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就業的勵志文章
就業,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下面就讓陽光網小編和你分享有關有關就業的勵志文章的內容,歡迎閱讀哦!
有關就業的勵志文章篇(一)
三年前,我走出大學校門。那時的我,和所有大學畢業生一樣,躊躇滿志,意氣風發,要找一個和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我拿著自己的簡歷忙碌的奔波著,一個月過去了,也沒如愿以償,面對一次次打擊我心灰意冷,怎么也不甘心自己屢次碰壁。自信心大受打擊,氣餒之時,同學幫助我到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做售樓員。
我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初來乍到,對公司業務倍感陌生,可我暗暗發誓,一切從零開始,不管多么難做,一定要做最好。在同事的幫助下,首先熟悉業務,然后怎么能拿到訂單,還有為人處世,怎么樣才能打動客戶的心,讓客戶心甘情愿的買房子等等。從小個性倔強的我,從不會柔聲細語的說話,再加上急于求成,(公司規定試用期3個月,如果沒有一張訂單,就會被辭退。)所以,有時候很多事情都被我弄巧成拙。眼看來公司兩個多月了,業務沒有一點進展,我心急火燎,托親戚求朋友,還是事與愿違,我再也堅持不住了,身心疲憊,急火攻心我病倒了。等我康復之后,也被公司辭退了。
那段時間我把自己整天關在屋里,除去吃飯就是睡覺,偶爾上網也是和朋友吵嘴慪氣,恨生活對自己不公平,恨社會對大學生太苛刻,除了恨就是抱怨,整日精神不振,思想麻木,感覺自己徹底頹廢了。在我極度迷茫之時,得知農村要招一批大學生村官的消息,這消息又給了我一次希望,我從新找回課本,挑燈夜讀,雄心百倍的去迎戰,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通過一次次面試,筆試,在數千名大學考生中脫穎而出,真是蒼天有眼,其貌不揚的我竟然被錄用,在我接到通知書的那一刻,我哭了,心情和當年接到大學通知書一樣激動,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聲喊叫,我很棒,我很棒。手捧通知書,我信心百倍,英雄總會有用武之地,是金子遲早會發光的,哪怕被埋沒很久很久。
在接到通知書的第三天早上,我起的特別早,對著鏡子細心打扮一番,簡單吃了一點東西,提前去鄉政府報到。早晨的空氣清新宜人,小鳥啾啾的叫著,好像分享我的快樂。喜事伴著好心情,不知不覺來到鄉政府。政府院內綠樹成蔭,各種花草點綴的恰到好處,給我第一眼的感覺就一個字,美!看著熙熙攘攘來報到的同伴們,我沒敢怠慢,直接來到報到處,當看到一張張陌生面孔,我心里有點忐忑不安,再看看他們對我投來友善的笑臉,這更增添了我的自信。報到后,我被分配到離鄉政府十里外的一個村子做了一名村官。
上班的第二天,我滿懷激情就和鄉政府的老王下村莊了。誰知那天正趕上村民開會,熱鬧非凡,老王把我介紹給村委成員和村民,看著鄉親們熱情的掌聲和期盼的眼神,我更有了自信,暗暗發誓要在農村干一番事業。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有些事情說著容易做著難,我滿懷激情和村干部想盡一切辦法改變農村面貌,幫助農民發家致富。沒想到項目難找,資金難籌,再加上農村的宗族和家族勢力的阻擾等。面對這些棘手問題我一籌莫展,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有鄉里的'領導幫助和村里的支持,我挺過來了,并很快適應了農村工作,而且做的得心應手,當然也受到了鄉政府和村民的一致好評。在做村官的兩年里,我有苦有甜,有坎坷有磨難,但信心促使我不斷工作的動力,在農村揮灑青春的日子里,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讀懂了人生路要靠自己走,有目標,有信心,才會邁出最穩健的步伐。
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到名副其實的村官,我嘗盡了酸甜苦辣。回首往事,深有感觸,人生機會多多,但最關鍵的時候要靠自己把握,我慶幸自己抓住了機會,讓自己在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里大有作為。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當初作出的選擇是對的,在農村這個大舞臺上,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大學生做村官,我無怨無悔!
