02-06
別被瑣事套牢生活感悟12-05
關于鄭成功的故事_關于鄭成功的故事04-16
成功優秀小故事 分享的成功小故事03-03
成功勵志故事:成功的門栓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