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勵志小故事
在歷史上出現很多勵志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嗎?今天陽光網小編特地整理了一些歷史勵志小故事,供你參考!
歷史勵志小故事1:
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富蘭克林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都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后來,他發現他有十三個很嚴重的錯誤,下面是其中的三項: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沖突。
聰明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他能夠減少這一類的錯誤,否則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所以他一個禮拜與一項缺點來搏斗,然后把每一天的輸贏做成記錄。在下個禮拜,他另外挑出一個壞習慣,準備齊全,再接下去做另一場戰斗。富蘭克林每個禮拜改掉一個壞習慣的戰斗持續了兩年多。
難怪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受敬愛,也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歷史勵志小故事2:
愛迪生曾對“為什么青草不會燃燒,而干草會燃燒”這個問題產生好奇,為了弄明白,他多次試驗,以至于差點燒傷了自己。他還把雞蛋揣在懷里,企圖像母雞那樣孵出小雞,但是沒有成功。愛迪生總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發展自己好奇心的活動中,他對所有自己不知道的事物都有極大的興趣。正是由于好奇心與濃厚興趣使愛迪生成為世界著名的發明家。
歷史勵志小故事3: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小故事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歷史勵志小故事4:蘇武牧羊
西漢時,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單于派漢朝叛使、被單于封為丁靈王的衛律前來誘降。衛律說:"蘇先生,我從前背叛漢朝歸降匈奴,受到單于大恩,封我為丁靈王,擁有數萬奴隸,馬匹、牲畜漫山遍野。你今天投降了,明天也和我一樣富貴,若白白地流血犧牲,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怒斥道: "衛律,你身為漢民,不顧恩義,叛國投敵,你雖然能得逞于一時,最終卻逃脫不了天地良心的審判。"
衛律見蘇武不屈服,只得向單于報告。單于見蘇武很有氣節,十分欽佩,更想招降他。于是把蘇武囚禁在一個大地窖里,不給飲食,蘇武只得嚼雪止渴,用氈毛充饑。后來單于又將蘇武移到北海荒無人煙的地方,逼迫他牧羊。北海在今蘇聯境內的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蘇武到了北海,匈奴停止了對他的食物供應,他只得覓野鼠掘草根充饑。在這荒漠上,除了叢生的野草,就是漫天的風雪,終年見不到一個人影。蘇武抱著代表漢廷的旄節牧羊,無論坐臥行走都拿著漢節。歲月一天天流逝,節桿上綴的三重旄牛尾都落盡了。
十九年過去了,蘇武歷盡艱辛,終于回到自己的祖國。他出使還是壯年,及至歸國,頭發胡須全白了。歲月改變了他的容顏,卻改變不了他忠于祖國的赤子之心。
【歷史勵志小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勵志的小故事04-04
勵志歷史小故事04-04
歷史小故事06-13
勵志歷史故事04-04
歷史勵志故事04-04
經典勵志歷史故事04-03
勵志的歷史故事02-07
歷史勵志故事大全04-05
歷史勵志故事分享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