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非自我而不為勵志人物故事
“每個人都有很多的角色,在家是孝順的兒子,在外是雷厲風行的老板,在女友面前可能是俯首帖耳的男傭。怎樣才算了解自己?怎樣才感覺踏實?只有在想不明白自己是誰時,才發明了定位,給自己找個框架,一個安全的窩,鉆進去……”
從《大頑家》到《將軍令》,再到《老子說》,吳克群有種不拘泥某一種個性的脾氣,在萬變中依然保持不變的智慧。努力把這個率性純粹的他落實在文字上,實在有點為難。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也許正像他自己所說:“當你什么都抓不住,什么都不曾了解過的時候,那已經是真實的了。”
天馬行空的音符,淋漓盡致的“自我”,還有說不清楚的種種,事無巨細,都被他珍惜并寶貴著。他說,不知生命的螺旋還要承載他多少的胡思亂想,任這些圈圈環環放任地轉,自然地稠密,隨意地延伸,在自由中享受不著涯際的快樂,這樣的五線譜應該有的不僅僅是音符。
吳克群,這個英俊陽光的青年為自己摯愛的音樂樂此不疲,還有笑臉一現時,可愛的板兒加虎牙讓他純真得看不出一點滄桑的痕跡。他環抱椅背,手撐下巴,睫毛黑濃,“電眼”微張,漂亮、深邃,略帶憂郁……
音樂:唱自己的歌,讓聽的人說去吧
因為他的音樂太過率性而為,他的曲風太過多元豐富,難免一個不留神就踩進了別人的地盤。“模仿”、“抄襲”,這樣刻薄的字眼兒對于一個走實力路線打天下的歌手,確實有些惡毒!吳克群回應:“音樂沒有可比性。”的確,從不同的音樂個性來看,他說得在理。現今的吳克群今非昔比,其在江湖上的名聲日益顯赫,擁躉與日俱增,伶牙俐齒的他已經有相當的實力說:“唱自己的歌,讓聽的人說去吧!”
面對追捧和非議,這個動過心臟手術的男人沒有舌戰群儒的叫囂,轉而將力氣一股腦兒地投進了創作,他一直想用底氣十足的音樂來證明:吳克群的音樂,非“自我”而不為!
“音樂對我不只是喜愛,而且是需要!就像陽光、空氣、水一般,它是我賴以維生的第四元素。”在吳克群清清楚楚的眼里,相信他說此話時不是作秀,也不是清高,他對音樂,就像叔本華對哲學一樣,是用生命去熱愛。
“當你寫了一首好歌,首先會全身發抖、冒冷汗,然后一直反復哼唱,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和那首歌一樣的孤單卻又興奮!”
聽他的歌,你會感覺到他的“自我”根本無跡可尋。
“我知道將軍說的話不一定對,我知道對或錯,我自己能分辨,請你安靜點!請你安靜點!”你說他是《將軍令》里鼻干虹霓、豪情萬丈的狂生,似乎又不盡然。因為在《家的名字》里,他分明是個疲憊委屈需要疼愛的寶貝,聽到他對家的呼喚,手握鑰匙告訴自己,原來溫暖還在。大男人、小男人,都是吳克群在現實生活里的種種角色,純粹、豐富、天真、成熟,仿佛立體真實到可以讓人靠近,而睜開眼時,才發現,當他真的做到坦誠到簡單,反倒讓人不曾清楚地看過。
智慧:老子與天池的水
崇尚黃老哲學的吳克群在豁然開朗的那一刻讀懂了“魔自心生”,昔時心志品性尚在磨礪中的他還未脫去一臉的書卷氣,對任何事情姑且擺出一副淡然一笑,或是處變不驚的高姿態,恐怕連他自己都覺得虛偽。可是,眼前的這個他真的不是以前的他,默然、含蓄、淡泊,在不搶白的嘴角、在不洞穿的眼睛,找不到曾經燃燒的痕跡,涅槃的過程全發生在心里。
吳克群說他有過一次難忘的天池之行,之所以難忘是因為那樣的美景不早不晚地出現在他迫切需要的時機。吳克群的眼里有天池幽幽的湖水,漣漪散盡剩下一川清涼的瀑布:“當我在那一片大瀑布前接受洗禮的時候,過往的一切喜怒哀樂都像投影機般清清楚楚地投射在腦海里,我突然嘆了一口好大的氣,也突然想通了好多事情。有哪些感觸被我忽略了?又有哪些小事被我放大了?這一勺天池的水讓我平靜了,一切都有了一個好冰涼好爽快的答案!”
