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職場最新的勵志故事
2017年有什么值得我們聽得職場勵志故事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17職場最新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2017職場最新的勵志故事(一)身處逆境時戰勝困難
克里蒙·斯通,幼年喪父,家中一貧如洗。生活所迫,他不得不和很多窮孩子一樣,做了報童。他滿懷希望地走進一家飯館,但還沒來得及叫賣,就被老板連踢帶打地趕了出來。第二次進去,又被踢了出來。
小斯通真不想干了,可一想到替別人洗衣服的母親那雙滿是血口子的手,他便硬著頭皮又一次走了進去?腿藗儽贿@個不要命的小家伙驚呆了,或許是出于同情,他們說服老板允許斯通在飯館賣報。雖然受了皮肉之苦,但口袋里卻裝了不少錢,報童生活給了他鍥而不舍的精神。
“我做對了什么?又做錯了什么?下次我該怎樣處理同樣的情況?”從那次賣報之后,斯通就一直保持著勤于思考的習慣。
后來,斯通的母親為一家保險經紀社推銷保險。16歲那年暑假,斯通也試著去推銷保險。他看準了一棟辦公大樓,走了過去,當年賣報的情形浮現在眼前。斯通站在樓梯前,渾身發抖。是害怕?還是激動?他一時也弄不清楚。
“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還可能大有收獲,那就動手去做,馬上就做!”斯通給自己打氣,終于走進了大樓。這一次,他沒有被踢出來。遭到拒絕,他就立即來到下一間辦公室,這樣做就沒有時間去猶豫,沒有時間感到恐懼。那天,斯通只賣出了2份保險,但他十分高興,因為他看到了自己潛在的才能,也學到了不少推銷知識。第二天他賣出了4份,第三天6份。
一不做,二不休,為了自己開創的事業,斯通干脆退了學,走遍了密西根州。每天都能推銷近40份保險。這樣,到了20歲那年,他信心滿滿地來到芝加哥,開了一家保險經紀社。開業第一天,他就賣出了54份保險,這是一個好兆頭。斯通信心十足,四處奔波,推銷保險。在祖利葉城,他創造了一天賣出122份的奇跡。
斯通覺得應該雇用一些助理員,但他很冷靜,早期的成功使他得出了一個結論:開始時不能圖快,要把根基打牢,才能持久。因此他認真挑選了幾名推銷員。自己的事業在芝加哥打下牢固基礎后,才來到威斯康辛和印第安納州,接著又到其他州推銷并在全國性的報紙上登廣告。這樣,到20年代末,在全美各州擁有1000多名推銷員的斯通經紀社,已經初具規模,令人刮目相看。
但世事難料,斯通經紀社后來遭遇了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一時間,各行業都一蹶不振。人們沒有錢買健康保險和意外保險,有錢人寧愿把錢存下來以防不測,經紀社面臨巨大的困難。
斯通并沒有灰心。他猜想繁榮年頭里雇用的那些推銷員沒有經受住當前經濟蕭條的巨大考驗,這才是真正的原因。“銷售是否成功,決定于推銷員,而不是顧客。”斯通要親自去證明這句行話。
他來到紐約,憑著過硬的推銷本領,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證實了他的判斷。因此,他馬上編印了一些關于如何推銷的講義,發給推銷員們。他還親自穿行于各州之間,跟著他們一起出去推銷,結合講義,演示給他們看。雖然他的推銷員從1000人減少到200人,但這200名訓練有素的推銷員卻創造了巨額的財富。
大恐慌反而使斯通成了一名大富翁,而其他保險公司卻停業了,斯通趁機買下了幾家,結果扭虧為盈。在他的'不斷努力下,這位昔日的小報童終于成了美國的“保險大王”.生活中,困難無處不在。你需要做的就是身處逆境時憑借頑強的毅力戰勝困難。
2017職場最新的勵志故事(二)用磚頭的思維贏得了二十億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1962年出生,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本科,畢業后留校任教;1991年辭職進入民辦教育領域,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現任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等職。
2006年9月7日新東方作為中國首家教育概念股在紐約證交所以15美元公募價上市,到2007年8月31日收盤價為52、95美元上漲了2。5倍。而持股31、18%的俞敏洪已有20多億元,成為中國最富有的老師。
他的成功秘訣要從撿磚頭說起。
