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名人的勵志故事

時間:2022-11-25 22:59:13 勵志故事 我要投稿

有關名人的勵志故事

  信有不少朋友都會在自己學習工作之余,找一些勵志的經典名人故事事例來看,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名人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有關名人的勵志故事

  有關名人的勵志故事(一)

  “兩只皮箱一個夢,雄心壯志離家園”,1987年年底的最后一天,徐小平懷揣著一個留學夢去了美國。歸去來兮,1995年年底,在俞敏洪的游說下,徐小平回國加入新東方的創業團隊。

  “歲月,來去匆匆忙亂;青春,一誤再誤短暫”,當年兜里只有50美元便去闖蕩美國的徐小平,從最初那困頓勞碌的打工歲月,到逐步安穩的居家異國音樂教師生涯,再到回國后加入新東方創業團隊的激情人生,最后是現在功成業就后的幸福生活,20年的光陰就這么過去了。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20年的光陰也累積成徐小平身上眾多的title:著名留學、簽證、教育和人生發展咨詢專家;新東方創業元老;新東方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等等一系列閃光耀眼的頭銜。在這些頭銜的背后,20年的光陰更是打造了一個風趣、機智、幽默、自信抑或是帶有些許自戀的徐小平;20年的光陰更是成就了一個熱愛生活的徐小平,20年的光陰更是磨礪了一個曾經艱苦地奮斗過,現在依然在執著地尋求生活意義的徐小平。

  在徐小平那溫暖而明亮的辦公室里,記者采訪了徐小平。

  記者:“人人都覺得您很快樂,真的是這樣嗎?”

  徐小平:“告訴你一個秘密,不過千萬不要告訴別人——真的是這樣!”

  北京冬日陽光雖沒有夏天那樣刺眼,但此時此刻透過落地窗照在徐小平身上,依然光明燦爛。徐小平眼睛里閃爍著陽光般的溫暖,非常快樂地說:“我在國外掃過地,洗過盤子,送過Pizza,甚至有過揭不開鍋,去當鋪把我的相機典當換錢購物的經歷。我自己的情感和事業,也都曾有過不同的挫折與失敗,但是,我從來沒有失去過信心,從來沒有失去過希望。相反,這些挫折與痛苦,往往都成了我自己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人的一生中,每一種經歷尤其是不幸的經歷,往往會蛻變成寶貴財富。這個觀點,是新東方的基本信條之一。俞敏洪就是這樣一個征服了苦難的人,一個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勝利者,他是這個真理的實踐者。而我,雖然看上去好像快樂得像頭豬,但實際上也是驗證了這個理論的活化石。”

  是的',徐小平生活中遭遇了海外的經歷磨難、創業的挫折迷茫以及人生路途中不斷涌現的那些惱人的事情。但這一切,都為他追求幸福,渴望美好提供了永恒的動力。因為心態的健康,因為心靈的真誠,因為對于生活的激情,因為奮斗理論的指引,讓歷經滄桑的徐小平,在離開新東方管理崗位之后,依然更加堅定地朝前走,朝著幸福走,向著美好未來奮進。

  記者:“聽說您在人生咨詢理論里有個重要的思想:美麗是幸福的要素。您所說的“美麗”在人生百事中到底有多么重要?”

  徐小平:“恐怕和所有奮斗要素一樣重要,假如不是最重要的話。你知道那個‘木桶理論’吧?‘美’是‘幸福木桶”上最重要木板之一。一個人的美包括很多方面:個性魅力、人格魅力、氣質魅力、形象魅力等等。新東方最有魅力的人,可能是世俗眼光覺得‘最難看’的,我不說這個人是誰,免得被他穿小鞋……呵呵呵”。徐小平說得興起,忍不住還調侃了一把俞敏洪老師。

  在醇香而溫暖的咖啡氣息里,徐小平放低自己的身子,調換了一個更舒適的姿勢坐好:“我倡導的所謂‘美麗人生’,其實不是什么享受生活,而是一種奮斗哲學。即是:每一個當代青年,無論男女,要想獲得成功,除了學歷、學位、技術、專長之外,還得關注自身魅力。個人自身魅力,是和知識學歷、工作經驗一樣重要、具有同樣高度‘幸福木桶’上的一塊木板。”

