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沒人蒙眼過馬路但許多人蒙眼過一生勵志故事
人生就是一連串選擇的組合,我們透過價值觀,去評估選擇的優先順序,并做出決定。這些生命里或大或小的選擇,最終點滴聯系,交織出我們每個人的命運。
這里用到了一個大詞——價值觀。什么是價值觀?價值觀就是你心中的那把尺,用來權衡事物的準則。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我們的價值觀便形塑了我們看待一切事物的優先順序。
臺灣宏碁集團創始人施振榮說臺灣人有“半盲”文化(看短、看有形、看現在),其實即便在西方,當工業化急速發展的時候,也會碰到類似的問題。原因就在于,時人價值觀的趨同。
“半盲”二字對只看得見直接、有形、即時價值的人極盡諷刺。對一個上班族來說,那往往是薪水的調升,而不是職位帶給你經驗;對一個企業家來說,那可能代表的是用自己的身份謀利,而不是去領導公司從優秀到卓越;若你為人父母,那代表的是你注重孩子的成績,勝過孩子的健康、品德、熱情、做事的能力與心情。
許多人嘆息,身為一個忙碌的現代人,眼前的事都忙不完了,我眼睛瞇著也是忙,睜著也是要忙,恐怕沒時間去關心自己“半不半盲”了。然而這種嘆息站得住腳嗎?我們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方法,重新去思考自己的眼睛有沒有打開。
這是臺大一位管理學老師教給我的一套時間管理方法——重視每天的小選擇對人這一生發展的重要性,聚焦于每天的二十四小時,把事情分輕重緩急。一般人每天大概要花八個小時吃喝拉撒睡,另外花八個小時工作。那還有八個小時,你在干什么?
從上圖來看,吃喝拉撒睡可以被視為不重要但非常緊急的“小事”,放在第三象限,而課業、公司在忙的事情,則被視為重要又緊急的“任務”,必須優先處理完,放在了第二象限。
那么還有兩個象限呢?不影響到日常所需、工作與課業的八小時,你一天都花到哪里去了?
第一類的事情是消遣,用來打發時間,比如玩網上游戲、看電視、購物、漫無目的地上網、心情不好時喝酒、抱怨,還有為加班而加班等,是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物。
而第二類的事情,好比經營副業、跟家人相處、與另一半約會、經營自己的休閑、鉆研自己的熱情、培養你的Know-how、閱讀、思考、自我精進?
第一類是那些“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物,而第二類卻是那些“不緊急但重要”的事物。對大多數人來說,每天花一個半小時去閱讀新知,花一個小時去運動,再花三個小時陪你的另一半去約會,以及花三個小時去思考一些重要的問題,這些事物帶給你的成就感、快感可能比不上狂玩網游或瘋狂購物、逛別人的相簿,但哪種選擇對未來更有幫助不言而喻。
這樣的抉擇我們每天都在面對,是做第一類事情,還是做第二類事情,不需要花費一分鐘,我們就能決定,但它們帶來的影響卻將延續到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如此日復一日地過下去,當初把時間投資在“無形的、間接的、未來的”選擇上的人,跟當初投資時間在“直接的、有形的、現在的”的人,誰會活得比較成功、幸福與快樂呢?
或許,決勝就在每日的八小時之間。
別再蒙眼了,現在就睜開我們的眼睛,花十分鐘重新去思考自己的價值觀,花個幾天去檢視自己每日的選擇,并開始正視我們每天都有的二十四小時吧。
【沒人蒙眼過馬路但許多人蒙眼過一生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斑馬過馬路的胎教故事03-10
蒙眼畫臉作文11-09
蒙眼游戲作文02-24
過馬路12-09
蒙眼畫畫作文11-03
過馬路作文11-01
蒙眼畫畫作文(集合)12-01
漂亮過一生勵志文章03-09
過馬路小學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