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

時間:2023-06-14 15:06:08 實習計劃 我要投稿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1

  1.嚴格遵守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祥見各班職責)。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

  2.實習生著裝整齊,儀表端莊,整潔大方,佩帶胸牌上崗,上班時不化濃妝,不佩帶首飾,頭發不過肩。

  3.嚴格遵守勞動紀律。遲到:2分/次;病假:2分/天;事假:三天/分;曠課:10分/天,如有事外出必須向帶教老師請假,外出不得超過十五分鐘。請假、曠課都要給予相應扣分。

  4.任何操作都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如出現問題要及時向帶教老師匯報,不得隱瞞。

  5.熟悉本科室病勢環境。

  6.熟悉各種治療、護理設施的放置。 7.熟悉本科室護士日常工作程序。

  8.參加院內及科室的業務學習,每月一次教學查房,每周一次小講課,學員必須參加。

  9.每人完成一份護理病歷。

  10.實習結束時進行理論和操作考試。 備注:

  講課安排如下:

  111: 小兒生長發育特點(體重.身長.囟門.牙齒.體力智

  力的`發育等)及正常的生理標準

  222: 兒科常見的急診的處理流程(如高熱.抽搐.昏迷.休克)

  333: 各類穿刺技巧及注意事項 444: 新生兒護理及藍光護理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2

  婦產科是醫院醫療糾紛高發科室,風險大,對婦產科護士的知識面要求廣,應急能力強,無菌要求高,其各方面的安全隱患也較多,是一個不同于一般臨床科室的高危科室,因此,做好實習護生的帶教工作,不僅關系到實習護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是杜絕許多安全隱患的重要手段,能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護理職業形象。

  第一周:根據婦產科特點,加強計劃教學

  1.實習護生入科第一天,由護士長介紹給帶教老師:首先是介紹科室人員,病區環境、布局、物品放置和各班工作職責、工作流程、相關規章制度,著重強調“三查七對”,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制度;要求學生著裝整齊,語言謙和,工作要認真、仔細、虛心好學,明確本科室實習任務、按實習大綱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帶教計劃,合理安排基礎護理操作和技術性操作。

  2.熟悉基礎操作或鞏固上一科室帶教的基礎操作(生命體征的測量及記錄、常見藥物過敏試驗的配制方法,結果觀測、無菌操作、吸氧、各種注射方法)。

  3.講解新病人入院、出院程序,產褥期的'生理變化及產后觀察內容,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及正確哺乳方法,孕產婦健康宣教、產前常規,新生兒沐浴方法及注意點,剖宮產及婦科常見手術術前、術后護理要點,產科常用藥物(硫酸鎂、催產素等)使用注意事項。

  4.嚴謹工作態度,培養法律意識:“慎獨”是護士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如操作前、分娩前洗手,旁邊無人時,洗手是否符合要求,完全取決于護士的職業道德,法律法規教育要貫穿于實習護生實習始終。 小講堂—孕產婦護理常規,聽胎心

  第二周:發揮實習生潛能,理論聯系實際。

  1.示范操作:聽胎心音、備皮、陰道擦洗,母乳喂養指導,新生兒沐浴。首先講解方法、要求、注意事項,然后教師示范,再讓學生操作,老師指出不足之處,反復練習直到熟練為止,并在帶教老師指導下進行操作。

  2.尊重實習護生:有實習熱情,不能挫傷護生積極性,要和她們交朋友,關心愛護她們,有不足時提出批評,但要注意方式及場合,語氣盡量委婉,發揮她們的主觀能動性,盡量放手讓她們獨立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

  小講堂—母乳喂養知識,會陰備皮

  第三周:熟悉婦產科常見疾病護理和相關護理知識

  1.掌握新入院、出院病人,產后病人的健康宣教內容,母乳喂養指導方法。

  2.掌握聽胎心、會陰備皮、陰道擦洗、母乳喂養指導。

  3到產房時,指導護生熟悉具體的助產配合,要求學生首先要會觀察產程,然后根據分娩機制原理再講解接生過程,配合接生程序進行示教,否則學生對“胎兒是怎么娩出的”就會一知半解,分娩完畢后,

  讓學生回顧分娩過程及配合中的不足之處,以加深印象,提高學生效率。

  小講堂——產程的觀察和助產配合,陰道擦洗。

  第四周:雙相考評,互相促進,提高帶教質量。

  1是對護生考評,包括組織紀律、服務態度、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考試,以此來檢驗學生在婦產科的實習效果;

  2另一方面是對帶教老師考評,征詢學生對帶教老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總結帶教經驗及不足之處,從而提高帶教質量。