  “幸福固然包含很多層次的東西,比如今日人們談到幸福,往往最容易想到的是金錢,是物質。在今日中國,人人都在為金錢狂奔,我看有點過多地強調了幸福生活物質功利的那個層面,而忘記了另外許多層面。我不想說這個被忘記的層面是什么,因為很多很多,但從我做新東方學生人生發展咨詢的角度,我看到的是:大家過于關注大腦的發展(學習學習再學習),而忽略了人的發展(綜合素質和個人魅力)。人的發展,人作為肉體的架構,分子的組合的外在的呈現——人之美。”

  說到此處,徐小平頓了頓,然后眉開眼笑一字一頓地總結道:“我對‘美’的強調與推崇,是我對當代青年人生發展和奮斗理論最重大的貢獻——外在的美,也是‘幸福木桶’上一塊極重要的木板。”

  記者:“新東方上市是一個里程碑。作為元老和大股東,新東方上市后,你個人的生活幸福感是否得到了加強?”

  徐小平:“新東方的上市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但上市后第二周,我就看到一篇對我的不實報道,會讓人們對新東方產生誤解,這立即令我陷入了巨大的苦悶。成功不是萬能藥。幸福和成功,靠的是你不斷征服困難、迎接挑戰的勇氣。”

  徐小平說,新東方上市之后,他反而陷入了一個成功綜合癥。這個成功綜合癥的定義是:你終身為之奮斗的目標,一朝得到了實現,尋找新的目標,確立新的追求,加強新的動力,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徐小平遲疑著說道,“我的問題是,參與創建新東方使得我登上了個人事業的珠穆朗瑪峰,當我要再尋找下一個山峰的時候,就不那么好找了。新東方是一個太陽,走出這個太陽,還有什么更加耀眼的星球可以飛往?別人是黃山歸來不看山,我卻有點珠峰歸來無山登的尷尬。”

  其實,徐小平的問題不是沒有山可以登,而是有著太多的山可以選擇。在徐小平探索新山峰的過程中,會晤過攜著宏偉商業企劃案的華爾街銀行家,也路遇過各式懷揣新奇創業夢的年輕人,他們都沒有打動徐小平,而一個當年的北大校友創建56個少數民族少兒合唱團的夢想讓他徹底動容了。

  “在中國那些邊遠的崇山峻嶺里搜索,到中國最原生態的少數民族部落里尋找,找到那些穿著破爛滿身泥土但有著最清亮的嗓音和心靈的孩子們,經過數月的訓練后,給她們穿上漂亮的服裝,帶到現代化的都市深圳和北京,登上絢麗的舞臺,一瞬間,在舞臺華美的燈光下,她們變成了白雪公主。當看見這一個個的灰姑娘變成了白雪公主,我忍不住熱淚滾滾,并當場表示我要加入這個偉大得可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事業!”

  徐小平此時的聲調低沉了下來,“不過是幾萬元的資金投入,幾個小時的飛行距離,人的命運,在一瞬間得到了改變。這就是最令我激動的一種夢想得到了實現:人的命運,人的發展,人的美,就這樣一下子便進入了最理想的狀態,最美麗的境界——這一類的事業,也許就是我下一個人生珠峰!當然,我不會把此事當作我的全職工作,但類似的工作,將是我今后最大的奮斗目標。”

  說到此處,徐小平興奮起來了,“在我苦苦地尋找下一個山峰的時候,其實有無數激動人心的山峰在向我招手,關鍵是我自己還迷戀著新東方這座大山,還無法真正舍她而去遠行……”。

  回想徐小平的工作歷程,從北大團委文化部長,到加拿大的音樂教師,到新東方的留學與人生咨詢專家,他幾十年如一日所最為關注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的命運,關注青年的命運。少數民族少兒合唱團的善事,讓他看到了通過人為的努力,能夠讓他人的命運得到如此有益的變化。用這樣的方式去改變原本困頓的命運,去提升孩子們的素質,凸顯山林少男少女的人之美,讓他們夢想成真——這,正是徐小平一生追求并在新東方攀上峰頂的事業。

  在改變他人命運、提高他人幸福感的同時,徐小平的幸福感必定也會來得更強烈吧!

