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理財計劃范文五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理財計劃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理財計劃 篇1
第一部分理財目標
回想起之前去做暑假工窮到連飯都吃不起的時候真是一個悲劇;平日里聽到兄弟朋友有難要用錢而自己又愛莫能助的時候也是個悲劇。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獨立的,尤其是經濟上的,同時,家里也不富裕,由于這些種種的經歷和環境下讓我充分感受到了金錢的重要性,也由此萌生了金錢是幸福指數重要物質基礎的觀念。沒錢你什么也做不成,注定一輩子庸庸碌碌,更別說做什么大事了!也許有人會反駁我心態不好,但我想說,在你饑餓的時候心態好可以當飯吃么?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理財投資,這是錢生錢至關重要的前提與條件。
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一種主動的意識和行為。從小的方面來看這可以控制好自己的經濟狀況,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有規律;從大的方面來看這是規劃人生所必須的,不會理財的人生將是困難的人生。
而理財的關鍵是:掙錢,管錢,花錢。首先,我想通過理財來改變目前拮據的經濟狀況;其次,通過理財積累必要的投資資本,為以后的生活,創業打下一定的基礎;最后,通過理財來規劃自己的人生,使自己過的更加幸福,更加完美!
1.1個人財務管理
1.1.1應急金準備
現鈔應急,抽屜里存放200元左右的現鈔用于不時之需。
儲蓄應急,準備了兩張銀行卡將資金分開儲蓄。一張為農行卡,一張為工商卡,保證運用的靈活性農行卡為日常消費使用,而工商卡為投資使用,且總保持至少有20xx元的存款。打算在一般情況保持現有資金的40%作為應急。
朋友應急,先和朋友事先打好招呼,一旦資金出現緊張,可以隨時借用朋友的.資金作為周轉。
父母救急,一旦出現意外情況,迫不得已只能求救于父母了。
1.1.2基金定投
在大學階段首先考慮基金定投(基金定投是指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簡稱,是指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基金中,類似于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這樣投資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風險,比較適合進行長期投資),這種投資手段來進行投資。
1.2個人創業基金的準備
Ⅰ、目前,父母每月給予800元的生活費(自己過年的壓歲錢都是“上交國庫”充當生活費的),飲食上的開銷平均為450元左右,屬于正常水平;每月宿舍水電費,手機卡充值及日用品等開支控制在150元左右,爭取每月節省200元,一年可節省20xx元,三年后這一塊就可累計節省得6000元;
Ⅱ、在接下來的學期里,我應該在課余的時間,自己在外面找些兼職,如幫人派傳單,做代理,做家教等實踐來掙取外快,這一塊計劃每學期積累1500元左右,還有將近兩年的時間里就可積累6000元左右;
Ⅲ、此時我已經申請到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崗位,每月至少能領取350元的工資,從大二第一學期做到大三的最后一學期大概有17個月,這里大概就能積累6000元,同時我也申請到了國家助學金,也打算繼續申請到大四,每年20xx元,四年就8000元,所以這一塊全部加起來就將近14000元;
Ⅳ、在寒暑假期間努力尋求工作,兼職等,每年從這兩個假期中積累4000元左右(大一暑假我已經掙得了3400元左右,寒假1000多元,所以4000應該沒什么問題)的資金,到畢業理論上來說就能積累16000元;
Ⅴ、平時花錢用錢時做到老師所說的:“五勤”,即:勤說,勤算,勤學,勤看,勤跑。俗話云:“小數怕長計”,而且,父母的錢財來之不易,我們已經成年了,不應該亂花費父母的錢財;再者,我們身為消費者,更應該踐行勤儉節約的好風尚!
Ⅵ、現在成績還不錯,所以努力爭取在大三時拿到5000元的勵志獎學金;
Ⅶ、現在我也正在打算跟之前先步入社會的同學一起合伙做生意(后面的投資計劃中將具體介紹),對他們做投資,自己分取其中的部分利潤,而自己明年也打算要炒股了,希望盈利;
把前面的五項資金加起來大概有42000元,后面兩項要是也能實施的話,到我畢業時就有將近60000元了,如果蒼天保佑,一切計劃順利實施,再加上創業之時向親朋好友借貸,我的創業準備金就可達到100000左右了!
