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跨專業考研備考問題及復習建議
考研是要有很大的信心和毅力的,你是選擇本專業備戰,還是決定突破自我,跨專業尋找新的出路呢?要知道,跨專業考研面對重重障礙,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跨專業考研相關備考問題,請大家想清楚了再繼續出發。
跨專業考研面對四大障礙
一、專業基礎歸零
這幾乎是所有“三跨生”的通病,因為考生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學科領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本來專業基礎薄弱,再加上同有四年專業經驗的本專業考生競爭,其難度可想而知。
特別是對跨學科的考生:從文科跨到理科的難度是最大的,因為理工科考研中,數學是很多文科同學邁不過去的一個坎。從理科跨到文科也不容易,因為長期的理工科學習形成的思維方式和文科有很大不同,考生要在復習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角色的轉變。
建議跨專業的考生:一定要提早復習專業課,千萬不要臨時抱佛腳。
最新的招生簡章、專業目錄和指定教材一般都在九月份前后發布,在這之前考生可以參考往年的參考書復習。如果不是更換命題組老師或調整專業方向,一般學校的指定參考教材變化不大,即使發生了變化,你已經復習了一段時間,對專業課有所了解,再調整也相對容易。
對于“三跨”考生來說,要在短時間內對一個全新的學科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就要一遍一遍的閱讀教材。但是閱讀并不是盲目的,必須抓住重點,考生可以參考歷年真題,根據出題方向來把握復習重點。此外,可以向本專業的老師和同學請教,必要時可以報個專業課輔導班,他們的輔導很有針對性,有利于我們提高復習效率。
二、信息收集困難
考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場信息戰。對于參加考研的朋友來說,收集院校招生信息、考研動態、參考書目、報考時間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作為“三跨生”,該過程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考研成敗。
以專業課為例,很多考生都是通過請目標學校認識的同學幫忙搜集課堂筆記、歷年試卷、導師信息等資料,或者通過他們的介紹結識在讀研究生,這些過來人的考驗心得往往很有借鑒意義,還會告訴你一些導師的命題思路、學術偏好等信息。
但是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三跨”學生一般不太可能長途跋涉的趕到另外一個省份旁聽專業課,這在時間、精力和經濟上都存在困難,這樣他們在搜集信息這一方面自然處于劣勢。另外,很多專業課命題重點、命題思路方面的信息都只在本校報考的考生之間流傳,更不會寫出帖子發到網上,很難被外省外校的考生了解到。
針對以上狀況,考生一定要充分了解目標學校和目標專業的情況,包括招生簡章、專業目錄、參考數目、歷年報考人數和上線人數、各專業分數線等等。盡可能多的.了解相關信息,才能正確的知道自己的備考,集中精力復習核心知識,不至于因為信息閉塞而走了彎路。
在搜集復習資料的過程中,歷年專業課的試題也是考生必備的資料,同學們可以去網站及目標院校收集。在此提醒所有的考生在搜集信息資源的過程中不盲目,不迷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用的。
三、考研成本高
有的考生為了收集更多目標院校專業的信息,準備在目標院校附近復習,這樣固然方便了不少,但是對于家庭條件不好的考生而言,房租問題成為備考過程中的大難,尤其是在北京、上海這些房價較高的地區。另一方面,由于跨專業考研,需要收集很多相關專業的資料和信息,購買這些資料的費用也是相當可觀的。
建議有條件的同學可以找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復習環境,沒條件的同學千萬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為自己創造條件。隨著網絡的發展,各大貼吧、考研輔導網站等關于考研的信息很多,只要你常去逛逛,就會找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還可以買些二手資料,這會為你省去一大筆費用。
四、容易動搖
由于三跨生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很大,難免會產生急躁、不自信、孤獨、甚至動搖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堅持到最后。比如有的同學在看到報考同一專業的同學復習很有效率,但自己狀態不佳時往往心情抑郁、焦慮,進而懷疑自己,萌生退意。