  凝望著窗外中關村林立的鋼筋水泥建筑,徐小平仿佛遠眺到那遙遠而美麗的山寨,以及他自己心中種種激動人心的人生高峰。他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自己的前景:“也許,我還沒有啟程攀登屬于我的下一個山峰,但是,我已經踏上了人生的路途,開始了新的跋涉,不要多久,我會在新的人生高峰向大家招手”。

  有關名人的勵志故事(二)

  生活和工作中的王建宙癡迷于電信行業,同時還是一個“手機達人”,隨身攜帶5個手機是他的習慣之一

  無論多么跌宕起伏的戲劇都有謝幕的時候,職業生涯也是如此。

  過去一年多,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一直“被傳言”即將退休,3月22日,傳言變成現實。

  2月16日,中組部相關部門人員到中國移動進行了干部考核并與主要管理干部談話,現任黨組書記、副董事長奚國華將接任中國移動董事長一職。

  在王建宙“掌舵”中國移動的七年多時間里,中國移動的收入從2004年的192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011年的5279、99億,凈利潤從420、04億增長到2011年的1259億。用戶數也從2004年的2、042億戶增長到2011年的6、5億戶,增長了3倍以上。

  對此,王建宙謙虛地表示:“我有幸作為中國移動管理團隊的一員,與全體員工一起,見證已經駛入國際軌道的公司列車,借助列車已有的慣性,繼續快速奔馳。”

  素描王建宙

  2012年3月22日,經過工作交接和簡短的發言,年屆64歲的王建宙終于卸下了身上的重擔,不過未來一年,他仍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職務。

  王建宙出身杭州的一般公務員家庭,中學時曾到杭州農村下鄉三年,也曾在杭州西湖邊當免費導游,為的是學好英文。

  接觸過王建宙的人對他的評價一般都是“儒雅”、“謙和”、“極少發脾氣”。

  從某種角度看,王建宙不太像一位“國企負責人”:他不喜歡“前呼后擁”,無論出席何種規格的國際會議,最多身邊帶一個秘書,因此,當大部分國企負責人都喜歡自稱“企業家”時,王建宙更愿意把自己定義為“職業經理人”。

  他同時是一位上市公司高管。王建宙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長期坐在高速列車里,整天處于一種高速運動的狀態,甚至連睡夢中都有這種感覺。”每天早上上班,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前一天晚上紐約股市中國移動的股價,如果連續兩小時不看公司股價,“就會覺得不舒服”。

  與其他專注本土經營的'國企負責人相比,王建宙以流利的英語活躍在達沃斯等國際經濟論壇和國際投資者的交流會上。從新聞集團董事長默多克到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包括互聯網新貴FacebookCEO扎克伯格都在他的朋友名單之列。

  生活和工作中的王建宙癡迷于電信行業,同時還是一個“手機達人”,隨身攜帶5個手機是他的習慣之一。比如同時用兩個手機上網,以比較不同手機的上網速度,或者連續3小時將手機保持通話狀態,以測試移動網絡信號覆蓋情況。

  這種對手機的關注演變成王建宙的一個特殊習慣——拍電話亭。“無論去哪里,只要看到電話亭,就拍下來。我拍了許多國外不同城市的公用電話亭照片,放在相冊里,給大家欣賞。后來變成一種愛好,出國考察期間都出去找電話亭。”

  “經常有人問我有什么愛好,我回答,其實我的愛好很簡單,也很容易滿足。以前我最喜歡看到人們用手機打電話,現在我更喜歡看到人們用手機上網。這就是我最大的愛好,無論何時,看到有人用手機,一種愉悅感就會油然而生。”他說。

  過去幾年,中國移動一直是全球用戶數最多的運營商。2006年8月,中國移動市值超過沃達豐公司(Vodafone),成為全球市值最大電信運營商,此后連續5年位居全球電信運營商市值榜首。收入和利潤的快速增長讓中國移動被稱為“大象快跑”,而王建宙就是推手。

  2004年11月,王建宙從中國聯通調任中國移動擔任一把手,提出了發展農村市場的建議,卻遭到公司內外強烈反對,來自投資者的反對聲音尤甚。

  王建宙認為,在城市市場已經基本接近飽和的情況下,只要能盡量降低每個用戶的獲取成本,分攤到每個用戶身上的投資和維護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巨大的農村市場仍然可以帶來高額利潤。

  他隨即在2006年秋組織高盛等30多家投行的分析師到農村市場參觀,并將此稱為“反向路演”,最終投資者大多都被“說服”了。事實也證明,王建宙這個“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的戰略是對的。

