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勵志中學生的故事

時間:2022-11-26 04:56:29 勵志故事 我要投稿

勵志中學生的故事

  怎么面對失敗,怎么迎接成功,勵志的故事里面都可以感受到。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勵志中學生的故事,供大家參閱!

勵志中學生的故事

  勵志中學生的故事(一)智慧人生:從改變自己開始

  那年我在縣城中學讀高二,因為學校離家遠,我便寄宿在校。我們326宿舍有6位同學,不知為什么,我和5位室友難以“合拍”。他們的生活習慣讓我難以接受,當我提出自己的建議后,他們便會“群起而攻之”。有什么活動,他們也從不讓我參加,我感到自己被孤立了。

  在和一位室友意見發生分歧,大吵一頓之后,我決定找班主任楊老師訴苦,請他幫我調換宿舍。楊老師問我調宿舍的原因,我憤慨地說:“我不愿和5個我不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那是一種折磨。”我大發牢騷,倒出一肚子苦水。

  “我講個故事給你聽吧。”楊老師聽完我的訴說后說。我說:“只要你肯幫我調換宿舍,講100個故事我也樂意聽。”

  “一只烏鴉常常搬家,一次搬家途中遇到了鴿子。鴿子問:‘烏鴉大哥,為什么你喜歡搬來搬去?不累嗎?’烏鴉回答:‘我搬家是被逼的,到哪里,哪里的人都討厭我的聲音,驅逐我。’”楊老師停下來看了我一眼,又接著講,“鴿子說:‘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聲音,無論你搬到哪里,都不會受人歡迎。’”

  “楊老師,你在暗示我是一只烏鴉吧?”

  “不,烏鴉永遠改變不了自己,老師相信你能改變自己,做一個受歡迎的人。”走出楊老師的辦公室,我心情格外輕松。那天晚上,回到了326宿舍,我勇敢、真誠地對5位室友說:“以前我許多事做得不對,請你們原諒。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做一個受你們歡迎的人,請你們多幫助我克服自己的弱點和缺點。”5位室友熱烈地鼓起掌來。

  從此以后,我便和室友們交往多了起來,常常主動去和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漸漸地我融入了“326”這個集體。

  畢業分別的那天,我們326宿舍6個小男子漢抱成團哭了好久……

  改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不易,要想做到受人歡迎,你必須改變自己對待他人的態度和方式,要求自己做到符合受人歡迎的標準。不然,你永遠是一只令人生厭的烏鴉,搬到哪里也無濟于事。

  勵志中學生的故事(二)煩惱即人生,疼痛感與成就感

  女兒一歲左右的時候,能辨認出家里的幾個大的物品,如冰箱、微波爐等。每次她指認對了那些物品時,我們都會用掌聲和歡呼聲來贊揚她和鼓勵她,她也會因此高興得嘿嘿直笑甚至手舞足蹈。她還能扶著硬物慢慢地走路。學走路肯定是要摔跤的,摔痛了就哭是緊接著的一個必然程序。每當此時,我和她媽總會抱著她百般勸慰,但效果不太好。她總要哭上好幾分鐘才能慢慢停止。

  有一次,她又摔跤以后大哭,我抱起她來,突然靈機一動,問她:微波爐呢?她立即停止了哭泣,目光四處尋找,然后抬起手準確地指出了微波爐的所在,同時還發出“嗯、嗯” 的聲音,相當于我們說“那里、那里” 。在從我的表情中得到了肯定之后,她得意地笑了,那種和著淚水的燦爛的笑容讓我心疼無比也驚喜無比。她是忍著痛來完成任務的!而且,摔倒以后又豈止是疼痛而已!肯定還伴有恐懼、緊張、煩躁等負性情緒。但是,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卻不僅可以使她能夠忍受住疼痛,還可以使她的心情迅速地變好!

  我一向認為,疼痛感和成就感相比,前者更為本質一些,因為人首先是生物性的存在,然后才是社會性的存在。但女兒的表現卻證明這種看法不一定正確。一歲的孩子還沒有學會撒謊,她可以向我們展示更多的人性的真實。

  由此想到戰場上的英雄們,受了重傷還將最后的子彈射向敵人,或者引爆最后一個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對他們而言,完成了任務的成就感的重要性不僅超過了疼痛,而且超過了生命本身。

  軀體的疼痛可以用成就感來減輕,心靈的`痛楚也是如此。勞作和勞作以后的收獲,除了物質的以外,還有無法測量的精神的。對很多人來說,后者可能更有價值。

  當我們煩惱的時候,做一點能很快獲得結果的容易的事,并充分享受由此帶來的小的成就感,也許是對抗煩惱的一劑良藥。

  有人說,煩惱即人生。如果這句話是對的,如果人們還有可能使人生變得不那么煩惱,那就需要把人生的路從起點到終點用大大小小的成就的果實鋪滿。因為,對人而言,成就感可以比身體的疼痛感和一切負性情緒都更本質一些。

  不必懷疑。因為這有一歲的孩子為證。

  勵志中學生的故事(三)為生命找出口,不為失敗找借口

  有一次上時間管理的課程,我問大家:“各位覺得自己的時間大多浪費在哪兒?”一位小姐遞了一張紙條過來,上面寫著:“我家住在桃園,公司在臺北,每天來回必須花三小時在車上。雖然有座位,但是車上很吵,搖晃得很厲害,所以我不能在車上聽音樂、看書。我不想搬家,也不想換工作,更不愿自己開車,前一天我總是睡得很飽,所以不必在車上補眠。請問我該如何節省這每天三小時?”

  這位小姐的題目有挑戰老師的味道。我是這么回答的:

  在時間管理上,我們必須分辨:哪些事情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哪些事情是我們不能掌握的?車上很吵,車子搖晃,這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自己能夠掌握的,就只有換工作、搬家或自己開車。也許想要和家人同住,所以不想搬家,這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舍不得換工作,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不換工作、不搬家、無法自己開車在車上聽錄音帶,剩下比較可以改變的,只有前一天少睡一兩小時,利用這少睡的時間看書、準備功課、運動……然后,第二天再利用在車上的時間補眠。

  可是這位小姐竟然每天在家還睡得飽飽的`,第二天反而在車上發呆,別人還能提供什么好方法呢?

  基督教有一句話說:“上帝關了這扇門,會在另一個地方再開一扇窗。”當別人把自己的去路堵住時,一般人都會想辦法找別的出路。而這位小姐一再的把可能的解決方法都堵住,別人可就幫不上忙了。

  電影《侏羅紀公園》有一句話:“生命總會找到它的出口。”我覺得這句話不但適合描述恐龍,更適合用在人類身上。我們要為自己的生命找出口,而不是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

【勵志中學生的故事】相關文章:

中學生的經典勵志故事04-05

中學生經典勵志的故事04-05

中學生勵志的故事04-05

中學生勵志故事02-18

中學生的勵志故事04-04

中學生經典勵志故事04-03

中學生經典勵志故事精選04-03

中學生勵志故事及感悟04-04

中學生的勵志學習故事精選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