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員工勵志小故事
小故事猶如一面戰鼓,它能激勵員工加快前進的腳步。講個激勵小故事來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吧!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新員工勵志小故事,供大家參閱!
新員工勵志小故事(一)
我和兩位教授朋友去西安。一到機場,就有一大群人朝我們蜂擁而來,其中一個人大聲喊著:“你們住哪個賓館?你們從哪兒來?我免費送你們!”
免費?作為一名營銷學教授,我得弄明白這是怎么回事。“我從荷蘭來。”我回答到。
“荷蘭?我拉過荷蘭的客人。等等!在這兒!你看看!”他翻開筆記本,然后徑直把它放到我的面前——那頁紙上是手寫的荷蘭文。這是一對荷蘭夫婦對其服務的熱情推介。
“你們要待幾天?讓我來招待你們,每天只收500塊。”他說道。現在他完全放松了。他知道,一旦外國游客看了這本意見簿,這筆交易就算搞定了。
有了這位出色的司機,我們在西安的三天過得很棒。我們都能買到價格較低的'中國游客門票。我們從來不用看旅游指南。
他這三天也過得很好。不必到處兜攬生意,也不必無休止地在機場候客。我們給了他200歐元的小費。后來,當我們再次見到這位司機時,他已經有了私家車,而且準備開一家餐館。
這位司機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滿足了顧客的各種需求。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個新的細分市場,價錢自然不再是個問題了。它既不是機場拉客者,也不是普通的出租車司機,更不是旅游中介。他集以上角色于一身,是一位價值創造者。憑借簡化的策略和些許誠懇的個性,他硬是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利潤頗豐的縫隙市場。
因此,當競爭變得異常激烈時,當您不知道如何定位自身、定位自己的企業或品牌時,請考慮一下這種做法,不要只向高端邁進,也不要只向低端邁進,要同時向這兩個方向努力。
新員工勵志小故事(二)
建材市場上,有兩家同時賣磁磚的門市部。一家冷清,一家卻門庭若市。
老于單位要整修廁所,決定到建材市場上采購一批磁磚。老于來到建材市上,東張西望,走進一家磁磚店,店時除了老板娘在,再也沒有一個人影兒。
老于左看右看,他相中了其中的一種磁磚,問老板娘:“我可以帶一件樣品回公司讓領導看看再拍板買還是不買嗎?”
老板娘把眼皮一抬說:“我們店沒有這個規矩,要帶行,得先交錢才準你帶走一塊。”
老于左右為難,撓了撓后腦勺走出了店鋪。后他又折進去問老板娘賣隔斷門的在哪兒,那老板娘冷淡地說:“你出去打聽打聽吧。“
他又來到另一家賣磁磚的店,遠遠地就見這個店鋪里外門庭若市,門口停了好幾輛車,有人出出進進往車上搬磁磚。
老于走進去,一下子看見了剛才相中的那種磁磚,問老板多少錢賣,那老板痛快地報了價,老于一聽價錢比剛才那家報的價還低,他心里一陣歡喜,老于接著問能不能帶其中的一塊回公司叫領導過目,老板又痛快地說可以。
老于說他是外地人,老板說:“沒關系,做買賣靠得是誠信,我用誠信對待了你,相信你也會用誠信對待我。”
老于心里佩服,他尋思:領導日后就是不用這磁磚,我也得抽空打遠道送回來。
老于看完磁磚,問老板附近賣隔斷門的在哪兒,老板很熱情地掏出一張名片給老于,說:“這是賣隔斷門朋友的名片,你照著這個地址找找,這上面有他的.電話,你打個電話叫他派人過來接你去看看。”老于千恩萬謝。
生活中到處都是做生意的人,為什么有的人生意紅紅火火,有的人卻做啥賠啥呢?這兩個生意人就是答案。
新員工勵志小故事(三)
解放前,南京有家鶴鳴鞋店,牌子雖老,卻無人問津。老板發現許多商店和名牌店都登廣告推銷商品。他也想做廣告宣傳一下。
但怎樣的廣告才有效果呢?店老板來回走動尋思著。
這時,賬房先生過來獻計說:“商業競爭與打仗一樣,只要你舍得花錢在市里最大的'報社登三天的廣告。第一天只登個大問號,下面寫一行小字:‘欲知詳情,請見明日本報欄。’第二天照舊,等到第三天揭開謎底,廣告上寫‘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行必有我鞋,鶴鳴皮鞋’。”
老板一聽,覺得此計可行。依計行事,廣告一登出來果然吸引了廣大讀者,鶴鳴鞋店頓時家喻戶曉,生意紅火。
老板很感觸地意識到:做廣告不但要加深讀者對廣告的印象,還要掌握讀者求知的心理。這則特別的商業廣告,也顯示出赫赫有名的老商號財大氣粗的氣派。從此,鶴鳴鞋店在京滬鞋帽業便鶴立雞群。
敢于標新立異,沖破傳統觀念,才能取得成功。
【新員工勵志小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勵志小故事11-18
勵志小故事07-02
很經典的勵志小故事12-02
經典勵志小故事02-21
勵志的小故事12-18
勵志的小故事04-03
勵志小故事04-04
經典的勵志小故事精選04-04
勵志的小故事精選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