俞敏洪的父親是個木匠,鄉親們經常找他幫忙蓋房子,每次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邊有磚頭他就撿起來放在籃子里帶回家?粗赣H每天不辭辛勞地重復著這種勞作,俞敏洪很是不解,漸漸地院子里的磚頭堆得像小山。直到有一天,一間小房子在院子里拔地而起,父親把本來在院子里亂跑的豬和羊趕進小房子后,俞敏洪才看清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同時也看清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奧秘:一塊磚頭沒有什么用處,一堆磚頭也沒有什么用處,如果心中沒有一個造房子的夢想,就是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是一堆廢物;但是如果你只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造房子的磚頭,那夢想永遠無法實現。
從那以后,父親撿磚頭的形象就定格在了俞敏洪的腦海里,成了他人生成長途中的路標。不論做什么事情,他都問自己兩個問題:一個是我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么?就像父親撿磚頭一樣,知道磚頭將來可以蓋房子;另一個是我需要多少努力才能把這件事情做成,也像父親撿磚頭一樣,知道撿多少磚頭才能蓋起房子。
正是憑著父親教給他的撿磚頭的人生信念,俞敏洪已經為自己建造了三座漂亮的房子。
第一次撿磚頭:連考三年進北大。1978年俞敏洪高中畢業,第一次高考,英語只考了33分,只好回家干農活;第二年英語提高了12分,還離及格差5分,村里人嘲笑他,叫他“大學生”,面對兩次的失敗,俞敏洪本來不打算考了,一般的農村家庭也沒有這個經濟實力支撐孩子考下去,可是父親不僅支持他考下去,還想方設法為他聯系了城里的補習班,望著父親期待的目光,俞敏洪心中的目標也更加清晰了:“我一定要考上大學!第一年第二年我沒考上,是因為我撿的磚頭不夠,第三年我一定要拼命地撿磚頭。”他把連續三年的英語試題歸納成300道練習題,把答案一一列出來,然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把800個句子背了個滾瓜爛熟,他的英語成績由此從班里倒數第一升到了正數第一,這一年由于他的英語成績奇高,竟然考上了北京大學西語系英語專業。第二次撿磚頭:狂聽狂背留母校。進了北大后由于俞敏洪的農村口音,英文不敢張嘴,聽力更是不行。一位老師不耐煩地說他:“你除了俞敏洪3個字能聽懂外,其它的東西恐怕什么也聽不懂吧?”。為了改變現狀他又重新開始了“撿磚頭”。他戴著耳機一頭扎進語音試驗室里,但是兩個月后,不會說、聽不懂的現狀依然沒有多少改變。這時他想到了高考時的老辦法。他買了一套《新概念英語》抱著錄音機,鉆到偏僻的小樹林里,他杜絕了一切人情來往,一天十幾個小時地狂聽狂背。瘋狂兩個半月以后,他終于“撿夠了磚頭”,成了一個不僅能聽,而且能講英文的人。大學畢業時俞敏洪以優異的成績留在了北大,成了一名令人羨慕的大學英語老師。
第三次撿磚頭:辭職創業成富翁。俞敏洪留校后,開始了他的教書生涯。不久,他結了婚,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他重新確定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多賺點錢養家糊口。他又一次開始積累“磚頭”:他每天上一次課賺30塊錢,后來一天上兩次課賺60塊錢。再后來他看到別人辦培訓班,一天能賺600塊,于是他就開辦了自己的培訓班。然而他剛剛彎腰撿到第一塊磚頭時,卻由于違反了學校有關規定,他不得不離開北大。在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無天日的時光里,俞敏洪找到了新的機會。他曾幾次留學失敗,但是他對出國考試和出國流程了如指掌,于是他抓住了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一次機會: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
俞敏洪率先打出免費的招牌:“20多堂課,一分錢不收”。在北京圖書館1000人的大禮堂里,一下子竟來了3000多人,俞敏洪只好把課堂臨時轉移到禮堂外面的操場上。沒做一分錢的媒體廣告僅僅通過這3000學子的口耳相傳,新東方在京城居然一炮打響。在俞敏洪“撿磚頭”的同時,“新東方”也成了成千上萬大中學生出國留學的“敲門磚”。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外的留學生中有70%是俞敏洪的弟子,在北美任何一所著名的大學里,“新東方”的學員至少占了中國留學生總數的一半以上。
當年,俞敏洪只是想如同父親一樣,用自己撿來的磚頭,建一座能夠遮風避雨的小房子,沒想到20多年過去后,他竟然用積累起來的磚頭建起了一座摩天大廈。