  一直到2008年,中國移動的收入和利潤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甚至長期在20%以上,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新增用戶的增長,其中的一半都來自農村市場。

  當以用戶、語音、短信為驅動的業績增長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王建宙將目光投向數據業務,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給運營商帶來的無限可能。“中國移動需要互聯網瘋子。”2007年,王建宙在清華大學演講的時候就明確指出。

  盡管時至今日,由于涉及多起腐敗案,行業里對于“移動夢網”的評價褒貶參半,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年大力發展移動夢網、推動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中國移動絕對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從當年的移動夢網到如今的Mobile Market,中國移動在思路和布局上至少領先競爭對手兩到三年的時間。移動夢網不僅給中國移動帶來了20%~30%的數據業務收入,更造就了新浪、搜狐、網易等互聯網公司的成長,以及一大批以SP概念上市的互聯網公司。

  王建宙的“遺憾”

  中國的通信產業如今經歷了兩次足以改變市場競爭格局的技術變革。一個是當年中國聯通的成立以及CDMA技術的引入,另一個就是中國移動上馬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G標準TD-SCDMA。而這兩個變革的首任親歷者就是王建宙。

  從王建宙1999年加入中國聯通到2004年從聯通輪崗至中國移動。資料顯示,聯通的移動電話用戶從521萬增加到9219萬,增長105%,市場占有率由5.7%擴大到接近35%;主營業務收入從162億元增加到670億元,年均增長42.6%,收入市場份額從5.8%上升到接近14.5%。按用戶數計算,聯通成為全球第二大CDMA運營商。

  將一個完全沒有市場基礎的通信技術在市場中從小到大地運營,直至占有一定的份額是對運營能力的巨大考驗。同樣的故事在TD-SCDMA上再次上演。

  2009年1月,中國移動正式獲得3G牌照,到2011年底,TD全國基站已經達到20多萬,TD用戶數達到5121、2萬,三分天下有其一。

  如果要說王建宙在任期內最大的欣喜的話,就是通過成立TD-LTE全球發展倡議(GTI)等多種方式推動中國主導的4G標準TD-LTE獲全球認可,使中國的通信標準首次與歐美標準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說王建宙仍有遺憾的話,那就是TD-LTE尚未在其任期內大規模商用。

  TD-LTE讓中國企業第一次在國際標準的制訂上有了話語權,而且與國際技術FDDLTE基本同步。這與王建宙每次在公開場合和國際會議上的極力呼吁以及中國移動以身作則的投入密不可分。

  中國移動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2月底,全球已經有5個TD-LTE正式商用網絡,另有10余家運營商明確了商用計劃。

  眾所周知,TD-LTE對于中國移動的意義遠大于技術標準本身,王建宙要做的,是搶在其他運營商之前,為中國移動的長遠競爭力“未雨綢繆”。

  更值得深思的是,“王建宙”之后的中國移動將何去何從?在“大象快跑”了多年之后,其他兩大競爭對手正憑借3G迎頭趕上,中國移動“獨步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中國移動下一步如何走?繼任者將為我們揭曉答案。

  有關名人的勵志故事(三)

  從無到有,又從頂峰跌入谷底,再到東山再起,一個人內心有強大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

  東盛集團郭家學:大起大落,他的經歷堪比史玉柱

  他從無到有,短短幾年間積累了上億身家;他從巔峰跌落,債務危機讓他幾度抑郁想自殺;他涅槃重生,八年還清債務,再造市值120億的上市公司。

  熱血創業,書生養豬

  郭家學是村里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從安康師范學院畢業后的他在學校工作兩年后,就辭去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下海養豬,第一個創業項目遭到了鄉親們的嘲笑。

  他本是一個書生,卻極具吃苦精神,每天凌晨四點起床給豬投飼料,一天要投放六次,這份長期的堅持讓他家的豬養得也比別人家的好,最重的能達到200斤。

  當時體重只有120斤的他要把豬捆到門板上,他們村沒有通公路,他只能背著門板,走十幾里路出山把豬賣掉,“山路不好走,路邊就是懸崖,不小心掉下去就完了”。

  七八月后,他已經養了30頭豬,想申請擴大養殖規模,畜牧站領導的一盆冷水很快讓他陷入迷茫,“養十頭、一百頭,你可以背出山,但是養一千頭、一萬頭,你怎么背”?

