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趣愛好是成功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興趣愛好成功的故事
成功來源于興趣,我們的個人興趣愛好很重要,你知道有哪些成功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嗎?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興趣愛好成功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一名個子不高的男生,一張熱情的笑臉和閃現在眼鏡后的真誠的目光。乍一看,他的漢堡包店真是有點寒酸,只是租用了隔壁網吧樓道旁的一小塊空地,行人一大跨步就能躍過他的門面,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但走進一看,金燦燦的雞翅和漢堡,夾著新鮮的蔬菜,食欲的誘惑委實讓人難以抵擋。我們的采訪就是從漢堡包開始的……初嘗漢堡包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家小店,他也就成了自主創業大學生的一員。與眾不同的是,他沒有像前幾年崛起的學生創業大軍那樣轟轟烈烈,也沒有風險投資和高科技含量,而是安靜地經營著他的“杰作”,這樣,我們便稱之為“生存性”創業。
找熟悉的環境和行業做小店開在水產大學旁,周圍還有居民消費群,旁邊的網吧里也會不時冒出一兩個買主,因此現在即使是暑假,生意還是不斷。到了開學,在高蜂時段聘用四個伙計也忙不過來。周圍又沒有同類的競爭者,加上便宜的租金,小店運營境況節節高升?磥碓谶x擇店面上絕對是下了一番功夫。
別看如此一家小店,它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的經營管理方式和肯德雞麥當勞的一樣,因此開一家和開一百家都是一樣的管理,而且一個人就能應付。有的舞廳在經營前期總要有親戚代為收帳,而我就完全交給手下,因為每一筆帳的進出都清清楚楚,多收少收我都會知道”,作為99級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在“算帳”上當然技高一籌。
漫漫創業路
跟著他重拾創業歷程,那看似平靜的敘述帶著我走過了他那段徘徊于成功、失敗、希望和失望之中的困難時期。
在創業之前,我還是想過求職的。還是大二時,我就開始關注招聘信息,參加各類招聘會,但是幾圈下來,覺得很難過。招聘重文憑重證書,而證書又跟不上形勢,知識沒有用武之地。雖然1997年相比現在就業形勢一片光明,就業率高,但薪水不高,本科生一兩千元,碩士生三四千元,令人沮喪。自此,我就開始全心投入創業。
道不同不相與謀,我大四搬出寢室,找了一名也有創業理想的上海理工大學的學生合租。我們每天談論創業,每天都要談六七個小時,平時大量閱讀創業類的雜志、書籍、記得當時《理財周刊》每期必看,還有《大敗局》、《窮爸爸富爸爸》、《麥肯錫方法》等都反復通讀、一有空就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找合伙人,找項目,找靈感……
最初想要開個網吧,經過了前期長時間的準備,連投資上家都找好了,但是由于北京網吧火災事件影響了辦證,不得不放棄?船F在網吧不景氣的樣子,100萬的投資,想想一身冷汗。后來參加國際特許經營招商會,對于確乏資金的大學生,只能找尋小型的項目。經過多個調查和洽談,一番周折后,我確定了10萬元投資的“白雪公主”干洗店連鎖經營。但是在付款之后,經過再次的明察暗訪,通過網上資料和已開店面的調查,我發現了其中潛藏的風險,因此毅然迅速回頭,解除合同。看到干洗店這兩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當初10萬元投資只能是最小型的店面規模,要是當初貿然投資,現在肯定已經被扼殺在搖籃里了。
接著,我想到了要從自己熟悉的環境做起,先做大學生市常去年12月正值南匯大學城二期商鋪招商,我趕去了解情況,在大學城住了幾天,觀察商鋪運營狀況,經過仔細的考察和成本、盈利反復核算,發現南匯地處荒涼,雙休日學生回家后不像市區的大學如此熱鬧,周邊也沒有居民消費區,再加上寒暑假,全年有半年處于淡季,因此盈利困難。
漢堡包浮出水面
忙碌了大半年,最后才想到了開漢堡包店,回首當時不經意的靈光一現,像是達到了王國維暮然回首的“第三境界”,然而,雖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但仍猶抱琵琶半遮面。想與做的差距之關鍵是尋找貨源。我馬不停蹄,到各家小型漢堡包店、肯德基、麥當勞等多方打聽,由于各家開展了積極的保密工作,因此一直找不到門道,我使出渾身解數,將各方消息東拼西湊,順藤摸瓜,經歷了一個月的周折,終于瓜熟蒂落。