其實,隨著復習時間的增加,在對復習效果有一定把握后,這種不自信的心理一般都會有所緩解。有壓力是正常的,但是壓力過大就應該提醒自己適當的做一些調整了。緊張、焦慮不一定是壞事,往往看考生是如何處理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考研實際上是一個人的戰斗,最大的競爭對手恰恰就是自己,堅持到底戰勝了自己,才能打贏這場耐力戰。建議考生盡量不要跟考同一學校、同一專業的競爭對手一起自習,因為每個人的都有狀態起伏的時期,避免因為別人的進度影響了自己的復習計劃。
選擇了“三跨”這條路,證明你是個有目標、有理想的勇士,但是這道路上布滿了荊棘,唯有堅持下來,才能翻過考研這座山,看見大海。
附加:考研資料收集方法
我們在搜集資料的時候先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該學校有沒有指定的初試書目?有的話指定了哪些書目?出題老師有沒有哪些比較偏好的板塊?我們在弄清楚以上問題之后,在把得到的結果做一番總結,整理好之后,帶著這些答案去尋找資料,這樣會提高你的效率。
關于情報的搜集渠道無非以下兩種:
網絡
現在是網絡時代,做好多事情感覺都離不開網絡,我們在查找考研資料的時候也是如此。網絡上的資源巨大而豐富。大家往往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些比較很有用的文章或者網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把它們加入收藏夾以備不時之需。
考研最重要的就是要消息靈通,閉塞的消息會讓你錯過很多有分量有價值的東西。所以我們平時在復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埋頭苦學,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保持自己消息的及時性,即使自己獲得的信息不是第一手的,那也不能是過時過氣的。
大家平時還可以多逛一逛相關的網站,很多研友都在里面提出疑問分享經驗,如果你有什么想知道的不妨跟研友們多交流。如果你心中有了目標院校的話,你可以去那個學校的貼吧轉轉,提前感受下學校的氛圍,也許還能遇到熱心靠譜的研究生學長,直接從他們那獲得的消息可能對你更有幫助啊。
前輩
除了網絡資源以外,學長學姐這些前輩也是很好的“渠道”。相比較之下,他們會有很多經驗,包括哪位老師的偏好是什么他們都會比你了解,他們會給你指出了一條光明的復習道路。如果你是異地考生,你可以選擇在學校的貼吧去認識一些學姐和學長,不要認為他們很高冷,其實他們很樂意去幫助你們。特別是那種剛剛考研勝利的前輩,他們還沉浸在考研成功的喜悅當中,心里會很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
此外,一些同學已經不僅確定了院校,還知道了哪些導師每年出院校的考研試題,如果這樣的話,同學們還要弄到導師在該專業上的期刊文章和出版物,把各個導師在專業課上的出版物盡量買全,對把握出題思路非常有用。
2018跨專業考研要注意的四點
第一,跨專業占有優勢的學科一般是數學和外語,因為這兩個專業的學生首先在全國統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類各門專業基礎課都與數學相關,學好了數學,轉經濟、自動化、計算機就具有“比較優勢”,基礎也比較扎實。
第二,相對而言,考生比較認同的規則是“理轉文易,文轉理難”。純文科如歷史、中文等專業更側重于感性認識,所有專業都可嘗試報考。但是文轉理就不同了,高等數學就是第一個大門檻。所以,文科轉理工科要慎行。
第三,轉專業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則”,即尋找相近專業或相關學科來跨考。最安全的`方法還是找同一門類下或同一基礎理論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實力不是特別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第四,跨專業考研也要“投石問路”,就是說在備考時找準相關院系和導師。有的學校和院系是歡迎并鼓勵跨專業報考的。
跨專業考歷史學考生的復習建議
一、心態
決定了考歷史學,相信大家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應該知道歷史學就業情況,所以我想再提醒大家一下,如果現在仍是猶豫,那么請你一定要深思熟慮,但如果決定了就不要反悔,不要復習到一半快考試的時候不想上考場,這樣的研友我接觸過幾個,一開始都是覺得歷史好考、分數低,但如果不是很熱愛這門學科的話建議還是不學的好,畢竟這不像做生意會賺大錢,如果不是因為熱愛,僅僅是要利用“好考”來搭上研究生的順風車,這樣僥幸的心態不會讓你全身心的對待考研,最后可能只會讓你浪費時間和精力