  機遇轉折,駐留西安

  不久,縣里有一個中草藥種植場承包,郭家學決定接下來,那時的他沒有什么存款,可以說一無所有。

  幸運的是,他有一個開明的母親,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把祖屋賣了,換了2700元錢,支持他創業。

  中草藥種植也是極苦的,冰天雪地里他要踩著雪伐木,十個手指關節都腫了,母親心疼不已,好在多年辛苦,他的事業終于穩定下來。

  1988年,手里有了一點錢后,他決定到西安去考察項目,在西安和朋友們一起吃飯的'時候,大家看著他紅腫的雙手,問,“你好好的一個知識分子怎么搞成這樣?還是留在西安吧,大城市發展機會更多。”

  這一次西安行,讓他決定留下來。

  商業登高,夢想擴張

  通過打工所得和幾年的積蓄,1990年,他注冊了自己的公司,主要做醫療器械。沒有背景,沒有資金,《中國合伙人》就是郭家學那個年代創業的真實寫照。

  在一次醫療器械交易會上,他發現了一個應用數模轉換技術的醫療電腦產品,只需要25萬元,他覺得這個產品肯定有很大的市場,但那時的他,連25萬元都拿不出來。

  他游說廠家把樣品借給他,讓他回西北地區做總代理,但事實上,他耍了一點心眼,把產品帶回西安后,他就找了幾個工程師拆解儀器,并用兩個月造出了同類產品,在西北地區賣得十分火爆。

  到1994年,他的公司已經發展成為陜西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

  1996年,陜西國有企業衛東制藥廠經營不善,他突發奇想,想“并吞”這家國有企業,經過幾番談判,最終,他接下這家企業,改造成陜西東盛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開創了陜西民營企業收購國有企業的先河。

  三年后,他又以6000萬元收購青海上市公司同仁鋁業,并更名為“東盛科技”,借殼上市。

  折戟沉沙,負債八年

  勢如破竹的連番收購、資產增長、上市舉動,讓郭家學一路登頂,在他還埋頭朝著世界500強沖刺的時候,一場大危機正悄悄醞釀,頃刻爆發,打得他措手不及。

  2004年,東盛耗巨資收購云南白藥,也因此崩斷了東盛的資金鏈供應,但他堅決不走破產的路,“作為一個企業家,不做對不起市場的事情,這是我們的責任跟義務,傾家蕩產也要還錢。”

  于是,他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還債漫漫路,他先后出售了白加黑和麗珠的股份,當時市值100多億的云南白藥股份也以7.5億匆忙出售。..。..到2012年底,東盛所有的貸款及利息一共48億,全部還完。

  從40歲到48歲是他一生最潦倒黑暗的日子,一頭黑發都急白了,最絕望的時候他甚至想過自殺解脫。

  “我所有的股權都被查封,我甚至13個月沒有給員工發過一分錢工資,每一個副總都從家里拿過錢,甚至抵押自家的房子幫助公司,共渡難關。正是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和支持,我才沒倒下。”

  整裝出發,東山再起

  2012年以后,郭家學重振旗鼓,投入中醫藥文化的遠足中。

  由東盛控股的廣譽遠是一家擁有近50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中藥企業,收購廣譽遠是他親自去談判,那一年正值非典時期,他兩次去談收購方案,飛機上都只有他一個人。

  憑著對醫藥的熱愛,他立志推進民醫民藥工程,希望通過自己研發的藥材,做出好的中藥,再通過全國各地有名的老中醫,能夠治好平民百姓的疾病,讓他們遠離病魔。

  2015年和2016年,廣譽遠先后完成了2次定向增發,為企業發展夯實了資金貯備;2017年,廣譽遠投入新的生產基地,擴大龜齡集、定坤丹和安宮牛黃丸等市場緊俏藥品生產。

  經歷了大起大落后,他不再兇猛突進,急于擴張資本的道路,而是更淡定從容,把精力放在了做好一個企業、做精一個產品上。

  這就是他現在的追求,也是他今后畢生追求的一項事業。

【名人的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中外名人的勵志故事-名人的勵志故事精選04-12

勵志的故事 勵志名人故事04-02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經典中外名人勵志故事04-01

經典名人的勵志故事12-07

勵志的經典名人故事12-07

名人勵志故事12-23

勵志名人故事04-04

經典名人勵志故事04-04

名人的經典勵志故事04-05

勵志名人故事(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