理財計劃 篇2
家庭理財就是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的效能的經濟活動。
理財也就是對資本金和負債資產的科學合理的運作。通俗的來說,理財就是賺錢、省錢、花錢之道。理財就是打理錢財。
1消費和儲蓄計劃
你必須決定一年的收入里多少用于當前消費,多少用于儲蓄。與此計劃有關的任務是編制資產負債表、年度收支表和預算表。
2保險計劃
隨著你事業的成功,你擁有越來越多的固定資產,你需要財產保險和個人信用保險。為了你的子女在你離開后仍能生活幸福,你需要人壽保險。更重要的是,為了應付疾病和其他意外傷害,你需要醫療保險,因為住院醫療費用有可能將你的積蓄一掃而光。
3退休計劃
退休計劃主要包括退休后的消費和其他需求及如何在不工作的情況下滿足這些需求。光靠社會養老保險是不夠的,必須在有工作能力時積累一筆退休基金作為補充。
4投資計劃
當我們的`儲蓄一天天增加的時候,最迫切的就是尋找一種投資組合,能夠把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三者兼得。
5遺產計劃
遺產計劃的主要目的是使人們在將財產留給繼承人時繳稅最低,主要內容是一份適當的遺囑和一整套避稅措施,比如提前將一部分財產作為禮物贈予繼承人。
理財計劃 篇3
大二,21歲,家庭條件中等水平。所有費用靠父母提供,現無打工或兼職,每月父母提供生活費500元。每月基本生活費250元,通訊費50元,其他費用100元,每月大概平均剩余100元。雖有銀行賬戶但少有存款且為活期。因為現在正在大學學習期間,是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期,我將盡可能多學習一些知識,進行自我職業培訓,考一些資格證,或是自己感興趣的技能對自己進行投資,以期在以后的事業中得到長期的回報,因為現階段學業任務重,課程多,現沒有兼職的.打算。但是要盡力利用手中的有限資源,加強自己的投資理財觀念,為畢業找工作做打算。
理財計劃 篇4
就等同于“不安全”。事實上,安全與否,關鍵還是看風險控制能力。
在理財界,如果有某家公司聲稱其產品風險為零,那這家公司一定存在問題。因為任何一種理財方式,總是存在著風險的,只是有風險大小之分。所以才會出現人人都聽說過的那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當人們說到這句話時,還會提到另一句話,收益越高,風險越高。甚至有人將高收益理財與不安全畫上了等號,事實上呢
有過理財經驗的人都知道,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與收益性并不是成絕對正比的',如我們常說的股票風險高,其高風險性主要來源于股票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具有不確定性,規律難尋,高收益或許對其風險性有一定影響,但絕不會是根本原因。
事實上,高收益理財安全與否,關鍵還是看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所謂風險控制,指的是風險管理者采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風險控制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規避風險。
風險控制有四種基本方法,分別是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風險回避是投資主體有意識地放棄風險行為,完全避免特定的損失風險。在風險既定的理財界,這是一種最為消極的處理方法,這意味著投資人在回避風險的同時,也放棄了潛在的目標收益。
損失控制制定計劃和采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一般可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因具體實施主體不同而有所不同。
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契約,將風險轉移給他人的行為,主要表現形式是合同和保險。風險自留,即風險承擔。也就是說,如果損失發生,經濟主體將以當時可利用的任何資金進行支付。
一般來說,企業會結合以上四種方式中的兩種或三種,以最大化的降低潛在風險。所以投資人在面對高收益理財時,不能簡單的認定其風險的高低,而是應通過分析其背后所倚靠的風險控制方法,進一步了解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再做出判斷。
