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知道變通成功的故事
想要取得成功,那么遇到困難我們應該懂得變通,你了解哪些成功的故事呢?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知道變通成功了的故事,希望可以幫到你。
老孔在單位任副職,這個人煙酒不沾,也沒有其他不良嗜好,就是對攝影情有獨鐘,應當算是單位的才子。
來了領導,都是老孔拍照,出省、出國旅游,他更是一刻不停地四處拍。老孔家里、辦公室掛的,同事和領導辦公室掛的,都是他的攝影作品。
前些天出國旅游,同去的幾個其他單位的領導也都愛好攝影,他們一拿出設備來,老孔就感覺臉上掛不住了,人家那可都是七八萬的,可他的才四五萬塊錢,拍出來的效果,肯定不如人家的好啊。不行,得換好的。 回國后,老孔就給一把手打報告,說要買兩個設備。 一把手問:“多少錢?” 老孔說:“相機17萬,錄像機19萬。” 一把手說:“行,咱單位不差這點錢,每年花不了還得上交,但這畢竟是公家出錢,大家伙得一塊表個態。這樣吧,你寫個報告,咱開會討論討論,估計也沒人提什么意見。” 老孔寫完報告,一把手召集幾個領導開會討論,他們倆本以為會全票通過,可沒想到四把手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說:“17萬一個相機,19萬一個錄像機,這不是天價嗎?你一個業余的攝影愛好者,哪要買這么好的相機,若這么奢華,我們還怎么監督別人清廉?” 四把手這么一說,原先同意的幾個領導也都倒戈了,就這樣,老孔蓬松的大腦被潑了一盆涼水。 可老孔不甘心,過了兩天又去找一把手。 一把手感覺這事兒很對不起老孔,便說:“既然大家都有意見,我也不好說什么,這樣吧,你的相機該買的還買,但在開單子的時候,你把相機開便宜點,八萬塊錢吧,另外再開個鏡頭和維護費,九萬,不就還是17萬嗎?錄像機的事兒,過兩天再說吧。” 經一把手這么一指點,第二天,老孔就美滋滋地把17萬的相機扛回了辦公室,四把手看到,冷笑一聲,無奈地說:“多花點錢就是好啊!”
知道變通成功的故事(二)
有位青年畫家想努力提高自己的畫技,畫出人人喜愛的畫。為此他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一幅作品掛出來,旁邊放上一枝筆,請行家們把不足之處給指出來。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畫市上人來人往,畫家的態度又十分誠懇,許多人就真誠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到晚上回來,畫家發現,畫面上所有的地方都標上了指責的記號。也就是說,這幅畫簡直一無是處。
這個結果對年青人打擊太大了,他萎靡不振,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繪畫的才能。他的老師見他前不久還雄心萬丈,此時卻如此情緒消沉,不明白原因,待問清原委后哈哈大笑,叫他不必就此下結論,換一個地方再掛一天試試看。
第二天畫家把同一幅畫又掛了出來,旁邊放上了一枝筆。所不同的是這次讓大家把覺著精彩的地方給指出來。到晚上回來,畫面上所有地方同樣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各種記號。青年畫家乃大徹大悟,以后在畫壇上終有成就。
知道變通成功的故事(三)
一位老者悠閑地散著步,忽然聽見遠處傳來一陣打罵聲,學會變通。他好奇地走過去,看見一位母親正在大發雷霆地打罵自己的孩子,孩子嚇得哭成了一團。老者急忙上前去阻止說:“這位太太,有話好好說別打孩子呀!”
母親氣呼呼地說:“這孩子太頑皮了,讓他寫完作業再出去玩,他偏不聽非偷跑出去玩.讓他回去寫作業,他還一臉的不服氣,真是氣死我了。”
老者聽完笑笑說:“這位太太你沒聽過朝三暮四的故事嗎?”
母親搖搖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沒念過幾年書,就因為這樣一輩子吃苦受累,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出息。”
老者感嘆地道:“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哪?可是小孩子是需要教的,你聽我給你講: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后,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于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粟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么少了一個?于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么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為早上的粟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
母親認真的聽完若有所思的想了半天,于是她對孩子說:“你在這里玩吧,媽媽回去做飯,記得玩一個小時后馬上回去寫作業。”
孩子歡呼了一聲,高興的跑開了。
母親笑著問老者說:“應該是這樣吧?”
老者沖著母親豎起了大拇指說:“這樣就對了,大家也就習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為沒有原則,反復無常了。可是我覺得,他還是有一層意思是,對待一樣的事情需要變通,就像孩子在學校學習了一天,晚上回來應該順著他的意讓他出去玩一會,緩解一下學習的壓力,這樣我想孩子回去后完成作業也會又好又快的,反之你讓他先寫作業他就非常反感,不但不想寫還對學習生出了厭煩之心。”
母親聽完認真的地點點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學會勞逸結合,凡是要懂得變通,對于孩子而言,我們要學會運用好的方法,才能讓事情起到好的效果。
【知道變通成功的故事】相關文章:
只說他不知道的事成功的故事12-07
關于變通的作文12-29
成功的故事02-06
成功的故事03-25
成功勵志故事:成功的門栓12-09
不試怎么知道勵志故事04-16
很久以后才知道校園故事12-01
堅守與變通作文12-09
成功的邊緣的故事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