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刻在骨子里的教養,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生感悟
前段時間公司一個實習生實習期快結束了,上司閑時便過問了一下實習生的實習情況,負責這個實習生的同事猶豫了幾秒鐘如實對上司說:
小姑娘學歷不錯,就是怎么說 是個比較麻煩的小孩。
這個實習生平日里工作還算認真,遇到事情也經常咨詢同事。
但是她一天能問幾十個問題,小到文檔格式一系列百度隨手一搜就有答案的問題,每天能問好多個;和人聊天總是喜歡發語音;有幾次看她挺努力的,加班教她改文章,改完也不說謝謝就走了。
發郵件也是一團亂,密密麻麻看不清重點,教了她幾次還是老樣子,說是編輯格式太費時間了她要講效率
這些事情聽起來似乎都不是什么嚴重的問題,但就是這些在細節中的小事卻給同事添了很多麻煩。
實習生的努力,占據的是同事的工作和空閑時間;發微信語音方便,先不說從語音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效率低,她同時沒想過同事所處的環境是不是適合聽語音;發郵件混亂,她省事了收到郵件的各位卻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從中得到重點。
刻在骨子里的教養,是不給別人添麻煩01
一個總是給他人添麻煩的人,是一個沒素質的人。
和教育水平高不高、勤不勤奮、掙錢多不多沒有關系,要知道真正的素質,是不給他人添麻煩。
中國人幾千年以來習慣于群體式互幫互助的生活,在錯綜復雜的各種關系中講究著人情往來,但捫心自問,大多數人都不希望別人給自己添麻煩。
某位名人說 人與人之間有恰當的人際關系,超越了人際關系的那個分寸的,就是給別人添麻煩。給別人添麻煩的原因,可能來自于無知,來自于沒有教養,可是一切的根源通通在于他沒有把別人放在心上。
總是給他人添麻煩的人是沒有共情性和同理心的人,他們從不將他人放在心上,更不會去換位思考,他們滿心滿眼都是如何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和如何讓自己處境更舒適,他們嚴于律人從不律己。
趕時間的時候隨意亂穿馬路,不在意會給其他交通參與者帶來多少麻煩;不想動的時候亂扔垃圾,不在乎清潔人員要增加多少工作量;工作上分內的事想方設法推脫,從不想會耽誤別人多少時間。
如果他是其他交通參與者、是清潔人員、是工作量加大的同事呢?他一定氣得發瘋,罵罵咧咧覺得別人沒素質是麻煩精。
做一個有素質的人,要體恤他人、克己守禮。
大家在做事之前想一想別人,再主動負起自己的責任,便不會輕易做出給別人帶來麻煩的選擇。
刻在骨子里的教養,是不給別人添麻煩02
不給他人添麻煩,是一種刻在骨子里的修養。
這種修養和關系親疏無關,他不會因為關系遠而保持虛偽的表面,因關系親近而暴露偽裝。
一個真正有素質的人,不會給親近之人添麻煩。
畢淑敏道 我喜歡深存感恩之心又獨自遠行的女人。知道謝父母,卻不盲從。知道謝天地,卻不畏懼。知道謝自己,卻不自戀。知道謝朋友,卻不依賴。
人在親近關系中要保持獨立,一味地依賴朋友和親人,也是在給他們添麻煩。
有讀者留言說自己在外地上學工作,到現在工作上能獨當一面了,在家人面前卻還是像小孩子,上學時候缺錢了就向家里伸手要,工作了遇到一丁點不順心的事就打電話對著爸媽哭,覺得家是最安全溫暖的地方,便把所有委屈往家人身上傾訴。
結果春節回家的時候猛然發現媽媽好像一下子就老了,皺紋深了頭發白了,爸爸喝醉的時候才從他嘴里得知媽媽生病一段時間了,工作忙身體不好,每次接到自己哭訴的電話都非常擔心,心里沉甸甸的總裝著事,病就總是好不了。
我那天晚上蒙在被子里哭了很久,我只顧著自己發牢騷,沒想過給他們添了這么多擔憂和麻煩,我一想到我媽忙了一天夜里還要為我輾轉反側心里就難受
自己可以解決消化的事情成了父母心頭沉甸甸的擔子,恪守父母 不輕易麻煩別人 的準則,卻忘了親人也是他人,可以依靠,但不能過度。
親近,不是麻煩他人的理由。
不給他人添麻煩,是人們與他人有直接相處關系甚至親近關系時應當秉持的觀念,也是人們作為社會群體一份子時應該牢記的信念。
刻在骨子里的教養,是不給別人添麻煩03
他人職責存在的意義并不是讓你有借口不尊重別人,給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添麻煩。這樣的人就算有再高的學歷,再多的財富,也是沒有素質的人,是屠格涅夫筆下 自己不想活,也不讓別人活 的利己主義者。
長大后才知道, 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別人最好也別麻煩我 這句話不是冷漠,而是成熟。
正如某位名人所言,當你學會不隨意給他人添麻煩的時候,你才是一個真正的成熟的人。
【刻在骨子里的教養,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生感悟】相關文章:
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的說說03-07
不給別人添堵傷感美文03-10
做人十六別人生感悟12-01
所謂教養就是不讓人難堪人生感悟12-07
最基本的教養是別讓他人難堪人生感悟故事03-09
別人比你聰明的特征人生感悟12-08
關于讓別人舒服的人生感悟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