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趴地而起的金牌打工仔勵志人物故事
初中畢業后,父母相繼去世,呂義聰生活一時也沒有著落,只好從安徽來到浙江臺州投靠姑姑。在姑姑的“安排”下,他進了吉利集團,干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汽車裝配工。
雖是一名汽車裝配工,但呂義聰的野心很大:不只把眼光停留在汽車的裝配上,還要學習汽車裝配以外的東西。對此,他開始向其他車間的技術能人討教,比如汽車的構成、電器線路的結構,還有發動機、底盤的構成等。
他的好學,打動了車間領導,他從一名汽車裝配工如愿轉為汽車調試工。由“趴”下到爬起來,這個轉變,他只用了兩年的時間。
扎下去,更要沉下來。進了調試工這個門,他忽然覺得自己是為汽車而來的。尤其是碰到技術難題時,他可以整天干活,直到難題解決為止。
一輛汽車,有一千多種總成件,涉及上萬個零配件,電器線路三百多根,發動機、底盤、制動系統、傳動系統、變速系統、前后懸架系統可能產生的異響有近百種。他可以辨別出八九成聲音來自哪里;一輛汽車,可能產生的故障有兩千多種,經過他的手,基本都可以迎刃而解。
2007年1月,吉利公司對284輛出口車輛進行最后調試,但其中近40輛車在行駛中依然有異常聲響。在幾乎動用了公司所有技術人員調試之后,響聲依舊。如不及時排除,不僅會給公司帶來1000多萬元的損失,對公司的聲譽也會造成影響。
誰都不愿意丟這個臉!但又沒人能一時指出車子發出異常聲響的問題所在。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呂義聰站了出來:“能讓我開出去試試嗎?”這時候,誰也沒阻攔他,就權且“死馬當作活馬醫”吧!
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呂義聰跨進駕駛室、啟動汽車、聽聲辨位。坐在駕駛室里,他看上去像個微醉的人,瞇縫著眼,屏氣凝神。十幾分鐘后,他心里有了底,但為了保險起見,他又在車內待了十幾分鐘。“是動力轉向液壺和發動機怠速控制閥有問題。”當他跳下車來,對專家們說出這番話時,大家對他投來了敬佩的目光。原來,由于天氣寒冷,動力轉向液壺塑料件變硬,與發動機怠速控制閥摩擦產生了異響。
憑著這一手絕活,呂義聰收獲了許多榮譽: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第三屆全國汽車裝調工操作技術能手、全國汽車裝調工大賽一等獎等。
擁有了頂尖的技能,呂義聰又將目光盯向了改善創新上。目前,他已擁有五十多項技術創新成果,其中《變速器油封裝配工具》《空調制冷系統效果提升裝置》獲得國家專利。他編寫的《金剛電器排故手冊》,成為吉利公司新員工培訓的教科書,臺州市為他建立了“呂義聰技能大師工作室”。
“趴”下,是一種狀態,正如擁有金牌“打工仔”之稱的呂義聰所說:“從趴到爬、到蹲、到站,是人成長的過程,是一種常態。不趴下,就不能理解爬的艱難和站的不易,我的成功是‘趴’著過來的!”
【趴地而起的金牌打工仔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人物勵志故事精選04-07
人物勵志故事04-02
有關揭竿而起的成語故事05-11
勵志人物故事04-04
勵志人物故事06-08
青春的勵志人物故事04-05
歷史勵志人物故事04-04
小人物的勵志故事04-06
當代勵志人物故事精選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