有關就業的勵志文章篇(二)
大學生的就業勵志觀
當前形勢下,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首先,必須指出的一點就是不管在什么形勢下,都有人找不到工作,也有人很容易就業。說就業難,其實也不難。從不難的方面來講呢,就是要找到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在我們當前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還是有很多這樣的工作的;從難的方面來說呢,就是想要找到一份理想的,符合自己標準的工作就比較難了。
下面我就說說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說實在話,我沒資格談這個,因為我自己都沒有出來工作。我只能結合自己平時打寒暑假工和自己所看到的現象提出一些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1、改變“眼高手低”的想法,正確定位自己。
(1)大學生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賺錢是一種結果,它永遠不會成為我們的目的。
(2)很多大學生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說找到的工作比較低級,覺得社會騙了他,書本騙了他,也許中國的人際關系很是復雜,就業條件也存在不公平,但是我們如果整天抱怨也沒用,既然別人能成功,我們也相信自己能成功,人生最美麗的舞蹈,就是帶著鐐銬以后跳出來的舞蹈。
(3)要敢于從低層做起,從小事做起。對于大學生來說,更重要的不是眼前的就業機會,而是未來的發展空間,要知道,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要沮喪,要甘于做影帝影后,今天干什么,并不意味著一輩子都干這個,今天也許我們做的都是一些瑣碎的事情,但其實我們真正做的,是一個態度的問題。
2、不片面追求專業對口,一專多能。
現在很多的崗位并不一味強調專業的對口,大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要一專多能,出門在外,多帶幾把刀子,這把沒用了可以用那把。
3、既重視理論知識,也重視實踐經驗。
當你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你,你有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你說沒有,那有可能就不好意思,只能拜拜了。所以,不管是在校期間或寒暑假的時候,不要顧著玩,可以去找實習的工作,即使學不到什么東西,只要學到了吃苦的精神,做到這樣,也就比別人前進一步了。
4、樹立正確的觀念,自力更生。
(1)我自己本人是很鼓勵我們大學生到城鄉基層、到比較艱苦的地區去,尤其是農村基層就業,因為那里需要我們,也能展現自己的價值。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要顧什么面子,不管什么工作,我們都得先下手為強,先要個飯碗再說,“有錢沒錢,都得回家過年的嘛”,先就業再擇業,最后再將其看做自己的事業,而不至于失業。
(2)不要管別人說什么,別人怎么說,那是沒辦法的事,腦是他的,嘴也是他的,我們控制不了,我們自己要明白,我們要去哪里,我能對這個社會創造什么樣的價值。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別人在做今天,你要看明天,別人做明天,你要看后天。
(3)生命中有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忍辱負重的能力,不管我們是什么年齡,我們都會遇到一時氣不過的事情,這個世界,讓我們氣不過的東西太多了,只有當你氣得過的時候,這個世界才會在你面前展開最光輝的一面,只有忍辱負重,我們才能發展,只有忍辱負重,我們才能為自己爭取時間、爭取空間、爭取未來,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有理想,有目標。有了目標之后,把自己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的'堅定信念內化,變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來對待。
(4)當你畢業的時候,不要再去依靠我們的父母,他們也有累的時候。即使你們家很富有,或者很有權力,但是要明白一點,大樹底下長不出大樹的。
5、就業難不等于創業難。
就業難,我們就選擇創業,但是要明白一點的是,創業是一個更嚴肅的話題。一畢業 就創業,這個風險也很大。跟老板怎么打交道都不會,往后你怎么去管理你的員工呢?先把基礎工作做好,再去創業。但是,有時候,也不能看到一個事情不錯就去做了,這樣十有八九是失敗的,不要把創業當作就業的替代品,更不能是我們自己浪漫的沖動。
6、調整心態,正視成敗。
(1)從成功方面講,我覺得大學生在步出學校,面對社會挑戰的時候,如果自己都不給自己一個肯定的話,那別人怎么肯定你?在面對第一次就業的時候,不要去想成敗與否,只要拼命去做了,努力去做了,只顧耕耘,不要去想收獲。凡是一下子想要把一件事情干成的人,即使成功了,也沒有基礎。
(2)從失敗方面來說呢,我覺得失敗在這里是個褒義詞,當我們生命里有一些限制的時候,其實正是考驗我們的智慧和才能、耐力和堅持力的時候。遇到巨大的困難、競爭不要怕,因為大象是很難踩死螞蟻的,只要躲得好,加上自己的策略,你就一定能活過去。只流淚是沒用的,沒有人會可憐我們,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往前走。要把痛苦當作快樂去欣賞去體會。
(3)把兩者合起來看:成功與失敗在一定意義上是等同的,談過戀愛的同學就知道,就業如同我們談戀愛。有時候我們被人家拒絕了,但是我們追的那個女孩本身就不屬于我們的,在追她之前,我是一個人,被拒絕后,我們同樣是一個人,我們什么都沒丟,我們還是我們。
