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比較有人生哲理的故事
人生本來就充滿哲理,我們要學會故事里面映射的哲理,那么你知道有哪些比較有人生哲理的故事嗎?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比較有人生哲理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比較有人生哲理的故事一:口才薇幽默
作者:宋桂奇
一次在橫店影視城拍戲,聽朋友說一家小店鴨爪的味道非常不錯,趙薇就風風火火地跑去,邊挑邊問:“老板,這鴨爪怎么賣?”“3元錢一只。”沒想到她竟逗貧講價:“便宜點賣吧?2元8角成不?2828我發我發,大家都發嘛!”聞此,老板也樂不可支。下面,不妨再欣賞幾例這位“人生贏家”的“薇幽默”。
巧仿妙解,顯現謙遜
2015年6月3日,趙薇將和黃曉明以及華裔導演林詣彬一道,現身洛杉磯TCL中國大劇院,在“星光大道”的核心地帶上留下屬于自己的手印,成為這個榮耀名單中唯一的亞洲女星。臨行前接受記者采訪時,當被問及“是否希望自己成為‘國際趙’”,她一臉清醒地回答道:“哎喲喂,這個真沒想過。即使你在國際上有點小名氣,你也進入不了別人的主流社會,就說咱們國內,能有老外在咱們這突然成為NO.1的明星?三線都排不上。到西方,那完全是兩碟菜嘛。對我來說,國際化根本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而就在記者含笑點頭時,她則秀起了薇幽默:“所以啊,我不可能成為‘國際趙’,只想努力讓自己成為‘國記趙’——國人都記住的一個趙!”此語一出,一片笑聲。
面對記者之問,她先是擺事實講道理,以表明自己沒想過成為“國際趙”。這個回答雖足夠完滿,但慣于幽默的趙薇仍想給對方一個驚喜,于是她便利用諧音仿“國際趙”為“國記趙”,然后再按字面進行拆解。此語既智慧風趣,顯現了她的清醒和謙遜,讓人樂而開懷自屬情理之中。
機智躲閃,回避難題
2015年5月20日,應馬云之邀,趙薇參加了阿里巴巴集團舉辦的首屆全球女性創業者大會。“大家中午好,我是趙薇。”隨著四起的`尖叫聲,她表情夸張道:“哇,相機全都舉起來了啊,看來還是臉熟的人好使。”惹得現場哄堂大笑后,她便從女性的角度,談起了自己的成功和失敗。“我想,走出低潮期最好的辦法,還是用時間。一個人成功,并不是學歷有多高,背景有多深,而是內心有多強大。”聞此,主持人見縫插針:“那你是否成了一個‘女漢子’?”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她則將它拋給了觀眾:“大家說,趙薇是‘女漢子’嗎?”見臺下或“是”或“不是”,她隨即理直氣壯地說:“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家都說不清,我自然就更不知道了。”于是,笑聲四起。
順著趙薇的“內心強大”之說,主持人見縫插針。考慮人們對“女漢子”的態度不可能一致,若貿然回答“是”或“不是”,無疑都會“得罪”一部分觀眾。于是,她便機智地將問題拋到臺下,然后再巧借他們的回答和俗語作為自己“不知道”的依據。有此智慧的躲閃,難題自是談笑之間即“灰飛煙滅”了。
妙語雙關,化解尷尬
2015年5月3日,《虎媽貓爸》在東方和天津衛視黃金檔盛大開播,開播儀式上,當看到劇中“虎媽”趙薇和“貓爸”佟大為在停車場親昵被保安張譯偷拍,二人發現后便追逐搶奪對方手機這個情節時,有相熟的記者玩笑道:“這一集中,就這場親熱戲演得最好。”聞此,趙薇隨即將人們的視線引向佟大為:“這得感謝大為,他的經驗比我多。”佟大為則趕忙請出導演救場:“我的經驗還不夠,一般都是導演來示范。”陣陣笑聲后,記者又問:“拍攝這種戲要不要向家人報備?”由于佟大為夫人關悅也是演員,所以他一臉驕傲:“大家都是專業人士,不需要。”而當人們的眼光轉向趙薇時,她一語雙關道:“我們家那位可從來都沒經營過‘醋’。”隨之人們大笑不止。
對記者的玩笑,趙薇搶先一步,不僅化解了自己的尷尬,而且還順便調侃了一下佟大為——暗示對方“演戲”之外的“經驗”也多,這自然讓人笑不可遏。當記者又問是否“報備”(言外之意是配偶會不會吃醋)時,她則再吐雙關妙語,既然我先生不經營“醋”,我又有什么必要向他請示匯報呢?