在他毫無雜質的眼睛里,有他的釋懷,有想想剛出道時沒有人相信,音樂沒有人聽,獨自抱著一把爛吉他堅持著。當被問到現在是否還珍惜著當初“無物一身輕”的幸福時,吳克群表情平靜,回答時聲音卻快樂:“以前我很在意排名,一度險些迷失了,差一點以為做音樂是為了獎項,一種附加的光榮,差一點以為得獎感言才是音樂!真的,就差那么一點,我好感謝老天給我機會清醒,讓我知道寫一首歌寫到全身發抖的感動才叫感動,唱一首歌讓你們感動的光榮才叫光榮!”
吳克群曾陷入“無為”的思索,吳生沒有刻意煽情,可他卻讓人一次又一次跟著他感動,除了那些海闊天空的音樂,他還有著自己獨到而極富文采的詞匯,不做作、不掩飾,且頗含哲理:“人的生活沒有規律可循,如果說你想過的東西我要是再想,就叫跟隨、走別人的路子,那樣的看法有些偏頗。我就做我自己的音樂,就算跟別人產生重合那也是無法避免的。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要是能說出來、寫出來,那人人都成圣人了。這個世界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說得清楚嗎?只能說勝者為王,但不能以此來分辨好壞對錯。只有好聽和不好聽,音樂也不用分辨老子和孔子的區別。”
愛情:多嘴的人,戀愛不會認真
成人的戀愛發生在大學,而吳克群的初戀在初中就開始了,至于當下的愛情還未發生,也不知道能說點什么。他垂下睫毛,掩藏起自己的靦腆,閑扯別的話題搪塞自己的羞澀。其實,在他聽到“愛情”這個詞的時候,你就已在他躲閃不過的純情眼神里找到了答案。
吳克群忽閃著大眼睛,說:“我更喜歡現代一點、開放一點的女孩,但開放是有限度的,要會收斂。她應該漂亮,而且聰明。”
“你覺得女孩太聰明是件好事嗎?”不由問他。
吳克群瞪大眼睛,疑云重重:“聰明有什么不好?”
“你玩兒不轉吧?”繼續把問題投向他。
吳克群得意地大笑:“不會啦!因為我比她還聰明啊!”
他其實也有點“狡猾”,一問到實質問題就左躲右閃,把話題引向了他的新歌《男傭》。
“煮飯燒菜你不懂,洗衣擦地的粗活全部都丟我來做。不管你站著坐著趴著我在你左右,如果你累了酸了癱了我幫你按摩。我做你的男傭。”聽著歌,對比著人,實在是想像不到這個一看就嬌生慣養的男孩竟然能模范到這個地步!而吳克群對“大男人”自有看法:“適度地退讓是種氣魄,太大男子主義反倒狹隘。兩個人在一起應該互相尊重,平等地對待對方。我教她打籃球,她為我煎雞蛋。看她愛看的電影,聽她愛聽的音樂,不必很娘娘腔地學她指甲彩繪,但可以開始學著欣賞。學著用她的眼睛看世界,這樣彼此之間的鴻溝才會越來越小。”
有一種專門講愛情故事的“純愛電影”,吳生說他看過之后很有感觸:“我們活在一個腦子動得比自己感覺還快的世界,仿佛能好好感動都是好久以前的事了。眼睛越睜越大,淚腺卻越縮越小,一直退化到不堪使用!赫然發現‘純愛’是我們小時候老掉牙的童話,因為老掉牙,所以我們認為蠢。在這個男女關系迅速‘進步’的時代里,放縱好像是家常便飯,反而單純的愛情成了稀世珍寶!于是‘純愛電影’開始流行。其實我們最渴望的還是一份真摯的愛,一種能夠牢牢握在手心的愛。”
說到這里,有關吳克群的愛情還沒有出現一個具體的女主人公,他總是用第一人稱說著自己的音樂,用“我們”講著現今的愛情故事,他的有所保留讓一切的揣測都變成枉然。“多嘴的人,戀愛從不會認真。”這是吳生《明天過后》里的歌詞,也許這正是他不輕談愛情的原因。
【非自我而不為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人物勵志故事精選04-07
人物勵志故事04-02
勵志人物故事04-04
勵志人物故事06-08
不為薪水而工作,可以嗎勵志故事05-11
青春的勵志人物故事04-05
歷史勵志人物故事04-04
小人物的勵志故事04-06
當代勵志人物故事精選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