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

時間:2024-08-28 14:25:07 進利 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范文(精選7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工作計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工作計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范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范文(精選7篇)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 1

  指導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實踐,是落實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宏偉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增強全民健康意識、提高健康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弘揚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提高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率的重要動力。為深入開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我院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積極發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實施意見》要求,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一)成立“治未病”即預防保健科工作領導班子。

  治未病科主任:

  成員:

  主要職責:

  1、建立質量管理工作機構,落實工作人員,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質量管理工作。

  2、制定“治未病”科發展方針、目標、任務,營造“治未病”理念及內涵文化。

  3、制定質量管理工作職責,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嚴格考核。

  (二)成立由名老中醫和有關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組開展和指導全相關工作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從中醫整體觀、辨證觀出發,認識人的健康狀態及其和諧發展,研究規律,創新技術。

  2、堅持以個體人的健康狀態為核心。以身心健康及其與環境和諧一致為目標,注重對生命全過程的健康監測,研究預防和保健技術方法。

  3、堅持以實踐為核心。科研來源于需求,成果服務于實踐,提高“治未病”服務的技術水平。

  三、實施計劃措施

  1. 初步構建“治未病”工作平臺設立“治未病”科,建立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務載體;購置計算機及相應的應用軟件;制訂相應管理制度。

  2. 初步開展“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以中醫“治未病”理念為核心,開展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健康狀態辨識、檢測/監測、分析/評估、咨詢/指導、干預等“治未病”服務各環節、全程的“治未病”服務。服務對象面對社會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復人群。

  3.推廣適宜技術。整合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制定各類人群的中醫特色保健方案開設飲食、運動、藥膳、膏方進補等特色保健服務并發放慢性病健康教育處方、食療藥膳手冊等健康教育資料廣泛開展養生保健指導,進行五禽戲、太極拳、太極劍的推廣、普及充分發揮“治未病”優勢。

  4. 明確重點。①豐富和發展“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各個環節的服務技術方法及產品,并使之形成體系。②中醫“治未病”的傳統理論內涵和現代理論研究,推動“治未病”的學術繼承和發展。③ “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技術(產品)標準和服務規范的研究,建立“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質量控制體系。④“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效果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的研究,科學總結服務效果。

  5.實施科研專項計劃。按照“治未病”科研規劃綱要和“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技術(產品)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根據“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的現實需求,結合我單位的實際,開展有關“治未病”的科學研究。

  6.“治未病”專業人員的培訓。積極參與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內涵,以“治未病”為核心理念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及其服務模式,“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的主要內容、方式方法,現代健康管理的理論及其方法等。同時積極參與“治未病”健康文化傳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等方面的培訓。

  7.研討交流與傳播推廣。在開展“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以及醫療服務的同時,利用各種方式加強宣傳,成為“治未病”健康文化、知識與方法等傳播的重要窗口。

  四、加強督促檢查

  1)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治未病”工作顧問和專家咨詢組成員對工程實施及工作開展評估指導。

  2)積極配合“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我院“治未病”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3)對轄區內的所有的村、鎮衛生院和街道服務中心進行指導和督查。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 2

  “治未病”理念和實踐,是落實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宏偉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增強全民健康意識、提高健康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弘揚中醫藥優先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提高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率的重要動力。我院根據20xx的工作情況,制定了20xx年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如下:

  1.繼續構建“治未病”工作平臺

  1)購進中醫經絡檢測儀(正進行招標):

  2)以康復科中風專科為中心設立“治未病”服務點,制訂相應管理制度,配備相應設備。

  2.繼續開展“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

  以中醫“治未病”理念為核心,開展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健康狀態辨識、檢測/監測、分析/評估、咨詢/指導、干預等“治未病”服務各環節、全程的“治未病”服務。服務對象面對社會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復人群。

  具體措施:

  1)、運用健康教育講座的模式,更多更廣的在全民中提供治未病中醫治未病宣傳推廣,將適宜技術推廣到全民家中。

  2)、印制中醫治未病宣傳手冊,免費向居民發放,并提供治未病咨詢講解活動。

  3)、全面開展城鄉居民中醫體質辨識工作,城鄉居民健康檔案中醫體質辨識建檔率達到40%,群眾中醫藥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50%,。

  3、對資料的收集、整理、錄入、歸檔、報送工作。

  具體措施:在開展治未病推廣工作的同時,要加強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做到專人負責及時收集定期整理,確保資料的齊備、系統和規范。