亦莊亦諧,啟人心智
2015年4月19日,憑借在《親愛的》中的出色表演,趙薇榮獲香港金像獎影后。此前她曾多次入圍均功敗垂成,于是有記者問:“您這次來金像一定帶著巨大的野心吧?”聞此,她笑道:“我來的時候想,大概50%的概率吧?因為這是一個內地的真人真事,又是國語,香港的觀眾和影評人是有隔膜的。所以心態很平和,并不是有十足的信心。”見她如此坦誠,記者又追問:“出道以來,您經歷了不少風雨,卻始終開朗樂觀。是怎么做到的?”“大概是我天生記性不好吧!”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后,她又補說道,“我媽說,我打小就容易忘事,不好的事,總不往心里去。所以,我始終相信,風雨不會一直存在,只要你在笑,世界會記住你的笑容!”此語一出,一片笑聲和掌聲。
對記者的“野心”之問,趙薇坦誠應答。待對方追問時,她則虛虛實實,亦莊亦諧:先以“天生記性不好”這個貌似成立的理由,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后,又一本正經地援引“我媽說”來強化人們的愉悅,在此基礎上,她再口吐飽含哲理的睿言智語,讓人在開懷大笑的同時,又獲得了一種樂觀向上的人生啟迪。
近年來,趙薇不僅做演員、做導演,而且還經營酒莊、投資公司,無論在哪個行當,她都做得風生水起,讓人不勝艷羨。若細究這位“人生贏家”擁有的優秀品質,幽默應當也是其中之一吧?
比較有人生哲理的故事二:內心的武士
作者:河西
不要以為四肢發達的人就一定頭腦簡單,李小龍迷都知道,李小龍是位貨真價實的知識分子。他特別喜歡和別人探討哲學問題。他推崇尼采,經常把叔本華、薩特、老子、莊子的哲學思想掛在嘴邊,在拍片和練功之余,有時興之所至,他會隨手抓住一個演員或工作人員,開始大談人生哲學和截拳道的哲學意義,也不管對方有沒有興趣。李小龍的研究權威約翰·里特寫的《武士之心:李小龍的人生哲學》,就專門研究李小龍的人生哲學。
和截拳道以詠春拳為基礎而融會各家相似,李小龍是從道家出發,兼容并包,構筑了自己的哲學世界。具體來講,牽涉陰陽、禪宗、晉代女詩人子夜的'詩歌、古希臘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甚至量子力學。他如饑似渴地閱讀鈴木大拙、艾倫·沃茨、克里希那穆提等人的著作,思考世界之道、功夫和人生的意義,以及靈魂的終極本質,因此約翰·里特得出結論:“哲學才是李小龍的真正激情所在,武術只不過是他闡釋哲學的工具而已。”
這看上去有點復雜,李小龍要是活著,跟你狂侃半天哲學,你八成會暈菜。不過稍微梳理一下,你就知道,李小龍的思想說簡單也簡單,那就是他所追求的:超脫的藝術。
李小龍一開始向葉問學詠春的時候并不能完全領會其精髓,葉問告訴他:“忘記自己,隨對手的動作而動。讓你的頭腦不假思索地去做動作,學會超脫的藝術。放松就好。”
可是李小龍發現,他越是要求自己放松下來,越是沒辦法放松,因為意識到自己要放松,就證明自己其實并沒有放松。他花了好多時間冥想也無濟于事,這讓他感到非常沮喪。有一天,他出海散心,心中抑郁,用手擊打海水,就是那一剎那,給李小龍帶來了老子般的頓悟。他說:“這海上最尋常不過的海水,不就是功夫的本質嗎?我用拳頭擊打它,它卻沒有遭受痛苦。我用盡全力,它卻毫發不傷。雖然它看上去軟弱,卻可以穿透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就是這樣!我想要做一個像水一樣的人。”
老子說“上善若水”,看來,李小龍也看到了水的至柔無形以及流水不腐、水滴石穿的能量。我相信,他的內心居住著一位領悟了宇宙之道的武士,這樣的他,不僅可以在拳腳上擊敗對手,在靈魂上更占據了哲學的高度,這才可以在真正意義上打遍天下無敵手!
不過,我一直也沒想明白,一心要成為水的李小龍,最后怎么反而練成一套剛猛凌厲的腿法和雙節棍?你看他眼神中的殺氣,舞動雙節棍時的虎虎生風,那一句李小龍標志性的“啊打”,哪一點像是在學水的以柔克剛?哪一點像是領悟了超脫的藝術?
