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學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人生感悟
幾個學生,因為沒有按時完成數學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被數學老師叫到了辦公室,似乎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慣例或者說是很多教師程序化的處理方式,老師先問其中一個孩子:“你回家后不先完成作業,難道你的父母就不管嗎?”孩子囁嚅良久才小聲說:“不常管。”老師有些動怒,接著問:“那你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難道他們不知道你學習的重要性嗎?”這下,孩子原本就垂著的頭垂得更低了,聲音極低含混不清地說了句什么,我沒有聽清。數學老師大概也沒有聽清楚,聲音明顯提高了幾度,又問了一遍。而孩子干脆閉上了嘴,垂下的手很不安地撕扯著衣角。
看著孩子窘迫的樣子,聯想到每年招新生填寫學生信息時,問及父母工作家庭住址時,總有學生支支吾吾含糊其辭的場景,我突然意識到了什么,生怕這樣的追問進行下去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節外生枝激化師生矛盾,更可能會傷害孩子,于是急忙用目光示意制止了數學老師的進一步追問。
同樣作為教師,我能理解同事這樣追問的原因:想追本溯源查清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根源所在、了解家長以便家校合作共同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如此等等理直氣壯的充足理由?傊,我相信這樣做的教師在內心深處絕對是為了學生好,他們也絕沒有傷害學生的本意。可事實上,很多時候,出發點良好的動機,并不一定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因為我們面對的工作對象是一群個性迥異,家庭情況更是千差萬別的心智尚不成熟的十幾歲的孩子,他們內心敏感而又脆弱,普遍有著很強的虛榮心和自我保護意識,很在乎自己在同齡人和教師面前的面子。尤其對于家境較為特殊的孩子,他們內心的虛榮和脆弱更是根深蒂固,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家世,生怕別人會因此看輕自己,因此,他們普遍會對自己的家庭諱莫如深。對于這樣的學生,除非迫不得已實在必要,千萬不要問及他們的家庭情況。如果實在覺得非得弄清楚不可,也一定要在私底下進行,千萬不能當著其他學生的面。在詢問的方式方法上更得注意,深思熟慮力求把學生的反感和抵觸降到最低。
其實,不只學生,就是我們成人,又有誰會喜歡把自己或家庭不那么理想的一面展現在別人面前呢?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愿被人觸及的隱痛,僅僅指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這是人性固有的弱點,除非圣人或傻子,幾乎沒有人可以免俗,包括我們教師自己。
世人都會有意無意地與人攀比:比個頭、比長相、比工作、比收入、比地位……總之,生命不止攀比不息。作為學生,他們也有很多在乎和比較的東西:比吃穿用住、比成績容貌、比誰的父母位高權重有錢有勢、比誰的父母可以在學校說得上話,如此等等。就連住宅小區都是攀比指標中重要的一項。這樣的攀比,優勝者永遠只能是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權二代”,而黯然失色、越比越受傷的注定是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
于是,比傷了的這些孩子開始學會隱藏,開始對自己的家世諱莫如深,生怕別人知道,甚至不惜編造謊言偽造家世。看學校題材的電視劇《炫年華》,印象頗深的是其中一個叫馬云飛的孩子。馬云飛的父親幾年前車禍致殘,肇事司機跑了,父親沒了工作,他們全家的生活只能靠馬云飛母親一人苦力支撐,家境艱難?杀拘陨屏,性格也算開朗樂觀的馬云飛在復雜虛榮心理的驅使下還是編造了自己是所謂司令孫子的謊言。對于那些父母收入低下甚至下崗失業,或從事在世人眼中不那么體面的工作的孩子來說,或許他們并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看不起自己的家庭,也不是他們愿意撒謊,而是他們怕被別人嘲笑,怕被別人看不起,怕被圈子拋棄,尤其怕老師和同學看不起,甚至還怕別人的同情。他們的掩飾其實很大程度上不是出自虛榮心,而是為了自我保護。
而事實證明,很多時候,他們的擔心絕非多余,社會上確實存在諸如此類讓人無奈的現實。就算在以教書育人為宗旨,原本應該是一方凈土的學校,這種現象也在不少學生和部分教師中存在。雖然這樣的教師在教師隊伍中少之又少,我們更不愿相信,但卻無法否認其存在。就是這樣極個別的存在就足以在學生脆弱的心靈中形成厚厚的自我保護的掩飾屏障,讓他們產生顧慮,產生懷疑,產生抵觸。于是,他們不惜撒謊或用沉默來應對老師以維護自己的自尊。對于這樣的孩子,教師每次有意無意地問及他們的家世無異都是在往他們心靈的傷口上撒鹽,都會引起他們的抵觸情緒,很不利于教育。
雖說這些孩子的想法做法都不正確,必須加以糾正,可這卻不是僅憑幾句如:“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人不分三六九等。勞動者最光榮!贝祟惣佟⒋、空的口號式說教就能改變的。這需要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堅持不懈地付出和努力。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愿讓人知道的隱私,包括不那么“理想”的父母和家世。父母家世無法選擇無法左右,于是不少人選擇隱藏。對比說謊,隱藏家世頂多只是學生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次鋫b小說,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英雄莫問出處”,同樣,對于我們的教育,很多時候我們也大可“教育莫問出身”。
事實上,教育慎問出身還有一個不愿相信和面對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現實原因:教育行業中近些年有一個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心知肚明卻不肯明說的現實:如《紅樓夢》中的“護官符”一般,不少教師也都對教育中的“護身符”心領神會。在批評教育學生時,先要摸清學生的背景家世,生怕一不小心觸動雷區,或得罪日后可能用得著的關系網。哪些學生可以動,哪些學生萬萬不能動,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具體教育工作實施起來也會因人而異。這樣做久了,學生也都不是傻子,也都清楚教師一些問題背后的真實意圖,難免會對教師產生不好的看法。就算有時教師真的只是為了方便教育工作詢問學生父母的情況,學生也會自然聯想到這些,產生抵觸情緒,從而使原本簡單的問題擴大化復雜化,甚至沖突起來難以收場。
【做學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人生感悟】相關文章: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生感悟900字05-02
人生生命中感悟語錄04-24
珍惜生命中的靈魂人生感悟04-10
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見作文03-22
善良是生命中的黃金人生感悟03-30
誰是你的重要他人勵志名言03-31
論重要人生感悟04-16
珍惜生命中那些頓悟的時光人生感悟04-27
學會善待他人人生感悟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