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動物生活隨筆
動物的生活也斑斕多姿,多留心,就能發現更多美妙的事情。下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關于動物生活隨筆,歡迎參閱。
關于動物生活隨筆篇一
今天,我在我家的小院里玩,忽然,我看到了一群螞蟻在地上爬,好像是在尋找食物。于是,很有好奇心的我想看一看螞蟻到底是怎樣對話和搬東西的。
我會到屋里去拿了一些面包渣和一支放大鏡,并把面包渣放在那群螞蟻的旁邊,然后拿起放大鏡仔細的觀察了起來:只見領頭的那只螞蟻跑過來,然后又跟后邊的螞蟻碰了碰頭上的觸角,好像在說:“前邊有一些好吃的,咱們把這些東西都搬回洞里去吧!”就這樣,這些小螞蟻把我放在那里的面包渣全部都搬回洞里去了。
我還觀察了螞蟻是怎樣搬東西的:要是小一點的東西,就讓一只螞蟻放在背上背;要是大一點的東西,就讓幾只螞蟻一同放在背上背。
通過了今天的觀察,我知道了螞蟻是怎樣對話和搬東西的了。
關于動物生活隨筆篇二
來到后花園的墻邊,一眼就能看到墻上有許多“斑點”,湊近一看,原來是一群大小不一的蝸牛,在它們爬過的地方有許多不易被發現的銀色線條。我順手就捉了幾只仔細觀察,發現蝸牛的殼呈螺旋型,棕色的殼看似一樣,實際上大有分別,有的殼上有斑點,有的看上去很透明,還有的粘著黑色的粘稠物……
我把蝸牛們放在太陽底下,不到一分鐘,它們便個個小心翼翼地探出腦袋來,只要碰一下它的觸角,蝸牛便會很警惕地把腦袋迅速地收回去。蝸牛雖然背著大大的殼,但它們在行進的過程中還是爬得很快。
我發現最有趣的是,它們在爬行的`過程中,背上的殼好像保持不了平衡,一直在打轉。有的蝸牛竟然把同伴給纏住當馬騎似的,真是太有意思,太有趣啦!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的剛發芽,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玩了半天,我興奮地哼著兒歌《蝸牛與黃鸝鳥》回家去了。
關于動物生活隨筆篇三
我最喜歡猴子,它在動物中恐怕是最聰明的。當我們來到它們跟前時,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著我們。它的長相很奇特:一個很小的鼻子向里凹著,一張凸起的小嘴發出‘吱吱’的叫聲,渾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黃。小耳朵豎著,兩只小爪子不時撓著頭皮,做出怪模樣,使人發笑。我掏出一塊面包丟給它,不料,它沒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試探了一下,又縮了回去,還用眼晴看看我。
過了一會兒,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著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塊糖給它。它迅速地剝開糖紙,放入口中大嚼起來。讀了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愛的形象會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們面前。所以產生這樣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從靜態——外形樣子,動態——生活習性兩方面仔細觀察,認真描寫的結果。
在描寫外形樣子的時候,作文先用“長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總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寫了它的凹著的鼻子,凸著的小嘴,黑里透黃的毛色和不斷撓著的小爪。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對小猴子產生喜愛之情。然后筆鋒一轉,寫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給它一塊面包,小猴子先是“沒接”,只是用“爪子試探”,還用眼睛看著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這樣一步步地描寫,寫得細致,寫得具體,產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愛之處,真實地展現在人們面了。 春節前,爸爸給我買了兩只小烏龜。一個叫高高,一個叫興興。我之所以給它倆起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希望它們每天都高高興興的生活。
小烏龜剛買回來時,我和媽媽不大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把它們的“家”安在盛有少許水和幾個小石頭的小魚缸里。不久,我發現高高和 興興一天到晚悶悶不樂,頭、四肢和尾巴成天縮在殼里,給它倆喂的食一粒也沒吃。
起初,我以為是由于換環境后可能膽小的緣故,但是連著幾天都這樣,可把我和媽媽急壞了,媽媽說:“烏龜是兩棲類動物,或許是在這個小‘家’里既不能游泳,又不能選擇干燥的地方舒服睡覺的原因吧,把它們放在大魚缸里試試。”果然不出媽媽所料,把小烏龜放在大魚缸里后,沒過多長時間,小烏龜就開始在水中暢游,在水草中穿梭,并且還和魚兒們互相嬉戲呢!給它們喂食也開始吃了。有時它倆為吃到水面上漂浮著的龜食,張著嘴,揮舞著四肢,窮追不舍……。偶爾,還能用爪子上的指甲串上,再送到嘴里呢!
看著它們高興的樣子,我和媽媽好興奮呀!原來小烏龜和我們一樣喜歡生活在自由、舒適、能帶來快樂的空間里。
最有趣的是在給烏龜充氧時,高高和興興就會張牙舞爪地跳起舞來。有時它們還會一動不動,任憑讓充氧器呼出的水流沖蕩;有時它們還會扒在水草上,隨著水草的擺動蕩秋千呢!
想要睡覺時,高高和興興就會順著排水管爬出水面,找一處干燥的地方休息。根據我的觀察,小烏龜睡覺也很有意思:如果心情好就會把頭、四肢和尾巴伸展睡,看起來似乎睡得好舒服;如果心情不好就會把頭、四肢和尾巴縮進殼里睡,就像一塊黑綠色的石頭。
高高和興興,你們在我的呵護下一定名副其實地高興吧?我已把你們作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關于動物生活隨筆】相關文章:
4.關于感悟生活隨筆
5.關于生活的隨筆