  4、完善“治未病”的工作規范。

  可以派人參觀國內中醫“治未病”工作開展得比較好的醫院,結合我院實際,完善工作規范,流程安排和特色建設,并且逐步加以健全。

  具體措施:初步定于今年5月份到上級中醫院參觀學習,再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逐步加以健全。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 3

  20xx年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及措施 為積極落實開展“治未病”工作任務,根據上級下達的中醫預防保健工作任務,充分發揮中醫藥他特色優勢,不斷拓展中醫藥的服務領域,逐步探索建設適應我縣中醫工作,建立人民群眾需求的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20xx年鹽源縣中醫醫院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

  一、總體要求

  把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及對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需要作為出發點,大力發展中醫“治未病”優良傳統,轉變服務理念,突出中醫藥特色,發揮中醫藥優勢,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能力,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中醫預防保健的獨特作用,構建有中醫特色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

  二、主要任務

  以“治未病”理念為核心,運用創新型健康服務模式,建立“治未病”服務提供體系、服務技術體系和服務支撐體系,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構建中醫特色鮮明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

  1、構建“治未病”工作平臺。

  按“二甲”中醫醫院評審標準開設中醫預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 ,整合體檢資源,設健康辨識評估診室、健康咨詢診室、健康干預診室,掛靠在院針灸科。在工作上業務工作與醫療部門有機相連的,規范服務流程和技術方案,建立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務提供載體。

  2、豐富“治未病”服務內容。

  以中醫“治未病”理念為核心,借鑒并結合健康管理經驗和方法,開展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健康狀態辨識、檢測∕監測、分析∕評估、咨詢∕指導、干預等“治未病”服務各環節的、全程連貫的“治未病”服務,逐步形成集預防保健服務、傳統療法服務、體檢服務、咨詢服務、特需服務、文化服務等于一體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務鏈。服務對象面向全社會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復人群。

  3、完善“治未病”支撐條件。成立鹽源縣中醫醫院中醫預防保健工作領導小組,完善組織保障;加強“治未病”科學研究,大力培養一批“治未病”優秀人才,積極展示和傳播“治未病”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推進“治未病”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播,完善“治未病”服務支撐條件。

  三、工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鹽源縣中醫醫院中醫預防保健工作領導小組。

  2、推廣適宜技術。

  整合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制定各類人群的中醫特色保健方案,開設飲食、運動、藥膳、進補等特色保健服務,并發放慢性病健康教育處方、食療藥膳手冊等健康教育資料,廣泛開展養生保健指導,充分發揮“治未病”優勢。

  3、加強人才培養。

  在實際工作中選拔培養更多的具有中醫理論造詣和一定臨床經驗的醫師,推進“治未病”工作,并根據“治未病”學科的特點,邊實踐、邊探索,并不斷總結、提供經驗。培養一批具有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職業技能的實用型人才。

  4、加強宣傳推廣。

  “治未病”是中醫保健的特色和優勢,開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繼承中醫藥學術的重要體現,也是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的重要途徑,更是弘揚和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專家隊伍在醫院或鄉村義診等,通過印發健康教育宣傳資料等大眾媒體,通過“治未病”服務信息的宣傳,通過健康教育知識講座等多形式、多樣化的方法,加強中國傳統健康文化的'宣傳,讓社會了解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識,進一步讓中醫特色“治未病”健康文化轉化為促進健康的自主行為。同時,要大力組織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將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作為“治未病”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提高社會的認知和認可度,更好地引導和激發廣大群眾的需求,營造良好的中醫“治未病”工作氛圍。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 4

  “治未病”是祖國醫學對預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預防、診治方面都有重要意義,這種強調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樣適用于學生管理,對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提前干預、教育與有效引導,有利于杜絕不良行為發生,凈化學風校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構建和諧校園。

  一、“治未病”的涵義

  “治未病”是古代醫家就疾病發生、發展規律提出的預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變”。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唐代孫思邈則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階段,并提出“上醫醫未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等見解。可見,“治未病”包含三層意思:

  (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積極措施,預防其發生;

  (2)“見微知著”,對某些疾病出現的細微前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3)“已病防變”,把握疾病的發展規律,及時切斷傳變途徑。如果將“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學生管理之中,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未病先防——重視學生心理及行為的教育引導

