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是怎樣煉成的勵志人物故事
作為感染了幾代中國人的演員,六小齡童擁有大量的粉絲,他在電視劇《西游記》中飾演的孫悟空一角,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可謂家喻戶曉,廣受好評,成為電視人物的經典角色。而電視劇中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兩眼放電,一閃一閃,富有神韻,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人都有疑問,他的火眼金睛是如何煉出來的呢?
最近,《同一首歌》走進新加坡,六小齡童作為特邀嘉賓出現在舞臺上,調動了海外觀眾的熱情。面對主持人問起他的火眼金睛時,六小齡童的回答令人震驚:“我是高度近視患者,先天性近視1000多度。”
六小齡童竟然高度近視?
臺上臺下一片驚呼。
“我出生于一個扮演美猴王的演藝世家,父親六齡童是‘老’猴王的扮演者,獲得了巨大成功。自己作為唯一的繼承人,有把‘孫悟空’發揚光大、更上一層樓的責任。可生理上,自己卻是個有眼疾的二等“殘廢”,先天性高達1000多度的'近視,別說要演繹出一雙‘火眼金睛’,就連平時走路如果沒有‘瓶底’的幫助,恐怕都得碰著電線桿子……”
說這話時,現場觀眾不相信,便讓六小齡童向大家眨眨眼睛,那兩只眼閃閃有光,怎么看都不像近視眼。
“為了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我每天天剛放亮,就盯著東方。‘盯’日出盯得眼睛發酸、發疼、流淚;看飛鳥和白鴿從眼前飛翔,而眼珠隨著它們的飛行弧線不停追尋,眼珠上下左右,盡量地靈活轉動,直到轉動得眼眶發疼,眼珠充滿了血絲。
我還常到專業乒乓球室,觀看小小塑料球,一來一往,不停旋轉,眼珠也跟隨乒乓球,不停旋轉。球隨人轉,眼隨球動,每一次不看壞一大堆乒乓球,是不會捂著發熱、腫脹、發木的眼睛離開的……”
就這樣,經過長期的訓練,六小齡童硬是把一雙高度近視的眼睛煉成了活靈活現、出神入化的“火眼金睛”。于是,我們才在電視劇《西游記》中看到孫悟空的“電眼”神韻。
我不禁佩服起六小齡童來,能把自己的缺點發揮到極致變成優點,這需要多么大耐力和韌勁!如果說以前欽佩他是因為他演活了孫悟空,而現在的敬佩,則是他的堅持不懈,那種堅強的意志打動了我。
生活中,每個人都不盡完美,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有些人常因為自身有缺陷而自卑消沉起來,看看六小齡童,把高達1000多度的近視眼煉成了火眼金睛,怎不令人震驚。機會是平等的,只要你肯于承認自己的缺點,充分全面地認識缺點,積極努力超越缺點,甚至可以把它轉化為自己的優點,機會就會垂青你。貝多芬是在耳聾之后,譜寫出了《英雄交響曲》這樣純精神的音樂;海倫凱勒是在失明之后,完成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凡高是在饑餓中,用繪畫作為抗爭的武器,終于抵消了命運的魔力。這些對我們都有很大的啟示。
只要有一雙翅膀,無論是什么顏色,無論是否殘缺,都應努力飛翔,因為,你是生來就有翅膀的,它就在你的心中。
【火眼金睛是怎樣煉成的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8.人物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