其實人生就好象登山一樣,你上去了,但總有一天,也必須下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也不可能永遠都成功。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四五年,就足夠了。偉大是熬出來的,成功是被打出來的,就是因為這樣,才使我們抗擊打的能力越來越強。
最后,還有一點想說的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把自己當人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完了留下的話就讓別人去說吧,早晚有一天,當你把事情做成功以后,他們會把你說的壞話都變成好話。但,一定要和你的朋友團結在一起,才能真正把事情做成功。
有關就業的勵志文章篇(三)
就業之路本就在自己的腳下
寧夏目前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寧北工業城市石嘴山的失業率為4.6,雖說略高于全區平均水平,但與1997年這個市9.3的城鎮登記失業率來比降幅已超過了一半。五年來,石嘴山市有3.5萬人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下面三個故事是個縮影,故事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家鄉每年新增的4000多城鎮就業人員,下崗失業并不可怕,就業的路本就在自己腳下――
韓欽:“努力、再努力,成功將離我們越來越近。”
家住寧夏石嘴山市的韓欽2001年8月17日和另外14個人一起被市勞動就業局組織勞務輸出到深圳。剛走出家門,由于縫紉技術不過關,許多服裝廠的`活做不了,最后一起到一家傘廠做學徒。因為試用期工資較低,大家情緒很不穩定,無心學技術,想換廠掙大錢,僅在這家傘廠干了15天便集體辭工。可由于沒掌握技術,沒有企業愿意要,此時想回原來的傘廠也已不可能。這是大家是到深圳后的第一次敗仗。后來,由于韓欽在寧夏干過電鍍工作,有一定的技術,便去參加招聘會,被一家線路板廠錄用。半年后,韓欽主動辭掉這份工作應聘到一家電子廠,被安排做生產助理,從此實現了他在深圳做白領的夢。 回首一年多打工生活,韓欽說他有好幾次曾因為太艱辛產生過想回家的念頭,與他同來深圳的幾個人就因為怕吃苦回去了。但韓欽終于堅持了下來,他說這要靠努力。“在這里我不僅實現了就業,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外面打工的道路的確艱辛,但也充滿希望,有志者事竟成,努力、再努力,成功將離我們越來越近。”
田寶玲:“天道酬勤,付出就會有收獲。”
家住石嘴山市石炭井的田寶玲1992年電大財會班畢業后一直為找工作的事犯愁。最初幾年,她做過會計、小飯館服務員、售貨員,甚至擺小攤、賣過幾天小吃。田寶玲終于決定走出家門闖世界。1995年春節過后,她踏上了南下深圳的列車。
初到深圳,14天后找到了第一份月薪640元的統計文員工作。在這里干了四個月,她辭職去一家國營單位應聘,被選中做會計。初學做會計,每周平均挨訓三次,那時的她經常被訓得躲在衛生間哭鼻子。有一次,“受不了窩囊氣”的她竟把賬本一推要辭職。一年后,當她在新的崗位上履職時才終于弄明白那時財務經理訓她并沒有錯。 1998年,田寶玲應聘到一家大企業中工作。她的月薪最高達到1500港元。之后,她幾次跳槽,現在東莞一家公司做會計,并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丈夫也從寧夏到了東莞落戶。
畢業后的10年間,田寶玲堅持走自己選擇的打工之路。她的人生理念是,“天道酬勤,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獲。”
李穎濤:“下崗并不一定是壞事,它也許給了你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1997年,僅工作了一年的李穎濤下崗了。下崗后,他只身去海口闖蕩,當過教師、搞過推銷、做過保安。但他后來又回到了生于斯長于斯的石嘴山。他想在家鄉這塊土地上大干一場。根據對市場的調查,他選定搞家庭養殖業--養雞。在城郊租了一塊場地,購買了500只雞娃娃,像撫育孩子一樣,李穎濤精心喂養著這些小雞。然而,一場雞瘟幾乎令他雞場里的雞全軍覆沒,一下子賠了3萬多元。當時許多人好心人都勸他別干了,家人見他太辛苦,又沒有收獲,也勸他放棄。 親人朋友的勸說,失敗的挫折,令處于人生十字路口的李穎濤徘徊。他想過放棄,想過退縮,但他不甘心“逃亡”。他拿出拼搏的勇氣,擴大養殖場規模,在市下崗職工再就業貸款擔保中心的擔保下貸款3萬元建起一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養殖場,并購買了3000只雞苗。這一次他注重提高養殖的科技含量,加強了防疫。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成功了。兩年多來,李穎濤所飼養的出欄肉雞2.5萬只,小公雞3萬只,豬400多頭,盈利7萬元。 一個下崗后曾為生活感到焦躁不安的李穎濤,現如今對自己的經歷感到自豪。他說,“其實下崗并不一定是壞事,它也許給了你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就業的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大學生畢業就業勵志文章04-06
大學生就業勵志的文章經典04-07
關于大學生的就業勵志文章04-07
大學生就業難的勵志文章12-09
關于大學生就業的勵志文章04-06
大學生就業勵志文章201704-06
關于大學生就業勵志文章04-07
中考勵志文章勵志文章04-02
人生勵志文章-正能量文章勵志文章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