  小講堂——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新生兒沐浴總的來說,按照教學計劃,帶教中嚴格要求,多提供操作的機會,做到放手不放眼。樹立良好的護理職業形象,順利完成護士角色轉換。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3

  一、實習目的

  1、結合護理部護理教學計劃,通過實習熟悉婦科病房布局分區工作流程及規

  范化管理要求。

  2、掌握婦科各種規章制度和各種護理操作規程。

  3、熟悉婦科工作特點及各級人員職責。

  4、掌握常見病的術前術后護理。

  二、實習要求

  1、實習生一般實習四周,成立帶教小組,組長:韓麗秀,帶教老師若干。

  2、根據實習大綱制定帶教計劃,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3、采取一對一的帶教方法循序漸進,重點突出,正規帶教。

  4、根據學生學歷,安排帶教。

  三、實習內容及計劃

  第一周:環境學習

  1、介紹婦科病區、病室的設置及各班的工作職責和時間安排。

  2、熟悉病房的管理。

  第二周、基礎護理的學習

  1、學習婦科各班工作流程。

  2、了解病人的生活護理、壓瘡的預防和護理、口腔護理、晨晚間護理及各種臥位的安置。

  3、掌握生命體征的測量觀察及記錄。

  4、掌握各種標本的收集方法。

  5、學習各種鋪床的方法。

  第三周、專科技術操作練習

  1、學習各項護理技術操作原則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2、學習婦科常見病圍手術期的護理,硬膜外麻、全麻及局麻的護理。

  3、學習心電監護儀操作方法及保養。

  4、掌握肌注、輸液、皮下注射、皮內注射、抽血、套管針穿刺的技術,導尿、霧化吸入、

  管道吸氧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禁忌癥等。

  5、掌握急救車上得急救藥品,毒麻藥品的名稱、劑量、使用方法、及藥理作用管理方法。

  第四周、跟班操作一對一帶教

  1、接受新入院病人的程序,患者出院后的終末消毒的方法措施、健康指導。

  2、了解護理病歷的書寫。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4

  一、護生的培訓

  1.培訓的目的通過4周時間的實習,加深對有關理論的理解,熟悉手術室各級人員的職責和一般規則,以及無菌技術的要求,根據教學大綱完成4周的實習內容。

  2. 培訓方法

  (1) 由護士長或帶教老師小講課,內容從手術室的制度、環境及要求到各具體操作規范。

  (2) 跟隨帶教老師擔任巡回和洗手護士工作,熟悉環境,掌握各項操作規程。

  (3) 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中、小型手術的配合。

  3. 出科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

  (1) 理論考試由護士長擬定試卷進行無菌概念、消毒滅菌等手術室有關基本理論的`考試。

  (2) 考核洗手、穿無菌衣、戴無菌手套、傳遞器械等基本技能。

  (3) 理論考試和技能考核時間在實習的最后一周進行,并征求對帶教老師的意見,以便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二、新畢業護士的培訓

  1.崗位培訓為一年;培訓目的是使新護士在一年的時間內全面提高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和業務素質,邊工作邊學習理論。

  2.培訓內容一是理論學習,具體學習為業余時間;指定高年資護士為指導老師,負責業務技術全面帶教。二是實踐,主要參加手術配合擔任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工作。

  3.護士長定期檢查完成工作指標情況,如定期考核操作和理論,一年內不少于3次。定期抽查筆記、上臺洗手和巡回手術配合次數,同時抽查每月護理工作總結中扣分情況,以此作為一年來工作表現和各項工作達標的總結,并上報護理部。

  三、護士的培訓

  1.對護士的培訓要求是畢業后1~5年,她們工作熱情高,接受能力強,應盡快創造條件使其達到晉升上一級職稱的水平。

  2.考試和考核每年不少于2次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由護士長制定標準和準備試卷。在晉升護師之前對各項護理基本技能操作考核成績要達標。

  四、護師的培訓

  1.負責本科人員的業務素質管理并指導和幫助護士學習本科業務知識。

  2.負責專科儀器設備的使用及指導。

  3.高年資護師負責帶教、指導實習護士的工作。

  4.撰寫學術論文,年底向科內寫出專科總結。

  五、主管護師的培訓

  1.擔任指導老師或教學組長。

  2.兼職質控護士工作。

  3.撰寫專科論文,并在每年寫出專科總結,包括專科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新課題的研究。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5

  一、目的要求:

  1、培養全新全意為病兒服務的思想,樹立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良好醫德醫風。

  2、掌握小兒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的.特點和方法、熟悉兒童常用檢查正常值和常用藥物劑量。