社會的快速競爭,催促著我加強學習,我每周都會去書城找書,每天看書也不少于兩小時,此外還要時刻關注社會的動向,培養敏銳的嗅覺,因此我的生活過得很有目標,很充實。雖然這樣的小店人人能開,但是我相信經營者的管理理念,目標志向有天差地別。我不斷學習系統先進的管理手段,計算成本收回的周期,加快再發展的步伐,當別家每天關注盈利狀況時,我卻看重小店給我的隱性利潤,它是我磨練管理經驗的切入口,況且我目前的盈利能趕上工作五六年的成功人士,而且我相信我的發展步伐一定比他們更快。
創業路,我堅定地走出來
在我校今年的畢業生中,只有我是自己創業的,他們說起我就兩個字:“佩服”。大學生創業“滑鐵盧”在前幾年聽得很多,加上本來缺乏創業意識,因此很多人都選擇了求職,而我是看多了創業的書籍,才會一心走創業的道路。即使有創業理想的同學,也會受到多方面的阻礙。我的一名同學就是受不了父母的壓力最后放棄,我的父母親戚到現在也還是反對;加上不諳門路,辦證困難,無法貸款種種障礙,讓創業者步履維艱。
大學生創業如襁褓中的嬰兒,隨時有被扼殺的危險,因此有提出先就業熟悉環境再創業的說法,我覺得創業要早,創業的過程是上班族無法學到的,一樣要有如此的經歷,還不如早跌倒早爬起,而且創業要有巨大的勇氣,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等各方面的束縛與日俱增,會影響創業的決心。
當然,大學生初涉商場,最好從小做起,找自己熟悉的環境和行業做,找準切入點,這樣才更容易成功。
就這樣,我傾聽著,也感動著,他的故事雖然沒有曲折離奇的創業歷程,也未有可觀的創業成果,但他樸實而執著的追求過程更容易引起我們的共鳴,“開更多的分店,讓民營企業打進世界500強”的雄心壯志更讓我為之振奮。在此,我盡力完整地記錄他的回憶,希望給學弟學妹們,給創業的朋友們以借鑒。然而文字只能記錄過程,而不能代替親身的經歷。
興趣愛好成功的故事二
有個知名的翻譯大師,日文聽說讀寫樣樣都在行,曾翻譯許多知名的日本小說,而且更難得的是,他沒有念過大學,高職念的居然是汽車修理,而且從來沒有到日本讀書的經歷。
某次記者訪問他,問他究竟是怎么學好日文的,這位翻譯大師,給了一個令人詫異的`答案:“我的日文之所以這么好,是因為我年輕時沉迷電玩。”
原來,他學生時代非常喜歡電動,家人知曉后百般阻撓,罵他“一天到晚玩電動,能有什么出息。”
但他仍背著家人,一有機會就抓著電動不放。
由于當時的電玩大多是日文,想要解謎、破關,不能不看懂關鍵說明。于是,他買了生平第一本日文字典。
但是一本字典,無法讓他看懂所有相關說明,于是他偷偷去報名日文班,在家看電視都鎖定日本頻道。
家人以為他突然“哈日”起來,其實他看電視的時候,不僅在放松,更在豎著耳朵聽日文,日積月累下來,他漸漸能全部了解電玩中的日文,并意外發現自己具備了看日文小說的能力,因緣際會下,他開始了翻譯工作,由于文筆流暢優美,從此一炮而紅。
多數人因為沉溺于興趣而荒廢了工作,聰明的人卻在興趣中學習,甚至因此繪制出嶄新的人生版圖。
心的體驗:無論你的夢想是什么,只要看準方向,并且一路上不停的努力,成功就會出現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強迫你失去夢想,除了你自己。
興趣愛好成功的故事三
沈韻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女性食品造型師,曾為麥當勞、必勝客、哈根達斯等國際知名企業“操刀”,目前國內半數以上電視食品廣告的造型均出自她手。
她的多彩生活,令人大開眼界!
沈韻:80后美女食品造型師迷上“舌尖創意設計”
沈韻是一個80后美女,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喜歡畫畫,積累了深厚的美術功底。在大學里,她特意選修了環境藝術專業。畢業后,她曾做過電視廣告美術指導等職業。
沈韻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烹飪。媽媽燒得一手好菜,各種雜亂無章的食材只要一經擺弄,就是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有時,媽媽還會手把手教沈韻做幾道民間特色菜。每一道菜烹調出來,沈韻都會認真做下記錄:色澤,味道,香氣,感受……然后再進行另樣的嘗試。久而久之,她練就了一手烹飪絕活。
沈韻做的“清蒸鱸魚”,堪稱一絕。刮鱗后,沈韻先是用鹽略擦魚身讓咸味滲入,再起油鍋煎黃了魚皮,放生姜,噴料酒,將切細的雪里蕻咸菜放入——她喜歡用碧綠的新咸菜稈,覺得味道更爽口。然后,澆一大碗清水,蓋上鍋蓋,等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燉,讓魚肉的鮮味慢慢滲透到湯里面。掀開鍋蓋,魚湯已變成醇白色,撒一把蔥花起鍋,把湯盛入深碗。舀一口湯,腌與鮮混合出來奇妙的鮮味,讓舌頭微微一燙,隨即彌漫在口腔,滿口生津,那味道鮮得不得了!
