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人取得成功的故事
對于那些成功的名人,在取得成功的背后,那些勵志故事你了解了嗎?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 名人取得成功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在德國,有一名叫安格拉的小姑娘,從小身體協(xié)調性就很差,學走路、跑步都比同齡的孩子晚得多。5歲的時候,她下坡還會經常摔倒,甚至一度對下樓梯都有恐懼心理,根本沒有生活的自信。
上小學后,安格拉最怕上體育課了,她總擔心自己笨拙的動作會被同學譏笑,于是經常逃課。老師發(fā)現(xiàn)后,對她說:“你這樣長期逃避,只會導致你更差啊!”
安格拉沒法,只好硬著頭皮練習,可是她總是拖延到快下課的時候再練。因為她認為,這個時間來練,同學們就很少有機會看她的笑話了。
12歲那年,體育老師教跳水。老師講完跳水的動作要領后,同學們都急不可耐地沖上跳板,往泳池里跳。安格拉磨蹭地跟在最后,眼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完美入池,心里越發(fā)惶恐。身旁不斷有同學擦肩而過,他們已往返跳板數次。有同學嘲諷她:“你怎么還不跳?準是被跳板嚇破了膽吧!”安格拉故作平靜地回答:“我正在努力領悟。”她足足站了45分鐘,大家都以為她要放棄時,她徑直沖上跳板,果敢地躍起,縱身跳入泳池深處。她的動作雖然算不上十分優(yōu)美,但她的壓軸一跳,還是吸引了眾人,贏得了喝彩。
這一跳,讓安格拉找回了自信。她這才明白,拖延到最后,其實能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時間來平緩心情,并從他人身上汲取經驗。誰也想不到的是,安格拉大學畢業(yè)后,選擇了從政,后來竟然成了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也就是現(xiàn)在的安格拉·默克爾總理。
默克爾接受媒體采訪,回憶起這個童年小插曲時說:“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氣,后來遇到什么事都沒有畏縮過。”她說自己是那種“需要很多準備時間,盡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默克爾成為德國總理后,仍告誡自己,辦事要沉穩(wěn)。即使面對國內外的各種危機,默克爾也一次次地選擇了慢半拍再決策,多次力挽狂瀾。她曾坦言,自己并非無所不能的女強人,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在慢中取勝。
現(xiàn)在的默克爾身材有些微胖,她稱自己是“一個行動遲緩的笨瓜”,甚至有人批評她膽小和不夠鼓舞人。但是默克爾已經從一個普通物理學家,變身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成為了深受德國民眾愛戴的“德國人的媽咪”。
默克爾的經歷表明,內心的膽怯是每個人都有的障礙,鼓足勇氣,突破自我,你的人生就會大放異彩。還有就是:慢,并不是一種缺陷。相反,如果你能理智冷靜地對待慢,你將會從慢中收獲良多。
名人取得成功的故事二:李嘉誠
統(tǒng)領長江實業(yè)、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集團公司,全球華人首富,全世界華人最成功的企業(yè)家。十四歲投身商界,22歲正式創(chuàng)業(yè),半個世紀的奮斗始終以"超越"為主題:從超越平凡起跑;為超越對手努力;達到巔峰,超越巔峰;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稱之為"超人"。李嘉誠不僅是創(chuàng)業(yè)精英、商界巨頭,而且在其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路上,并購多家公司?梢哉f,李創(chuàng)業(yè)之路就是一條并購之路,其創(chuàng)業(yè)和壯大與兼并和收購其它公司企業(yè)分不開。李嘉誠的并購之路同其人生經歷、創(chuàng)業(yè)經歷一樣倍受世人關注。
艱辛與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
1928年7月29日,李嘉誠先生誕生于廣東省潮州潮安縣。1940年,隨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辭世,至此少年李嘉誠開始了學徒、工人、塑膠廠推銷員的生活。
1948年,20歲的他就開始在新蒲崗擔任了一家塑膠廠的業(yè)務經理、總經理。1950年,在筲箕灣創(chuàng)立了長江塑膠廠。1957年,在北角創(chuàng)立了長江工業(yè)有限公司,發(fā)展塑膠花、玩具生產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灣建造了兩座工業(yè)大廈。