  3、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原則。

  二、業務要求達到的標準:

  1、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通過臨床實踐并結合教科書及參考書,學習和初步掌握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培養獨立分析和處理臨床問題的能力。

  2、通過臨床實踐,熟練掌握兒科疾病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和診斷方案的制定,以及兒童基本護理。

  3、學習和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要點、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

  4、了解和初步掌握兒科常用藥物劑型和劑量。

  5、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掌握兒科常見急癥的診斷和處理原則。

  三、培養方法:

  1、主要通過臨床實踐進行學習,上級醫師適當介紹兒科學新理論和新進展,指導閱讀有關教材和參考書,重點要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正確的臨床思維。應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強化實踐和操作能力訓練。

  2、參加科室業務學術活動及全科和專業組病案討論。

  3、要求每兩周給實習學生進行小講課一次,每日查房。實習學生應充分利用上級醫師查房時進行學習。

  四、轉科

  結束科室實習時,應主動征求帶教教師的意見,辦妥離科。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6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護理教育的主要目的。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書本知識的強化和補充,是實習生畢業后適應臨床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環節。與其它臨床科室相比,急診科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特殊性。根據本科的特點,充分安排實習時間,使實習生了解,熟悉和掌握急診科工作流程及各種危重病人的搶救程序和急救技能。

  一、教學目標: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基本功能訓練,逐步熟練和掌握實習計劃所規定的內容和要求。培養實習生的急救意識和應變能力以及分析問題,使其集知識、智慧和實際工作能力于一身,為今后勝任臨床護理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以適應新形勢下臨床護理的需求。

  二、教學要求:

  1.讓帶教老師和學生都明確“教”與“學”的目標和要求。

  2.安排具有一定臨床經驗和帶教能力的帶教老師指導學生。

  3.嚴格管理,要求帶教老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到放手不放眼,出科前嚴格考核并記錄。

  4.對學生保持友好、接納的態度,不因個人喜好而有所遠近,不因成績好壞或能力差異而有所區別或歧視,對每個學生均一視同仁。

  5.充分體現對學生能力的信任,增強其自信心,在各方面給予關心照顧,不僅帶技術,更要帶思想,帶作風,帶紀律。

  6. 通過向老師及其他工作人員的學習,正確處理醫護、護患等各方

  面的人際關系,從而鍛煉護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教學計劃:

  實習期為一個月的:

  1.熟悉急診科環境和布局,了解急診科相關制度。

  2.熟悉各班工作職責及物品的'放置和交接情況。

  ⒊ 熟練地掌握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皮試,吸氧等操作技術,進一步強化基礎護理的能力。在這些基礎的操作中養成慎獨及嚴謹的作風,并在此階段了解急診科的工作程序。

  實習期為兩個月的:

  1. 掌握急診分診技術,樹立急救意識。

  2. 了解急救護理學相關知識,進一步掌握心肺復蘇。

  3.隨救護車出診一次或多次,掌握院前急救技術。

  ⒋ 熟悉常用急救藥品的用法和用量,掌握急診護理文書的書寫。

  實習為三個月的:

  ⒈ 掌握心電監護儀、血氧飽和度、簡易呼吸器、微量泵、洗胃機等急救儀器的使用與保養。

  ⒉ 隨救護車出診一次或多次,掌握院前救護技術。

  ⒊ 系統掌握危重病人的搶救程序和急救技能。

  ⒋ 熟悉常用急救藥品的用法和用量,掌握急診護理文書的書寫。

  ⒌ 出科前對實習生進行理論答卷和技術操作考核。嚴格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分并記錄。填寫實習鑒定。

  臨床帶教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向臨床實踐的過渡,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水平,為培養新時期合格的護理人才而不懈地努力。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7

  一、 實習要求:

  1.實習生應遵守科室一切規章制度,服從帶教教師的安排。

  2.因故不能上班應履行請假手續,須提前向科教科及科主任請假,辦理完請假手續才能休假。

  3.尊敬老師,認真執行各種操作常規,不可私自違反操作規程進行各種操作,否則取消實習資格。

  4.必須服從科室安排,按時參加科室組織的講課及各種活動。

  5.要求帶教老師在各種診療操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因帶教老師不認真帶教而出現的差錯事故均由帶教老師負責,并取消帶教資格。

