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只有大師才能培養出大師勵志人物故事
據說,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我們國家沒有錢,但是有“三錢”。這里的“三錢”指的是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時人戲稱:“天下科學共一兩,同宗本家占三錢。”如今,隨著錢偉長先生離我們遠去,“三錢”全部隕歿。
錢偉長先生曾說過,“我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國家能強大起來,強大要力量,這力量就是知識。”而縱觀錢先生的經歷,一生都在踐行著這句話。作為一個科學家,他把個人的知識貢獻給國家,而作為一名教育家,他窮其一生,都在為了讓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思考和奔走。
20世紀80年代后,錢先生一直從事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時刻沒有放棄教書育人的工作。他在上海大學擔任校長二十多年,繼續著在清華提出卻沒能踐行的教育思想,他提倡“拆除四面墻”、學分制、“多校合一”,提倡建設“研究型大學”等。時日太短,我們無法看到錢先生這些工作的成效,但其為人才培養苦苦求索的用心可見一斑。
回頭看錢先生的早期經歷,我們可以理解他為什么要改革中國的教育模式。錢先生早年幸運地遇到了一群大師級的老師,生活在一個堪稱中國近代史上最為自由、活潑的教育時代,又在加拿大、美國等西方國家接受教育。這一切使他更能清楚地看到中國教育的現實。
錢先生出身于一個貧困的讀書家庭。16歲時,父親病逝,錢先生幸運地跟隨其叔父——國學大師錢穆在蘇州讀高中,并一直和叔父一起生活。而在蘇州中學,他也得以遇到一批好老師,當時的數學老師是嚴曉帆,西洋史老師是楊人緶,中國史老師是呂叔湘,地理老師是陸侃輿。錢先生在高中時擅長文史,是典型的“偏科生”,他以文學、歷史雙百分的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物理只考了5分,數學、化學共考了20分,英文更是因為沒有學過,只得了0分。
進入清華園后,適逢“九一八事變”,滿懷著富國強兵理想的錢先生毅然決定棄文從理。但當時的物理系主任吳有訓并不愿意接收這個“偏科生”。不過后來看他很有誠意,就答應他可以試讀一年。
為了趕上課程,錢偉長廢寢忘食,非常用功。一年后,他的數理課成績均超過了70分。在此期間,理學院院長葉企孫,以及趙忠堯、薩本棟教授等在給錢先生上課。剛開始的時候,錢偉長熟讀強記物理學典籍,像背古文一樣。吳有訓告訴他,不要以為書本上的東西都是正確的,要在每一本書中發現一些新問題。這一點深深地影響了錢先生,并成為他一生治學的特點。畢業時,錢先生成為物理系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
錢先生的逝世,不僅是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更是中國教育界的巨大損失。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高校就號稱要培養“大師”,培養出本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半個世紀過去了,好像一切還沒有開始。
諸多媒體在錢先生逝世后嘆息,“三錢”的隕歿標志著那個“大師”時代的結束。也許錢先生早就清醒地看到,只有大師才能培養出大師,只有好的教育體制才能培養出大師。他及其同時代的大師們的成長歷程就是最好的證明。可在此之后,中國的教育何去何從,“大師后時代”的教育何去何從,是所有中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只有大師才能培養出大師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大師演講玩幽默的勵志人物故事12-09
鑒真大師勵志故事(精選10篇)11-01
只有強大才能無敵的勵志故事03-10
星云大師的經典人生勵志格言12-09
大師走好12-09
大師和門徒寓言故事03-10
大師的禪理人生哲理故事12-09
只有強大才能無敵的勵志故事分享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