問題出在哪呢?是不是可以說,李小龍是分裂的?他內心對平靜的水的狀態的渴望,和外在身體對快速力量快感的追求,是不是形成了一種最終撕裂他生命的力量?所以,存在著兩個李小龍:武術家李小龍和哲學家李小龍,而真正在與他搏斗的,不是他人,是他自己。
比較有人生哲理的故事三:缺乏魅力者的競選逆襲
1948年的美國總統換屆選舉在“杜魯門總統注定連任失敗,共和黨必勝”的氛圍下拉開了帷幕。
眾多新聞媒體、政治家、政治評論家之所以會如此認為,是因為共和黨在本次選舉中優勢非常明顯:從1933年開始,民主黨已經連續執政長達13年,美國民眾普遍認為該換由共和黨執政了;在任總統杜魯門個人魅力缺乏,性格過于倔強,難以贏得民主黨同僚以及選民的認可,而民主黨也無法推出其他有強大競爭力的總統候選人;共和黨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競選經費充裕,志在必得,而民主黨內部四分五裂,并且競選經費嚴重不足;1946年,共和黨在國會中期選舉中擊敗民主黨,贏得了參眾兩院的眾多席位,所以來自民主黨的杜魯門總統很難贏得國會的支持。
面對“敗局已定”的局面,很多人勸杜魯門不要再參與下屆總統競選了,而倔強的杜魯門卻認為不戰斗就認輸是懦夫所為。要競選總統,就要先過“被民主黨選為總統候選人”這關,杜魯門利用黨內的分裂,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使自己的親信控制了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又分化拉攏了黨內對手之一華萊士的較多民主黨人。經過艱難的斡旋,杜魯門勉強獲得了總統候選人提名,但幾乎所有其他民主黨人認為杜魯門根本無法贏得大選。
共和黨內角逐總統呼聲最高的是紐約州州長杜威,他出身名門,有名校學歷,溫文爾雅,被新聞媒體普遍認為是“杜魯門的繼任者”。有的報紙甚至報道:“大選其實已經提前結束了,杜威州長無疑是明年的美國總統!”
杜魯門也知道自己連任總統希望渺茫,因為缺乏競選經費,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競選活動,他的`廣播演說經常因為沒錢而“縮水”。而杜威有大財團的支持,競選經費充足,所以能夠在廣播里頻繁地發表演說,在許多報紙上刊登競選廣告。
在競選啟動后不久,一家權威的民意測驗機構發布報告稱,杜威的支持率超杜魯門近20%,杜威勝出幾乎無懸念。
到了9月初,距離大選僅剩2個月,杜魯門的支持率仍遠遠低于杜威。《紐約客》雜志刊登了杜威乘坐游艇出游的照片,標題竟然是《美國當選總統正在出游》,完全不把杜魯門放在眼里。
這個時候,杜魯門做了個決定——進行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的“大選遠征”,許多人認為杜魯門又是在做無用功,可是,杜魯門不為所動。杜魯門靠在白宮舉行籌款晚宴,才勉強湊夠了“遠征”所需的最低標準經費。而后,杜魯門開始了美國歷史上地域最廣、時間最長、最接近選民、最激動人心的“大選遠征”。
不管城市大小,只要有火車站點的地方,杜魯門都會停下來發表演說。杜魯門發表的多是即興演說,演說前很少準備,他的演說平易近人,其中提出的一些政策措施充分顧及到了農民和低收入選民,關鍵的一點是他是在知道自己“注定失敗”的情況下發表的,所以極富感染力。杜魯門的支持率快速攀升。
可是,兩個月后,那家權威民意測驗機構檢測后發現,杜威的支持率還是超過杜魯門5%。所以,這家機構認為杜威肯定能當選總統。
大選日當晚,《芝加哥論壇報》已搶先印刷了印有“杜威擊敗杜魯門”重磅消息的號外,等著第二天向全國發行。共和黨人已經把希爾頓飯店布置一新,準備慶祝杜威當選。而民主黨人認為杜魯門敗局已定,連慶祝地也未預訂。
第二日一大早,廣播里卻播出了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杜魯門以49。5%的支持率超出杜威45。1%的支持率,擊敗杜威,成功當選下屆美國總統。
最終的投票結果為何與那家權威民意測驗機構最后一次測算的結果相差如此懸殊?原來,這個民意測驗有個致命的弱點——未將農民和低收入選民統計在內,而通過“遠征”,杜魯門在這些選民中的支持率已經獲得壓倒性優勢。
對于杜魯門的當選,第二天發表在《巴爾的摩太陽報》中的一篇社論寫道:“杜魯門之所以能連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國度依然愛戴那些不畏艱難、不屈不撓、敢于戰斗的人!”
【比較有人生哲理的故事】相關文章:
杯子有多重人生哲理故事12-09
比較經典有哲理的句子04-07
比較有人生哲理的話12-07
比較勵志的句子有哪些03-17
2018比較經典有哲理的句子04-08
比較短的寓言故事12-09
比較短的寓言故事12-09
大學比較勵志的小故事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