  二、 具體安排:分為兒科普通病區及兒科ICU病區

  1.對每一批學生進行入科教育,了解本科規章制度及本科工作的'基本特點。ICU病區應學習并嚴格掌握無菌觀念,嚴格執行ICU病區規章制度。

  2.規范兒科病歷書寫,各級醫師嚴格把關,教學秘書定期抽查,對不合格病歷應及時修正或重寫。

  3.熟悉兒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療常規,對兒科急重病有初步的了解。

  4.在實習期間帶教老師應教會學生心臟、肺臟、腹部查體、及對三大常規、胸片的基本分析。

  5.每周三安排一次主治醫師及高級醫師進行教學查房。每周四安排由高年資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對兒科常見病的教學。

  6.出科考試以對兒科常見病的診治掌握情況進行考查:包括詢問病史、體檢、書寫病歷及基本診療計劃。

  三、理論學習:

  1.小兒體液平衡的特點和液體療法。

  2.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主要疾病臨床表現及診療常規:皰疹性咽峽炎、鵝口瘡、口腔炎、消化道潰瘍、腸套疊、小兒腹瀉病及補液。

  3.小兒呼吸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主要疾病臨床表現及診療常規: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

  4.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主要疾病臨床表現及診療常規:胎兒新生兒循環轉換、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病毒性心肌炎。

  5.小兒泌尿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主要疾病臨床表現及診療常規: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癥。

  6.造血系統疾病:小兒造血和血液特點、營養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

  7.神經系統疾病: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

  8.小兒常見為重癥:小兒心肺復蘇、小兒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中毒。

  四、臨床實踐:

  1.小兒病史詢問及病歷書寫。

  2.了解骨髓穿刺檢查的基本方法。

  3.了解腰椎穿刺檢查的基本方法。

  4.了解ICU心電監護及吸氧的適應癥及操作規范。

  5.了解呼吸機的基本參數及意義。

  五、兒科教學組成員:

  帶教組長:耿建梅主任

  成員:田愛華主任醫師,張建紅副主任醫師,竇愛燕副主任,齊占華、于鵬、杜彩霞、王輝主治醫師,王珊、吳海波、韓婷、郭允強、田齊住院醫師。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8

  一、教學目標

  通過骨科實習,使學生熟悉掌握外科基礎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基本技能的鍛煉,理論結合實踐,培養臨床思維、臨床技能、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關心病人疾苦,救死扶傷,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具體要求

  1.實習醫生在上級醫師嚴格監督下具體管理病人,鞏固外科學基礎 知識,初步掌握普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治及診療技術。

  2.在醫療服務實踐中培養實習生診斷疾病、治療疾病的能力,提高骨科常見疾病的.基礎知識。

  3.掌握無菌技術、外科基本操作技術,掌握骨科常見病和多發病 的診斷處理原則。

  4.對疑難病癥獨立查閱相關參考書和文獻,提出檢查方案和診療意見。

  5.提高實習生思想道德休養,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

  三、帶教計劃(共四周)

  1.第一周:熟悉骨科病房,參加交班及病例討論,在上級醫生指導下管理 1-2 張病床的醫療工作,填寫各項檢查申請單及粘貼報告單。認真詢問病史、體格檢查,掌握外科病例書寫規范,完成床位病歷記錄。

  2.第二周:熟悉外科無菌技術,掌握外科一般治療操作,如:換藥、外科洗手、戴手套等。

  3.第三周:熟悉骨科常見疾病的診斷方法和治療常規,初步掌握常見疾病的檢查、診斷和處理原則

  4.第四周:熟悉止血、結扎、打結、縫合等基本操作,掌握常見手術的術前準備、術中處理、常見并發癥的處理,熟悉骨科用藥機理及劑量。在上級醫生指導下參與門診小手術,熟悉手術步驟。

  5.骨科實習期間,舉行各種專題講座,內容包括:

  (1)骨科病歷書寫規范。

  (2)骨科專科體格檢查和一般治療操作規范。

  (3)骨科各種常見疾病的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

  (3)外科無菌技術(換藥)。

  注:專題講座的具體時間及內容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四、出科考核內容

  1.平時成績(60%),下列每項各占10%。

  勞動態度端正,遵守勞動紀律,無曠工、遲到、早退等。 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認真負責完成實習生擔負的工作,書寫病歷及時、規范、正確。 認真參加交班及病歷討論,并獨立思考,提出疑問和意見。 積極參加骨科知識專題講座。

  正確掌握骨科一般診療操作及簡單治療操作。

  2.考試成績(40%)

  技能考試(20%)。

  理論考試(20%)。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9

  一、專科計劃

  1. 第一周,強化基礎知識和基礎護理學習,培訓能獨立完成內容,包括:藥物劑量的計算, 皮試,肌肉注射,小量保留灌腸、吸氧及高熱病人的護理,在這些基本的操作中養成養成學生獨立及嚴謹的作風,并在此階段使學生了解兒科護理常規。