  小學生正處于迅速成長階段,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諸多不穩定性和不成熟性,會出現依賴和獨立的矛盾。作為班主任應善于發現苗頭,及時、科學地進行干預,幫助其克服心理障礙、防治心理疾病發生,避免他們出現性格孤僻、煩躁、抑郁、恐懼、休學、出走等行為。中醫學“未病先防”思想關鍵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動應對向主動應對轉變,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預、調節轉變,由心理障礙疏導、心理疾病醫治向心理問題預防、心理健康管理轉變。學校要依托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健康輔導站,加強對“問題”學生心理矯正,增強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使他們以一種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學習和生活。

  三、見微知著——加強學生心理及行為的疏導工作

  作為班主任應善于收集、掌握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在一些違紀、違規案例還處于“醞釀”階段就將其處理在萌芽狀態。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學生當中多留心,勤觀察,勤做筆記,善于思考與學習。班主任要為每一個學生備課,更要細心、全面的為“問題學生”多備課,備好課。班主任要融入到學生中間,注意觀察,隨時勸導、教育。同時,班主任還要在班中安排一到兩位信任的、保守秘密的同學做好班主任的“耳目”,通過他們來掌握班級和重點學生的動向,以利于及時、主動地采取措施進行干涉。

  此外,在學生管理中一定要從細節入手,注意防微杜漸。學生違紀、違法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教師要從細微處入手,防止學生違規行為由輕變重,由小變大,由局部向全校蔓延。只有及早發現,提前干預,才能防止小事變大乃至惡變。

  四、已病防變——加強學生心理與行為的矯正工作

  “一對夫妻一個孩”,計劃生育已見成效。

  現在,大多數家庭中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現對孩子的溺愛和縱容,使得許多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差,散漫成性,厭學情緒嚴重、自控能力差,導致部分學生逃學、打架斗毆,甚至敲詐勒索、搶劫等,最終走上違法違紀的道路。當然,導致“問題學生”問題出現的原因,還有社會、教育制度等諸多方面,班主任要學會駕馭、統籌全局的本領,練就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慧眼”,懷著仁愛之心,本著以人為本思想,耐心的開展學生教育工作。

  1、對癥治療,防止進一步擴散、惡化

  我們要認識到“問題學生”任何時期都會有,作為班主任要虛心學習、善于總結規律,正視學生的錯誤,以治病救人的`思想,及時、果斷的采取補救措施,不可偏激定性,以免導致事態惡化。

  2、加強心理疏導或心理治療

  據不完全統計,在校學生中,學生的錯誤傾向50%左右是由于心理健康原因。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人群,班主任應向他們廣泛的傳播心理衛生知識,幫助他們建立維護個人心理健康的自覺意識。比如:開展專題講座、觀看心理衛生和勵志為主題的影片、開設與心理衛生和健康教育相關的課程等,將宣教與心理咨詢結合起來。做好“問題”學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非常有意義而又非常艱巨的工作。要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講究教育藝術,注重心理疏導,矯治學生的心理誤區,堅持虛功實做,使他們學會記憶、學會思維、學會辦事、學會審美、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3、對癥下藥,加強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在對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要思考、總結;再思考、再總結。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 5

  深入開展“治未病”服務工作,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20xx年習水縣中醫院中醫“治未病”服務工作安排及實施措施。

  一、總體要求

  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及對中醫“治未病”服務的需要作為出發點,突出中醫藥特色,發揮中醫藥優勢,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能力,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服務的.獨特作用,構建有中醫特色的“治未病”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治未病”試點工作,將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工作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有機結合,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充分發揮中醫預防保健的優勢和作用。具體目標包括:

  1、加大科室建設力度,擴大科室規模,增加設備。

  2、加大對人才的培養。

  3、積極推廣中醫健康管理技術規范。

  4、積極推廣宣傳治未病工作。

  三、工作安排

  1、場地受限,科室面積較小,設計不合理,設備配備較少。我院已啟動新院搬遷建設工作,將于明年6月竣工,在新院中建設中將加大對治未病科場地及設備的投入。

  2、專業技術人員業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計劃引進1-2名中醫師,從事中醫康復診療。同時加大科室業務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現有業務水平,為開展中醫治未病打下堅實的基礎。

  3、積極推廣中醫健康管理技術規范。在轄區中積極推廣“0—6歲兒童中醫健康指導、孕產婦中醫健康指導、老年人中醫健康指導、高血壓患者中醫健康干預、糖尿病患者中醫健康干預”等重點人群和慢病患者中醫健康管理技術規范。

