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殘疾大學生勵志故事
身殘志堅的大學生仍能優(yōu)異的完成學業(yè),獲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就,誰還能說他們是殘疾人呢?下面是陽光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殘疾大學生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殘疾大學生勵志故事(一)
今年29歲的孫延在父母親的房間里,坐在電腦前面看一個名叫“HOOPCHINA”的籃球網(wǎng)站,而在他房間里,貼著他最喜愛的NBA球星科比和喬丹的照片。
窗戶關(guān)得緊緊的,顯得昏暗而安靜。在一張電腦桌的`桌腿邊,放著一把尿壺。潘文蘭告訴記者,因為孫延越來越重,已經(jīng)快到150斤了。在孫延需要方便時,她已經(jīng)無法將他背到幾步路外的廁所,所以爸爸孫永祥不在家的時候,孫延的吃喝拉撒都只能在電腦桌前解決。
“他特別怕冷,所以我們把門窗都關(guān)得緊緊的。”潘文蘭今年辦理了退休手續(xù),這位曾經(jīng)在建筑公司做小工、開過吊車的女人無比堅強,自從兒子3歲時夫妻倆抱頭痛哭過一回后,她再也沒有流過淚。
孫延3歲時,在五所村幼兒園上全托,當時老師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走路沒有其他孩子穩(wěn),走著走著就會摔跤,而且雙腿也羅圈。一檢查: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當時醫(yī)生告訴潘文蘭,這個病基本上是看不好了,并且為他們開了二胎生育的醫(yī)學證明。就是那次,夫妻倆抱著流過淚。淚流完后,他們決定把這個孩子帶大,讓他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夠享受的一切。
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這個雙腿殘疾的孩子給了父母一次又一次的驚喜,他比普通孩子更要用功,更加努力。在初中時,孫延曾經(jīng)拿過學校中日英語競賽一等獎的獎狀,這讓潘文蘭夫婦增添了許多安慰。性格開朗的孫延并不孤僻,好人緣讓他獲得了許多幫助過他的老師和朋友,2000年,孫延參加了高考,484分的成績讓他最終考上了東南大學遠程教育計算機專業(yè)本科。
在電腦桌前回憶這段略顯輝煌的往事,孫延的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因為有了父母與同學的愛,他覺得生活雖然清苦了點,但始終還是充滿快樂。
殘疾大學生勵志故事(二)
他是約翰.庫緹斯,一名1969年出生的澳大利亞殘疾人,出生的時候只有可樂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沒有肛門,躺在觀察室淹淹一息,醫(yī)生斷言他不可能活過24小時,建議他父親準備后事。當悲傷的父親給兒子準備好小棺材、小墓地后,發(fā)現(xiàn)兒子居然還活著。醫(yī)生又斷言他活不過一周、一個月、一年……而今天約翰依然健康的在全世界發(fā)表演講。
為什么他能逃脫死神的魔掌?為什么他能戰(zhàn)勝癌癥的磨難?為什么他最終找到真愛?他是如何用他的雙手走出一條不尋常的坎坷路程?來聆聽他的故事,尋找答案。他用他的生命印證愛之力量、信念之偉大、生命之璀璨與珍貴!約翰的一生都在和恐懼、孤獨、侮辱、折磨、病痛甚至死亡抗爭,回想往事,他想:“這個世界充滿了傷痛和苦難。有人在煩惱,有人在哭泣。面對命運,任何苦難都必須勇敢面對,如果贏了,就贏了;如果輸了,就輸了。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永遠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
有人說,上帝締造他的時候,一定用了另外一副模子。
他天生嚴重殘疾,生患癌癥,但他挑戰(zhàn)死亡;他從小受盡歧視和折磨,依然笑對人生;他只能依靠雙手行走,卻成為運動健將;他只能算半個人,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激勵大師。在一百九十多個國家,他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激勵過二百多萬人。
他告訴自己,永遠都不要說不可能。
他的名字叫約翰.庫緹斯。
“激勵大師”無腿走世界。
出生就被宣判死刑
1969年前,約翰.庫緹斯在醫(yī)院出生。第一眼看到小約翰,父親傷心極了----小家伙只有可口可樂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沒有肛門,躺在觀察室里面奄奄一息。醫(yī)生告訴約翰父親,他幾乎不可能活過24小時,還是給孩子準備后事吧。
