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教師生活隨筆感悟
對于老教師,在多年的教學生活中,有很多感悟,不妨寫下隨筆記錄多年的教學感悟,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老教師生活感悟隨筆,歡迎閱讀。
老教師生活感悟隨筆篇(一)
早晨交作業本時,組長悄悄告訴我,他又沒有交作業。想想這星期陸晨是第三次沒有做作業了。
“陸晨,你過來!”我生氣地大聲喊,“作業本呢?”“在家里。”輕了又輕的聲音。“為什么放在家里?為什么不帶來?肯定沒有做是不是?”我的語氣很嚴厲。“老師,我知道錯了。請你再原諒我一次。”看著他近乎哀求的眼神,我不再指責了。
中午,我來到他家,遇到了他的媽媽,原來昨晚家里有客人,全家人都忙著接待客人,他玩得高興就忘了。臨走時他的媽媽囑咐我,晚上家長會時千萬別跟他爸爸提這件事,爸爸會狠狠揍他的。
這時,我看向陸晨,他正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好象在說:“老師求求你。”“好!”我沉思了片刻后對他說,“那我們來個約定。今天我為你保密,不告訴你爸爸,你也要答應我每次按時認真完成作業,不懂就問,不許拖拉!”
“恩!”陸晨用力地點點頭。晚上,家長會結束后,爸爸也跟我談了很久,我跟他說了一些指導孩子做作業的方法,對早上的'事只字未提。
第二天,我看見陸晨又像一只小鹿一樣蹦蹦跳跳進了教室。他高興地拿出所有的作業。“老師,我全做完了!”快樂的笑容在他的眼眸里閃亮。我摸著他的頭笑著說:“真是講信用的好孩子!不過老師昨天也遵守了約定,你能一直這樣堅持嗎?”
“能!當然能!謝謝老師!”說完,快活的小鹿有蹦走了。我也高興地笑了。
原來愛是寬容,愛是彼此的守信,快樂也是這樣容易傳遞啊!
老教師生活感悟隨筆篇(二)
文章的情感信息總是附著或蘊藏于一定的言語形式和表達方式之中。所謂傳情點,是指那些再傳情達意上最具表現力的語言或表現手法。教師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傳情點,架設學生與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橋梁。
如教學《伯牙絕弦》時,教師要抓住“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這句的傳情點“悲傷”展開情感教學,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伯牙傷心欲絕的心情,然后深化引出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所創作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從而更好地體會人物的情感。
再如《一夜的工作》一課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感知周總理工作辛苦、生活簡樸后,抓住文章的最后兩個自然段中的獨白,著重指導學生朗讀。“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總理。我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勞苦,多么簡樸!”“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你們見過這樣的總理嗎?”作者的這兩段獨白,感情熾烈,直抒胸臆,充分表達了作者那抑制不住的如潮水般的情感。通過反復朗讀,學生被作者的.情緒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在抽泣,有的眼里閃著激動的淚花。這種入境入情的朗讀,學生的內心怎能不激發出對周總理德敬仰之情嗎?恰到好處的朗讀指導,喚醒的是學生潛在的激情。有效的朗讀,抓住“傳情點”,老師只需“轉軸撥弦三兩聲”,便已“未成曲調先有情”了。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傳情點”,就能讓學生更直接地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體驗和領會作者的情感。教師要用自己的情去挖掘文中之情,讓文中之情感染學生之情,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的情感活動得到激發,學生定能留下深刻的情感體驗,也能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充實學生美好的心靈和高尚情操。
老教師生活感悟隨筆篇(三)
星期五的一個早晨,我剛走進辦公室,包還未放下,這時趙豐破門而入,氣急敗壞地說:“鐘老師,不好了,許張兵又欺負同學了,季晉洲都哭了。”“許張兵,又是他,這個皮大王,一早就闖禍,難道還想當小霸王不成?我得好好治治他”我心想。
“這樣,你把許張兵和季晉洲一起叫到辦公室來。”一會,滿臉怒氣的許張兵和滿臉淚水的季晉洲來了,還未等我開口詢問,許張兵就氣呼呼地說到:“我又沒有欺負他,是他自己摔倒的,關我什么事?”。“這孩子欺負別人還有理了。”我心想,可轉念一想,難道真的是冤枉他了?
于是我心平氣和地問到:“那么你能說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嗎?” 許張兵說到:“我在隊伍里排隊,也沒看見他從后面走過來,當時我的腳這樣伸著,他自己不長眼睛,走過來絆倒在我的腳上摔倒了,”我問季晉洲:“是這樣嗎?”他點了點頭,說到:“是的,我當時走得很著急,也沒看見他的腳。”“他們都說我欺負他,我根本就沒看見他走過來。” 許張兵又說到。
我明白了整件事情的經過,但我并沒有急于指出許張兵同學的錯誤,而是轉過身對他說:“這樣吧,鐘老師先給你講一件真實的事情,有一個大型超市,員工把超市的'玻璃擦得很干凈,可正是因為太干凈了,一個顧客沒看見玻璃,一頭撞了上去,撞得頭破血流,慘不忍睹,顧客花去了許多醫藥費,于是顧客要求賠償,可超市卻認為這是顧客自己造成的,拒絕賠償,后來這事鬧上了法庭,依你看,法庭會怎么判決呢?”
他想了半天,回答到:“唉,大概超市總要賠償的吧,因為畢竟這是超市的玻璃太干凈造成的后果,可超市也有點冤枉的。”聽著他稚嫩的話語,我忍不住笑了起來:“許張兵,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法院最后的判決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顧客的摔倒正是由于超市的過失造成的,超市最后對顧客進行了賠償,不管你是不是故意,那么你覺得今天這件事你有責任嗎?”他沒有立即回答我的提問,而是立刻轉過身一臉誠懇地對季晉洲說:“對不起,你摔疼了嗎?”此時的季晉洲也友好地搖搖頭,說道“沒關系。”看到這樣的結果,我會心地笑了。
我慶幸自己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腦教訓他,我慶幸自己沒有因為他的“前科”而帶著有色眼鏡處理這件事。 是啊,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人無完人,孰能無過?作為一名老師,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應該指出他的錯誤,讓其改正,也許批評是免不了的,但如何讓孩子愉快的接受批評,認識錯誤?這是我們每個老師需要思考的,也許劈頭概腦的批評,嚴厲的指責也能使孩子認識錯誤,殊不知這是以踐踏孩子的自尊為代價的。所以批評也需要巧妙地批評。
【老教師生活隨筆感悟】相關文章:
教師的生活感悟隨筆05-11
老不是理由生活感悟05-05
生活隨筆生活感悟03-24
生活感悟隨筆05-11
感悟生活隨筆05-11
隨筆:感悟生活05-02
生活隨筆感悟04-17
生活與感悟隨筆03-07
生活隨筆感悟生活初中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