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努力過后成功的故事
在成功的背后,我們都在不斷努力拼搏,那些努力過后的成功的故事你了解了嗎?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努力過后成功的故事,希望可以幫到你。
1979年,16歲的伊萬斯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一名大一學生,并在學生會擔任職務。正當他憧憬美好未來時,卻感到腦子陣陣刺疼,開始以為是休息不好,也就沒當回事,后來終于有一天暈倒在課堂上。經醫生診斷,他腦部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瘤子,需要立即手術。手術痊愈后,他重新返回學校。
差一年就要畢業時,一次上體育課,伊萬斯在沒有任何前兆下,猛然重重摔倒在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醫生說,他患了癲癇癥,是手術后遺癥。
伊萬斯的癲癇癥時好時犯,已不能正常學習,只好于1981年輟學。
他先在當地一家鋼廠找了份統計工作,干了不到兩年,鋼廠便于1983年破產關門,他便失去了工作。這年,伊萬斯剛滿20歲。
按照英國有關規定,像伊萬斯這樣的病患者,完全可以靠政府提供的福利過日子,但他不甘心就這樣渾渾噩噩打發時光,發誓絕不虛度余生,一定要再找份工作做。
伊萬斯萬萬不會想到,從此他踏上了一條漫漫尋職路。
他先找了幾個駕駛員的職位,人家一聽他患有癲癇病,都予以婉拒。他調整了思路,不再去找駕馭機器設備的相關工作,把目光瞄準了相對輕松的崗位。然而,一次次簡歷投出后,等到的總是失望。好多朋友勸他,以后投簡歷時,不要再提自己患有癲癇病,否則很難如愿。但他說:“如果我隱瞞了病癥,即使暫時找到一份工作,我也心感不安,做人應該誠實。我想,只要堅持,總有一份工作適合我。”
其間,伊萬斯先后申請了包括教學、會計、文秘等工作,都以失敗告終。他不灰心,依然四處奔波。
為適應新形勢,他邊求職邊充電,究竟上了多少個培訓班,拿下了多少個證書,他已經記不清,而面對的仍是屢屢碰壁。
他雖然有時會感到精疲力竭,也曾打過退堂鼓,但一想到自己的誓言,又重整旗鼓披掛上陣了。
轉眼20年過去了,伊萬斯已由當年的毛頭小伙進入了不惑之年。然而,不僅工作依然沒有著落,也耽誤了找女朋友。熟悉的人和他開玩笑:“你現在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專給那些年輕的求職者做引導員,每次收取他們一定的費用,就能發大財,說不定還會遇上意中人呢。”
每聽到這樣的玩笑話,伊萬斯總會坦然一笑,繼續自己的事。他始終相信,只要堅持,愿望總有一天會實現。
他找到當時給他做腦瘤手術的那家醫院,一邊在那里擔任志愿者,一邊繼續從報刊上尋找招聘信息。醫生和護士都被他的執著所感動,紛紛為他提供有關信息,更使他增加了信心。
又是6年過去了,剛進入2010年6月份,伊萬斯在投了360多份簡歷后,終于得到一家養老院的回復,同意招聘他擔任一名看護助理,并于當月21日走馬上任。
此時,伊萬斯已經46歲,找工作的時間更是長達27年,成為英國歷史上找工作時間最長的人。
問起伊萬斯此刻的心情,他感觸頗深:“當這家養老院告訴我,我已經得到看護助理的工作時,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請求他們再說一遍,放下電話時我依然半信半疑。我雖然經歷了許多挫折,但我從未停止嘗試。我知道,坐下來靠吃福利過日子很容易,但我不希望虛度余生。我相信,只要不斷地找,不管多少年,有朝一日我一定能找到一份工作。現在終于有了回報,這不僅提高了我的信心,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既然認準了一件事,就勇于堅持做下去,最后的贏家肯定就是你!”
努力過后成功的故事(二)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后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努力過后成功的故事(三)
當亨利·沃德·比徹還是個小男孩時,他從學校的一堂課上獲得了一個一生受用不盡的教訓。
這天,老師把小比徹叫到講臺前,要求他將新學的課文背誦一遍。比徹是個勤奮的學生,背誦一篇課文對他來說不是什么難事。
比徹信心滿懷地開始了。可剛背了個開頭,比徹就聽到身旁的老師重重地對他說了一個字—不。比徹停頓了幾秒,猶豫著繼續往下背。可幾分鐘后,比徹的背誦又被老師一連幾聲“不”給打斷了。比徹慌神了,他變得結結巴巴,背誦再也進行不下去了。比徹耷拉著腦袋,回到座位上,羞得抬不起頭。
另外一個同學被老師點名背誦課文。老師故伎重演,不時地用“不”打斷他的背誦,但他依然堅持著,不緊不慢,直到背完課文。當這位同學回到座位,老師高興地為他鼓起了掌,并表揚他說:“你做得很好!”
小比徹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來,憤怒地向老師抗議:“我剛才背誦的和他一樣好,我并沒有出錯。”老師微笑地注視著他,問道:“那你為什么不堅持下去?”
老師站回講臺,用堅定的聲音對全班同學說:“我希望你們在這一節課上能夠懂得這樣一個道理:當世界在向你說‘不’的時候,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對自己堅定地說‘是’,并用行動證明給世界看。”
老師的話深深地打動了小比徹的'心,憑著自信和努力,長大后的比徹成了一名備受尊敬的牧師,后來他成為了19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宗教人物之一。
我們置身的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用各種各樣的聲音對我們重復著說“不”。“不,你辦不到”、“不,你錯了”、“不,你太年輕了”、“不,你的教育背景不符合我們的要求”、“不,你的想法很不現實”……這一聲聲的否定,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許多人的雄心壯志,也澆滅了無數熱情和自信。可是,當你的耳畔再響起類似的聲音,當世界向你說“不”的時候,請記住那位老師的話—你為什么不堅持下去呢?
【努力過后成功的故事】相關文章:
努力成功的故事04-08
名人努力成功的故事10-20
勵志努力成功的故事11-09
關于努力成功的故事04-08
努力最后成功的故事04-08
成功總在風雨過后勵志故事12-03
成功靠后天的努力故事04-09
努力才會成功的故事09-23
有關努力成功的小故事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