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青春勵志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明星青春勵志故事大全
有許多明星被我們追捧,因為他們很勵志,正值青春的我們也應該學會勵志,有哪些關于明星的勵志故事呢?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明星青春勵志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年關難過年年過。對于央視當家花旦董卿來說,尤其如此。2011年2月2日大年夜,全國人民又將在爆竹聲中端坐在電視機前,等待春節聯歡晚會,等待主持人董卿的出場。
為西單女孩落淚
央視所有年終節目都在趕制,董卿連哭的時間都沒有了。前一天錄《我要上春晚》年度特別節目,她在錄影棚從下午兩點待到凌晨3點,收工后從演播室走到化妝間不到百米距離,哪怕多走一步都覺得要崩潰。“好多人都問我為什么那么瘦,其實我比誰都吃得多,不吃飯就會暈倒。”身為主持人,必須穿著高跟鞋在舞臺上站幾個小時。
相對而言,做春晚主持人是輕松的。4個半小時的節目,4個主持人加起來時間不過40分鐘,兩對主持人輪換,還能坐著休息一下。董卿透露說,在剛結束的《我要上春晚》特別節目中,總導演陳臨春直接給了西單女孩、深圳民工街舞團“春晚通行證”,這就意味著,這些選手不用通過層層審查就必然能上春晚,董卿在一旁都看得激動落淚,“要知道,在這之前他們曾經連飯都吃不飽,今年春晚會給他們的人生帶來巨大的改變。”
上春晚用了10年時間
至于董卿自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電視人走上春晚的舞臺,她整整花了10年的時間。董卿以前曾在浙江電視臺干過,1996年開始在上海電視臺擔任主持人,2002年到2004年在央視西部頻道工作。真正被大家認識,是在她主持了2004年的青歌會,和2005年之后的歷屆春晚。
2005年,還忙著搬家的董卿接到導演電話:“我們整個春晚劇組邀請你來擔任主持……”放下電話,董卿不由自主就地轉了幾個圈。當時對于央視來說,她還只能算是一個新人。2002年底剛到北京定居時,沒有朋友,也不知該去哪里玩,連一個可以聊天的人都沒有。
1996年,首設三地會場的春晚對包括董卿等春晚主持人來講,都有些特殊的意義。首設三地會場,這是央視主持人周濤第一次做春晚主持,在陜西會場露臉。而剛招聘進東視的董卿被安排在春晚上海分會場實習,忙著招呼演員吃飯、排練,“當時上海的主持人是袁鳴。我那時就想做好手頭的事情,給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
1996年春晚的總導演張曉海,現在成了董卿的頂頭上司。“現在跟他提這個事,他說我不記得你了,我說,你那時都沒正眼瞧過我!”
做夢都會夢到臨上臺
出道10年,董卿從來不覺得自己天資過人,但她承認,自己的確非常勤奮:“晚上做夢都會夢到自己快上臺了,沒背完稿子,急得要撞墻。”
每年主持120場左右的工作量,讓她成為央視的“拼命一姐”。作為臺里工作量巨大的主持人,每一期節目,她都投入了異常多的時間和精力。錄制2011年公安部春晚,現場有公安系統的6位英模給大家拜年,董卿覺得應該對每一個人都有介紹。為了這幾句話的介紹,她花了兩個晚上瀏覽了上萬字的個人材料,然后提煉成最精簡的話把他們介紹給觀眾,雖然她知道這些辛辛苦苦的準備有可能在后期制作時被導演刪減。
搭檔朱軍上臺前發現董卿臉色不好,一問凌晨4點才睡。
董卿堅持自己的做法:“主持人的職責就在于傳遞有效的信息和有價值的情感。”再累,她也要強迫自己從沙發上站起來,坐到電腦前面去。做完功課,再睡下去就踏實了。“我必須對得起觀眾。能站在這里,讓那么多人聽你說話,沒有權力喊累。很多主持人在舞臺上似乎非常流暢,但說的話都沒什么營養。雖說電視是快餐文化,但很多觀眾除了放松之外,也希望得到一些信息、慰藉、鼓舞和力量吧。”
她知道,從年齡、精力來說,自己正處于一個主持人的黃金狀態。難得在家的時間,她也是坐在電視機前學習,為好看的電視節目鼓掌……“特傻,是嗎?”她笑著說,自己一個人在家看電影也能看得又哭又笑的。
年夜飯吃速凍水餃
“我是一個除了工作基本不考慮搞人際關系的人。”忙碌一兩個月,董卿往往連分管領導的面都見不上,自嘲臺長辦公室都沒去過。但是不久前董卿評職稱,全臺18名評審委員全票通過,這也讓她再次感慨央視是一個公平的平臺:“我的工作他們都看在眼里。我也不知道該感謝誰,我想表達感謝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工作吧。”
春晚彩排,所有主持人、演員都要帶著正式的妝容,連倒計時都要數。也就是說,等到春晚正式直播,所有演職人員已經演過7次了。
年三十兒那天,董卿和所有的演職人員必須在下午四五點之前填飽肚子,6點開始化妝。
往年,結束春晚之后是深夜1點多,董卿回憶,自己的神經還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可惜這種亢奮無人分享,因為同事們紛紛散去,趕著回家補吃一盤餃子。“像我這樣單身一人在北京的,難免會覺得落寞。有精神的話,回到家煮點速凍水餃,倒頭睡覺。”
年初一一大早,她會搭早班飛機回上海的爸媽家,直接給爸爸媽媽遞上紅包:“我給不了時間和關心,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孝心了。”大年初一清早的北京機場,往往空空蕩蕩,但董卿總是會出現,帶著一臉的疲倦和歸心似箭。
明星青春勵志故事2:章子怡的難題
那一天,古裝戲《臥虎藏龍》正在緊張拍攝中。
那是一場章子怡騎馬的戲。當時她才20歲,大學還沒有畢業,盡管學過騎馬,但是技術并不嫻熟,人和馬的配合總不夠默契。她騎著馬一遍又一遍地從攝像機前沖過,但是,導演李安一直板著臉,一遍又一遍地說:“不行,再來一條。要跑直線!”章子怡不敢怠慢,只得一遍又一遍地翻身上馬,從鏡頭前飛奔而過。她是個要強的人,心里比誰都著急。她恨死眼前這匹馬了,速度倒是挺快,可它不是往左就是往右斜著跑,就是不跑直線,仿佛故意跟人對著干。
來來回回拍了20多條,導演李安依然板著臉說:“線路還是不直,再來!”