由于個子非常小,周圍的一切對小約翰來說,都像龐然大物。小約翰非常膽怯,對任何比他大的東西都充滿恐懼。尤其是家里的狗經(jīng)常欺負他。父親認為,應該培養(yǎng)小約翰的膽量,讓他勇敢起來,畢竟將來的人生要他自己一個人去面對。
“你必須自己面對一切恐懼,勇敢起來。”一天,父親對約翰說過這句話后,把小約翰和家中那只狗一起關(guān)在后院里。父親走后,后院很快傳來小約翰的一陣尖叫,同時還有狗的叫聲。父親一直呆在屋里沒有出來,附近的鄰居聽到聲音后,報了警。等警察和父親一起走進后院的時候,大家驚訝地發(fā)現(xiàn),小約翰正騎在那條狗的背上,像驕傲的牛仔。
回憶起那次與狗的接觸經(jīng)歷,約翰.庫緹斯說,當那條狗惡狠狠地撲過來的時候,我只是揪住它的尾巴,用手指在它屁股上使勁捅,終于制服了那個討厭的家伙。“如果你覺得恐懼,那么你就學會去面對它!”父親給小約翰上了人生第一課。
被折磨的童年
約翰上學了。父親第一次把他送到學校,并且告訴他,從現(xiàn)在開始,你必須學會獨自承受生活,真實地世界就在眼前。當約翰背著比他個頭還大的書包,坐在輪椅上開始憧憬新的的生活時,他壓根兒沒有想到迎接自己的卻是惡夢。
學校里有很多調(diào)皮學生,個頭矮小的約翰幾乎成了他們的玩偶。他們掀翻約翰的輪椅,弄壞他輪椅上的剎車,讓他從學校走廊直接”飛“進了老師的辦公室,甚至把他綁在教室的吊扇上,隨風扇一起轉(zhuǎn)動…
有一次,幾個同學用繩子綁住他的手,用膠紙封住他的嘴,把他扔到垃圾箱里,接著在垃圾箱外點起了火。滾滾濃煙令約翰窒息。他恐懼極了,瘦小的身體拼命地掙扎著,直到一位老師把他解救出來。
很多時候其他同學都走了,只有約翰一個人在教室的一個角落里,一邊哭泣,一邊慢慢組裝自己被同學們撤散的輪椅。
后來,約翰進入了高中。高中學校有一千多個孩子,而對于約翰來說,則是面對著幾千條腿。他每天坐在輪椅上,在無數(shù)條腿中間小心地穿行著,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的手不被其中任何一條腿給踩傷。
在一次幻燈片課上,約翰出去上廁所。可是,他在黑暗中每移動一步,都感到鉆心的疼痛。當他來到光亮處,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上扎滿圖釘,鮮血直流。
約翰終于無法忍受了。回到家,望著鏡子中的自己,想著自己一次次被折磨,被侮辱的遭遇,他嚎啕大哭。他想:“為什么只有我的生活這樣的悲慘,在學校里,我就像一個怪物,我的存在只是讓更多的人得到開心取笑的對象。這樣的日子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他想到過自殺。
這時,母親進來了,流著淚緊緊擁抱著約翰,她說:“約翰,你永遠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孩子!”
在母親的勸解下,約翰放棄了自殺。“永遠都不要認為自己很慘,世界上比你更慘的人多的是。”現(xiàn)在回憶起來,約翰幽默地說,“至少,那時我閉著眼睛也能很快安裝好被撤散的輪椅。”
終于自食其力
1987年,17歲的約翰.庫緹斯做了腿部的切除手術(shù)。因為那兩條從來沒有派上過用場的畸形的腿像尾巴一樣翹起來,使他行動非常不方便。約翰成了“半”個人,但行動更加自如。同時,還避免了因為腿上的潰瘍和皮膚感染及骨髓炎所可能引起的并發(fā)癥。約翰中學畢業(yè)了,決定給自己找個工作。他爬在滑板上,敲開一家又一家店門。問店主是否愿意雇用他。人家打開店門,根本沒有發(fā)現(xiàn)幾乎趴在地上的約翰,就又把門關(guān)上了。
經(jīng)過成百上千次應聘失敗后,約翰終于在一家雜貨鋪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還在一個儀表箱公司扭過螺絲釘。他每天凌晨4:30起床,趕火車到鎮(zhèn)上,然后爬上他的滑板,從車站趕到幾公里之外的工廠。盡管生活艱辛,但是能夠自食其力,約翰勇敢而快樂地生活著。
成為運動健將
約翰有著希臘血統(tǒng),他全身上下總是充滿競爭和拼搏精神,有著天生的運動員氣質(zhì)。從十二歲起,約翰打市內(nèi)板球,他還喜歡上了舉重和輪椅橄欖球。由于上肢的長期鍛煉,他的手臂有著驚人的力量。他的命運其實從那時就開始轉(zhuǎn)變。
因為從小被人孤立,運動成了約翰唯一的寄托,所以他對自己的訓練要求特別嚴格,他的運動成績也非常好。當他做完了腿部切除手術(shù)出院后不到3天,就出現(xiàn)在打室內(nèi)板球的俱樂部。雖然他經(jīng)常把其他球員撞倒輪椅外面去,有人也會抱怨他打球太狠,但是他也會反駁有些人缺乏獻身精神。
然而,每當約翰戴著太陽眼鏡和運動頭盔出現(xiàn)在賽場上時,小孩子們總會喊起來:“看哪,來了一個會走路的頭盔!”