  4、積極推廣宣傳治未病工作,在下鄉體檢中增加中醫體檢項目,偏僻山區老百姓了解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識,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為確保“治未病”工作取得成效,科室各成員必須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工作計劃,做到有目的、有步驟、有程序的開展工作;廣泛深入宣傳,利用政府網、信息簡報、公共媒體等載體開展宣傳,提高人們對“治未病”理念的認知與認可程度,普及“治未病”知識,進一步讓中醫特色“治未病”健康文化轉化為促進健康的自 主行為。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 6

  根據《保定市區域中醫藥“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實施方案》的要求,為落實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增強全民健康意識、提高健康素質;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制定20xx年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如下:

  一、積極引導中醫“治未病”進入基層。

  具體措施:選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進行中醫“治未病”的宣傳推廣工作。

  二、在全市推廣中醫治未病精神具體措施:

  1、運用健康教育講座的模式,更多更廣的在全民中提供治未病中醫治未病宣傳推廣,將適宜技術推廣到全民家中。

  2、繼續印制中醫治未病宣傳手冊,免費向居民發放,并提供治未病咨詢講解活動。

  3、利用體質辨識軟件全面開展城鄉居民中醫體質辨識工作。

  4、采用中醫技術指導干預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人及孕產婦。

  三、加強資料的收集、整理、錄入、歸檔、報送工作。

  具體措施:在開展治未病推廣工作的同時,要加強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做到專人負責及時收集定期整理,確保資料的齊備、系統和規范。

  四、建立“治未病”的工作規范。

  具體措施:流程安排和特色建設,并且逐步以完善。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 7

  一、前期準備(20xx年6月1日-31日)

  1、房屋設施改造(6月1日-20日):門面改造、體檢大廳改造裝修、綜合治療室改造裝修、艾灸室改造裝修、洗手間改造、設置1間身心健康咨詢室。

  2、儀器設備購買配備(6月21日-27日):

  現有設備治療工具有體質辨識系統1臺、骨密度儀1臺、肺功能儀1臺,火罐、刮痧板、耳豆貼各1宗,小型隨身灸艾灸盒1個

  還需購進的.儀器設備有推拿治療床4張、升降凳5個,櫥子3組、脈診儀1臺、神燈2臺、紅外線烤燈1臺、中頻治療儀1臺、榨汁器1個、粉碎機1臺、艾灸儀1臺、督灸盒1個、治療車2個,艾柱、艾絨、艾貼、貼敷貼、刮痧油各1宗,治療盤、彎盤、收納箱1宗,心理測評系統1套、沙盤1套。小音箱2個。

  3、人員配備:(建議)

  醫療:xx

  護理:xx

  其他:xx

  4、外出學習(6月中旬)

  5、院內培訓(6月下旬)

  6、宣傳發動(6月中下旬)

  二、開展工作(7月開始)

  1、服務項目:

  1)中醫體質辨識,

  2)健康調養咨詢服務包括開具健康處方、養生功法示范指導、中藥調養咨詢指導等。

  3)中醫特色干預技術,包括針刺、灸法、拔罐、推拿、穴位貼敷、耳穴壓豆、足浴、刮痧、音療,及熱療、電療等其它理療技術。

  4)心理服務,包括心理測評、心理咨詢、沙盤治療等5)推廣膏方、養生茶

  6)慢病管理,綜合調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腫瘤等患者。

  7)小兒常見病調理及體質調理

  2、開展方法

  1)以中醫體質辨識為切入點,住院患者(兒科患者除外),中醫門診首診病人,普通門診慢性病患者,醫生開具體質辨識人數納入考核:

  (1)住院病人每漏檢1人扣分科室績效10元

  (2)門診醫生坐診日普通門診每天1人(兒科除外),中醫門診每天3人,按門診日計算每低于1人扣發個人績效10元

  (3)每開具1人醫師按收費的15%發放績效

  2)治未病醫生根據體質辨識結果給患者提出養生建議和中醫適宜技術調理方法,患者同意后繳費到中醫特色治療室或治未病中心進行治療,開具醫生按收費15%發放績效。

  3)根據查體中心客戶查體結果篩選亞健康人群進行篩選調理對象。

  4)根據縣慢病系統慢病患者篩選調理對象。

  5)鄉醫和本院職工介紹調理對象,按收費10%發放宣傳績效。

  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可能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只有去做,才知道是什么問題,如何去解決。

【中醫治未病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治未病”的方法論意義12-09

《父親的病》中的好詞好句12-09

慢病工作計劃10-26

未寄出的信-03-09

醫治作文恐懼癥的嘗試小學作文指導11-18

冬酒未醒01-11

皆因繩未斷01-14

未選擇的路作文11-23

精選作文浮生未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