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董卿成功的故事
眾所周知,董卿是央視的著名主持人,她成功的背后故事,你了解了嗎?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董卿成功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董卿的成長故事:自信是必要條件
在嚴厲中成長
董卿1975年出生在上海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母親畢業于該大學的物理系。在這樣一個書香濃郁的家庭里成長,董卿坦言自己的童年是在有些壓抑、拘守和刻板的氛圍中度過的。
由于工作調動的原因,董卿的父母輾轉在浙江蕭山、安徽湖州工作,7歲以前董卿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上海。7歲后,因為調皮好玩兒,董卿才被父母接到了身邊管教。“剛見到父母時,我對他們充滿了敵意,不僅僅因為他們多年把我這個獨生女兒放養在上海,因此缺失父母之愛,更重要的是,我似乎永遠也滿足不了父親的期望值。差不多十年光景,我們家始終硝煙彌漫。”董卿笑著說。
父親對董卿非常嚴厲,從7歲開始他就讓董卿閱讀一系列的中外古典名著,時不時還要提問書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記得有一次,爸爸問她《紅樓夢》中薛寶釵和賈府的關系時董卿的'回答不是很準確,結果爸爸讓做物理教師的媽媽專門把《紅樓夢》中的人物畫了張圖表給她以便熟識。孩提時代的董卿偏愛文體活動,是典型的性情中人,董卿的父親卻認為女兒沒有姑娘家的端莊,經常斥責她。“父親就是希望我溫柔乖巧,在家看書習字,我不能上學校的舞臺表演唱歌、跳舞類節目,不能在家照鏡子超過一次,不能穿花花綠綠的衣服,總之,隨著年齡的漸長,父親的傳統、刻板讓我一刻也不能忍受。”
20歲后的模樣是自己塑造的
董卿相信一句話:“女人20歲之前的容貌是天生的,20歲之后就是自己塑造的。經歷、環境,都會影響你的眼神和姿態。如果我一直安寧地生活,肯定不會是現在的模樣。”
在浙江省藝術學院讀書的時候,董卿并不自信。第一次上形體課,同學們的動作熟練優美,她卻是一張白紙,連劈叉都不會。老師問她:“看上去挺修長的,動作怎么這么僵?”她只能紅著臉低著頭不說話。到了周末,她還是郁悶,漂亮的室友總被帥哥約出去,而她只能把課本翻了再翻。熬過半年,董卿的才能開始顯山露水,成績名列前茅,形體和臺詞訓練也漸入佳境。拿到一等獎學金,她買來被父親嚴令禁止的奇裝異服:小背心、小短褲,生活變得美滋滋。
央視名嘴董卿成功的勵志故事
董卿,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先后在浙江電視臺、上海東方電視臺主持節目。2002年5月,董卿走進中央電視臺,主持《歡樂中國行》、《魅力中國》、春節聯歡晚會,在2005年度“國際電視主持人論壇暨年度頒獎盛典”中一連捧得“最佳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及“最佳電視女主持人”兩項大獎,是中央電視臺最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之一。
董卿說,在她十余年的主持生涯中,她有過多次選擇。從浙江電視臺到上海東方電視臺到東方衛視再到央視,每一次選擇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職業生涯的長跑中,她耐得往寂寞,也經得起大紅大紫。
央視綜藝一姐董卿從2005年至今已連續八次入主春晚,她曾透露自己第一次上春晚時衣服都沒有準備夠。董卿談到在主持完春晚之后,一個人走在空曠的大街上,回到家中吃了一碗速凍水餃,那種感覺讓她感受到一種辛酸,正如董卿在節目中說的,那是一種“繁華過后的落寞”,“知道了那種繁華是真實的,也知道了那種孤單也是真實的”。
7歲,她懼怕嚴厲的父親;17歲,她懼怕想念一個人的.瘋狂;27歲,她懼怕患得患失,懼怕“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今,她在臺上風采萬千,從容閑雅,但還是會莫名懼怕熟悉的舞臺終要消失。小時候,父親不許她多照鏡子,不準參加文體活動,可是她自作主張報考浙戲,成就今日名嘴;青春時,她被愛愛過也被狠狠傷過,但仍對愛滿懷信心;現在,她“恐懼”自己走不了多遠,相信吧,她一定能走得自己不想走下去為止。
董卿成為主持一姐成功背后的故事
2002年進入央視《魅力12》,到2004年占據央視核心頻道,主持2005年央視春晚,短短兩三年時間,董卿以一種超乎想象的速度成為目前央視地位最穩固,出鏡率最高,實力最難撼動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很多人因此不解甚至帶著某種偏見,在人才濟濟的央視美女主持人中,董卿何以如此神速地躍居為新一代央視當家花旦?事實上,在董卿看似兩三年的成功背后,是十年磨一劍的準備與積累。與她合作過的所有伙伴都表示,除了擁有端莊美麗的外表和隨機應變的主持能力外,董卿是目前主持人中工作特別努力、特別拼命的一個。
人的抉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只知道失去了什么,不知道會得到什么。
進入央視之前,董卿在上海已經是炙手可熱的美女主播,她主持的《相約星期六》因風格幽默而迅速席卷申城。2002年,董卿獲得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可以說,在上海的七年,董卿過著有名有閑的日子,工作強度剛剛好,休閑時間用來喝茶、逛街、會友、美容,一切都那么順理成章,安逸而自由自在。
2002年的一個電話,卻打亂了董卿平靜的生活。這一年,央視西部頻道成立,《魅力12》向董卿發出邀請。接到電話的董卿心情異常復雜:“央視主動向你拋出橄欖枝,很開心。但是要知道,他的.一句話可能意味著你整個生活都會發生巨大改變。”
像所有新人一樣,董卿經過了初試、復試等重重關口,直到頻道領導說:“你挺棒的,可以到我們團隊”時,董卿才真正意識到這并非一次簡單的應聘。“最初的興奮沖動過后,心里變得很忐忑,那是對未來的一種不安全感。我已經不是大學剛畢業的新人了,按常理,一個女人到了二十八九歲,就應該成家立業了。我還要一個人去北京打拼。”那時,董卿幾乎見人就問:“這事靠譜嗎?我能不能去?去了怎么辦?”與其說向別人征求意見,不如說是對自己內心的追問。在一遍遍的問和答中,董卿越來越堅定自己的想法,去,不管未來怎樣。“之所以下定決心,是因為我做了一個排除法,如果我不去會怎么樣?我想有一天我一定會后悔。其實能夠做不同的嘗試,也是一種幸福。”
最后一次錄完上海臺的節目,已是深夜,董卿一個人開車回家,她搖下車窗,把音樂調至最大,風呼呼地吹進來,眼淚便情不自禁流下來。“馬上就要告別這座城市,很傷感。關鍵是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董卿,你在央視會做得很好。我就不會哭了,我會義無返顧。哈哈。人的抉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只知道失去了什么,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么。”
【董卿成功的故事】相關文章:
董卿勵志故事04-05
董卿大學勵志故事04-08
有關董卿說過的名人語錄12-06
致傾國傾城的女子董卿勵志文章04-05
美國國務卿賴斯的成功秘訣勵志故事12-09
卿為我狂勵志故事12-09
跟著周董學創業的創業故事03-25
成功的故事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