  2. 第二周,組織學生學學習兒科常規護理的理論知識,這周的時間里,由帶教老師指導學 生進行專科護理,如:高熱驚厥的護理、急性喉炎、喘息型支氣管炎、過敏性紫癜等專科護理。出科前進行一次操作考試,嚴格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分并記錄。

  3. 在兩周實習中,了解責任制護理,掌握分級護理制度,熟悉新生兒室的設備,了解使用 方法及治療意義,了解設備清潔消毒方法及管理制度。

  4. 安排一個獨立帶教日,針對以往一對一帶教制,使學生了解的內容比較單一,難以接觸 到的本科室的所有疾病,這樣難免會影響學生實踐多病種的機會,通過帶教日,讓同學可以全面系統的了解兒科各種疾病的護理。

  二、入科教育

  內容:

  1、 對新到科室的學院,統一進行科室人員疾病區環境的介紹。

  2、 講解各班的工作職責及上下班時間,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

  3、 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

  4、 以“病人為中心,時刻為病人著想”,熱情、周到、耐心地,為病人服務,樹立高度的 責任心。

  5、 組織護生學習《醫療差錯事故的處理條例》和相關的法律知識,強化法制觀念和自我防 范意識,在工作中,要嚴格、謹慎、認真、耐心、細致、反復核對確保醫療安全。

  6、 加強理論知識的鞏固學習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加強基本功能訓練。

  7、 掌握兒科常用藥物的規格劑量,學會劑量的計算。

  8、 實習護生的護理操作定期考評和隨機抽查。

  9、 實習學員有一對一的帶教老師,任何護理操作都要在帶教老師監督指導下進行,做到放 手不放眼。

  10、實習學員可以監督帶教老師,是否按教學計劃進行教學。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10

  一、帶教護士要求

  1.熱情接待每一位新入科的護生,詳細講解科室帶教規定,介紹科室的人文環境,使她們迅速進入角色。

  2.運用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的操作技能、扎實的理論基礎,嚴格執行帶教制度,言傳身教,放手不放眼,毫無保留的認真負責帶教,做到既帶技術又帶作風,使她們既掌握臨床護理的一般技能,又掌握老年科專科護理的特點,發揮作用我作為專科護士的特長。

  3.經常與護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思想動態、學習情況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希望學習哪些專科技術,以便有的放矢的開展帶教工作。因為她們不少都是外地人,在關心她們的工作,學習,思想動態之于,還要關心她們的生活,解決她們的一些實際問題,讓她們有家的感覺。

  4.教會護生操作中如何評估,操作過程中如何體現以病人為中心,強調無菌技術原則,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原則,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5.每周認真閱讀護生周記,對不正確之處及時指出并簽名,對實習過程中出現的不正規現象及表現出色者及時與護士長交流,以便護長及時了解護生情況,對帶教工作作出指導及評價。

  6.認真對專科理論知識帶教講座進行備課、熟記授課內容,結合臨床實際病例,時間不少與30分鐘,講完后給出問題和提問時間,既有利于加深大家對講課內容理解,又實現互動,調動大家積極性。

  7.認真完成對護生進行兩項操作考核,盡量不與其他科室重復,并將成績記錄在實習生手冊上,事實求是的寫上出科評語與護理部護生反饋表,交由護士長審閱簽名。

  8.著重加強護生對責任護理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對病人身心健康,實施全面系統、整體的護理方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新業務、新技術的`操作和使用。通過實踐,加強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提高護理技能,以達到德才兼備的護理人員的要求。

  二、實習護士培養標準

  1.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2.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護理對象為中心,培養良好的服務態度及整體護理能力。

  3.能過運用專業知識對護理現象進行健康評估,能夠分析和解決臨床常見護理問題。

  4.具有對護理對象進行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藥物療效的觀察能力。

  5.具有對急、危、重癥病人的應急處理和搶救配合的能力。

  6.具有初步病室、病人管理及健康指導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心理調節、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醫療安全意識、倫理意識、法律意識。

【實習護士帶教計劃】相關文章:

骨科實習護士帶教計劃12-07

醫院實習護士帶教計劃12-08

兒科實習護士帶教計劃范例12-07

婦科科實習護士帶教的計劃11-20

產科護士實習生帶教計劃10-29

護士實習生帶教計劃范文10-30

急診科實習護士的帶教計劃11-21

手術室實習護士帶教計劃范文12-07

骨科實習帶教計劃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