理財計劃 篇5
投資理財方式可以任意組合以期獲得安全可靠和豐盈收入(下面將對大學生活而和學習做重點介紹)。
1大學期(4年)年齡(20~23歲)
沒有經濟基礎,應將手中的錢好好的運用,最好不要投資,可以選擇做兼職,但最重要的是儲蓄理財知識。
①勤儉節約穩健當先
②關注對賬單
③慎用信用卡
④學習金融知識
⑤認識理財工具
⑥理財需要付出
一個核心思想即開源節流。
目前自己談不上財務獨立,除了父母提供和偶爾兼職也沒有其它的收入來源,主要的資金需求就是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自己的理財原則應為勤儉節約、穩健理財。在支出方面要進行嚴格管理,不與人攀比,不愛慕虛榮,形成節儉的寶貴品質,同時也能夠更有效地積累凈資產。在大學生投資理財方面要理性,不要盲目跟風,有閑置資金可以適當學習投資,但一定要注意風險。
關注自己的對賬單,就能夠有所發現。對賬單應集中管理,以便于分析,有時間的話應動手列出匯總表格。一方面可以觀察自己的消費行為,是否合理,能否改進;另一方面可觀察是否發生利息費用,即產生成本,同時學習了解信用卡的計息方式,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積極學習科學合理的.投資理財知識,嘗試做一些小投資,股票、債券等,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理財需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提高外語水平、增強計算機能力和取得各種有用的相關證書也是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教育投資。完成大學學業或者獲得相應的學歷學位,都有利于大學生在畢業后能順利找到工作。而畢業工作后的第一份薪水是每個人的第一桶金。因此順利完成學業,是保證理財資金的前提。
2、單身期:參加工作到結婚前(2~5年)年齡(23~27歲)
沒有太大的家庭負擔,精力旺盛。重點是努力尋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打好基礎,在控制好消費的前提下可拿出部分儲蓄進行高風險投資,目的是學習投資理財的經驗。
計劃:60%投資于風險大,長期回報高的股票,基金20%定期儲蓄,10%購買保險,10%活期儲蓄。
3家庭形成期:結婚到孩子出生前(1~3年)年齡(27~30歲)
家庭消費高峰期,為提高生活質量,需要支付較大的家庭建設費用,如高檔生活品,每月房貸。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設的費用基礎上,稍有累積后,選擇一些較激進的理財工具,如偏股型基金及股票等,以期獲得高的回報。
計劃:50%作定期儲蓄,15%留作活期儲蓄,35%投資股票,債券或保險。
4家庭成長期:孩子出生到長大(12~18年)年齡(39~48歲)
最大開支是子女的教育發費用和醫療費用,可以根據經驗在投資方面適當創業,如進行風險投資,購買保險偏重教育基金,父母自身保障。
計劃:40%作定期儲蓄,30%投資房產,以期獲得長期穩定回報20%投資債券及保險,10%活期儲蓄。
5子女大學期:孩子上大學期間(4年)年齡(43~52歲)
子女的教育費用,生活費用猛增,應把其作為理財重點,如還有剩余,可繼續發揮理財經驗,發展投資事業。
計劃:40%作定期儲蓄,40%用于銀行存款或國債10%用于醫療,保險健康10%作為活期儲蓄。
6家庭成熟期:子女參加工作到退休(約15年)年齡(58~67歲)
由于子女獨立,自己有工作能力,工作經驗,此時經濟狀況已達到最佳狀態,家庭負擔減輕,因此,最合適積累財富,擴大投資,但由于已入老年,應選擇低風險投資方式,儲蓄一筆養老金,保險較穩健,安全。雖回報低,但有利于積累養老金和資產保全。
計劃:50%股票或同類型基金40%用于定期,保險(偏重于養老,健康,重大疾病險)10%做為活期儲蓄。
7退休后
退休后有退休金最為經濟來源保障,投資,花費較保守,最好不要進行新的投資,注重之前購買的養老保險等。
計劃:40%投資于定期或債券40%活期儲蓄20%養老,醫療保險,如果儲備較多可嘗試投資黃金。
【理財計劃】相關文章:
理財計劃08-11
理財計劃(通用)09-29
理財工作計劃范文12-27
理財顧問工作計劃11-13
理財計劃集合【7篇】09-14
理財計劃書范文09-16
理財計劃匯編[7篇]09-21
理財計劃7篇(優選)09-01
理財計劃集合7篇08-19
有關理財計劃范文六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