讓我們記住俞敏洪“撿磚頭的思維”:“一塊磚頭沒有什么用處,一堆磚頭也沒有什么用處,如果心中沒有一個造房子的夢想,就是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是一堆廢物;但是如果你只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造房子的磚頭,那夢想永遠無法實現。”愿那些有志創業、或準備創業的年輕人,能效仿俞敏洪的思維,繼承先輩“勤奮”“拼搏”的人生理念,撿屬于自己的磚頭,自己建造屬于自己的房子。
2017職場最新的勵志故事(三)和該生氣的人面對面
和該生氣的人面對面 ,在該解決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 常會因為情緒的不控制,而失去很多的 ~ ~ ~ ~ ~
與憤怒針鋒相對我們都常說,就事論事,但就事論事,不讓「戰區」漫無止境地擴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我們無法控制憤怒時,與此事無關的人常常踩到地雷,受到波及;在我們企圖表現風度壓抑憤怒時,也總是會有無辜的傷殘者出現,因為情緒并沒真正地被收編了,它隨時想找另一個出口流出來。
講兩個故事好了。
有個朋友的丈夫自認為很得意的企劃案,在公司的檢討大會中被批評得體無完膚。他會知道,這是兵家常事,在現場盡量心胸寬大地接納大家的意見,僅管他覺得自己的看法才是對的。下了班,應酬的時候也好好的,悶悶地喝了幾杯酒,剛剛對他大聲討伐的'同事拍拍他的肩說:「喂,你知道,我是就事論事。」他也以善意的眼神回應了。
平安無事回到家之后,當他發現太太因為看連續劇太人神,為他熱湯時水滾了都不知道,平時他會默默地把瓦斯爐關掉,但這一次,他卻狠狠地大嚷:「你在家里到底在干嗎?連煮個湯也不會啊?」另一場真正的戰爭爆發了。
一通電話,讓公司倒了一半還有,有一位公關公司的秘書在昨天發現自己的男朋友另有一個女人,氣得哭了,第二天上班下眼瞼都是腫的,接電話時沒來由地聲音就僵硬了些。就在她因一些雜務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有一個倒霉鬼三番兩次打電話來!咐习逭谝娍蛻!顾淅涞卣f,「可不可以待會兒再打?」
「我可以留話嗎?」
「留啊。」她不耐煩地說。
「七——七——八——八五五六!
「現在不是已經八位數了嗎?」她的聲音像個訓導主任,「先生,你前面應該加個『二』吧!」(D市在彼時電話號碼剛升格為八位數,很多人忘了加「二」)
「你可以自己加啊。」那頭訥訥地說。
「貴姓?」她的語氣顯得更加厭煩,心想,趕快把這個討厭鬼打發走。
「我姓林……」就在這位秘書想要把電話掛斷的時候,那邊繼續說,「我是A公司董事長,告訴你們老板,如果連他的秘書公關都做得這麼差,我們今天下午要簽的續約不用簽了!」
很不幸的,這位董事長今天心血來潮自己打電話,就發現了這個公關公司不會做公關的問題。而A公司的業務占該公司百份之五十以上!一通電話,讓公司倒了一半。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超市收銀員被上司罵了一頓,所以板起臉把顧客的東西亂「扔」進塑膠袋里,結果遭到申訴;一個計程車司機跟老婆吵架,不管三七二十一踩緊油門,一天就收到了三張罰單;你也可能因為電腦當機或提款卡被吃掉而跟男朋友或女朋友吵架。
在該解決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我們其實很難跟自己的怒氣針鋒相對,以致產生「被老板罵、回家罵老婆、老婆打小孩、小孩踢狗」的惡性循環。你們以為我們「沒有生氣」,卻沒有意識到那些毒液轉移到別的地方,在別的地方發作,副作用可能更大。
如果一個自覺在婚姻中沒有受到平等待遇的女人,把怨氣發作在孩子身上,就心理學家的預言,對這個孩子可能造成。心靈的陰影,他要花很多很多年才能夠平復,也許永遠難以平復;受害人又變成加害人,繼續「茶毒』下一代。
我們常不知不覺變成加害人,只因沒有在應該發作的地方發作或疏通我們的情緒。
有一位朋友因為婚姻狀況不如自己的理想,陷在這種惡性循環情況中,無緣無故打了念幼稚園的孩子一頓,然后才淚水盈眶地道歉。早熟的孩子聽了,問她說:「既然是爸爸惹你生氣的,你為什麼不去罵他打他,是因為爸爸比較壯壯,你打不過他,我又打不過你,你才來打我的嗎?」
在處理怒氣上我們確有大欺小的惡質,不敢去對實力強者生氣,和他們進行溝通或討論,光對實力弱者或根本無關的人發脾氣,卻口口聲聲宣稱世界對我們不公平。
和該生氣的人面對面,在該解決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不要「城門著火,殃及池魚」,憤怒才能真正歸零。
【職場最新的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最新職場的勵志小故事12-03
2017職場最新勵志故事04-03
2018最新的職場勵志故事04-06
最新職場勵志小故事04-03
8月最新的職場勵志故事04-06
經典的職場勵志故事12-06
經典職場勵志故事12-06
職場勵志故事11-20
職場勵志故事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