1994年,約翰.庫緹斯獲得澳大利亞殘疾人網(wǎng)球賽的冠軍;2000年,約翰拿到澳大利亞體育機構(gòu)的獎學金,并在全國健康舉重比賽中排名第二。約翰還獲得了板球,橄欖球的二級教練證書。他用成績回擊所有的嘲笑和侮辱。
演講改變命運
一次偶然的公開演講,給約翰帶來了全新的人生。
在一次午餐會上,約翰應邀對自己的經(jīng)歷作簡短的演講。“我一定要把最勇敢的一面呈現(xiàn)給觀眾!”約翰告訴自己。他的經(jīng)歷和現(xiàn)狀讓現(xiàn)場觀眾熱淚盈眶,他也因此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一個女人跑到臺上,哭著告訴約翰,她非常不幸,正準備自殺,身上還帶著手槍,聽了他的演講后,她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地活下去。
演講完之后,約翰獨自一個人來到海邊,坐在沙灘上,望著洶涌澎湃的大海,他一會兒顫抖,一會兒哭泣。回想起午餐會上熱烈的掌聲,他開始生平第一次大聲笑出來--因為在他的一生中,第一次有人如此關(guān)切他的講話,并且報以最真誠的掌聲。這時,約翰忽然清楚地發(fā)現(xiàn),到講臺上去,講出自己經(jīng)歷的恐懼和憂傷,講出自己的掙扎和拼搏,給他人以啟迪,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約翰開始了公眾演講。在演講過程中,約翰盡量削減他的生理特性會對聽眾造成的影響,而盡可能地講出有價值,有影響力的話。他希望觀眾是來分享他的人生經(jīng)驗而不失來看“怪物覽”。
約翰有著天生的`演講家的氣質(zhì),語言幽默,反應敏捷。在演講臺上,約翰用粗壯的胳膊支撐著身體,眼神炯炯,聲音洪亮,仿佛拿破侖在激勵他的千軍萬馬向前沖。
到現(xiàn)在為止,約翰在一百九十多個國家,做了八百多場演講,他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激勵和影響了二百多萬人。
扼住命運的咽喉
約翰已經(jīng)成澳大利亞的知名人物,在一次聚會上,他遇到了可愛的里恩。那時候,里恩已經(jīng)離婚,有一個身體同樣不好的兒子。幾乎是看到里恩的第一眼,約翰愛上了這個善良的女子。然而,內(nèi)心告訴他,里恩是不可能喜歡他的,雖然他已經(jīng)在演講事業(yè)上取得成功,成了澳大利亞的知名人士,但是,他身體的殘疾讓他們的距離顯得那么遙不可及。
那次聚餐后,約翰受著對里恩的相思煎熬,經(jīng)常徹夜難眠。最后,他告訴自己,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總應該去努力嘗試,否則,永遠沒有成功的可能。
約翰開始追求里恩。剛開始,里恩并沒有注意到約翰的愛意,她只是被這個有著堅強的生存意志的家伙所吸引,但這還不是愛情。然而,她漸漸發(fā)現(xiàn),兒子克萊頓特別喜歡約翰。由于兒子從小疾病纏身,很多時候也有過類似約翰這樣的遭遇,他們在一起,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很多時候,兒子生病或者遇到什么麻煩,約翰比里恩還著急,總是主動想辦法解決。里恩漸漸被約翰打動了,終于決定嫁給他。
1999年下半年,約翰和里恩訂婚,并正準備結(jié)婚。然而,一個巨大的災難向他襲來。
一個晚上,他感到他的腹股溝處相當不舒服,到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告訴他一個不幸的消息:他患了睪丸癌。聽到醫(yī)生的話,約翰差點瘋掉--他多么想要一個孩子。
為了保住生命,約翰只得摘除睪丸。更糟糕的是,手術(shù)不久,約翰又得到一個更壞的消息;因為癌癥已經(jīng)擴散,估計他最多可以活24個月。
約翰聽完,揮動他鐵一般的胳膊,在醫(yī)院亂打亂抓。他對所有的人咆哮:“你為什么宣判我的死刑?我要到自己想死的時候才會死。”
那一刻,約翰想到了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
回到家里,約翰鼓起勇氣把喚癌癥的事情告訴了父母。父親聽了,似乎很平靜的語氣說:“約翰,先是你的腿---砰!它們沒了;現(xiàn)在是你的睪丸--砰!它們也沒了。我擔心,下次你就只剩下一個頭了。”
約翰聽完,大笑起來。是啊,生命中已經(jīng)失去了太多的東西,再失去一些又何妨?