章子怡顯然有些虛脫,大口地喘著氣,臉色蒼白,濕漉漉的頭發耷拉在她瘦削的臉上,汗水也濕透了衣背。劇組里的人看著都有些心疼,畢竟她還只是個20歲的柔弱女孩兒,哪里經得住這樣來來回回地折騰啊。但是,大家都知道李安的脾氣,誰也不敢上去說什么,只有默默地給章子怡送上一瓶礦泉水,表示安慰和鼓勵。
這時候,在圍觀的人群中有個馬倌,看見章子怡累得實在夠嗆,就說:“不就是讓馬跑直線嗎,用不著這么來回折騰人家小姑娘!我去找導演說道說道。”說著,他真就跑到李安面前,說:“導演,我有辦法讓馬跑直!”
聽了馬倌的建議,李安頓時眼睛放出光來,迅速組織人員實施。接下來,隨著導演一聲令下,章子怡輕抖韁繩,馬兒奮蹄朝著預定的終點奔去,跑出來的線路筆直筆直的,鏡頭效果簡直完美無缺。如釋重負的章子怡從馬背上下來,握著馬倌的手,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原來,在馬倌的建議下,劇組另外找來了五六匹馬,拴在預定地點,章子怡的坐騎看見前方有同伴兒,興奮異常,等到章子怡一抖韁繩,它便全力沖了過去,跑出來的線路自然就筆直筆直的了。
這個馬倌叫孫文瑞,從此他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組建了自己的馬隊,參與拍攝了100多部電影。目前,他已經成為了中國影視圈兒中一位大腕級的人物。
人們常說,要努力解決難題,其實,有些難題不是靠努力就能解決的。努力是不可少的基礎性付出,而真正解決難題的決定因素是智慧。馬倌孫文瑞利用馬的習性,輕巧地替章子怡解決了難題,體現的就是智慧。
明星青春勵志故事3:裴勇俊
有一個韓國男孩,兩次參加高考,兩次落榜。萬念俱灰之際,想起有人說他長了一張明星臉,覺得可以去演藝圈試試。
通過自己的努力,他進入了一家電影公司,他對老板說:“我想當個電影演員。”
老板說:“你要先弄清電影行業是個怎樣的世界才行,先從幕后做起吧。”
于是,他先后就職于企劃室、演出部、制作部,漸漸地對電影有了深入認識。
一晃兩年過去了,他忍不住再次找到老板:“我要演戲,哪怕跑跑龍套。”
老板沒有答應,理由是他不懂得表演。他心里明白,其實是不給機會,因為競爭太激烈了,還輪不到他。他意識到,與其無謂地空等下去,還不如邊“充電”邊等待。
恰好一位朋友認識演藝培訓班的人,人家答應讓他旁聽。進入培訓班后,他是學習最刻苦的一個,經常練習到深夜。母親心疼他,覺得他每天熬夜卻賺不到錢,勸他不如放棄算了。他安慰母親,說已經有人聯系他拍戲了,但他還沒做好準備,所以婉拒了。其實,真實的情況是,不少同學陸續接到演戲合約,但他一直無人問津。
不久,培訓班因為經營不善被迫關門,眾人紛紛散去,唯獨他仍然在空蕩蕩的.練習室內,每天揣摩、練習著不同角色。
有一天,他跟一個功夫很好的朋友練習武術,摔得鼻青臉腫。朋友不解地問:“你進入這個行業時間也不短了,連個小配角也沒演過,還這么拼命干嗎?”
他堅定地回答:“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我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可你能等來機會嗎?”
他沉吟片刻,說:“我沒有什么背景,機會于我真的很難得。所以,我必須做一個像便利商店的人,能夠隨時做到導演所要的,這樣才不怕等不到機會。”
多年后的今天,他成了亞洲最具人氣的明星,他叫裴勇俊。“做個像便利店一樣的人”,成了他面對媒體時常念叨的座右銘。
【明星青春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明星青春勵志故事04-07
明星的勵志故事04-04
簡短明星勵志故事-正能量的明星勵志故事03-31
電視明星的勵志故事04-06
有關明星的勵志故事04-04
明星林志穎勵志故事04-04
明星減肥勵志故事04-04
娛樂明星勵志故事04-04
明星勵志小故事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