2000年,朋友在地鐵站附近一個大型商業中心里開了一家飯店。這里大大小小的餐廳有二三十家,飯菜質量和價格都差不多,競爭很激烈。沈韻僅用一張小小的菜譜,就使朋友的餐館門庭若市。這家人氣最旺的餐廳,贏在“舌尖創意設計”,其中食品造型很有奧妙。
沈韻知道,客人落座后總要先看菜單,很多人都是看菜譜上的照片點菜,而經她的手擺弄出來的菜就頗有藝術感。比如,最簡單的白菜炒肉絲,別家炒出來的大多是爛糊一片,而她不是將肉絲一股腦兒盛進盤子,而是用尖頭筷子,將其一根一根地放進盤中。若覺得整盤菜的色澤還不夠誘人,她會在肉絲上放幾絲紅辣椒,整道菜馬上出彩。
沈韻在為菜譜做設計時,會從源頭開始。她苛求廚師的刀功,比如白菜和肉絲一定要切得粗細均勻、長短相近,而配料的香菇、竹筍等也要切成絲狀,與白菜、肉絲的 “身材”統一。裝盤時,要分清主角和配角,香菇、竹筍這些配角不能搶了主角的風頭。盤子的中央,恰似舞臺的中心,是觀眾視覺的聚焦點,一定要留給主角——肉絲雖然不多,但肯定當主角。
由于職業關系,沈韻經常接觸到很多拍攝食品的廣告片子。她從網上了解到,其實國外前幾年就有食物造型師這個新興職業了,也就是給食品進行美化和造型的專業人員。他們用雙手為食品打造出盡可能自然完美的狀態,激發攝影師的靈感,拍出理想的照片。與廚師不同的是,廚師推崇美味第一,食品造型師則是視覺效果第一,讓菜品看起來更美味,讓人有食欲感,感覺到餓了。
歐美專業人士認為,好看的食物不亞于一件高級定制的時裝,每一樣食物都可以是藝術品。因為視覺認知是大多數人對食物的首選認知方式,所以,食物造型師對食品生產商來說非常重要,在市場推廣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好的創意造型,很快就會帶來滾滾財富。
第一個客戶是“康師傅”
2001年初,當進入這個行當時,沈韻最早接觸的客戶是“康師傅”,對方要求她為福滿多牛肉面“操刀”。為了做好這個造型,她需要研究怎樣將牛肉顏色做得夠紅夠漂亮,怎樣通過裝置做出面泡好后的熱氣和小氣泡等。
“在這期間,光是測試就做了將近兩周。”沈韻口中的“測試”,是指拍攝用的這一碗面整個制作過程。“我要不停地研究面和肉怎樣看起來最好吃,要把肉煮得比較有光澤,有筋有肉、肥瘦相間,而且還要看上去有一點兒熱氣騰騰的感覺。”
首先,她把牛肉切塊,胡蘿卜切丁,放入沸水中翻滾。牛肉塊要立即取出,可以充分顯出自身的紋理,但又不顯老;胡蘿卜丁必須等有些變色后才能撈起,和牛肉塊一起放進醬汁中,浸泡著色——生的胡蘿卜顏色太艷,容易搶主角的風頭,所以要多煮一會兒。
第二步,將一束面條整齊地放入沸水中,只需稍微浸一下就撈出,在碗中擺造型,不斷調整直至滿意為止。
緊接著,用醬汁、涼水、食用色素等調出湯底,并切好蔥段。調好的湯汁,用壺從四邊慢慢注入碗內。“這個過程,動作必須要慢,以免湯汁濺到不需要的地方。”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一步,取出已著色完畢的牛肉塊和胡蘿卜丁,一塊一塊地堆放在面條上。“胡蘿卜和牛肉的前后關系要掌握好,包括胡蘿卜丁露出多少都要仔細觀察、調整。最后的畫龍點睛之處是擺上蔥段,要讓人看著既不覺得呆板又沒有松散之感,一定要注意蔥段的量及其在畫面中的視覺重心和色彩的比例。”
這樣,一碗好看又“好吃”的紅燒牛肉面就新鮮“出鍋”了。該廣告在電視上播出后,給億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朋友開玩笑,問沈韻是不是借機吃了很多色香味俱全的“康師傅”。沈韻大笑著說:“當你連續一個月天天對著方便面做各種研究的時候,你肯定是打死也不想吃了。”