接下來,將近一年時間約翰都在與病魔抗爭。他閱讀了大量關(guān)于癌癥的資料,幾乎成了癌癥咨詢專家。他到處咨詢,希望人們能夠給他的治療帶來一些好的建議。
很多癌癥患者打電話告訴他:“按照醫(yī)生的話去做,永遠都不要絕望。”2000年5月,經(jīng)過詳細的檢查,醫(yī)生驚訝地發(fā)現(xiàn),約翰居然痊愈了,這次幸運女神終于眷顧了約翰。
2000年,約翰和里恩結(jié)婚了,同時還擁有了他太太的6歲的兒子克萊頓。約翰很愛他的兒子克萊頓,盡管克萊頓有自閉癥,肌肉萎縮癥,大腦內(nèi)膜破損,心肌功能障礙等病癥,他依然堅持說:“我的兒子將來一定會成為最棒的人物!”
約翰的一生似乎都在與恐懼,孤獨,侮辱,折磨,病痛甚至死亡抗爭,而他都是最后的獲勝者。回想往事,他說:'這個世界,充滿了傷痛和苦難。有的人在煩惱,有的人在哭泣。面對命運,人應該擁抱痛苦,笑對人生,而不只是與之苦斗。任何苦難都必須勇敢面對,如果贏了,則贏了;如果輸了,就是輸了。一切都有可能,永遠都不要說不可能。“
約翰庫緹斯的經(jīng)典語錄
他說——“每個人都有殘疾,我的殘疾你們能看到,那你們的殘疾呢?”
他說——“無論你覺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遠有人比你更加不幸;無論你覺得多么的了不起,也永遠有人比你更強”;
他說——“財富不是通過你口袋里的錢多錢少來衡量的,財富也不是看你銀行存折上的數(shù)字。如果你們能看到我的心,你們就會知道我是一個超級的億萬富翁。我的兒子認為:更加富有意味著對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更加開心,更加滿足,而不是一個勁兒地追求我所沒有的”;
他說——“每一天都會成為你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我想跟你說的是,如果我都可以做到,或者說如果我們都可以做到,為什么你不可以呢?如果我可以做到,那么你也可以做到!你也可以做到!你也可以!請記住別對自己說不可能!Nothing is impossible!”
他說——“100次摔倒,可以101次站起來;1000次摔倒,可以1001次站起來。摔倒多少次沒有關(guān)系,關(guān)鍵是最后你有沒有站起來。”
殘疾大學生勵志故事(三)
在天津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有這樣一位“勵志哥”:由于患有先天性腦癱,他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由于家庭貧困,他拖著殘疾的身體為高中生進行課外輔導,并不斷地鉆研高考提分方法,憑借著獨特教學方式,在為自己賺取大學三年學費和生活費的同時,也敲開了職場大門。前不久,在一檔大型求職節(jié)目中,他以每月超過萬元的高薪被一家知名教育培訓機構(gòu)納入麾下。他的名字叫杜周磊。
1991年,杜周磊出生在西安農(nóng)村。患有先天性腦癱的.他,4歲時才在父母的幫助下勉強學會走路。讓父母欣慰的是,上學后,周磊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二時,他的生物、化學成績一直是全校第一名。不過,就在高三臨近開學前,一直疼愛他的父親病倒了。為了照顧病重的父親,周磊在老師們的萬般挽留下還是選擇了退學。之后,他一邊在醫(yī)院照顧父親,一邊在病床前自學。但是高考期間父親的突然離世還是給了他沉重的打擊,最終選擇了高職院校。
處理完父親的后事,周磊開始為大學學費發(fā)愁。經(jīng)過再三考慮,他決定利用自己高三一年的自學心得,為學弟學妹們進行課外輔導。“我講課開始都是免費的,直到家長們認可我了才會收費。”就這樣,整個暑假,周磊一共招了10名學生,也把自己第一年的學費賺了出來。
來到天津后,在學校的幫助下,他開始勤工儉學。“雖然大一時每月也能有幾百元的收入,但我還是喜歡講課。”于是大二開學后,他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大廈免費為高三學生講課,小有名氣后,他的學生越來越多。
也正是由于感受到了這份成就感,本來學習臨床醫(yī)學的他,在求職節(jié)目現(xiàn)場,面對多位企業(yè)負責人拋出的橄欖枝,最終選擇了一家教育培訓機構(gòu)。“一路走來,我也曾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每一次我都告訴自己:不拋棄、不放棄,只要堅持,就會有所收獲。”杜周磊說。
【殘疾大學生勵志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殘疾勵志故事04-04
殘疾人勵志故事-五則殘疾人的勵志故事04-01
殘疾人的大學生勵志故事04-08
殘疾人士的勵志故事12-09
殘疾人的勵志故事11-23
殘疾人的勵志故事精選04-06
殘疾名人簡短勵志故事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