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老小孩看兒女之孝生活感悟
人們發現:人老了,言語行為愈發像小孩.我們把老人和老人的這種現象稱為"老小孩",若從佛教的角度來闡釋這種返老還童現象,或許就叫"圓滿",即以孩童開始,以孩童結束.
老小孩被我分為兩類,一類是能自理的,一類是臥床的,二者共同點是"愛掙吃的"和"愛斤斤計較的”,二者區別是在各自的階段都有不同的表現。
老人對我們的需要就像自己的孩子需要我們一樣,但是,“對于老人的衣物或糞便,你會嫌臟嗎?"人們常說,人老了難,我想,這難,就是找不到一個能照顧自己的人。
爺爺不到80歲時還能自己吃飯,自己解手,可是不那么愛洗漱和更換衣服了!開始是我給他打水,他還洗一洗,后來是打完水都涼半天了,他還沒洗,漸漸地,我發現他越來越不愛動。再后來,我給他擦臉還得哄著擦,不然他就瞪眼睛。
爺爺向來愛干凈,他的尿壺從來是用完自己涮,我給他涮他還不好意思,后來,是我給他涮,再后來,如果我忘了,他還提醒我,這種提醒已沒了害羞不害羞,純屬一種孩子的求助。
如果你買的東西是他不能吃的,千萬別讓他看見,也別在他面前吃,否則他會生氣。如:爺爺不能吃酸的,父親有一次買回一些尖把梨,又硬又酸,可是被爺爺發現以后,他開始挑理,說不舍得給他吃,等拿去給他吃,他嘗完以后,他把梨扔在一邊酸的直做苦臉:這梨還有個吃?!
小孩愛哭鬧,老人也一樣,特別是一些得了小腦萎縮的老人。比如爺爺在見了一些不常見的兒女活鄰居時就會先哭幾聲,張大嘴的樣子不亞于一個小孩子,然而,不一會就又笑了。
小孩不知羞恥,老人也一樣。臥床的爺爺不讓換襯褲和尿不濕,有時甚至連罵人帶腳踢,每每姑姑沒耐性的時候就找我酸臉,或求我去哄,我見爺爺裸著身體,便用小被蓋上去,他對我邊瞪眼邊使勁兒把小被往地上扔。老人和小孩一樣不知道羞和恥,既然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就要求我們用最大的耐性去面對老小孩問題。
小孩不知饑飽,老人也一樣。小孩遇到了自己愛吃的東西就使勁吃,家長看不著,吃多了會出現嘔吐,對于老人,不能用勸,你勸他,他會說你壞,你只能像哄小孩一樣地哄他或給他拿少量的食物,剩下的別讓他看見。
小孩吃軟食,老人也一樣。我們可以精心地照料自己的孩子卻常發出“老人難伺候”這樣的抱怨。人老了,牙不行了,冷熱軟硬就考驗兒女們的耐心,有的不忍嘮叨,干脆請保姆,其不知,老人多希望吃到兒女親手做的菜!
我常聽老人說,上歲數了,想干凈也干凈不起來了,因為心有余力不足了。在剪指甲的時候,我會馬上給爺爺剪一次,希望那些做兒女的,在給自己或孩子剪指甲的時候,別忘記給自己的父母也剪一剪。
老人久臥愛便秘,收拾大小便成為兒女們的煩心事,有的人聞到味兒就躲的老遠,有的人會不慌不忙地收拾,還有的人花錢雇保姆伺候(這是另一種孝順,卻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順)。其實,不必你天天照料,只需一周或一個月或半年收拾一次大便,試問:你能做到這一點嗎?
孝順是什么?我的一位朋友曾似有所悟地說:孝順不是父母能東的時候,而在他們不能動的時候體現出來。我覺得,孝順不只是有耐心,愛心和不嫌棄,也不是“我出錢了”就行了,孝順是如何讓出力和出錢達到一種和諧。
老小孩期待我們的理解和包容,養老是什么年輕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期待我們大家能讓老人在和諧家庭的氛圍中安度晚年,進而構建出我們的和諧社會。
【從老小孩看兒女之孝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孝之美作文01-09
變之韻的生活感悟04-25
誠信之舟的生活感悟04-02
生命之寬恕的生活感悟04-24
恬淡之美生活感悟04-18
間隙之美,生活感悟06-28
滄桑之美的生活感悟03-31
花甲之惑的生活感悟03-27
生活之點滴感悟文章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