清代大儒曾國藩曾教育他弟弟說,“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作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這句話送給我們所有的考研人。
所以心態最重要,是貫穿考研始終的唯一出發點。要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從開始到中期的艱難和迷茫還有后期的沖刺帶來的心情恐怖坐立不安,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當然不是說我們消極的面對,我們要努力的做這件事的過程,只要努力總是有好結果的。就算沒有被錄取,我相信考研的這份經歷都可以夠用一輩子的了。
二、教材教輔
歷史學大部分同學是跨專業,教材一定要選全,畢竟歷史學考的東西很多很廣很雜。如果有的人平時喜歡看雜書或者是喜歡看歷史類書籍的話真的面對考試的時候下手也能寫出東西來,如果是理科工科,說回來還是興趣的問題。歷史類考研沒有指定教材,所以大家都是自己準備,我推薦的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以前網上推薦的11本,我覺得也并不是都適合考試用,比如朱紹侯的中國古代史,這本書很學術,也很文言,前秦以前出的題比較少,還有高教版的世界史6卷本,世界古代史太散,看3、4次都不一定會看明白,因為跟大綱排列不同,我都是根據大綱先把順序縷出來再復習的。世界史的話可以用北師大的,因為判卷人都是北師大的老師,還是緊扣他們的思路比較好。
關于教輔方面,以前用的都是山東版仝全晰的,還有北師大版的,不過今年南京大學的長孫博編的名詞解釋,還是很有考試針對性的。
總之打算立志考歷史類研究生,唯一的辦法還是多讀書多讀歷史類書籍,特別是專著,名家的名師的,否則就算初試分數很高達到北大北師大初試線,但是如果沒有很深厚的學術基礎也很難被導師看重通過復試被錄取,以及三年的歷史學研究生學習。
三、輔導班
如果想考高分考名校的話,我還是覺得報個輔導班好,特別是跨專業的考生,因為畢竟一開始沒有接觸過歷史學,輔導班的老師還是可以做一些指導的.,因為他們畢竟是高校歷史學的導師或者是在讀研究生。
但這一點也是因人而異,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
四、復習時間安排
關于時間的安排,現在開始學的話主要是英語和專業課,政治可以到大綱出來再開始復習也不遲。目前可以把歷史類基礎教材都通讀一遍,英語方面主要是先背單詞以及一些考研長難句的分析。第一輪歷史學專業課復習需要掌握大綱和歷年出題規律以及基礎教材的支架,在腦中要形成一個大概的歷史發展框架。比如中國史部分,各個朝代起始和終結,每個朝代的政治,文化,科學技術。歷年考題的大題都是出自政治方面,(2007年:隋朝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其意義。2008年:簡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義。2010年:論述西漢時期的諸侯王國問題。)中國史部分是縱向的,世界史部分是橫向的。世界史部分有幾大塊:古代史部分為古希臘,古羅馬,基督教文明,西歐封建制度。世界近現代史主要是文藝復興,資本主義的確立及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中間的國際關系體系。
第一次通讀歷史學基礎教材,對于跨專業的同學來說,第一次閱讀那么多的書肯定是有點怵,但是你要堅持下去,第一遍過的要細致扎實的話,以后的復習過程中會得心應手。不要聽一些同學過幾遍幾遍的,不在量在質。建議每天的復習時間為5小時以上,保持勻速,到后邊再提速。
6月~8月份是復習最關鍵的時間,當然這個時段會有很多事情打亂你的思緒,比如應屆生找工作,還有夏天天氣太熱都影響你的復習。這個階段心態一定要好,排除一切雜念,熬過去后面的時間我相信大家都更有信心。
9月~11月,這兩個月是夯實基礎的時期,這個時期所有歷史學基礎知識都扎實了。這個時期最好保持每天8~10小時的學習時間,一直到沖刺階段。
12月份這個月最后一個月,這個時期最主要的是查缺補漏,保持良好的心態,可能有一些第一次跨專業考研的同學會慌,覺得自己沒復習好,好像復習了一年什么都不知道,這個也是很正常的,畢竟你想付出要得到回報。如果這時候你不要想那些回報,去看看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主要是注意身體健康。如果老是開夜車的話,到考試的時候倒下了,那這一年的努力就完全付之東流了,還是心態。良好的心態貫穿始終。
【跨專業考研備考問題及復習建議】相關文章:
考研各科目備考復習建議05-08
跨專業考研復習技巧05-05
考研暑假備考之跨專業復習四大策略05-08
考研備考的建議05-07
考研英語備考建議05-07
考研備考與考試建議05-07
考研備考實用建議03-27
考研備考的復習過程05-01
計算機考研復習和備考建議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