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哲理勵志故事精選
青春,有著鋼一般的堅強;青春,有著火一般的熱情;青春,有著竹一般的韌性;青春,是我們風華正茂的時代。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青春哲理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青春哲理勵志故事(一)人生的長短
在中國,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今年已經92歲,依然擔任上海大學校長。
他叫錢偉長。他在板殼問題、廣義變分原理、環殼解析解和漢字宏觀字型編碼等方面,有過舉世矚目的突出貢獻。20世紀50年代,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時叫學部委員)。
1935年,錢偉長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當初,他選擇物理專業,不是因為專長,而是出于一個年輕學子的愛國之情。考清華時,錢偉長的國文和歷史特別出色,每門都是100分,而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極差,4門課加起來只有25分,其中,外語是0分,物理是5分。基于這種情況,他順理成章地選擇清華大學中文系。
挑好志愿的第二天,“九·一八”事變爆發了。錢偉長認為,只有科學才能救國,于是,他主動要求改學物理,找到理學院的院長葉企蓀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教授,結果,他們都建議錢偉長讀中文系。
為此,錢偉長纏了吳有訓一個星期。吳有訓每天8時上課,他6時30分就等在他的辦公室。由于不堪糾纏,吳有訓只得答應了。不過,他與錢偉長簽訂了一個君子協定:如果在一年內,錢偉長的數學微積分和物理成績在70分以下,就將他退回中文系。
錢偉長是一個非常用功的人,除了吃飯、睡覺,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業上。吳有訓有心栽培,經常教他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錢偉長的成績迅速提高。第一學期結束時,他的物理及格了;學年結束,數學、物理、化學、外語都達到80多分。清華本科畢業后,他考取本校物理系研究生。后來出國留學,1942年,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
人生哲理:
揚長避短是一般的“通則”,可并不意味著從短處進攻,就一定不會成功。
青春哲理勵志故事(二)遲到的午餐
1996年的一天,一位名叫皮特的南非著名企業家,應邀到總統曼德拉的家中做客并商談一個與政府的合作項目。
上午10時30分,皮特準時到達曼德拉的家中,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站在房外停車坪上,迎候他的那個人,正是78歲高齡的曼德拉總統本人。
車子停下來后,曼德拉熱情地跟皮特和他的司機杜密打招呼,然后將他們引進家中。然而,按照皮特公司的禮儀規定,司機是不可以一直留在主人家的。因此杜密只喝了一口水,便借故悄悄地退了出去,然后坐回車里等待皮特。
皮特和曼德拉的談話非常愉快,合作很快就商談好了,接下來兩人便放緩節奏閑聊起來。到了該用午餐的時間,曼德拉卻遲遲不宣布開飯,期間廚師進來提示了幾次,但曼德拉都讓他再等等,這讓皮特覺得很是不解,可他又不好意思去問明原因。
轉眼間,就到下午1點多鐘了。“皮特,我原以為你們一行是兩個人。”曼德拉說道。
“哦,不,我只是自己來的。”皮特立即回應道。
“那么,之前的那位先生呢?我是說杜密。”
“哦,杜密只是我的司機,他在車里等我呢。”
曼德拉聽完皮特的話,立即起身向門外走去。皮特也趕緊跟了過去,只見曼德拉徑直地走向停車坪,站在了自己的車前。他輕輕地敲了敲汽車駕駛室的`窗戶,等窗玻璃被搖下來后,曼德拉馬上躬下身,對坐在里面的杜密說道:“打攪了,我想邀請您跟我們一起用餐,可以嗎?”
這完全出乎皮特和杜密的意料,也是一個讓杜密無法拒絕的邀請。等到3人重新回到房間里時,曼德拉立即讓廚師上飯菜。皮特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曼德拉總統為何遲遲不開飯,原來他是在等杜密回來。
這的確是一頓遲到的午餐,但卻讓皮特,特別是作為司機的杜密,感激不已,終生難忘。
人生哲理:
看一個人對待身邊“小人物”的態度,就知道他是不是一個大人物。而要想贏得別人,特別是比你弱小的“小人物”,對你的真心服從和跟隨,靠的正是對對方的尊重——發自內心的尊重!
青春哲理勵志故事(三)做了才會知道結果
在做一件事情以前,我們總是顧慮重重,擔心這,擔心那,結果這件事還沒有做就胎死腹中。針對這個問題,有一位學者做了一個實驗,他讓試驗者把最擔憂的事一件一件地寫在紙上,然后過一段時間再打開,看有多少事情真正發生了。結果出人意料,人們所憂慮的事有90%以上都未發生,原來大部分的憂慮都是多余的。
有著“電腦大王”之稱的王安在小時候就遭遇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外面玩耍,發現樹上掉下一個鳥窩,里面還有一只不會飛的雛鳥,模樣非常可愛。王安喜出望外,打算把這只鳥兒帶回家中喂養,可就在他準備拾起地上的鳥兒時,他的眼前突然閃過母親嚴厲的目光。母親向來反對他養寵物,尤其是外面撿來的小動物。王安想,如果貿然將小鳥帶回家,母親不僅會毫不留情地將它扔出去,還可能狠狠地罵他一頓。想到這些,王安一下子陷入了煩惱之中,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放棄小鳥,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后來,王安想出一個辦法,他先將小鳥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然后再回家跟媽媽商量,如果媽媽同意,他就將小鳥帶回家,如果媽媽不同意,他就在外面悄悄地養。于是,王安匆匆忙忙地回到家里,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媽媽,他本以為媽媽會大發雷霆,拒絕他的請求,但他做夢也想不到,媽媽的態度非常溫和,她微笑著對王安說:“我兒子這么有愛心,媽媽支持還來不及,又怎么會反對呢?你趕緊將它帶回來,別讓它餓著了。”
王安聽后飛快地跑出家門,來到他藏鳥的地方,然而,讓他失望的是,那只鳥兒不見了蹤影,旁邊只有一只舔著嘴唇的野貓,顯然那只鳥兒已經被它吃掉了。事后,王安非常懊悔,如果之前他果斷地將鳥兒帶回家,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了。這件事對王安的人生影響很大,以至于后來,無論他遇到什么麻煩,總是樂觀地看待一切,并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因為他知道,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會知道結果,之前再多的擔心都是白費。正是憑著這種勇于實踐的精神,王安后來發明了“磁芯記憶體”,成為美國的五大富翁之一。
人生哲理:
原來,很多事情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麻煩、復雜,只要你大膽去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青春哲理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青春勵志哲理小故事04-05
青春勵志哲理小故事精選04-07
青春勵志哲理小故事大全04-07
青春勵志故事大全-青春勵志故事04-01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01-01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01-05
勵志哲理故事04-05
勵志哲理的故事04-05
青春的勵志故事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