1972年9月31日,李嘉誠創(chuàng)建了長江實業(yè)有限公司,11月1日,"長實"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并相繼在倫敦(1973年)、加拿大的溫哥華(1974年6月)掛牌上市。1974年5月,與加拿大帝國商業(yè)銀行聯(lián)組恰東財務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誠出任匯豐銀行董事局非執(zhí)行副董事長。1986年,長實集團名列香港十大財團首富,李嘉誠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總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誠旗下的"和黃"與"中信"、英國大東電報局合作投資的"亞洲衛(wèi)星一號",由中國"長征3號"運載火箭,成功地送入東南亞上空的同步軌道。到1991年間,"長實"系財團已發(fā)展成為有重要國際地位和重大影響的跨國多元化企業(yè)集團,擁有1200多億港元資產,比1986年增加兩倍半。
"超人"美譽與并購經歷
叱咤香江,縱橫海外,李嘉誠這個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與奇跡的.代名詞:他統(tǒng)領著長江實業(yè)、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業(yè)務遍及各行各業(yè),如地產、港口貨運、超級市場、基建、電訊、酒店、保險、水泥、電力、網絡等等,形成一個逾萬億資產的跨國企業(yè)帝國。而李嘉誠本人也榮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為有史以來華人最杰出的企業(yè)家之一。這一切,使他贏得了超人的美譽。
縱觀李嘉誠傳奇的商旅生涯,他最為成功之處是善于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李嘉誠十四歲投身商界,22歲正式創(chuàng)業(yè),半個世紀的奮斗皆以超越為主題:從超越平凡起跑;為超越對手努力;達到巔峰,超越巔峰;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人們稱之為"超人"。
而其企業(yè)發(fā)展壯大與其兼并和收購其它公司有關。1974年4月,成功收購美資永高公司,接手經營香港希爾頓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島的凱悅酒店,并相繼購入虎豹別墅及其他多項地皮、物業(yè)。1978年9月5日,李嘉誠從匯豐銀行承接了"黃埔"公司9000萬股股票,同年,還收購了英資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該公司董事局主席。年7月,"長實"與中資僑光公司聯(lián)組宜賓地產有限公司,取得沙田鐵路維修站上蓋發(fā)展權,并成立中國(香港)水泥廠(1982年投產)。是年9月25日,"長實"贏得和記黃埔公司控股權,并于10月15日出任"和黃"執(zhí)行董事。1981年1月1日,李嘉誠出任"和黃"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與"首鋼"聯(lián)手收購香港東榮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北京長城飯店等七家大酒店,擁有51%的股權。1985年,購入加拿大溫哥華世界博覽會商業(yè)中心,斥資百億港元,興建規(guī)模龐大的商住住宅群。
經過不斷發(fā)展壯大,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在香港以至世界具有領導地位的地產、國際集裝箱貨柜碼頭業(yè)和投資發(fā)展的舉足輕重的集團公司。市值已超過2700億港元。業(yè)務經營范圍包括地產發(fā)展、金融、貿易、貨柜碼頭、運輸業(yè)、能源、電力、通訊、衛(wèi)星廣播、酒店業(yè)、零售業(yè)等。李嘉誠及其"長實"財團的事業(yè)走向世界,在亞洲、非洲、澳洲、歐洲和美洲,均有可觀的事業(yè)發(fā)展。在1997年7月17日的美國《福布斯》雜志上,李嘉誠則排名第15位,并被列為"全球十大最具創(chuàng)意和成功商人"之一。據近期的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1999年6月23),"全球富豪榜"前100位中,李嘉誠位居第13位。
目前,李嘉誠雖然已經讓其長子李澤鉅掌管"長實"、"和黃"集團的事務,宣稱自己不再問津商界之事,但是其在商界的影響猶存。2000年,旗下TOM.COM網站展開收購,一并收購羊城晚報、163電子郵局,以及在沃達豐收購曼內斯曼中賣掉Orange公司凈賺近100億美元,徒顯老當益壯。
名人取得成功的故事三:周星馳
母親與父親離異那一年,我才7歲。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給了母親凌寶兒。在1968年的香港,母親帶著我們3個孩子討生活,其艱難可想而知。 為了維持生活,母親一人打了兩份工。我們幾個都特別乖巧懂事,這讓母親很寬慰。尤其是我,由于成績十分優(yōu)秀,最得母親鐘愛。
那時我們3個孩子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難,每個星期,母親都要稱點肉或買尾魚給我們加餐。每當吃這些豐盛的“大餐”時,菜一上桌,我就把菜 端到自己的身邊,專挑好的吃。姐姐妹妹卻懂事得很,從不和我爭。但是我的飯量很小,吃了兩塊就吃不下去了。然后,我就開始胡鬧,總還要揀兩塊,放到嘴里嚼 兩下,再吐到碟子里。我嚼過了的`,姐姐妹妹哪還肯吃啊!