很多人以為,食品造型師只是在錄制廣告片的時候忙一下,其他時間很空閑。其實,沈韻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2到16個小時,有時候甚至要熬夜拍攝。有一次,片子拍了整整2天2夜才結束,因為每個產品的需求不同,每次手法也要創新。比如拍一個漢堡,肉的厚度、皮和肉的比例或者黃瓜擺放的`位置,客戶都有自己的考量。沈韻調侃:“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食品造型師,除專業技能外,還應該加上能熬夜、體力好。”
日常生活中,沈韻還要隨時隨地地研究各種原料。比如,為冰激凌做造型的難度非常高,因為無論是多高級的冰激凌,都不能在攝影棚的燈光下拍攝——還沒等擺好造型,它就已經融化了。為鼓搗出不會融化的冰激凌,沈韻在家研究了2個多月的配方。哈根達斯老板看了拍攝的廣告后,覺得非常逼真,表示滿意,稱沈韻是“天才創意大師”。
沈韻透露,一些歐美食品造型師常用土豆泥做冰激凌。不過,不能細看,因為土豆泥的質感與真正的冰激凌有很大差距,給人一種很假的感覺。沈韻喜歡挑戰,所以才研制出了冰激凌的代用食品,解決了攝影師們的難題。她的成功,是經過反復試驗、用汗水換來的。
全中國干這行的不到10人
沈韻也常為一些烹飪、美食及時尚類雜志推介的菜品做造型。曾有粉絲請教:“做食品造型,跟廚師對菜肴進行裝盤有什么異同?”她說:“制作菜肴,同一道菜必須有統一的造型,只有在開發新菜時才需要構思新的擺盤式樣;做食品造型,要的就是別致的裝盤。”此外,兩者的生熟程度也有區別。考慮到拍攝時需要相對鮮亮的色彩,諸如彩椒、蘆筍、西蘭花等燒熟后容易變色的蔬菜,在做造型之用時,只能煮至七八成熟。不過,像番茄牛腩這樣的菜式,則可以完全燒熟。
“最好的美食造型,是要擺出食欲,但要遵循一條原則:食品本身是什么樣就讓它呈現出什么樣。”沈韻說,為一道菜做造型,根據難度系數的不同,耗時也有很大差別。“有時候,一個小時足夠。但有時候,需要耗上一整天。”
實際上,食品造型師往往比其他造型師的工作難度更高,因為不僅需要對物體的美感有敏銳的洞察力,還必須了解食物的品性,并且具備一定的烹飪技能。這些綜合素質包括:美術基礎、攝影基礎、色彩學、幾何學、廚藝、食材知識、食品價格、成本控制、道具搭配、動手能力、創造思維。
2012年,沈韻應邀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有趣的是,她把林林總總的制作工具在鏡頭前一亮相,把眾人驚得目瞪口呆。原來,除了廚師的常用工具外,她最常用的竟然是外科手術或者是牙醫用的醫療器械:手術刀、手術剪、尖頭筷子等等。雖然使用這些器械不存在什么危險性,但特別考驗工作的耐心,干這行一定要坐得住。
2013年4月,沈韻曾做過一個經典案例,接手一家著名披薩品牌的訂單。給披薩做造型,非常考驗食品造型師的功力,因為要讓披薩看起來美味可口,必須制造出長而細膩的拉絲效果。沈韻在披薩中加入大量的粘稠芝士,終于成功。但是怎么去切割花瓣呢?最后,她大膽嘗試用電鋸代替普通刀子進行切割,使得拉絲效果達到完美的境界:觀眾可以看到,從花瓣里拉出的芝士綿綿不斷,讓人一見之下頓感披薩美味可口,食欲旺盛。
沈韻說,正因為做食品造型如此“復雜”,這方面的人才在全世界都堪稱珍稀。以北歐國家瑞典為例,全國不過6個人;在中國,干這行的不到10個人。沈韻的薪水是相當可觀的,每12小時的收入就高達5位數。干一單大活,掙10萬、20萬元,小菜一碟。
【興趣愛好成功的故事】相關文章:
興趣愛好是成功的故事04-08
成功的故事02-06
成功的故事03-25
成功勵志故事:成功的門栓12-09
成功的邊緣的故事12-01
成功的女性故事03-29
拿破侖的成功的故事04-17
成功的訣竅的故事04-17
成功的法則的故事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