為了不浪費,母親只好自己吃。為這事母親沒少批評我,但是一點作用都沒有。好在我別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好,日子久了,母親就隨我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頑皮的呢?
可是有一次,母親真的生氣了,并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那一次,母親兩個月沒發(fā)工資了,好不容易從娘家弄來了一些錢,買了幾只雞腿,燒得金黃噴香。菜剛上 桌,我就小猴似的爬上桌,一邊用手抓起一只雞腿啃,一邊沖著姐姐妹妹做鬼臉。一不小心,手一滑,雞腿掉地上了,沾滿了塵土,落在了一攤雞屎旁邊。
母親又是生氣又是心疼,買這幾只雞腿容易嗎?再想想我平時的頑皮表現(xiàn),母親取過一根桑樹條,狠狠地抽了我十幾下:“讓你頑皮,讓你不知珍惜!”直到姐姐妹妹撲過來把我護在身體下面,母親才放下桑樹條,摟著我們3個抱頭痛哭。
哭了好一會兒,才開始吃飯。母親把雞腿撿了起來,用開水沖洗一下,舍不得扔,自己吃了。那天晚上,母親撫著我身上的傷痕:“還疼嗎?”“不疼了。”“下次還調皮嗎?”黑暗中,我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并“嘻嘻”地笑著:“睡吧,媽,明天我還要上課呢。”
2001年,我和母親做客鳳凰衛(wèi)視時,又說起了這件往事。
“是的,那時他可真頑皮啊!全不知道,這飯菜來得多不容易,一點也不珍惜。”母親笑容慈祥。
“不,媽媽,我懂得珍惜,”我接過話茬,聲音開始哽咽,“您想想,我要不是把雞腿弄到地上,您會舍得吃嗎?那幾年里,有什么好吃的,您全給了我們姐弟,您成天就吃咸菜啊!于是我們才想出這辦法,我把幾塊肉嚼得不像樣后,我們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這樣,您才會吃啊!”
聽著這話,母親情緒變得激動起來:“其實,我早該想到。你樣樣乖巧懂事,怎么偏偏吃飯這么頑皮呢?”母親哽咽著掏出手絹擦眼睛。
我掛著兩行淚水滿面微笑。在億萬觀眾的電視面前,我們母子抱在了一起。無數的觀眾也在這一刻,流下淚來。
雖然我演戲無數,但是我要說,我最好的戲,是在7歲那年,演繹的是一份血濃于水骨肉連心的摯愛親情,唯一的觀眾,是我的母親。
【名人取得成功的故事】相關文章:
合作取得成功的小故事04-08
吉姆·弗雷德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勵志故事03-26
名人的故事02-15
名人讀書的故事-名人讀書勵志故事04-03
名人讀書的故事-名人勵志小故事03-31
中外名人的勵志故事-名人的勵志故事精選04-12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經典中外名人勵志故事04-01
鄧亞萍的勵志故事名人故事12-07
在取得成功之前,要先學會付出的感人故事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